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楚山人

    期间古德来询问过几次战马的情况,马具已经陆陆续续的打造好了,其中马镫和高脚马鞍都是在县城里找工匠打造,而骑兵的武器和铠甲的甲片则是曾禹在周仓回去时交代李虎的工坊打造的。铠甲的甲片都是大型长条甲片金牛山工坊将甲片打造好后运送到县城,然后曾禹安排人札编而成,主要是护住骑兵的上身。而武器则是打造了方便骑兵劈砍的弯刀,以及冲锋时使用的长矛,本来曾禹还想让李虎打造一些短枪,用于骑兵冲锋接近敌军时进行投射,但是周仓告诉他如今工坊三个月内产量可能完成不了这么多,所以短枪需要晚些时候才能送来。

    所有县兵已经开始更换了武器和铠甲,但是战马迟迟未到,让古德也心中焦急,曾禹只能希望伍坎能够依约把战马及时送来。

    期限即将接近,曾禹没有等到伍坎,却等到了从洛阳回来的谢靖。他听了曾禹的吩咐前往洛阳给张让送礼,如今回来向曾禹复命。【! …¥免费阅读】

    曾禹向他打听了洛阳如今的情况,谢靖回到:“如今朝堂的局势更加紧张,听闻前日灵帝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一个月前更是因为病倒而停朝十天,致使朝中以将军何进为首的大官僚世家和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之间已趋白热化,在朝堂上相互攻讦,争夺己方在立储问题上占据优势。”

    “哎,百姓名不聊生,而朝堂之上那些所谓的大人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哪想过百姓死活。”曾禹感慨的说道,他从来往安平县城的那些商贾谈到很多地方今年都遭遇的旱涝等灾害,粮食大大减产,不知道此次又会出现多少饿殍遍地的惨剧,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谢靖听闻,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是沉默在一旁。曾禹见状,定了定继续问道:“以你看,你觉得朝中如今哪方势力优势更大一些”

    “我看大将军何进似乎占据了优势,如今灵帝身体抱恙,迟早需要新的皇帝继位。而大将军何进掌管天下兵马大权,身边又有众多九卿大员以及身后的世家支持,无论在朝堂内还是朝堂外都有很大的实力。相反,张让他们的权利来源于灵帝,如今灵帝因为身体的原因,在众人心中的地位肯定会降低,进而影响到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的势力。”听到曾禹考问自己,谢靖参考自己在洛阳的所见所闻回答道。

    “你说的也没错,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的确是为高权重,不是那些宦官可比的。但是你要知道,物极必反,阳极转阴,灵帝会不知道这个情况吗作为有几百年国祚的大汉朝的皇帝,他不会给自己的继承者留下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必定会对何进分权。”阴阳互换,是中国古代最广泛的哲学思想,《鬼谷子》中也有提及。

    “谢主公指点!”谢靖知道这是曾禹对自己的教导,抱拳感激的回答道。

    “你觉得如果分大将军兵权,需要怎么做”曾禹点点头追问道。

    谢靖一时间沉默了下来,细细思考着。曾禹也不急,他是




第九十二章 出行在即
    三月期限将至,曾禹并没有等到伍坎带着马匹出现,除了他以外,古德等人都以为伍坎已经携款外逃,但是曾禹坚持相信自己的眼光。

    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在三月的最后一天,曾禹在县衙等到了伍坎派来的人。原来他去了匈奴控制的地区,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采购到了足够的战马,甚至还多出了几十匹。只是回来的时候,担心经过一些县城时会被阻拦,所以走的都是小道,故而时间花费较多。

    如今战马已经进入了安平县境内,他知道时间就是今天,赶紧派人过来先行向曾禹复命,同时也有让曾禹派人去接收战马的意思。

    曾禹知道这个消息后,他并没有让人去通知古德,而是带着汇报的人一起前往县城的军营去找古德,让古德带人和他一起前往接收战马。

    正在和杨逊商量是否让士兵将装备换下,等以后重新采购到战马再进行骑兵训练的古德,他看到曾禹过来,从他那里得知让他苦等了两个多月,已经打算放弃的战马就在县城外面时,心中的激动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还是杨逊拍了他一下,他才清醒过来,然后叫上一百名会骑马的县兵,和曾禹一道去县城外接收战马。当看到黑压压的一群战马迈着稳健的步子行走在自己的视线中时,无论是曾禹还是古德,眼中流露出的感情仿佛就像是看到了举世难寻的美女一般,一下子沉迷了进去。

