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好莱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贾思特杜
陈晴语气里带着笑意,西蒙当然也明白。
亲生的,还是长子,如果一直不够出息,家长或许会埋怨,但更可能的,还是迁怒。
现在,算是皆大欢喜。
狩猎好莱坞 第1579章:尘埃落定后的未来
“还有一件事,老板,中海油从年初开始就与荷兰的皇家壳牌正式启动了一个300亿人民币级别的炼化一体项目谈判,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谈判已经进入尾声,最迟下半年就能签约。不仅如此,中石油、中石化两方面,也都在洽谈大型的炼化一体项目。如果事情全部能成,对我们在江浙的炼化产业投资会产生很大压力呢。”
贝壳别墅的玻璃幕墙边。
这是3月26日。
周日。
整个好莱坞都在关注晚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时,西蒙今天下午则是抽时间与陈晴梳理中国那边的各项产业布局。
感受着幕墙外下午阳光的暖煦,西蒙翘腿靠在沙发上听陈晴汇报,一边翻看着手中另外一份关于维斯特洛体系对中国纺织产业投资的报告,闻言道:“这个项目大概落在哪里?”
“选址暂时不确定,很多地区都在争抢。我打听到的大概有山东青岛、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等几个备选,”陈晴说着,顿了顿,又道:“到时候,我看能不能运作一下,至少不能是宁波。”
西蒙摇头:“别做这种事,太招人恨,搞不好可能适得其反。”
陈晴道:“我会拿捏尺度的。”
“说起尺度这种事……”西蒙微微弯起嘴角,瞄向旁边姑娘:“我更不相信你了。”
陈晴感受着自家老板目光,缩了下脖子,也明白自家老板知道自己在尺度拿捏这方面,似乎,好像,经常有点过,见男人还在看着自己,只能点头:“好吧,我不会干涉的。”
西蒙这次收回目光,把膝上资料翻了一页,追问道:“投资约合40亿,那,大概持股比例呢?”
“不出意外,应该是对半,各自50%,”陈晴道:“老板应该能猜到,中海油为了再一次的ipo筹备,对于这个项目比较急,也就没有争取绝对多数的控股权,算是皇家壳牌占了个便宜,中石油和中石化两边,肯定不会这么好说话。”
中国的石化产业,并没有强制国有资本必须持股50%以上的规定,不过,以往通常的合作中,却也心照不宣这一规则,显然,这次确实如同陈晴所说,中海油的心急让荷兰皇家壳牌占了大便宜。
毕竟中海油可不是谈判筹码不多的地方企业,而是最核心的中国央企,拥有的隐性资源绝对不是维斯特洛体系这边在中国合作的地方炼化企业能够比拟,这种情况下,合资项目不掌握绝对控制权,看似对等,实际上却会在将来细水流长地被皇家壳牌切走更多利益。
转着这些思绪,西蒙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陈晴道:“别管其他人怎么做,我们做好自己的两个项目就行。而且,以中国的发展速度和随后加入wto的前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烯烃产品的需求都是紧缺的,行业内竞争不会太激烈。另外,中国对炼化产业准入的收紧也不可能永久持续,接下来几年,我们恰好可以利用手中的两个项目培养自己的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采购生产和分销体系,将来时机合适,扩张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陈晴表情认真地听着,连连点头:“还是老板考虑周到。”
西蒙不理会这妮子的马屁,依旧翻着手中资料,一边一心二用:“地产方面,我看到资料,好像不是太红火?”
陈晴嗯了下,俏脸上带出些许郁闷:“老板,我们……好像把摊子铺得有些大呢,虽然国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但,至少最近两年,房价好像都没有太高的涨幅,市场需求也不够活跃。”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西蒙却不意外:“从福利分配到商品经济,总需要一个过渡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进场。”
陈晴小小声:“老板,会不会,进早了点?”
西蒙笑着摇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想起《孙子兵法》里的一段,念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陈晴当然听得懂,不过还是跟着捧道:“老板好博学啊,什么意思?”
西蒙只是乜了她一眼,说道:“总之,如果所有人都发现市场开始火热了,纷纷涌进去,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跟进,还能有多少利润可图?”
