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谜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涯青枫
送走徐晋,张正义返回办公室:
宁远贵已经自己泡过茶,正捧着杯子-发呆刚才面对徐所显出的温文尔雅、淡定从容—荡然无存,一副忧心忡忡模样
“搞一根呗”正义道:
他印象中—小贵子不抽烟。现在当校长,可能习惯改了呢
“搞一根吧,我这里有…”宁远贵摸公文包
“都是老同学,你到我这哈来-吃我的!”正义递上电线杆子,帮小贵子点上。
“谢谢!平时我在家‘不抽’。-这段时间烦死了…”宁校长摸出一包硬中华,没见打火机。
“哪个不烦呢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正义安慰道,心说:
“你大哥‘失联’这档事儿,把我头都烦炸了!”
“我自己烦-是应该的。还把老同学烦到了!—你这么忙,周末还在加班!”宁远贵歉意道。
“你莫讲‘客气’—”张局加重语气道:
“大哥失联,于公于私-我都要管!”
“我晓得义兄重感情,看重我们一份儿;事业心强,是我们一班同学的榜样。要不然—我也不好意思找你”宁老二抬头望向正义:
他两眼布满血丝,一定是多日未能安眠。
“小贵子,你莫给我戴‘高帽子’。事业心-不敢讲,责任心是有的!”张正义小眼直视宁
第三十六章 刨根问底
张局见宁校长喝完茶,情绪稳定一些,便道:
“小贵子,当年你在班上年纪小-聪明,我们这么叫你,现在还是这么叫,不管你是当老师,还是现在干校长。
我这个人你晓得:一旦对一件事情‘上心’,非搞个水落石出不可!从多年的办案经验来看,大哥的事—确实很搅人!
他自己有车,有车的人活动半径大,我们桐溪又是三省交界,他开着车随便往东南方向跑两小时,都能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你也知道,经济越发达,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外’越多
他好赌,还可能欠有大额高利贷,不然人家也不会带马仔、带刀找上门那次碰巧大哥不在,要是在场子上,或者在路上,把大哥‘绑了’,弄成怎么样也是很难查的
你今天又说出一大堆新情况,比如大哥、大嫂夫妻关系,紧张一年多了,还不是点吧点紧张,打、骂、分居-都出现了,现在大哥不见人影,曾明娥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她会不会一时冲动,做出了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也很难说
我们专人问她-她对老大的情感矛盾,只字未提!你夫妻俩一问,问出一箩筐‘女人’来,这算怎么一回事
她讲的小晴、兰兰、芳芳,还有些连‘小名字’都不清楚的-乱搞对象叫我们怎么查说句不好听-但好懂的话,我甚至怀疑:曾明娥是故意说的,是想掩盖什么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你讲讲看呢——”
他噼里啪啦连分析带提问,将两天两夜脑海里思索的一部分事情-抖出来,目的是激发当事人宁远贵的思考力,也为最终无法查清“宁赖子失踪”一事,留好退路。虽然是老同学关系,也不得不防…
宁老二张耳听着,脸色发灰-两眼发直,愣怔半晌,才憋出一句:
“义兄,就是因为老大失联不简单-怕出事,我才冒昧找到你…”
“找我—不要紧,我就是不干‘警察’,你小贵子相信我-给我讲了,我也是要帮你想点子的-”张正义发出一根烟,自己也点一根,继续道:
“我主要是告诉你两点:一是我正在安排专人-全力在找老大;二是你自己要多想想,也要发动亲朋好友,‘动脑筋’找”
“我、我找了,直系亲属我都问过-还不止一次、两次—”宁远贵双手撑额头,沮丧道:
“都讲不晓得。-我还跑到移动公司去,想调老大手机的‘通讯记录’人家不给调。要调—要么是机主本人持身份证调;要么是‘警察’调…”
“人家搞得-对!通讯记录属于‘个人**’,如果随随便便都能调出来看,那还了得—不天下大乱了就是我们,也要经过审批-拿办案手续去调!”正义顺便做个宣传和解说:
他明白—利用“手机”找线索,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可以说,在目前信息大爆炸条件下,“互联网”已经让人-无秘密可言…
宁校长未吱声,心道:
“我如果能查出哪些人和大哥—联系密切,我就一个个去找了,哪敢来叨扰你‘张局’毕竟老大搞下一大堆‘丑事’-遮都来不及呢”
张正义看小贵子垂头丧气的样子,知道他已“用尽聪明”,便转移重点问:
“老大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唉—一言难尽,说来话长…”宁远贵给老同学回发一支烟,开始讲大哥的过往——
宁远富不喜欢读书写字,厌学严重、经常逃学,老留
第三十七章 老大亲事
江南农村,小伙子、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只要家庭条件还过得去,总有热心人牵线搭桥:
促成一桩婚事,等于做了一件大善事!
