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养成手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轻轻子衿
王氏提议,说是提议,她的眼神却瞧着宁邺。
因为,这个日子是宁邺自己提出来的。
“七月十九”
木府众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好是好,就是,会不会太快了点”
如今,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认真算起来,七月十九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这也太快了点吧
他们是想女儿快点出嫁不错,可也不是这么匆匆忙忙的嫁。
“不快不快。”
王氏笑着解释,“本来我觉得,八月、九月、十月,都有好日子,晚上一两个月也没什么,只是……”
她看了宁邺一眼,“只是,我家邺儿要参加乡试,若是乡试过了,便要去京城参加会试,时间上,就有些紧凑了。”
乡试是在秋天,约莫八、九月的时候,考试要半个月,到时估计要十月份才放榜。
若是过了,就要去京城,京城的会试,是在春天,约莫二、三月。
&n
第177章 准备成婚事宜(1)
宁邺这话可不作假,王氏是对木知霜挺满意的。
以前没见着人,却有宁邺日日在她耳旁说木知霜的好话,话是人说的,自己没见着,也不敢肯定。
可木知霜为了等宁邺,三年来从未变心。
同为女人,光凭这一点,王氏就对这个儿媳妇没意见。
更何况今日见着了人,发现正如宁邺说的那般,貌美心善,知书达理。
王氏哪里还会不满意,从在正厅里说话时的情形来看,眼梢尾都是上扬的,心中欢喜着呢!
“真的嘛。”
从心上人口中听到这种夸赞的话,木知霜连脖子都热了起来,扭捏着趴在他怀里不说话了。
宁母对她满意,她的考验也就过去了,他们两人的以后,终于会是坦途。
想到这,她又记起了乡试的事,退出怀抱,仰头担忧问道。
“邺哥哥,在你乡试前成亲,不会影响你备考么”
离八、九月的乡试,本就两个月时间不到,他还要忙着成亲事宜,能忙的过来么
这是反而担心起他来了
宁邺失笑,抬手捏住了她的鼻子。
“放心吧,不影响,成婚的一切事宜,有我娘操办,我继续备考,你只需安心当你的新娘子便是。”
宁邺什么都安排好了,木知霜不问了,躲开他的手,皱着鼻子瞪他。
“那你不早些与我说,还害我担心。”
天知道,她得知他母亲上门,心里有多担心。
“我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么”
宁邺笑眯眯的,再次将人环入了怀中,抚着她的背,脸色神情渐渐凝重,像是在宣誓般。
“我说要娶你,说了三年,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便来了,一刻也多等不下去了。”
所以,他连宁维母子都没来得收拾,急匆匆来了江城提亲,又急匆匆带了母亲来定婚期。
以至于都没来得及跟木知霜商量。
贴着他跳动的胸膛,听着他的宣誓,木知霜眼底浮现一抹感动,环住他腰的手,不禁收紧了些。
宁邺说的她都懂,因为她也是这种心情。
真心欢喜一个人,一时半刻都不愿等,感觉像度日如年。
她不是抱怨,是太过惊喜吓到了。
木知霜和宁邺的婚期定下,两家都忙着准备起了婚宴,一时间,都忙了起来。
念着宁邺要乡试,两家人也不敢要他操心,一切事宜都是几个长辈定夺。
找绣娘绣了喜服,又采买了一些婚宴需要用到的物件,两家人挑选起了最重要的金银首饰。
“亲家母,你瞧瞧这些首饰怎么样”
木家大夫人蔺氏,和宁母王氏,两人同坐一桌,手里还拿着许多首饰图样。
“阿霜嫁过来,可不能委屈了她,首饰咱们得选最好的,你瞧,这金凤云英玛瑙步摇多么大气。”
王氏心悦木知霜这个儿媳妇,再加上木知霜是儿子的心头好,对婚宴的事,她十分上心,样样都是亲自挑选把关。
蔺氏凑过去瞧了一眼,微微点头。
“嗯,这金凤云英玛瑙步摇的确大气,不过,会不会太繁琐了些”
这支步摇,簪首是一只金凤的模样,凤翅雕刻的栩栩如生,金凤头部和眼部,用云英玛瑙做了眼珠和装饰,下端是长长的流苏步摇。
光是看表面,就华贵至极。
更让人移不开眼的是,这步摇戴上之后,每走一步,那簪首的金凤,就会晃动起翅膀,连带着下端的流苏步摇一起,一步一晃,恍若要振翅飞入云端似的。
王氏满意的紧,“不繁琐不繁琐,这是成亲时带的,又不是平日带。
再说了,阿霜这般好样貌,平日带也是衬得起的。”
身为母亲,谁不希望别人夸自家女儿好。
王氏这个未来婆婆,处处说女儿好,蔺氏也心中舒畅,脸上的笑意就未停过。
“好是好,不过阿霜一向怕麻烦,这步摇也不知道她戴不戴的惯,不如咱们把她叫来问问”
这是女儿的婚宴,她们自己喜欢是次要的,还得女儿满意。
“对对对,亲家母说的有理儿。”
王氏点头附和,蔺氏连忙命人去把木知霜叫了来。
等木知霜到了后,知晓两位母亲是在给她挑婚宴上的首饰,顿时羞红了脸。
两位母亲也不容她害羞,抓了人就过来问。
“阿霜,你瞧瞧这金凤云英玛瑙步摇,喜欢不喜欢”
木知霜瞧了一眼,喜欢是喜欢,“会不会太繁琐了些”
这支步摇上,光是云英和玛瑙的点缀,就有好几处,再加上本身的雕刻的金凤,下端的流苏,重量可不是一点点。
“繁琐些不要紧,婚宴是人生大事,要撑得起脸面才要紧,特别是阿霜你样貌好,这支步摇跟你真真是再相衬不过。”
王氏极力劝她,身为女人,一辈子大概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大婚之时。
&
第1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
木知霜心中不妙,她的事,之前苏家兄妹助她良多,现在苏家出了事,她说什么也不能置之不理。
“娘,王姨,我得去苏家金铺看看,你们俩先看看图纸吧。”
说着,她就要出去,被蔺氏一把拉住。