陈晴点头,眨了眨眼睛,接着道:“老板这么说,我倒是相当最近国内的股市了,去年的牛市开始之后,现在所有人都在讨论炒股,啧啧。”
西蒙笑着随口问道:“你呢?”
“嘿嘿,我去年也投了一笔钱进去,目前已经翻了两倍,正在满满撤出来。”
听这妮子知道要开始跑路,西蒙就没有多说,只是微微点头。
陈晴回到刚刚的房地产话题:“其实,老板,是来的时候我和万科王总讨论,他让我问的啊,那个,老板你判断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下一个繁荣周期,大概需要多久?”
“入世之后吧,”西蒙道:“差不多时间,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行业改革彻底完成,经济增长也会因为加入wto而加速,市场需求上升,繁荣期也就到了。”
这论调显然不让陈晴意外,看过各方面报告都是如此,不过,陈晴想了想,下意识稍稍压低声音:“老板,其实从去年中国与美国签署入世协议,就有另外一种声音越来越大呢,说中国加入wto,更可能损害国内的经济,而不是从中获益?”
“损害肯定有的,”西蒙也没有否认,说道:“比如中国的农业,在欧美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面前,肯定会失去竞争力。”
陈晴倒是没想到自家老板会这么直白,微微长大嘴巴:“啊?”
西蒙又瞄了她一眼,道:“害怕了?”
陈晴可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那种人,自家老板说的轻描淡写,但,顺着某个思路想下去,她还真有些害怕:“老板,应该,嗯,不会出大问题吧?”
西蒙摇头:“你们有一代人的时间,没问题的。”
陈晴听到肯定答复,小小松了口气,又有些疑惑:“一代人?”
“中国目前的一代农民,对土地还有着相当的执念,大概就是那种,哪怕是不赚钱,也绝对不能让自家土地荒着,这种心态就是中国农业生产最大的保障。不过,等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下一代,如果发现一斤粮食还换不来一瓶矿泉水,忙忙碌碌一年,收成还抵不上投入……”说到这里,西蒙微微耸肩:“到时候,他们大概就没什么热情了。”
陈晴下意识追问:“那怎么办?”
西蒙继续把手中资料翻了一页,轻声道:“这不是我要关心的问题。”
陈晴琢磨了片刻,突然也觉得吧,这同样不是自己要关心的问题,反正饿不到,更何况,自己现在的立场……于是抛开这件事,转而与自己老板讨论起他正在翻阅的纺织产业问题。
正聊着,哒哒的高跟鞋声传来,是a女郎,手里拿着一个蓝色文件夹。
走到近前,一边将文件夹递给自家老板,a女郎一边道:“boss,这是俄罗斯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投票结果基本确定,弗拉基米尔得票率是52%,绝对多数。”
西蒙暂时停下与陈晴的讨论,翻开a女郎递过来的文件夹,认真阅读起来。
相比晚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个周日,西蒙更在意的,还是欧洲那边,俄罗斯提前举行的又一届总统大选。
浏览着手中的资料,西蒙莫名地有些恍惚。
这一下,某些事情,某些布局,算是彻底尘埃落定。
两个姑娘在西蒙身边一站一坐,都明显感受到了自家老板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身上透露出的那种让她们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莫名情绪。相互对视一眼,又都没有急着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见自家老板已经翻完了只有薄薄两三页的资料,似乎陷入发呆的模样,陈晴终于先说话:“老板,怎么了?”
西蒙听到耳边的声音,回过神,笑了笑,瞄了眼身边两个都是最亲近的女人,鬼使神差道:“没什么,只是,刚刚创造了历史,然后,有些担心未来。”
西蒙的话有些没头没脑,a女郎却是立刻反应过来,毕竟跟在某人身边,而陈晴联想到自家老板手中的文件,再想想维斯特洛体系一直在东欧的诸多动作,也很快明了。
俄罗斯的大选,有自家老板的一份呢。
甚至,刚刚当选的那位,或者,就是自家老板推上去的?!
