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多维谜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涯青枫
多维谜案
作者:无涯青枫
【2017灵异中元祭泛题材征文】参赛作品



第一章 忌日失踪
    “光,下班早点儿回来今天你生日,我早上买了五花肉-烧红烧肉给你吃!”妻子小吉开门提醒。

    “哦…”艾春光心不在焉应道,伸手按下电梯下行键。

    电梯从1楼缓缓上升:严冬清晨,在稀疏的单元住户中,春光属于赶早的那一类!

    他揉揉左眼皮,戴上棉袄帽子-系紧帽绳,大步走进轿厢。

    电梯下行,艾春光的心也随之下沉——

    今天是阴历腊月十九,甲寅年同日白天,春光在双林镇鲤溪村呱呱落地。

    从旧社会幸存下来的爷爷喜得二孙-异常高兴,赶忙翻出黄历本,看个究竟

    爷爷颇通文墨,很信玄学预测之说。他要依据小孙生辰八字,给小孙取个响亮得体的名字。一看之下,爷爷脸上晴转多云,捻着山羊胡,沉呤起来:

    腊月十九竟然是“杨公十三忌”末日!

    古话说: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人生出生遇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

    这个小孙—命苦,将来要受大罪!

    没想到艾家五代单传,到第六代添了两个男丁,小的竟生不逢时

    电梯门自动敞开,打断了艾春光的思绪。他冒着寒风快步走进楼底停车间。插上钥匙一拧,电瓶车不通电捣鼓一番—还是没反应

    春光没辙,搓搓大手-决定:步行!等中午有空,再联系车行师傅来修……

    从家里到警局,依大个子的步幅和步速,通常只需半小时。他边走边想:

    爷爷反复思量,在小孙洗三之际,终于下决心给他取大名“艾春光”—三个字加起来20笔画,这一数字代表“逆境沉浮、多灾多难”。爷爷意欲拿姓名矫治生辰,以毒攻毒,保全小孙平安无虞

    老人家满腹心思,却不便对不信命的儿子讲,只说“今年两头春,马上立春了,带个‘春’字好!”;还说“‘春光’两字来自一句古诗-‘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

    大名取罢,有心的爷爷又给小孙取个小名“青弋”—两个字加起来11笔画,暗示“健全、幸福、名誉”。他给儿媳解释“春光幺姑在修青弋江水库,过年不回来,算是一个纪念”。

    后来春光长大、懂事,爷爷才将当初给他取名的种种考虑,一一说给他听,还道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家传秘密……(在拙作《黄雀三篇》(序)中有详述。)

    “艾大-早!”有人打招呼

    “早。”艾春光看见是林晨晓-大要案探组年轻探员:

    他已经不知不觉走到刑侦大队办公楼前。

    春光进入一楼大厅,抬眼望大电子屏-“7:59”,心道:

    “好险!差点就迟到了。—今早上走了45分钟…”

    他走进三楼副大队长办公室,照例是开窗通风,抹桌子、扫地,一番忙活!

    “大爱,—开水ok了!”金玉妍拎着开水瓶进来道:

    “这么冷,还不赶快关窗子-开空调”

    “谢谢了,我自己来”艾春光赶忙接过水瓶,看着玉妍-齐耳短发、穿束腰二五棕红色皮衣,赞赏道:

    “金主任这一身妆扮,堪称‘英姿飒爽’,把我办公室都照靓了!”

    “嘿嘿-当大队长了,说话都变中听了。这是去年过年前买的—穿的少。”金玉妍笑着扭身出门。

    “是副的,当心程大听到了-以为我想‘夺权’!”春光笑着纠正:心情轻松下来。

    “有么喜事这么开心-”程勇恰巧



第二章 儒探雏型
    艾春光办公室是单间,使用面积13.25平米,按照9平米的1.5倍配置,符合副主任科员办公场所规定标准。

    为了这间办公室,春光一再推辞:大队长程勇是副科实职,还和杨志金副大队长共用一间,他有何德何绩-独享

    程大坚持安排,基于两点——

    一是艾春光使用此间不违规;二是刑侦宣传工作全仰仗他春光“一支笔”,需要安静免扰的外部环境!