“嗳,阿霜,你等等,娘跟你一起去。”
这三年来,女儿在江城里遭受了无数的流言蜚语,各种诽谤和抹黑。
许多人甚至与女儿断了来往,疏离了关系。
唯有苏家、吕家、潘家这几家,从不在意这些事不说,还一心护着女儿与外人辩论。
她木府的人都是记恩之辈,如今苏家遇上了麻烦,她们怎么可能躲避不及
两母女的态度,也让王氏意识到了什么。
本以为,木家和苏家也就是普通关系,眼下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竟然是很亲密的关系,木家又不会不管苏家,作为木家的亲家,王氏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我也随你们一同去。”
三人出了府,坐着马车赶往了城东。
城东金铺,如今苏家的麻烦,可不仅仅是之前那些熟客的问题。
有关于首饰弄混,布料出了纰漏的事,苏家已经解决了。
不过之前就卖出了不少,自己库房的解决了,卖出去的只能一家家的收回来。
这些人之中,有些就不愿意了。
他们拿着被撒了药粉的布料,说苏家是奸商,为了给自家支持的医馆拉拢更多的病人,故意在布料上下了毒。
说的有理有据,跟真的一样。
要叫嚣什么人证物证具在,要去官府告苏家。
除去这些麻烦之外,那些在苏家当差又背叛的工人,被苏家全都送去了官府,都挨了刑罚还罚了银两。
本以为事情也了结了,却突然有人死了。
江城这个地方,出的一向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死人什么的,真的不常见。
上一次石头岭那些山匪,大概是整个江城见过死的最多的一次人了。
可山匪和普通百姓还是不一样的,山匪死在城里,被百姓们瞧见了,他们虽然心中惧怕,却也清楚,山匪都是坏人。
死了也是活该,官府是在保证他们的安全。
可苏家的工人死了,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江城的百姓都有些心慌,一时间情绪十分的不稳定。
偏偏那工人的家人,还在苏家各大店铺前闹事。
“你们苏家都是黑心肝啊,我丈夫在你们苏家当差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只是做错了一件小事,你们就这般对他,还送去官府,让他活活被打死,你们苏家就不怕遭报应吗!”
“你还我夫君!我家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童,你们打死了我夫君,就是要我全家的命,今日你们要是不给我个交代,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一个披头散发,浑身狼狈,满脸泪痕的妇人,跪坐在苏家金铺门前,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婴儿。
她字字泣血,语气里全是恨和怨,怀中的婴儿也随着她的质问声,发出尖锐的哭声。
整个苏家金铺前的街道,因为这一对母子,完全被来往的百姓围了起来。
人群中,不时有人低低议论。
“不是说苏家的主子都是大善人嘛,在苏家做工,工钱都比其他家高上一成,怎么的又变成苏家黑心了”
“苏家自然黑心啦,要是不黑心,他怎么能赶走肖家,独占江城的首饰生意呢”
“说的也是,这妇人我也认识,是城外杏里村的焦氏,她丈夫叫齐骁,是个普通百姓,一直在苏家做工,都做了十几年了。”
这人一提,也引来了其他人的附和。
“对对对,我也认识,那齐骁前段时间发了大财,赚了不少银子呢,怎么的突然就没了”
“我听说了,好像是苏家出了点事,有人把苏家的首饰套装给搞混了,让苏家损失了不少银子,就因为这事,苏家把那些犯错的工人,全送官府交办了。
官府判了二十大板,外加一百两银子。”
“你们也知道,官府里的板子,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住的,那齐骁是个短命的,当晚回去就断了气。
留下一群孤儿寡母的,还要偿还一百两银子的债务,你说这焦氏能不闹么”
随着众百姓七嘴八舌的将事情还原,这件事终于弄明白了。
其他听的百姓,也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事也不能怪苏家吧,毕竟是工人有错在先。”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年头,东家都是讲人情味的,工人做错一点事,就送交官府,那谁还敢做工”
“说的有理,就是不知道,苏家到底蒙受多少损失了”
&n
第179章 闹事
王氏和蔺氏也知道自己在这帮不上忙,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
木知霜没有等多久,掌柜的已经派人将铺中的情况送去了苏府,很快,得知消息的苏志远和凤珩就来了。
两人没有来金铺,在金铺外面就被人堵住了。
苏家的马车一现身,那嚎啕大哭,叫骂不断的妇人,就抱着孩子冲了上去。
“你们苏家的人总算来了!”
“还我夫君的命!”
“你还我夫君的命!”
焦氏单手搂着孩子,一只手还试图去扯马夫手中的缰绳。
这是在大街上,四周都是行人,马夫哪里敢让她碰到缰绳
特别是,车厢里还坐着老爷和凤少爷呢。
马夫一个急拐弯,停下了马车,一脸沉默的苏志远和凤珩下了马车。
“你们苏家就是奸商!我丈夫为你们苏家卖命,挣了不知道多少银子,他不过就犯了个小错,你们就活生生把他打死了,你们还是人么!”
焦氏一边哭诉,一边试图朝两人靠近。
却被马车死死拦住。
“齐家弟妹,这事可怪不得老爷啊。”
大家都是在苏家做工,为苏家办事,马夫也同情齐骁和焦氏,可这种事,怎么能怪老爷呢
“不怪他怪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