想到这里,陈晴又疑惑起来,自家老板好像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于是试探道:“老板,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西蒙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道:“刚刚只是在想另外一种未来。”
这么说一句,面对两个姑娘的疑惑,西蒙却没有再继续。
另外一种未来?
比如,没有这一次的选举,俄罗斯新总统换了一个人,一个真正的彻底的傀儡,于是,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俄罗斯将来的某一天再次解体。
这……将会怎样?
而且,其实吧,西蒙也根本不关心俄罗斯会怎样,反而有些忧虑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
对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人来说,准确而言是生活在大部分和平国家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似乎永远都会如此和平下去。
其实不是。
漫长的人类历史,平静的时间只是少数,大部分的情况下,其实都处在战争状态。
war!
war never change!
因此,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平和时期,何时终结,或许无法准确预料,但,必然的,总有那么一天。
还是那句话,因为掠夺比生产更容易,因为破坏比建设更容易,因为迁怒别人比反思自身更容易,总之,人性好逸恶劳,总会选择看似更容易解决一件事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这么想着,感受到身边两双漂亮眸子还在望着自己,西蒙扫过去,笑了笑,说道:“你们记得二战时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吗?”
问题有些没头没脑,a女郎还有些疑惑,陈晴已经道:“1939年?”
西蒙点头:“接着,两年之后,德国就向苏联发起了进攻。”
两个姑娘还是一脸疑惑。
西蒙再次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在想,如果有一天,世界局势再次变得紧张了,或许很多人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不会爆发,但,他们或许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只是因为一场刺杀,然而,真的只是因为一场刺杀吗?不,因为一切已经是必然,因为当时世界主流国家的发展都进入了瓶颈,没人愿意承认这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没有人想要努力解决问题,比如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生产力,或者调整社会分配机制化解内部矛盾,其实也不怪他们,因为这么做,太难,太久,而且还可能要一些人放弃既得利益,这怎么可能?相比起来,发动战争,摧毁自己的竞争对手,似乎更容易。”
两个姑娘都感受到了自家老板语气里那种莫名的沉重,稍微迟疑,陈晴再次道:“老板,为什么要说这个啊?”
西蒙低下头,再次翻了一遍来自俄罗斯的几页大选结果统计数据,说道:“只是一些感慨,不过吧,如果有一天,嗯,比如事情再次进展到,一群拥核国家突然主动跳出来说,我们应该签署一份绝对不能发动核战争的协议了,毕竟毁灭对大家都不好啊,那么,你们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陈晴下意识接道:“核战争?”
“但愿不会吧,”西蒙突然有些兴味索然,放开手中的资料,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看看身边两个姑娘,重新露出笑容:“不工作了,出去玩。”
陈晴附和:“老板,玩什么啊?”
这倒是个问题。
西蒙考虑片刻,才说道:“飙车,从洛杉矶到旧金山,晚上的梅丽珊卓派对之前再回来,怎么样?”
陈晴这下没有点头,而是看向a女郎。
这个,飙车还是挺危险的,更何况,自家老板上次摸方向盘是什么时候,他自己大概都不记得,万一磕磕碰碰,夫人又以为她怂恿,可能会被扒了皮。
西蒙却没等两个姑娘答应,已经自己向外走去。心情不太好,打算放纵一下,刺激一下。
然后,回来考虑该怎么解决。
毕竟这次不是曾经,他不需要在大势之下随波逐流,而拥有足够的实力改变很多东西。
狩猎好莱坞 第1580章:还能这样?
