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革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黑板上很快就列出各种势力,铁穆尔大汗、蒙古王爷、奴隶王朝,许多势力都被列了出来,甚至包括大宋的官方势力以及非官方势力。

    大宋的非官方势力第一个被排除,情报员能确定商铺里面没人动手。这些商人们此时无比沮丧,虽然他们并没有拒绝抛下家什只携带贵重之物跑路,可那么多值钱的东西撂在巴格达,还没有回收的可能。他们简直是痛彻心扉。

    大宋官方派出暗杀者的可能被降到很低,虽然做不到完全排除,至少直接管这件事的部门都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之前有关蒙古的看法是‘等大宋海外实力更强之后再谈动手’。

    铁穆尔大汗则是接下来被排除的势力,他与郝仁的矛盾并非秘密,所以情报站比较认为铁穆尔不是凶手。向郝仁投毒是办法,把郝仁请到宫殿里弄死然后伪装成暴毙是办法,甚至明正典刑也在考虑之内。便是搞刺杀,也可以在别的大臣家里刺杀。总之,在街上以突发事件暗杀的事实反倒让情报人员认为动手的不是铁穆尔。

    这里面嫌疑最大的就是蒙古王爷,可到底是哪个势力下令目的何在

    有些疲惫的站长让大家休息一会儿。看着以茶店账房身份在巴格达收集情报的那位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站长询问这位一直没说话的干部怎么看。

    账房带着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开口了:“这种刺杀方法我听说过,那些来喝茶的人中有人说过。我觉得他们身份那么低还想这个实在是可笑。”

    “是真神教还是蒙古人”站长连忙追问,其他人都讶异的看过来。

    “真神教的。”账房答道。

    情报人员们互相对视了片刻,看到上层的表情很认真。账房讶异的问道:“你们当真了”

    站长声音很认真,“一群穷人都能想到,上层难道没想到”

    “可他们这么干会让真神教一起遭殃。”

    站长答道:“真神教哪里还有统一的上层,就算是有统一上层的时候真神教不也各行其是。你到底听多多少人说过这类话题”

    “嗯……”账房想了想才答道:“怎么也得听过十几次。”

    “你确定他们是说是万一遇到蒙古贵人就动手”

    “嗯,确定。只是当时那些人自己也没当回事,我也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

    情报员们皱起了眉头,这的确有点可疑。不等他们就此事作出评论,有人匆匆跑进来,与情报站站长说了几句。站长脸色大变,他站起身对众人说道:“诸位,蒙古朝廷已经下令派兵来抓咱们,咱们赶紧撤!”

    夜色降临之时,大宋人员都撤上船离开了巴士拉港。大家心情都不怎么好,哪怕是早就知道有可能出现这一天,也早就做了许多因应准备。等着一天真发生了,还是感觉非常失落。在这样的心情下回到孟买,众人又得安排住处,清点人员名册。等他们终于有时间对此事进行讨论之时,从地中海东岸来的消息也到了孟买。

    地中海东岸那边送来了蒙古朝廷的说法,大宋勾结信真神教的奴隶王朝暗杀了丞相郝仁。证据是暗杀者身上携带着大宋制作的信物,那是大宋才出产的景泰蓝钥匙,上面有真神教的经文。

    新的消息加入,之前伪装成账房的情报员所说的情报立刻成了讨论焦点。大宋当然没有勾结真神教,但是动手有很大可能就是真神教徒。只是指使真神教徒动手的人又会是谁

    再过几日,又有新的消息传来。这是来自四方同盟的消息,有些郝仁的侍卫逃出了巴格达,郝仁死后他们就抓紧逃散,却被铁穆尔大汗追捕。追捕很快变成了追杀,许多逃走的侍卫都丢掉了性命。能逃出来的侍卫都是借用四方同盟在蒙古的渠道躲开铁穆尔大汗的追捕。

    孟买情报处的高级别会议上,有人不解的提出了个问题,“铁穆尔这是想干什么”

    巴士来情报站站长嘲讽的笑道:“像是小孩子做了错事,就千方百计的不想让人知道,以方便他自己编造出套说辞。”

    高级情报人员们笑了,他们都学过心理学,长时间的工作也验证了来自大宋赵官家的理论。人类心理成熟层面非




第209章 砸锅(三十一)
    玉昔帖木儿在地中海东岸上船之时,电报已经把这个消息送到了君士坦丁堡。谢松遗憾的对李自然说道:“要不是上头发来命令,我是真想弄死这家伙。”

