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两宋风云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道的猫

    “这里是御花园,不要动这里的东西,弄坏了你是赔不起的。”

    那中年男子听到我如此说话,他才意识到身后有人,可能是他观




第三十七章 皇恩浩荡
    听到皇上的问话,我正想说话,又想起昨晚父亲交代的,面见天子,不可口无遮拦,也不可过多的妄议朝政,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如此一想,我心中主意已定。

    “这个……嗯,那个……”

    皇上听到我如此支支吾吾,也是明白了过来,当即开门见山的说道,“今年科举你是当朝的榜眼,自那日醉梦楼一见,朕知你非同一般,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啊!”

    听到皇上的夸奖,我喜上眉梢,连忙道谢,“微臣才疏学浅,和圣上的大智慧相比更是差之千里。”

    “苏大人不必过谦,你的那篇《定国论》朕已经看过了……我天朝大国……周边四夷纷扰,西北有西夏,东北有金辽,诸国侵扰,此奈何为实则我朝重文轻武所致……”皇上说完这一段话,微微的看向我,虽然皇上是语气平和的和我说话,但我还是觉得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突然皇上声色俱厉的说道,“你好大的胆子……”

    看到皇上突然发难,我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微臣当时年少,不谙世事,信口雌黄,妄议朝政,还请皇上责罚……”

    这时真的是深刻的体会到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啊,自古君王真是喜怒无常,上一刻还晴空万里,和你和颜悦色的谈话,你不知道下一刻会迎来什么样的暴风雨……

    “谁说要责罚你了!”皇上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甚是得意的说道,突然皇上又叹了一口气,略微深思片刻,“朕也明白,朝政积弊甚多,也想大刀阔斧的进行一些改革,奈何,奈何!”

    看到皇上如此忧郁的样子,我依然跪在地上,仰望着眼前这位有太多无奈的君王,宽慰道,“皇上有如此决心,一定会让朝政越来越好,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看到皇上的脸色和悦了很多,他看到我依然跪在地上,说道,“起来吧,不用跪着了!”

    “是,皇上……”

    我站起身来,坐回皇上旁边的石凳上,看到皇上还是闷闷不乐的,心里想着怎么样让皇上开心呢。

    “哦,对了……”

    皇上被我这一惊一乍的举动给惊到了,他转过头来,看向我,眼神中充满疑惑。

    我慢悠悠的说道,“早该猜到醉梦楼里的赵大官人就是当今圣上了,像那一手好字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瘦金体……在书法中也是一绝……”

    “瘦金体……”

    显然皇上是被我的这一句话中的这一名称吸引住了,不断在嘴里念叨着。

    “瘦金体,瘦金体……”

    “甚好……以后朕的字体就叫它瘦金体了,哈哈……”

    听到皇上这样说,我在心里不禁想到,感情这宋徽宗的字体“瘦金体”是出自我之口啊!难不成

    在我没来到北宋之前,宋朝也有个叫苏陌的不成……

    这样在心里想到,皇上突然的说话把我从深思中追了回来,“苏陌啊,听说上次我朝与契丹国的澹渊之战你也参加了”

    本来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刚开始称作契丹国,后来称作大辽,而在这里皇上依然称它为契丹国,如此看来,虽然大宋朝在与辽国的战争中,一直是胜少败多,在皇上眼里一直是看不起这些蛮夷之国的!

    “是的,皇上!”我毕恭毕敬的回答道,“上次对辽作战,我有幸也参加了,只是没起到什么作用,但有一腔热血,报国之心,因此也算是对国家略尽绵薄之力吧……”

    我这段话说的如此恳切,皇上也为之动容,“爱卿果然是国之栋梁之才,国之希望啊!爱卿在澹渊之战的智慧与武功朕已有耳闻,澹渊之战倘若不是爱卿足智多谋,拼死力搏,我军伤亡将会更加惨重,爱卿不必自惭形秽,朕一直是赏罚分明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爱卿对国家对社稷的功劳朕心中有数,自然是不会亏待与你!”

    听了皇上这一席话,我心中狂喜,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是要给我加官进爵,是要提拔重用我不成……

    如此这样想着,但是表面上还得装作若无其事,平淡无奇的样子,我忙站起身来,向皇上道谢道,“微臣惶恐,微臣不敢居功,微臣只愿能为陛下排忧解难,造福百姓,为国尽忠!”