    他只好心存感激接受:合规合情合理的安排,再推却,就显得矫情了…

    春光离开五楼,忐忑不安回到自己办公室,站定——

    靠背椅后墙上,悬挂一块匾额,里面装裱着高平书写的四个楷体大字—竹品儒风,颇具颜体楷书的神韵。

    求这幅书法作品,他下了大工夫,最后请岳父出面斡旋-才得手。

    他对“竹、品、儒、风”四个字,情有独钟:

    桐溪县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竹”有乡土气息。农村长大的他,尤喜毛竹。老家屋后是漫山的毛竹,一年四季翠绿挺拔,隆冬偶遇大雪,日出后,雪“簌簌”落下,压弯未倒的毛竹抖抖身板,依旧挺拔、不改颜色。很小时候,他就捡拾笋壳叶卖钱,去买小图书、牛皮筋什么的。

    读大学时,他博览群书,才弄明白—毛竹播种后,4年只不过长3公分,第5年以每天30公分的速度生长,只用两个月就长到15米,脱掉笋壳叶、散枝成竹。儿时眼里普普通通一根毛竹,居然蕴藏着如此不可思议的成长历程—头4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后一年春天,才得以实现数周暴风式华变。

    春光觉得自己的刑警生涯,恰如毛竹成长,先有扎实苦干,才有厚积薄发,得到社会认同。2002年他已工作8年,还是一名科员级技术员,又干10年,如今成为副科级副大队长,是桐溪县警局不在副科实职岗位上,享受副科职级待遇历史第一人。

    他对“竹品”的赞誉是—刚正不阿春长在,内有空灵品自高。折射出他理解并执着的刑警品行:刚正不阿、虚心自律!

    “儒”字对于春光,是“人-需”合体,要做到—甘为人需、能担人需。他觉得干刑警,就应当做到心甘情愿为受害人付出;有足够能力担当受害人维权诉求。

    “儒风”即为春光推崇的刑警风范:风风火火去揭示真相、破案缉凶!

    艾春光目光移至墙角书橱,最上面一档一溜放着10本国家级刑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每一本里都有他发表的论文。他的自我要求是每一年至少写1篇,累计已有11篇。

    在他看来,现场勘查、痕迹检验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而要对大量侦探工作实践进行分析、提炼,形成理论研究成果,推介给全国业内同行分享。这样,才算将技术侦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他拉开书橱玻璃门,大手触碰到闵教授写的“命案现场重建”专著—每次遇到疑难命案,必须参阅,-又缩了回来

    “唉—”春光喟叹一声,轻轻关上书橱,缓步挪至靠背椅-坐下,仰靠闭目思索:

    干了16年案子,还做不到心若止水毕竟是一起失踪案,说不定警方参与下,几天后就找到宁远富了再说宁生死未卜,自己现在就操心“被害现场”,岂不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倒是要抽时间去技术探组看看…

    “学长,昨晚没睡好”喻剑声音响起。

    “哦有一点儿-”春光睁眼、坐正道:

    “喻探长,有事吗”

    “艾大,愚见给你报告个事儿。马上要过年了,愚见想安排探组的弟兄们聚一聚把家属、小孩儿都带上。”喻剑微笑道:

    “愚见想问问-你哪天晚上有空”

     



第三章 北伏之行
    “倪所,你‘娘家’来人了!”北伏派出所郑哲副所长喊道。

    “哪个莫吵—我在办公室。”倪波答应。

    “饭铲子来了,赶紧叫食堂加菜!”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楼梯间传来。

    “是亲面兽-他来干嘛肯定没有‘好事’”倪所长狐疑地推一下眼镜-迎到走廊:

    果然,两个魁梧的男人一前一后出现在二楼。走在前面的是刑侦副大队长杨志金,后面是大要案探组的诸葛强副探长。

    “稀客、稀客!到办公室坐-外面冷!”倪波招呼道:

    “郑所,叫食堂师傅去饭店端个‘牛肉炖粉丝’锅子”

    “好嘞—加餐啰!”郑哲欢快应道。

    “乖乖-那中午不要搞点儿啤酒,喝喝啦”杨志金调笑。

    “你陪啤酒王子所长搞半箱,我开车!”诸葛强跟着起哄。

    “兽-真搞,还是假搞”倪所一边发电线杆子,一边笑道:

    “真搞-我下午请半天假休息。最近局势平稳-你和小强也很少来!”

    “我的哥耶,哪能当真搞”杨大接住烟,坐上沙发低声解释:

    “这次可能有‘大麻烦’我和强探长-是来打前站的…”

    “莫吓我,我胆子小!马上要过年了,我这片儿风平浪静-挺好,你赶快吐口痰-避避邪”倪波拿纸杯准备泡茶,收敛笑容道:

    “真有事-也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正好给弟兄们练练手。”

    “倪所,我来-”郑哲推门进来,快步接过开水瓶—

    他分管所里案件侦办工作,刚在一楼大厅遇见刑侦大队的两位高手,就感觉不妙:

    杨志金主管案件侦查;诸葛强是大要案副探长。没有特殊任务,这两位重量级侦探是不会同时出现的-还不带一个兵

    是以安排好伙食,他不等一把手所长召唤,立即赶过来!