男女双方都有答谢,媒人藉此加深和两家人感情,多了一条人脉…
宁远富22岁时,还未确定“对象”,这在农村很不正常
何况宁篾匠家早就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老宁不着急,也轮不到他着急:
儿子娶老婆不急,他急吼吼想接媳妇—好说不好听!
柳妈妈可急坏了——
后面三个儿和两个姑娘,看看都大了,虽然离成家还得几年,但老大不结婚-问题不解决,不开个好头,外面人还以为她这个宁家老媳妇不贤惠呢
而且村上和她年龄相仿的老姐妹,差不多都抱上孙子,当“奶奶”了!儿子没接老婆的—寥寥无几,要么是长相实在寒碜-拿不出手;要么是好逸恶劳,家里穷得叮当响!
她的小富子人高马大,往那一站-像旗杆儿;再说,她老宁家可不穷…
于是,柳妈妈放出话:
“谁家姑娘要是嫁给我小富子,三金买齐,彩礼两万!”、
“娘家条件好不好-不打紧,只要姑娘好就行!”
“谁帮忙跑腿儿、管闲事成不成,酒3瓶!-做媒成功,两套衣裳两双皮鞋!”
近两年,远村近邻、亲朋好友本就有心为宁家谋一房好媳妇,考虑到宁家家境殷实,小富子长得排场,一般人家、普通姑娘—肯定看不中大家都掂量、掂量,忍住不讲,怕“媒没做成,碰一鼻子灰”
听到柳婆婆“对亲条件”风声后,一帮热心人立马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到宁家-提亲,不夸张地说—宁家的门槛都快踩烂了…
柳妈妈为了后人,是好心好意,做得也对:
她就是托人“说媒”,嫁给宁篾匠的。经过大半辈子勤俭持家,如今日子过得挺滋润!
可今非昔比,时代变了。
宁远富这一代人,已经作兴“自由恋爱”,对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不感兴趣、抛至脑后!
是以不管旁人怎么提,老娘如何催,宁远富就是一百二十四个闷着头—不表态
一见“说媒的”上门,他就起身开着三轮车离开:
有毛竹运-运毛竹;没毛竹运,就支起车篷托人…
宁老娘急得没法子想,就对假期的宁远贵道—
“小贵子,你书读得多,你劝劝你大哥—看他到底要找个么样的对象,才愿意-我和你大,岁数不小了,还等着‘抱孙子’呢?
你看看人家吴晓明,和你哥同年的,个子才达齐你哥肩膀,都结婚-添儿子了…”
宁远贵看到老娘-急得差点儿要哭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大也真是“不应该”,看中-看不中给个痛快话呀!老不吱声—搞得哪门子把戏害得父母干着急!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满口答应老娘:
一定想办法“劝”大哥,早订主意!
答应以后,宁远贵犯难了—
他太了解老大的古怪脾气,有时候-说话算话,像个“大哥”;有时候—跩跩一个主意、蹲蹲一个屁,跟个小娃似的!
怎么办
读书还是有用的。宁远贵想到“杠杆原理”:
自己不行,可以找个说客…
他打定主意,便去找吴晓明-宁远富的铁哥们儿
晓明的一番话,让宁老二豁然开朗—
大哥心里“有人”了。是泉水村一个小姑娘,长得怪好的,叫“柳光兰”。他俩自己谈的—还没通天!
宁远贵赶紧跑回家,钻进厨房,将这一重大喜讯告诉老娘,说是“大哥自己找‘对象’了,正在谈”。
&nbs
第三十八章 对象争议
“妈-我饿了!老二,你畏畏缩缩—在干嘛”宁远富出现在门口道:
他看到小贵子缩着脖子,跨在门槛上老娘站在灶台前,锅里盛着水-没煮饭
宁篾匠“唿”地从灶门口站起来,手里抓着吹火筒,厉声道:
“你、你还晓得‘饿’你不是有钱蛮-自己到街上买!”
