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道的猫
灵堂深施一礼,我接过康王手里的祭香,插入香炉之中。
母亲自是守在父亲的灵旁,我则是陪着康王在后堂,坐了片刻,絮叨了一些琐事,随即康王就离开了。
待的处理完父亲的丧
事,我也是调整好了状态,回到了开封府衙,小七也是随我来的,当进的开封府之后,感觉这里分外的陌生,那种感觉恍若隔世,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冷淡。
处理完近几日堆积
下来的事情,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近几日由于操劳父亲的丧事,自然是没有睡好觉,虽然眼睛有
点肿胀难受,但却是感不到疲倦。
我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揉了揉两侧的肩膀,忽
听得正堂之上,一阵喧哗,我缓步走出内廷,想去看个究竟。
“苏陌,你给我出来……”
“……”
听得一个很熟悉的声音,我心中不明的有一种慌张的感觉,进的正堂,看到眼前
的人儿,如平时能言善辩,才思泉涌的我竟然一时间百口莫辩,不知所措了,呆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她看到我走了出来,不再像之前的嚣张,怒气冲冲,瞬间安静了下来,仿佛一个
温顺的小猫咪,只见她长出了一口气,大有一种把心中石头放下的感觉,也似乎是一种心安理得。
“少爷,我先退下了,你们好好聊,珍重……”小七走到我身边,深切的看了我一眼,
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无奈的摇了摇头,倒想一个大人一般,也是小七长我一岁,也都二十出头了,此情此景在他面前,我倒像是个孩子了。
小七出去之时,也让侯着的两个衙役跟随自
己出去了,偌大的房间只剩下,我和她两人呆立在原地,相距数尺开外,倒像是中间隔着一条楚河汉界,难以逾越的鸿沟一般,彼此既熟悉又陌生,彼此既渴望相遇,又害怕相遇,彼此有千
言万语诉说,却是相对无言,彼此……
我走上前去,离她越来越近,她急促的呼吸,代表了她紧张的神情。我紧盯着她精致的脸庞,如以往一般娇媚,惹人怜爱,两只眼睛不敢和我正视
,双手揉搓着自己青色落地长裙的下摆。我清楚的看到她红肿的眼睛,还残留着哭过的泪痕,能够想象得到,她的悲伤,逆流成河,而我只能说句:对不起!
“对不起……”
我沙哑着
声音,弱弱的说出了这三个字,仿佛这三个字在嗓子眼徘徊了好久,终于是喷涌而出,说了出口,这或许是最无力,最伤人的告白!
“你……你知不知道,那晚我在家里后门口,守了一
夜,守了一夜……”
她重复着这句话,眼泪也扑漱扑漱的流了下来,划过脸颊,滴落在地上,溅起无数尘埃,此时此刻,就连空气中溅起的尘埃,都饱含着一种悲伤的意蕴,是她的悲伤
感染了万物,是她的悲伤渲染了尘埃……
“对不起……”
我又说出了这无力而苍白的三个字,却似乎把它当做是强有力的话语,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清白”,来证明自己的执着
,来证明自己的无辜……
“岂止是一夜,我守了三夜,四夜,五夜……生怕你突然造访,却看不见我的身影,那该是如此的担心,慌张……最是情爱伤人心……”
她略带这哭
腔说道
,这一句“最是情爱伤人心”,一直在我耳边回荡,仿佛在敲打着自己,仿佛在鞭策着自己,仿佛是责备着自己,责备自己的不守信用,说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责备自己的把她放在心
 
第五十八章 朝堂之上纷争不断,众臣两派各抒己言
汴河水潺潺,不向阑珊!看着眼前这条汇入长江汴河,不禁轻轻吟诵道:
孤夜独对明灯许,万事忧愁。欲罢未休。难忘同窗和夏秋。当时只道莫强求,清泪自收。佳期未及,仰面长江滚滚流。
回到开封府衙,一片漆黑,想必其他人都已入睡,抬起头来,看着天边的明月,似乎是对着我微笑一般,我自顾自的朝后堂走去,近些时日,一直待在府衙,也是有好多琐碎事情要处理。
“少爷,你回来啦!”
看到小七,向自己走来,关切的问候道。
“这么晚了,你还没睡”我点了点头,问道。
“这不是在等少爷嘛!你不回来,我又怎么能安心的睡下。”小七眨巴着个眼睛,一改之前俏皮的模样,自从父亲不在之后,突然发现小七也变得成熟了好多。
“小七,谢谢你!”我诚恳的说道。
小七微微一笑,说道,“少爷,我们是一家人,道什么谢……”
“对,一家人,永远是一家人……”我也是开心的笑着说道,重复着这句话。
“少爷,蔡小姐……你们没事吧”
听得小七如此问道,我心中一紧,随即嘴角上扬,莞尔一笑,说道,“没事,放心吧!”