    伍坎走在最前面,他骑在马上也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县令大人,下马步行来到曾禹面前,行了一礼后说道:“见过县令大人,小的奉命采购战马,幸不辱命,如今战马已经运达,总共有战马三千零四十七匹,还请大人清点。”

    “好,你立了大功,除了之前的许诺之外,我还会另有奖赏。”曾禹清醒过来,大笑着想伍坎说道。

    “谢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不敢奢求奖赏。”伍坎并不是一个贪婪无厌之人,故而推辞道。

    “有功当赏,这是我的原则,况且你此次还多了四十多匹战马,所以你不必推辞。”曾禹用欣赏的眼光深深的看了伍坎一眼,他觉得伍坎这个人很懂事,自己心中也确实想好好奖赏伍坎。

    “那多谢大人奖赏,这些战马不知该运往何处”伍坎先行谢过,然后看着曾禹问道。

    曾禹转身看向古德,向他吩咐道:“伯禽,从今日起,你和杨逊领着三千县兵前往凌云庄驻扎,并且开始骑兵战法的训练。我已经在凌云庄外建立了一处围场,里面有马厩,另外凌云庄内如今也建立了足够的营房,士兵和战马需要的粮草我会让人运来,你们尽快全部迁移过去。”

    “是,主公!只是,这样一来,县城里兵力空虚,我担心会有人趁虚而入。”古德担心的说道。

    “嗯,在我决定让骑兵迁往凌云庄时,军师也提过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如今钱粮充足,而且几个月来源源不断的流民被接纳,并且组织屯田,我打算另外再征集两千名县兵,负责县城的防御。”原来之前曾禹和郭嘉就商量过这个问题,不过当柳能报告了如今安平县的人口数量之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曾禹刚刚入主时,安平县只有一万户出头,三万多点的人口。但是随着附近众多山贼势力的覆灭,无衣军将除青壮以外的人在曾禹的示意下全部迁到了安平县,加之四方流民的投奔,如今安平县在籍户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一千多户,人口近六万。而且曾禹鼓励鼓励生育,不过这个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是仅仅是如今登记在册的人口数,就已经不虚于司隶或者中原地区的一些大县城。【#  …!免费阅读】

    所以曾禹打算另外再招纳两千县兵,让郭跃和公孙翱统领,而古德仍然是作为县尉,是这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卒县兵的直接指挥者,杨逊还是作为县尉的唯一副。

    知道自己的主公有了打算,古德也就领命先将战马赶往凌云庄。花了一天的时间,三千名县兵在古德和杨逊两位的带领下全部迁出了县城,县城仅仅留下了郭跃和公孙翱两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千县兵招募完成,郭跃和公孙翱各自上任之后,曾禹免去了杨逊作为一支骑兵队的千夫长之职,如今这支三千人的队伍,所有的基层指挥官几乎都是被曾禹施恩和提拔的,由有古德作为指挥,可以说是对曾禹真正的忠心耿耿,名义上是县兵,实际上就是他的私兵。

    这也在杨逊的意料之中,毕竟总共五千的兵马,他们兄弟三人不可能各自统领一千。而且郭跃和公孙翱能够成为新招募县兵的两大统领,地位水涨船高,看的出曾禹对他们三人的信任和重用,所以他欣然领命,并且保证一定会好好帮助古德把骑兵尽快训练成型。

    此时的凌云庄,已经正式成了曾禹在县城外的骑兵军营,占地面积也比以前几乎扩大了一倍。而与之相邻的凌云村,也进行的大肆的扩建,现在成了屯田部队的大本营,以前凌云村的村民现在除



第九十三章 抵达荏平县
    冀州平原郡,曾禹一行人作商队打扮,行走在官道之上。

    此时距离曾禹离开安平县城已经有半个多月,那天曾禹召集所有人提出自己打算出行时,柳能等人虽然有劝阻,但是在曾禹和郭嘉的共同劝说之下,大家都接受了他的想法。

    此次冀州之行,除了曾禹和郭嘉以外,还有朱文和赵毅两人,随行的还有五十名亲兵。路线是曾禹亲自规划的,他们从魏郡进入冀州,一路沿东北方向,就进入了平原郡境内。

    赵毅他父亲的一位好友以前就是平原郡荏平县的县令,此次出行就是先去拜访此人。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到了汉朝,崔业袭爵,居于清河。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