    我一口气说了好多表明心迹,忧国忧民的话,就连我自己也被自己的话感动了,皇上能不感动嘛!只见皇上频频点头。

    “甚好,甚好……”

    “你退下吧……”

    我先是一愣神,后又立马反应过来,说道,“微臣告退……”

    在回家的这一路上,我一直在琢磨着皇上所说的话,皇上的意思是要赏赐我提拔我,当时我还等着皇上的赏赐呢,怎料就没有下文了,幸好我反应快不然就该出丑了。

    回到家了,和父亲母亲一起吃过了晚饭,就自顾自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今天从御花园回来,总觉得心神不宁,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闷闷不乐的,父亲也没有多问我什么,我也没有过问朝堂之上的事!

    如此这样过了一天,两天……我在翰林院里百无聊赖,翻阅着典籍,心血来潮之时,也会赋诗一首。

    桃林三千,灼灼其华。

    春风十里,莫过汝家。

    三生三世,忘川天涯。

    绝迹十方,埋骨城下。

    这一日也是和往日一样,回到家中,也没有见到皇上提拔重



第三十八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听到这个消息,我微邹着眉头,“偶感风寒,卧病在床”在这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风和日丽之际,偶感风寒!这怕是不可信啊,但是又转念一想,我和曾巩同年进士,他是状元,我是榜眼,现如今我继以升迁开封府尹,而他还原地不动,以曾巩的心气,他自然是有点小情绪,在所难免,既然他躲着我,我也就不上门让他难堪了,等再过些时日我再去看他。

    临走之时,一位同僚送给我三本书,说是曾巩托他送给我的,我向那人道了一声谢,就接过了书,翻看了一番。

    第一本书是《素问》,我之前见过这本书,这本书是讲为官处世之道的,第二本是《白乐天诗集》,对于白乐天的诗词,我是情有独钟的,这些我记得再一次和曾巩聊天时说起过,想不到他还记得。第三本是《论语》,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位学子来说都不陌生,上面记载了孔圣人和他的弟子的一些对话。

    看到曾巩给我送的这三本书,我心中感慨万分,人们常说“得千金易,得一知己难!”感谢能在这里遇到人生一知己,我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虽然他今天躲着没有见我,但他的情意却是通过这些表达的淋漓尽致。

    他这是告诫我如何为官处世,一切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再者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孔圣人的教导,要有文人气节,也要遵循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生活也可以像白乐天一般过得悠然自得。

    当天回去之后,我挑灯夜战,一口气把他送给我的这三本书全看了一遍,不由得以前种种的往事,涌上心头,我不禁思索,以后的道路应该如何前行,明知道这两宋时期,内忧外患,国事危机,当朝政治黑暗,贪官污吏倒行逆施,我该如何应对!

    不由得提笔而就:

    振双翅于九天兮,身老沧州。

    闻惊弓之心颤兮,杞人自愁。

    绝宾客于东门兮,壮志难酬。

    迎朝阳于窗柃兮,孤芳独奏。

    抚瑶琴于幽谷兮,忘断情仇。

    留执念于当下兮,莫失其右。

    叹女儿如流水兮,烈火情柔。

    怜青衫似落花兮,山河泣骤。

    写罢我长出了一口气,也被自己的这些言语给震惊了,我当值少年,正是风华正茂,建功立业的年纪,怎的就会有如此消沉的思想,实在是不该,不该……

    如此这样,一夜思索万千,早晨起来不觉的心头烦闷,带着小七,背着行囊,前去开封府上任。

    一路走在大街上,小七看我闷闷不乐的,怯怯的说道,“少爷,你这是怎么啦”

    小七看我心情不好,生怕又触怒我,“讨打”,因此声音微小的说道。

    “没什么……”

    “少爷,看你心神不宁的!

    想必是昨晚没睡好”

    “或许吧……”

    如此这样,一路上前言不搭后语的说着话儿,也到是不是显得很闷,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开封府。

    “少爷,到了……”

    “嗯!”

    小七背着行囊,兴冲冲的走在前面,刚上台阶,这时一名衙役走了上来,“干什么的”

    “我们要进去……”

    看到那衙役态度恶劣,口气生硬,小七也硬生生的说道。

    “瞎了你的狗眼,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嘛,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嘛!”

    小七万万没想到,这衙役张口就骂人,他自从跟着我,我也从来没有这么骂过他,他一时气得七窍生烟,闷哼一声。

    “你……你,不要后悔,你……”

    小七就是这样,别看他平时伶牙俐齿的,只要一生气,就有点结巴,这不半天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那名衙役又上下打量了小七以及身后的我,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脸色也是缓和了许多,不像方才那般蛮横。

    “看你们的穿着打扮,倒不像个坏人,这样吧,要进去也不是不可以,得先意思一下!”