同样的下午,张国师直到三点多钟才与彼得·杰克逊一起离开马里布的丹妮莉丝影城。
两人出现在洛杉矶,都是为了晚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魔戒首部曲《指环王:护戒使者》虽然在此前的金球奖上一无所获,却是拿到了奥斯卡的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效果等几个小提名,特意从澳洲抽时间赶来。
这次与张国师凑在一起,则是张国师的邀请。
为了《楚汉》三部曲战争特效的事情。
魔戒系列还只上映了首部曲,其中大场面不多,但张国师提前很早就已经看过完结篇的大场面战争戏素材,从中感悟良多。
来到洛杉矶,恰好有机会,张国师还惦记着这件事,周末两天大半时间都泡在马里布丹妮莉丝影城的特效工作室同时,还通过这边的关系,约了杰克逊一起聊聊。
彼得·杰克逊也看过《英雄》,更何况魔戒三部曲的一些镜头也外包给中国那边的锦书特效,双方算是有所交集,欣然赴约。
两人聊得很愉快,张国师再次学到不少东西的同时,还从杰克逊这里听到了一件记在心里的小事。
因为《指环王:护戒使者》全球超过8亿美元的大卖票房,根据首部曲中诸如精灵王子非常受欢迎等市场反馈,杰克逊与丹妮莉丝讨论过后,拿到了一笔额外的资金,正在筹划进行一些补拍,比如进一步完善第三部的大场面战争戏,以及精灵王子的戏份,要额外增加一些,迎合市场的需求。
还能这样?
总之,新世界的大门。
随着《楚汉》三部曲的推进,张国师也逐渐意识到,5亿人民币的投资,似乎,有些不够。不过,虽然放在西方折合成美元不算太多,6000万出头而已,但在中国,这么一笔庞大的投资,一时间实在也不能再要更多。
彼得·杰克逊偶尔透露,让张国师反应过来,只要第一部能够做好,做到足够好,他也可以主动要求为后续两部续集追加资金,以便进行相应的补拍,达到尽善尽美。
再说特效部分,主要还是战争戏。
国内那边,计划中最大的战争场面,预计动用人数将达到两万,但,相比真正的楚汉争鼎,百万大军逐鹿中原,这还是有些不够,于是就需要特效进行弥补。
关于特效的事情,国内那边,底子终究太薄,毕竟好莱坞这边,只说丹妮莉丝特效,积累都已经超过十年,而中国的锦书特效,哪怕美国这边给出了足够多的技术支持,但只是人才缺乏这一点,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
因此,想要达到一些镜头效果,还是要与洛杉矶或墨尔本两边的特效团队进行一定合作。
这就意味着更加昂贵的开支。
无论如何,张国师确信一点,第一部是关键。
返回下榻酒店,张国师暂时抛开了这些思绪,一番打理,临近五点钟,与《珠穆朗玛峰》剧组一起出发,乘坐这边事先备好的加长礼宾车赶往市中心的神圣公民大礼堂。
不算早到。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不是往年的西海岸下午6点钟开始,提前到了5点30分,《珠穆朗玛峰》一行人抵达目的地,红毯仪式已经过半。
从当初的《红高粱》开始,张国师对于各种颁奖典礼也算驾轻就熟,和大家一起踏上红毯,在这边派遣的助理引导下或者驻留拍照或者接受访问,还频频与一些熟人招呼,这么多年与西方电影圈子打交道,还是有不少熟人的。
倒是与张国师一起过来的万科王总,如同进了一次大观园。
王总直到现在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当初在人间会总部,大家随意的一次闲谈,敲定了一个登录珠峰的纪录片项目,去年上映,全球竟然拿下了超过2.4亿美元的票房,简直不可思议。
2.4亿美元啊,折合20亿人民币!