    虽然同为崔家,但两家已经彻底分家,相互之间更多的是因为利益而联盟或者敌对,没有的最初始的那种宗族之间的联系。博陵崔氏势力范围主要在冀州安平郡和河间郡,而清河崔氏主要是在清河郡和广平郡。

    如今汉室威严渐衰,一些大世家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曾禹他们要去拜访的就是博陵崔氏渗入平原郡的一个例子,而像被曾禹赶走的前任安平县令,则是清河崔氏试图把自己势力打入并州。

    曾禹他们沿着官道一路走来,中间并没有太多停留,如今已经进入了荏平县境内,曾禹向骑马跟在后方的赵毅问道:“子柔,赵叔父可有说让你拜访的长辈姓名我们贸然过去拜访,会不会显得很唐突”

    “启禀主公,父亲告诉我这位长辈名叫崔元,字亨达。早年我父亲在外游历时,和他共事过几年,你知道我父亲是学法家的,这位崔姓长辈也是及其崇拜韩非之说,两人相互论证交流,关系匪浅。当时我父亲说要挂印归隐时,他还一再挽留,所以这次我离开潜龙村时,父亲一再交代我要去拜访,替他问候好友。”赵毅回答道。

    “哦,没想到如今这世道还有崇尚法家的县令,我们可要好好见识一下。”曾禹之前就让人打听过荏平县的县令是谁,正是赵毅说的这个崔元。只是他原本以为这个崔元既然出自官僚世家,学的应该是儒家的教化一道,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离经叛道’,对法家情有独钟,反而勾起了曾禹的兴趣。

    说完,曾禹用力夹了下马腹,战马领会到曾禹的意思,伴随着嘶鸣声撒欢了奔跑起来,身后的其他人也立即紧紧地跟随他们。得益于伍坎采购的战马,此次他们出行,包括众亲兵在内,都是以战马代步,所以他们才能在半个月的时间,从上党郡赶到计划中的第一站。

    “主公,咱们待会是直接登门拜访吗”之前曾禹并没有讲过具体的计划,只是说了他们大概的路线。如今他们已经到了县城门口,郭嘉率先向曾禹问道。

    曾禹下马站在荏平县城门外,相比起安平县城高近三丈的城墙,荏平县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院子一样,城墙低矮。听到旁边郭嘉提问,曾禹说道:“这个不急,既然到了县城,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打听清楚后再说。”

    “子柔,我这样安排你没意见吧毕竟赵叔父也很多年没见过这位崔县令,人心易变,咱们先了解清楚一下再决定怎么做。”曾禹转头问赵毅。

    &nbs



第九十四章 大汉官场的小泥石流
    曾禹他们向小二又问了下荏平县的一些情况,算是对整个荏平县以及县令崔元有了初步的了解。崔元和曾禹的上任崔羽完全不同,他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明显倾向于法家,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法家思想的县令。

    他完全遵循韩非法制的一套,主张建立君主**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所以他自从上任以来,先是审理了一批挤压的案件,依照汉律对当事者进行处罚,并且不避亲疏与贵贱,一时间荏平县的风气一下子就被扭转了过来。随后的几年,汉律的基础上,崔元制定了一系列的条款,几乎是事无巨细的指导百姓的民生等所有事项。

    如今荏平县的百姓,大部分事情几乎不用自己思考怎么去做,只需要根据官府的告示行动就行,如果这是在后世,可能还会引起百姓的反感,但是在如今,因为崔元的这一系列措施,百姓们反而可以安居乐业,无论是县城里的或者说城外村庄的,都可以安居乐业的活下去。

    虽然有一部分当地的士家豪强试图抵制崔元的政策,但是因为崔元身后有博陵崔氏的支持,加上这些政策很受百姓的支持,所以崔元在荏平县的地位也越发稳固,博陵崔氏安插在这里第一颗钉子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甚至可以开花结果,向旁边慢慢扩张。