    “事情是程大亲自安排的,张局很重视…”杨志金瞅了一眼小郑-语气缓慢而凝重。

    “郑所注意听,看能不能给大队-跑个腿”倪波一语双关:既打消亲面兽疑虑,又迅速做支持表态。

    “杨大,我能听呗不能听-我就走—”郑所一面递茶,一面尴尬道:自己判断正确,看来真有“大事”!且有点儿过于神秘。

    “谢谢!你哪能走-我们还要靠你这个‘地保’嘞…”亲面兽接过茶,顺势道:

    他对郑哲印象很好—精明、干练,积极性、主动性强。当初准备挖其到经侦大队,被倪波坚决抵制-未办成。现在小郑已成长为北伏派出所顶梁柱,是啤酒王子的左膀右臂。

    待郑所拿来笔记本,杨大队让诸葛探长介绍此行的来龙去脉和目的——

    “今天清晨,张局接到中专同学宁远贵电话,说是他哥宁远富失踪快一个星期了,他和两个弟弟到处找,没见人影。焦急之下,他想到在警局上班的老同学张正义,便求助-想通过‘内部关系’找他哥

    宁远贵,男,42岁,北伏镇泉水村妙岭人,在北伏镇中心小学当校长,联系电话是1396799。在宁家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

    宁远富是老大,43岁,有一辆面包车,家里有老婆和两个女儿。据说1月6日就和家里失去联系。

    老三叫宁远荣,老幺叫宁远华。四个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富贵荣华!

    这是目前掌握的情况。杨大带我来,想联系宁远贵,深入了解他哥‘失踪’的方方面面情况”

    诸葛强捧着纸杯说完,开始喝茶。

    “宁校长-我晓得,我和他吃过饭,身体好、酒量可以。现在好像住城里的。—宁远富郑所,我们是不是也在找他是那个‘赌博佬’呗”倪波问得力干将。

    &nb



第四章 妙岭宁家
    一手篾匠细活,

    生子富贵荣华;

    活人当像老宁,

    神仙羡慕眼瞎。

    这首顺口溜在泉水村流传已久,知者甚众。所说“老宁”,就是宁远富兄弟的父亲-宁篾匠。

    妙岭人口少,三十六户人家,老老少少计144人。毛竹山却多,绵延近千亩。靠山吃山,家传篾活手艺的宁家在妙岭,相对富裕。宁篾匠娶了泉水村柳家长女为妻,先后生了四男两女,按“远”字排,取名“富贵荣华美丽”。宁家自此成为妙岭的大户人家。

    四个儿子遗传父亲,生得团头大耳、人高马大;两女儿是双胞胎,像妈,皮肤白皙、纤细玲珑。古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宁家六个儿女,性格各异,成人后,命运各不相同。

    长子宁远富性情暴躁,不爱读书,早早辍学,在家务农,后来学了驾驶,帮人开车拉货。

    次子宁远贵性格内向,聪明好学,以北伏中学应届状元的优异成绩,考上中专,毕业分配至北伏中学当老师。

    三子宁远荣讲义气,会混世,初中未读完,就跑到城里帮人占店,学做小生意。后来有了积蓄,转到邻近妙岭的苏西省高桥镇开起超市,当了老板。

    小儿子宁远华刚毅果敢,正义感强,一心要当兵,入伍后在部队考上军校,转业至浙北省东湖市东湖区人武部工作。

    大女儿宁远美上了卫校,分到桐溪县中医院,当护士。小女儿宁远丽考上宣湖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吉安实验小学工作……

    郑哲唾沫四射、如数家珍,向杨志金、诸葛强述说了宁远富的家庭背景。他手按四本治安卷宗,感慨道:

    “宁篾匠家6个子女,除了这个宁老大读书少、不成器,其他几个都过得风生水起,让人眼红。喏,光在我们所里,宁远富就治安处罚3次,都是为了赌博!

    去年12月份,我们禁赌-端了北伏一个‘场子’,又查出来有他。去妙岭找了几趟,都没见到人。这回好-居然玩起‘失踪’我巴不得赶紧找到他,把案子办结—好过年?”

    “这样看,宁远富是怪调皮地。家底子还好,弟弟妹妹都过得不错,他是老大,反而混得最孬”强探长道。

    “混得好坏与否,和是不是‘老大’,没有必然联系。现在他人失踪了,还要往深处-想一想”亲面兽沉声提醒。

    “郑所、郑所,宁校长找你—”有警员在一楼大声喊。

    “好,我马上下来!”郑哲答应:
1234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