“哎—我说宁篾匠,你今天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我挣得钱-不都按月交给我妈啦”宁老大白着眼回道。
“你没的钱-没的钱,你还在外头‘哄’人家中学生”老宁余怒未消-逼问道。
“奇了-怪了哎,你把话讲清爽我哄哪个中学生了”宁远富说着,扫了一眼二弟
宁远贵已经走到门外,神情紧张地瞅着屋里…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个、那个大村上的兰兰-柳光兰,还在上中学,才多大呢你和她搞对象,你这是在‘造孽’!”宁篾匠手里吹火筒抬起来。
“小兰上半年就毕业了,现在在北伏街上学缝纫。她是才16岁,过两年不就十八了-她不长啊我能等—”宁老大说着,望向母亲道:
“我妈17岁嫁给你宁篾匠,我看你没有么意见蛮”
“你、你敢和老子比我那时候不娶你妈-她就要饿死!饿死也好-就没的你这个‘畜生’!—老子打死你”宁篾匠怒吼着-举起吹火筒,往门口冲-
“你要打儿子,我就‘死他去’…”柳妈妈扑到丈夫面前,双手紧紧抓住吹火筒。
“让他打-让他打,打死算了。他从小就看不惯我、老打我,弟弟妹妹加起来-挨的打,都没有我多!现在改革开放,我‘自由恋爱’有什么错怎么就变成‘造孽-畜生’了妈—我是不是你捡来的”宁远富梗着脖子毫不示弱,还煽风点火—
宁老二一看-大事不妙,赶忙上前拖大哥
宁老大手一抬,一挥-“嘭”地一声:
远贵后仰撞在门框上,瘫软下去…
老二头部意外受伤,中止了三个人的纷争!
接下来,关于是否同意小富子和兰兰-搞对象宁家老两口一直争论不休:
宁篾匠坚决“反对”,理由是—
算命先生讲,小富子属鸡,是“金命”;兰兰属兔,是“木命”;金克木—两人在一起,不能白头到老!假使勉强结合,也会闹出大乱子,轻则有牢狱之祸,重则有血光之灾!
他还振振有词:
头一回听讲他两个“搞对象”,小富子就把老二头-打破了,要是换做旁人,是要“吃官司”的。这个兰兰就是个不祥物。
还有她那个名字也叫的不好,柳光兰—扭光男,意思是“要把男人扭死光”,小富子和她搞到一起,肯定要吃大亏,弄不好-小命难保!
柳妈妈一半反对,一半不反对——
反对是因为辈分:
兰兰是她堂侄的女儿,应该给她喊“姑奶”。一旦嫁进宁家,则要改口称她“婆婆”。兰兰妈是她“堂侄媳妇”,结亲后,两人变成亲家,晚辈变平辈。
这样一来,相当于兰兰家普涨一辈,或者说-老宁家普降一辈。兰兰嫁到别人家—涨辈分,桥归桥、路归路,她无所谓。
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忌惮兰兰嫁入自己门庭,害得宁家直系亲属都掉辈分。在农村有一条不成文的说法—“翻辈”占赢,“掉辈”倒霉!她当然害怕-苦日子刚刚过舒坦点儿!
“不反对”是为了儿子—
小富子是大儿子。她对头生子疼爱有加,称得上-顶在头上怕晒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后来
第三十九章 远贵献计
宁老二知道父母的忌讳和心结,遂说出自身看法——
算命先生讲的—克不克的,是“迷信”,不靠谱,不能当真。
人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不能说明什么;都是人自己心理作祟。
老大能找到“真爱”,应该祝福他,自己对象也是自谈的-感情好得很!
至于“辈别”,现在搞计划生育,只生1-2个小孩,有的家长给孩子起名字-就两个字,都不按家谱来,很少有人讲究了。农村人讲—掉辈会倒霉,没有科学依据。
但有一点要注意,按血缘关系算,大哥和兰兰是“近亲”。近亲结婚,从两家人情感联系上讲-是亲上加亲;而基因研究表明,这种结合对后代“害处”很大,国家不提倡…
老两口一面听儿子说话,一面频频点头:
尽管似懂非懂,有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