    大宋想在东地中海的海上弄死些人实在不要太轻松,可雅典那边发来电报,说孟买的情报处下令,‘不要对当下局面介入,让他们自然发展’。

    李自然能理解谢松的想法,现在蒙古朝廷里面能让大宋看上眼的人不多了。郝仁这么突然被杀,要是把玉昔帖木儿也给铲掉,蒙古朝廷中能扛起事情的人才就没有几个。他劝道:“我觉得孟买那边的看法也有道理,蒙古朝廷的政策是错的,玉昔帖木儿执行的再得力,反倒是推波助澜。”

    谢松点头表示同意,“孟买那边的话让我大开眼界,说的真的好。说真的,我要是蒙古大汗,我只怕也会同意封锁消息,生怕引起元国的误解。我也会想着找到让元国相信郝仁不是被蒙古朝廷暗杀的办法。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他们当时就说郝仁被暗杀,接下来就只剩下找出是谁干的。现在说了郝仁没死,到时候他们怎么解释那致命的伤口。”

    “民无信不立。”李自然叹道。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元国不相信蒙古朝廷,可蒙古朝廷那个做派怎么能让人相信呢。而且从现在看,直接宣布郝仁死亡反倒最有信服力。想着谢松的话,李自然发现自己现在可以嘲讽蒙古朝廷,真轮到自己面对此事,李自然的选择也不会比蒙古朝廷高明。左思右想,李自然苦笑道:“好在是官家当政,若是咱们大宋出了这等事,只要别人拿不出铁打的证据,官家怎么说,我就怎么信。”

    “嗯嗯嗯!”谢松连连点头。在认同李自然的话之时,谢松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对赵官家有无限的信赖。这不是说谢松完全认同赵官家的道理与做法,而是谢松相信赵官家不会为了他自己说瞎话,“赵官家从来不会为了他自己说谎话。”

    “不,官家是个聪明到为了他自己更要说实话的人!”李自然有点自豪的说道:“这也是学社里面的教育,一个人想有信用就得说实话。说实话就一定会付出代价,现在的利益损失和信用损失比较起来就不值一提。如果这事情发生在大宋一定不会弄到这般地步,蒙古朝廷现在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挽回这种损失我觉得他们根本做不到。等郝仁的侍卫逃回元国,元国就会认为是蒙古大汗下的毒手。呵呵呵!民无信不立,古人诚不我欺!”

    谢松点点头,却长叹一声。他其实也不在乎蒙古朝廷,蒙古朝廷能活到现在只是因为大宋拒绝不计成本的出兵。此时谢松发现自己真的不够聪明,距离赵官家这种为了自己坚持说实话的境界差的老远。同样是人,赵官家的价值观就和谢松不一样,谢松的名利心还是太重了,他并不介意为了利益‘小小的扭曲一下事实’。有这样价值取向的谢松自己都对赵官家有无限的信任,这种信任感并没有因为谢松的价值取向而受到影响。

    玉昔帖木儿并不知道自己能安全抵达罗马的原因是大宋决定放他一马,以最快速度抵达这座美丽城市的时候,玉昔帖木儿只觉得自己的安全措施非常到位。见到老长官伯颜丞相,玉昔帖木儿激动的都忘记了行礼,他不由自主的上前向老长官伸出双手。当双手被伯颜丞相握住之时,玉昔帖木儿



第210章 砸锅(三十二)
    伯颜对大宋建设的电报系统并不怎么信赖,毕竟那么长久的电报网都控制在大宋欧罗巴行省手中。就算用密码来遮掩,伯颜也觉得消息仿佛**着从狼群中经过。然而伯颜却没有对此说过什么,他非常明白时间远比沙漏中的金沙更珍贵。就如这次他在电报所讲,蒙古朝廷现在已经不合适再采用伯颜之前的‘十策’。

    玉昔帖木儿对于电报没什么感觉,只是听说这封电报能在六天内送到巴格达之时才大为震惊。就听伯颜继续说道:“你现在回巴格达,先将我所说的事情向太后讲述清楚之后再向大汗讲述。”

    惊讶的心情瞬间被沉重的心理压力赶走,玉昔帖木儿满心都是为难。郝仁坚持想恢复忽必烈的时代所以让铁穆尔大大不满,伯颜让玉昔帖木儿带回去的话只怕会把铁穆尔气疯吧。伯颜率直的告诉玉昔帖木儿,蒙古的战略基石在过去两三个月间发生了巨变。蒙古朝廷不用指望郝仁死后的元国会继续向蒙古提供财政支持,两方之间缺乏信任,更没有期待。如果蒙古朝廷继续当下的错误处理方式,甚至可能会遭到元国的进攻。