    但是如今,这颗钉子引来了意料之外的关注,最后他对于博陵崔氏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就需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几人在县城闲逛了一下,除了郭嘉之外,其他人算是第一次见识到大汉普通县城的样子。街道上行人并不多,但是看到的都算是家境不算贫寒的人,如果按照当时的说法,那就是都是这些人应该都是属于良家子,在以往是属于最优良的征兵对象,并且武器都是由他们自己提供。

    只是到了汉末,上层的腐朽决定的下层的混乱,军队战斗力已经不比以往。世家和皇家共治天下的情况下,良家子和平民一样,属于底层阶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被察举和孝廉所代替,上升的通道渐渐被堵塞,曾禹要做的就是重开晋升的通道,给所有人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虽然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他也不希望整个社会是绝对的阶级分明,至于谁上谁下,就各凭本事,无论是家世还是自身,对于曾禹想要打造的社会而言,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诸夏真正成长为东方乃至世界的巨无霸。

    曾禹他们在夜色将黑之前回到了客栈,他让跟着他们的五名亲兵先回去休息,然后把郭嘉三人叫到自己的房间。他首先向赵毅说道:“子柔,如今我们已经确定了荏平县县令还是赵叔父的好友,并且根据我们今天半天的了解,他应该还是之前赵叔父印象中的法家崔元。我打算明天咱们就登门拜访,也好早点完成赵叔父的交代,子柔你怎么看”

    “我没问题,主公的意思是我们一起过去”赵毅问道。

    “没错,既然是赵叔父的朋友,那也是我们的长辈,既然来了,当然得去拜访一下,同时我也想见识一下这位世家出身的法家弟子。”曾禹说道。

    “奉孝也一起吗”赵毅又问郭嘉,毕竟这里就郭嘉一个不是潜龙村的。

    “怎么,子柔不想我过去吗”郭嘉笑着答道。

    “没有没有,我只是只是….”赵毅连忙摆手,但不知道怎么解释。

    “哈哈,我逗你了,明天我就不去了,主公有事情让我去办。”郭嘉见赵毅这个样子,就不逗他了,笑着跟他说道。

    赵毅看向曾禹,用眼神询问是不是真的。曾禹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这次出行的目的除了拜访一些人之外,同时还要了解冀州各处城池的大致情况,比如城防以及城内的势力等,所以奉孝明天就负责是去打探消息。”

    “辛苦奉孝了!”赵毅抱拳说道。

    “哈哈,不辛苦。我已经计划好了,明天去茶楼待上一天,自古茶楼就是最容易打探到消息的地方,那里又有酒,正好合适。”郭嘉摆摆手,向赵毅笑着说道。

    曾禹他们在旁边一听,一下子也笑了起来,郭嘉说的还真没错,这个任务还确实挺适合他的,喝酒办事两不误。

    “好了,大家这段时间一直赶路也辛苦了,早点去休息吧。”曾禹开口道。

    一行人确实比较累,各自回去后,又没什么消遣的事情,很快就都入睡了。一夜无事,早上醒来时,掌柜的已经按照曾禹的要求给他们准备好了早餐,曾禹交代了相关的事情之后,就带着赵毅和朱文两人,去县衙拜访崔元。

    崔元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虽然常年处于高位,但他不想其他大汉的官员一样只知道享福,反而为了自己心中的理念,劳心劳力的制定各种政策,所以看上去反而显得比较苍老。

    此时崔元正在县衙的后堂查看今天要处理的一些事情,听到汇报说有故人之子来访,有点好奇是谁这个时候过来。他接过拜帖,打开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那是因为这个名字的主人和他一起度过了很多年轻的岁月,说陌生,那是名字的主人已经很久没见了。

    他向下人问道:“送拜帖的人现在在哪”

    “我见他自称是大人的好友之子,于是将他领到了旁边的客房,如果大人要见他的话,我现在就把他叫过来。”下人回道。

    “嗯,你领他们过来吧,记得不要失了礼数。”虽然看到赵毅父亲的名字很激动,但是崔元毕竟是长辈,而且他如今作为一县长官,自然要保持一定的威严,所以他让下人将赵毅几人领过来,同时担心下人招待不周,特意交代下人礼数要周到。
1...26272829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