抬起头来,看了看夜空,繁星点点,笼罩着一轮圆月,轻叹口气,悠悠的说道,“时候不早了,快回去睡吧!”
小七也没有再追问什么,只是简单的回了一个字,“好!”
我和小七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大早,我从床上爬起来,天还没大亮,只是东边露出了鱼肚白,我推开门,小七已打好洗脸水,侯在门口,看我醒来,他将洗脸盆放在凳子上,说道,“少爷,你先洗把脸,我去拿朝服。”
“好……小七辛苦你了。”
小七微微一笑,没有说话。离开家里,住在这开封府衙之内,一直都是小七照顾我的起居,打洗脸水,整理衣物,他早已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位。现如今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值得我留恋的事,留恋的人,母亲,蔡雪盈,小七……倘若给我一次机会,回到二十一世纪,我倒是还真有点舍不得,习惯、依赖、感情真是一个不好的东西。
穿戴整齐,看了一眼放在房中的水漏,已经是卯时三刻了,急急忙忙走出房
门,出了开封府衙,我快步走在大街上,向着宫门径直走去。
朝堂之上,皇上端坐于正德殿,身穿一袭黄色龙腾九天皇袍,胸前绣着一条腾飞的巨龙,龙是由金线绣成,一看就是苏州刺绣的手笔,以细腻著称。脚蹬一双猩红白底龙蟒靴,穿在脚上,看它的形状,倒像是一条卧着沉睡的巨蟒。再看皇上所戴的帽子,黄色而威严,帽子
的两侧绣有二龙戏珠。皇上笑意浅浅,正襟危坐,看着殿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满心欢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堂之上是一阵山呼万岁的声音,如海啸一般袭来,振聋发聩,声势浩大,众臣跪倒在地,低着头,不敢正视龙颜。
“众爱卿平身!”皇上笑着说道。
“谢吾皇万岁……”
众位大臣站起身来,分开站于两列,左边以蔡京为首,右边以兵部尚书兼东京转运使张筠为首。虽然六部尚书是平级,都是从二品,但是在六部尚书中要以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为重,只因吏部尚书掌管朝中以及外任官员的任命问题,而户部尚书则掌管朝廷的钱粮运转,赋税收益问题,这两位尚书皆是掌控朝廷命脉,因此虽然六部尚书官位相同,但是权力不同,因此这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在三省六部之中就脱颖而出了,更加收到皇帝的重视,权力也就更加的大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听得一个娘里娘气的太监说道,生平最受不了这种娘里娘气的声音了,我在心里嗤之以鼻,即便如此,也不敢暴露出来,谁叫人家是皇上身边的人呢,倘若他在皇上身边说自己的坏话,一次两次皇上不行,难免说得多了,引起皇上的怀疑,自古至今,哪一个帝王不是生性多疑!再者说,这种不健全之人,心里也难免有点变态,有点不平衡,以后还是少惹为妙。
在心里这样想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
“皇上,臣有本启奏!”只见兵部尚书张筠站了出来,屹立在殿堂正中央,低着头,恭敬的说道。
其实如方才所说,兵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之中自然是比不上吏部和户部尚书,而张筠不仅是兵部尚书,他还是东京转运使,因此他的权力一下子就加大了很多,因此他才得以列于右边诸官之首。在大宋朝转运使的权力很大的,张筠也是凭借这一职位在朝堂之上,有的一袭之地。
皇上一看上奏的是兵部尚书张筠,眼前一亮,很是欣赏的看着站立在殿堂之上的他,嘴角微微上扬,说道,“准奏!”
“启奏皇上,近日来前线传来战报,说是辽国近日频繁向边关增加兵
第五十九章 佞臣多密谋
“何大人所言差异。”
这时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反驳道,看来这位户部尚书也是蔡京的“走狗”,身为朝中大员,不思为国为民,却甘当他人的鹰犬,真是不得不感叹,斯文败类,国
家的蛀虫。
“正如何大人您所说的,蔡大人也是参加过澹渊之战的,也是上过战场的……”
听到这位户部尚书如此说话,我不禁在心中笑着想到,“真是笑话,他蔡京也算是上过战场!只不过是躲在幽州城内当缩头乌龟罢了……”
“蔡大人劳苦功高,试问在朝中又有何人能比得过蔡大人呢”
“哈哈,如您所说,我苏陌也是上过战场的,手持一杆长枪,冲锋陷阵,血染疆场,如此一来,我也是可以担任宰辅咯!是吧,蔡大人……”我笑着说道,看向蔡京,只见蔡京一贯是那副表情,不悲不喜,听到我的问话,也是默不作声,仿佛做不做宰辅对他来说无所谓一般。
这时一位监察御史站了出来说道,“苏大人此言差矣,并不是说谁上过战场,就由谁来做宰辅,那样岂不是得选个武将来担任宰辅了不成!”