    玉昔帖木儿很怀疑自己若是把伯颜的原话‘朝廷须得随机应变,万万不可再想什么必胜计策’说出去会有啥结果。就连玉昔帖木儿自己都废了很大劲才明白伯颜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二十多年前,蒙古军抵达最辉煌的顶峰。伯颜指挥的伐宋军击败大宋禁军,临安的大宋皇室集体投降。在那个时候蒙古将军认为他们接下来能席卷整个江南,甚至攻入岭南彻底消灭大宋。包括伯颜在内的所有蒙古将领却不知道他们当时已经即将面对什么。

    之后没多久,大概两三个月吧,蒙古军的老相识赵嘉仁率军反攻。先在海上歼灭蒙古舰队,进而在长江口到镇江的内河歼灭蒙古船队。时态的急剧变化让伯颜直觉的感受到事情不妙,让他明白蒙古军局面已经彻底改变的是沿着浙东运河的一仗,一万宋军面对张弘范指挥的三万蒙古军。双方都在那一战中发挥出自己最强实力,打得都非常好。宋军击败了蒙古军,蒙古军依旧严整的撤出战场。得知那一仗的结果之后,伯颜整夜的祈祷,尝试从经文中得到纾解巨大负面情绪的力量。一句话拯救了伯颜,上帝给人选择的自由。

    听着老上司讲述过去,玉昔帖木儿整个人都呆住了。二十多年后的他终于明白战争的转折点并非从大宋北伐开始,在赵嘉仁主导大宋政权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已经决定了。之后种种巨变只是这个变化的延续而已。

    颜当时的感悟在玉昔帖木儿听来更加震撼。无所不知的只有上帝,人类太渺小了,人类能知道的东西只是极少一部分。面对这宏大的世界,个人能做的只有选择。选择承认事实还是选择拒绝事实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试炼。这是上帝创造的世界,承认这个世界就是承认上帝的伟大,承认自己应该抱持着敬畏之心。

    从经文中得到了终极力量,伯颜终于摆脱了困扰他的东西,他立刻下达江南蒙古军全部撤到江北的命令。有许多人反对这个命令,伯颜利用手中的权力逼着蒙古军撤退。事后看,这是当年唯一的办法,也是承认敌人强大凶猛这个事实之后唯一的应对手段。如果大撤退稍有延迟,三万蒙古大汗亲军与十万汉军世侯的亲军酒会被堵在长江以南。伯颜承认了现实并且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并没有能改变已经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却改变了伐宋战争的结果。大元的全面失败被延后了将近十年。

    “朝廷已经失去了郝仁,再这么干下去大概就会失去元国。这个也许是上帝的安排,我不会责怪铁穆尔大汗。但是铁穆尔大汗不要再以为这个世界本就是属于他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上帝的。如果他再这么继续下去,就会失去更多。郝仁最后的建议很对,铁穆尔大汗必须善待旗军,这是他当下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玉昔帖木儿,你一定要明白这点。”

    “是。”玉昔帖木儿低下头,向自己的老上司保证,“丞相,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伯颜平常很少说这么多话,说到此时他挥挥手,“去吧,赶紧回到巴格达。奴隶王朝不是宋国,只要按照打仗的规律办事,蒙古未必会输给他们。”

    “难道没有必胜的策略了么”玉昔帖木儿还是不死心。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郝仁死了,我已经拿不出必胜的策略。不要再想些没用的事情,去吧。”

    “丞相,我还有话要讲,若是大汗请丞相出兵呢”

    “那就等大汗下旨的时候再说。”

    玉昔帖木儿见伯颜这么讲,也只能在心里暂时留下一线希望。他对此并不乐观,铁穆尔大汗的那个性子真的不好评价,让他真心低下头求人真的千难万难。伯颜这种人更不会主动低头示好。

    就在玉昔帖木儿踏上归途之时,逃离巴格达的郝仁侍卫们已经有好几个陆陆续续返回了基辅。确定了郝仁已经去世,基辅登时陷入了悲伤之中。元国朝廷下令举国哀悼。得知消息的元国民众纷纷赶往王都基辅的王宫前叩头祭拜。