相比起来,作为国内行业的领头羊,万科在刚刚过去1999年度的营收才28亿人民币,净利润2.3亿。
或许营收比一部《珠穆朗玛峰》高一些,但利润,提前了解过好莱坞电影的商业运作规则,只是院线发行阶段,这个项目净赚就超过8000万美元,折合接近7亿人民币。
简直是抢钱。
因此,王总这次过来,除了作为《珠穆朗玛峰》主演的身份,还打着考察的念头。
万科虽说是国内的一线地产巨头,但这些年的多元化经营也是比较成功的,既然如此,再加一个影视娱乐,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无论是张国师此前的《英雄》,还是王总自己参与的《珠穆朗玛峰》,都实在是太赚钱了。
当然,王总也没有头脑发热,一番调研,也明白这一领域不是自己能随便玩转的,《英雄》和《珠穆朗玛峰》的成功,乃至国内当下锦书系的风光,明显都有着丹妮莉丝娱乐乃至维斯特洛体系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幕后支撑。
如果万科找不对门路,看着《珠穆朗玛峰》之类赚钱就抱着钞票冒然闯进来,赔死了都不知道怎么玩完的。
无论如何,站在气氛热烈的奥斯卡红毯上,感受着这场世界最顶级电影盛会的热闹喧嚣,王总依旧觉得不虚此行。
走完长长的红毯,又跟随张国师应酬一番,大家很快就进入神圣公民大礼堂内部。
下午5点30分,颁奖典礼准时开始。
挺巧的,《珠穆朗玛峰》剧组和魔戒剧组被安排在了一起,毕竟对这次颁奖典礼而言,两者都只能算边缘,好在位置也算不错,左排靠前,比不过前排中心的那些大咖,但与后面一些连镜头都扫不到的酱油嘉宾比起来,还是要好很多,恰好也方便张国师继续与杰克逊偶尔闲隙聊一些事情。
今年的主持人依旧是比利·克里斯托。
开场照例的大串烧,将今年的一系列提名影片涮了一遍,重点是斩获了14项提名的《芝加哥》。《珠穆朗玛峰》也被提了一句,当时镜头还扫过来,张国师从容以对,倒是让王总少有地紧张了一下,正襟危坐。
张国师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席奥斯卡,因此逐渐明白,相比欧洲各大电影节颁奖典礼普遍的一本正经,甚至有些一板一眼,奥斯卡的氛围相当轻松,哪怕你真出糗了,其实都没什么,大家一笑的事情。
而且吧,直到现在,张国师还感觉有些古怪。
主要在于,这一次,他不仅是作为少有的制片人身份出席一档颁奖典礼,而且,还是一部纪录片。
怎么看都有些不太正经。
话说回来,自从《英雄》成功之后,这两年业内不时传出关于他开始堕落的声音,越来越商业化了,越来越不接地气了,巴拉巴拉。张国师开始还有些思想包袱,当下也逐渐习惯。
商业化怎么了?
有些人想商业化,拍个片子花了一亿,还不是那样?
想商业化也得有那本事不是?
更何况,连续几次与好莱坞这边合作,就一个,钱给的是真足。
其他不说,就这一次的《珠穆朗玛峰》,张国师虽说忙前忙后,但依旧觉得自己其实没做太多事情,因此当初只象征性地拿了10万美元的制片人薪酬,后来片子大卖,一开始锦书那边就表示会有后续分红,张国师也不抱太大期待,没想到,前段时间,额外的分红到账,足足300万美元,折合2500万人民币。
即使知晓合作各方凭借这个项目都是大赚,预计上亿美元的利润级别,但,到他这里能有300万美元,还是让人非常意外。
要知道,当初的协议可是没有任何利润分成条款的,混迹这个圈子,张国师自己也清楚,纪录片这种类型,能赚钱的其实是少数,哪怕非常擅长纪录片制作和发行的丹妮莉丝,也不可能做到太例外。
别人担了最大风险,出了最大力气,拿走大部分利润是理所当然。甚至,项目大卖,理论上,这边一分钱分红不给,也合情合理,哪怕给额外红包,张国师觉得,能有几百万人民币就已经足够慷慨,没想到会是300万美元,足足2500万人民币。
说实在,因为锦书系最近几年加大力度培养新人,比如去年崭露头角那一批,张国师还生出过一些危机感。甚至考虑过,如果锦书方面太偏心,将来是不是要离开,毕竟《英雄》成功后,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内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这一次的《珠穆朗玛峰》分红事件,让张国师彻底定下心思,只要别人不嫌弃,以后就钉在这家了。
神圣公民大礼堂内。
眼看着颁奖典礼开始不到一个小时,这一届大热的《芝加哥》就已经斩获了三座小金人,《珠穆朗玛峰》剧组这边,张国师也越发笃定了某个结果。随即又难免再次遗憾,上次的《英雄》,如果不是前一年的《卧虎藏龙》,应该也很容易拿到那一次的最佳外语片奖。
可惜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