我看了这位监察御史一眼,不得不说,御史台的官员还是才思敏捷,言官是靠口才吃饭的,论“讲道理”他们自然是一流的了。如此这般在心中想到,看来这位监察御史也是蔡京的人了,也是,蔡京之前做过御史中丞,如此说来,这位监察御史是蔡京的下属了,他帮蔡京说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御史大人偷换概念的能力,令下官折服!”我笑着说道。
“什么偷换概念……”
那名监察御史疑惑的看着我说道,殿堂之上也是一阵骚动,各大臣之间也是交头接耳。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偷换概念这个词汇,我这样说话岂不是暴露了我自己,我大惊失色,又很快的平复了心情,镇静的对着诸位大臣微微一笑。
“对于宰辅一职,则是要选个令人信服,德高望重的能者居之,显然蔡京蔡大人自然是还没有得到众大臣的肯定,其品行也得多多考察才是……”我笑着说道,也向皇上深施一礼,低着头,不敢正视龙颜。
“好了,诸位爱卿别再争执了,朕心中有数,此事容后再议……”皇上闷哼一声,甚是威严的说道。
今日早朝简直是成了一场辩论会,庆幸的是,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蔡京并没有任命为宰相,这也算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一个交代了。
“苏大人,何大人也是为了江山社稷,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也是为了不让明珠遗落,各位爱卿秉公意断,实则是社稷之福,朕心甚慰。”
听得皇上此言,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嘛!两
边都安抚了一番,谁也不偏袒,谁也不责备。
皇上说完,紧盯着我,我心中倒有点发毛了,完全不知皇上所为何意,只听皇上说道,“苏大人近日可好,令尊苏老大人前些时日不幸过世,朕心痛已,可怜我大宋又少了一名肱骨之臣。”
“多谢皇上挂念,臣惶恐,家父也常常告诫为臣万事要以江山社稷为先,黎民百姓为重,为皇上排忧解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无比诚恳的说道。
“好好……”
皇上高兴的笑着说道,听得皇上对我的问候,关怀!蔡京一党官员,则是生着闷气,但是他们自然也不敢在大殿之上表露出来,其他的一些老臣也是拉着个脸,在他们看来我也是初出茅庐,为官没有几年,奈何有皇上宠爱,这才身居显位,并不是我的才能出众。想到此,我不禁感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除此论战之外,也是工部说了一些水利工程上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事。早朝结束,我回到了开封府衙,这时也没什么紧急要务处理,和小七随便吃了个午饭,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房中,想午睡片刻。
躺在床上,看着屋顶,方才还睡意浓浓,这时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回想着今日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一切,看来我与蔡京一党,不免有一场恶战了!
想到此,不免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脑海游荡。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无尽的魅力,让我无法自拔,可是她是蔡京的女儿,而我与蔡京却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雪儿,我该怎么办”
如此胡思乱想了一番,我用手拍打着脑袋,一阵苦笑,笑自己怎么变得和世俗之人一般,蔡京是蔡京,蔡雪盈是蔡雪盈,他们也不是同一个人,也不是同一类人,也不能因为她是蔡京的女儿,我们就不能够在一起,就不能够相爱了,那么我和其他世俗之人有何分别……我在心里如此这般,安慰着自己,渐渐地也沉沉的睡去,进入梦乡。
且说蔡京这边,蔡京一党早朝一罢,他们就聚到一起,名为商讨公务,实则是在算计怎么陷害他人!
“真是头痛,走了一个苏老儿,又来一个姓苏的,这父子两……”
&
第六十章 不知是疼爱还是阴谋
“老爷,怎么啦生这么大气……”
看到蔡京怒气冲冲的回来,管家急急忙忙迎了上去,接过蔡京手里的物件,命人沏来一壶上好的雨前龙井,亲自为蔡京斟满一杯,送至蔡京眼前,蔡京接过茶盏,轻抿一口,放下茶盏,心中也仿佛舒坦了好多。
他转过头去,看着这位一直跟着自己,几十年的老仆,此时此刻,蔡京倒更像是一位慈爱的家人,他叹了口气,说道,“没什么,都是一些朝堂之上的琐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