    小七呆呆的闷在哪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那衙役说,“意思怎么个意思一下……”

    那名衙役听到小七这样说,嘴角抽动,“这你都不懂,好吧……”

    那名衙役看到小七依然一脸茫然,他索性就放开了说了,“就是从这个门进去,都得交通行费!”

    “什么!”

    小七这才明白了过来,合着闹了半天,这厮是要跟我要钱呢,小七气冲冲的对那衙役说道,“你知道这位是谁嘛”

    小七向后退了一步,指着我说道,我怒睁这双眼,那衙役看到我犀利的眼神,先是一惊,随即又镇静了下来,虽然他心里有点畏惧,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不管你是谁,就算是天王老子从我这里进去都得交通行费……这就是老子的规矩……”

    听到这厮大放厥词,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小七正待上去和他理论一番,我率先冲了上去,腾空飞起,就是一脚,将那衙役踢到在地,飞出数米开外。那名衙役爬了起来,捂着胸口,怒不可遏,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对着我和小七。

    “找死……”

    这时那名衙役,正待要拿着刀,向我和小七冲来,突然衙门口冲出来了一伙人,手里都拿着一根木棍,将我和小七围在了中间,后面缓缓走出了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儒者,想必这应该是开封府的师爷了。

    “兄弟们,这两个小子敢到我们开封府来捣乱,给我抓起来。”

    看来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应该是听到了门口的动静,这才手持木棍冲了出来,正待这一伙人宠宠欲动之时,那

     



第三十九章 茶楼闲话
    那名师爷被我这一连串的问题给问住了,傻傻的呆坐在了一旁,那名师爷在心里想到,这才是这位苏大人的雷霆手段啊!怪不得如此年轻,就被皇上委任为开封府尹,真是摸不着他的脾性啊,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我自然是不知道师爷心中到底是想着什么,又转眼看着跪在堂下的那名衙役,“你本该处斩……”

    我这一句话一出,众人面露惊恐之色,那名衙役更是痛哭流涕,求饶声不绝,我冷眼扫视着众人,他们全都低着头,不敢正视我的眼睛,我又接着说道,“本大人意在网开一面,保留你的性命,来人……”

    “在……”

    “杖责六十,革去衙役官职,永不在用。”

    “多谢大人不杀之恩!”那名衙役忙磕头道谢,但是在心里却狠狠地想到,苏陌是吧!我记下了,老子跟你没完,总有一天我会报这六十大板的仇的……

    “啊……”

    那名衙役还在心里想着,被这突如其来的疼痛打断了,开始鬼哭狼嚎的乱喊乱叫,众人看到这一幕,全部闭口不言,不敢正视,心惊胆战的。

    等的六十大板打完,那名衙役被拖下了大堂,我又对众人说道,“从今往后,尔等再敢以权谋私,收取什么通行费,收取贿赂,这就是下场,听到了吗”

    “嗯……”

    众人有气无力的闷哼一声,我又是一拍惊堂木,“听到了吗”

    “听到了!”

    我看到坐在一旁的师爷已经是吓得面如死灰,我笑着说道,“师爷感谢你们的好意,我就不和你们去吃了,你们去吧!本官初来上任,以后还请诸位多多配合,多多帮助才是,是吧……”

    我似笑非笑的看着哪位师爷,眼神扫视了一遍众衙役,只见师爷呆呆的点了点头,我清晰的看到师爷额头渗出的汗珠,不由得一笑,就和小七离开了。

    刚一出门,小七就笑嘻嘻的凑了上来,笑着说道,“少爷,人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少爷的这一把火烧的旺啊!”

    我嘴角上扬,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如此之官府,可想而知,之前的开封府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但又转念一想,之前的开封府尹是蔡京,如此之局势也就能够理解了。立志要匡扶社稷,为民请命,不能让这样的局势再恶化下去,起码在我为父母官之时是绝不允许有类似的事情在发生的,一切事宜应该大力整顿。

    如此这般,在脑海里思考着,转过头,看到小七呆呆的望着我,眼神之中好像是在说,“少爷又在想着什么主意!”

    我笑了笑,“小七,这几天特命你跟随本官体察民情,不得有误,你可愿意”

    “体察民情……去哪儿体察啊”小七疑惑着说道。
1...1213141516...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