    郝仁与普通的国主不同,元国主要力量是他从河北带着一路走到这里的。其他的普通民众则是走投无路之下跑来元国求生存,却意外得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元国民众不仅都知道郝仁,更在心中留下了与自身相关的深刻印象。普通民众对于国主有个人感情已经属于罕见的个案。悲伤的心情在元国逐渐扩大,开始积累并且影响到更多人。元国朝廷中却没有卷入这股悲伤的气氛中。

    郝仁在世的时候包惜弱是摄政王妃,现在她已经成为了摄政的王太妃。元国的朝政就该归她执掌。可王太妃包惜弱因为伤心无法上朝,朝廷里面的丞相魏京望与枢密使蒋广投就和平日一样继续执掌朝政。没有了国主郝仁的遥控,这两人都非常认真的使用着手里的权力。

    “此时当立新主,当然是长子继位。”魏京望按照汉人的规矩提出他的看法。不少文官纷纷点头,立嫡立长乃是汉人规矩。普通的家庭还能有所调整,到了国家这个层面就没办法如此讨论。要是找借口,整个国家可以有无数借口。想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按照规矩来。

    枢密使兼兵部尚书蒋广投蒋太尉也是老臣,此时他整个脑壳上方与前方已经光秃秃的,只有后脑勺延伸到耳朵上方的部位还有毛发



第211章 破口(一)
    “哼哼哼!”赵嘉仁看完最新的元国报告之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官家是觉得都好笑,还是在笑哪件事。”赵谦很有兴趣的问老爹。听到这个问题,左右丞相都看过来,与会的外交部和理藩部两位部长更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赵官家。

    “我也未必觉得好笑,只是觉得有趣。元国这边竟然想以他们的交钞当做四方同盟的货币。哼哼哼哼!”

    重臣们看着赵官家欢笑,却发觉赵官家的声音里面并没有嘲讽与恶意。以他们对赵官家的了解甚至能从其中感受到一种同情和……怀念这帮人当然不能理解21世纪的中国对于美国货币霸权的感受,而且这帮人还觉得这件事与其他事情相比很是微不足道。

    罗义仁问道:“官家,臣知道发行货币很重要,在天竺各殖民地发行货币之后经济立刻活跃许多来。臣想问为何四方同盟的事情怎么让官家这么重视。难道比郝仁还重要”

    “承认我大宋发行的四方交钞就是臣服于大宋的经济制度。国家的边疆分为地理边疆与经济边疆两种。你们都明白地理边疆是怎么回事,经济边疆却不是以远近或者是否相连接来判断。接受大宋货币的主导的地区就在大宋经济边疆之内,不接受的就在大宋经济边疆之外。譬如倭国和东罗马帝国相比,倭国就在经济边疆边缘,比东罗马帝国还要遥远些。天竺殖民比东罗马帝国与倭国更接近大宋经济边疆的核心地区。”

    罗义仁听到这个说法就两眼放光,他原本就有这种感觉,现在被赵官家明明白白的讲出来,立刻觉得自己的认知果然是完全正确,喜悦之情难以言喻。

    看着年轻重臣们或者大喜过望或者逐渐明白,文天祥心里面有点遗憾。赵官家几十年来其实没啥变化,从他当年支持贾似道的公田改革就能看出来,文天祥最初可是以为赵嘉仁会强烈反对公田改革。几十年了,赵嘉仁对财政的理解还是大大超出文天祥的想象之外。这得是什么样的理解角度才能在那么多大事当中注意到元国有人反对欧罗巴行省在四方同盟中的货币主导权。

    文天祥本就是个豪爽之辈,在赵嘉仁手下干了这么些年更是想啥就说啥,心中有疑问,文天祥就说道:“官家,难道两河流域整个乱起来就不值一提”

    赵嘉仁语气轻松的答道:“他们乱他们的,咱们操什么闲心。再说这能叫乱这不是很正常么,以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迟早要这么闹。”

    文天祥只觉得更加不安起来,赵官家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洞悉人心的细腻与敏感。然而天地万物本就平衡,在很多时候赵官家则会表现出惊人的没心没肺。从黑海到天竺北部奴隶王朝,五六千万人现在卷入一场巨大的动荡。在郝仁被杀之前也许可以说局面还在能理解的范畴内,郝仁遇刺身亡之后引发的乱流会让这广大的地区位于难以预测的未来……

    “官家觉得什么叫正常”文天祥不得不继续问。

    “制度引发矛盾,矛盾引发变化,这就是我认为的正常。只是大宋超越了这个阶段,我们就觉得怎么会这么乱。其实咱们当年不也这样么。”

    文天祥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当年咱们和他们有什么相同”
1...554555556557558...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