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他暗自庆幸独自进入的决定,虽说荀源曾经跟小汤姆进去过,但荀源自己也承认,路上被吓得半死,若不是小猫不肯走回头路,而且荀源对桃花源的执念减轻了恐惧,他未必有勇气走完那段旅程。据荀源所说,回来的时段,他完全没有因为已经走过一次更有底气,反而更惧怕死在半路上。
所以鱼不智决定先一个人进去看看。
他是玩家,身上也没有经验,挂掉也没有关系。
汤姆显然能震慑溶洞中诸多凶兽,乖巧精致的小奶猫,看起来有点萌,却是猛兽们不敢冒犯的存在。鱼不智观察并测试了小猫的威慑范围,其所处位置十步之内,没有猛兽胆敢踏入。
这个发现,让鱼不智心头大定。
即便受溶洞地形限制,小猫一次带入四、五十人,应无太大问题。
测试出安全范围后,鱼不智设置成自动跟随模式。
尽管如此,溶洞的长度仍然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从逐鹿领打通的路段开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看到溶洞另一端出口。没有打通的溶洞长度,是逐鹿领耗费无数人力和时间取得进展的五倍以上!
如果没有小汤姆,想抵达溶洞出口,还不知要多少时间。
沿着溪流前行,绕过一道山壁,眼前豁然开朗。
久违的阳光,从随风摇曳的山藤间穿过,落在溶洞内,如点点星光。
溶洞出口到了!
踏出洞外,和熙的微风迎面而至,带来山林中特有的清新,心旷神怡。
小溪向前方延伸,溪畔绿草如茵,垂柳丝绦和鲜嫩桑叶在微微摇动。
不远处是苍翠竹林,宁静而详和。
跟着小汤姆往前走了两三里,终于看到小溪的尽头。
那是一个湖泊。
天蓝如洗,湖面如镜,清澈湖水倒映着天上朵朵白云,几只玄龟趴在湖畔悠闲地晒着太阳。湖泊另一边,湖水温柔地拥抱着青山,山间长着不少松柏,山腰上有溪水落下,形成一道道小型瀑布,最终汇入这个湖泊中。
山壁上,白鹤翩翩起舞。
湖泊里,游鱼跃出水面。
一只在湖面上盘旋的白鹤,悄然俯冲过来,伸出长长的喙,将一条鱼儿叼在嘴里,然后不紧不慢地降落在岸边,惬意地享受着自己的食物。旁边两只晒太阳的玄龟,感知到周遭的动静,翻开了眼皮,又慢慢合上。
看到这里的景致,鱼不智不禁看的有些痴了。
一阵孩童的欢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湖边树林内,几名孩童在嬉戏玩耍,衣着打扮与外面的乡民一般无二。孩子们看到与他们全然不同的玩家时,一个个停上了嬉戏,都瞪大了眼睛,甚至有人眼眸中流露出几分惧怕。直到他们发现小猫汤姆蹲在鱼不智面前,才如释重负,兴奋地围了上来。
“叔叔,你是小蓝的朋友吗”
“叔叔也是从外面来的吧”
“荀源叔叔呢怎么没有来!”
“叔叔的穿着好奇怪……”
小猫似乎不
第399章 五德村
邹谈领着鱼不智走出树林。
一路闲聊。
鱼不智问道:“村长,这里是桃花源吗”
“前段时间贵领地的荀源,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老人笑道:“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你们以为的桃花源,若按荀源的说法,溶洞另一端小溪流淌,桃树成林,村人又是秦汉时躲避战乱来此隐居,他认为这里便是桃花源,也未尝没有道理。”
“不过,从先辈们到此建村开始,这里一直被称为五德村。”
“五德村”
“没错,正是五德村。”
鱼不智若有所思,他原本也倾向于认为,这里便是传说中的桃花源,但老人的解释合情合理。即使是《桃花源记》原文,也没有道出该村落的名称,所谓桃花源,不过是后人想当然的代指罢了。
邹谈方才说起荀源,倒是提醒了鱼不智。
荀源前段时间刚来过这里,在五德村住过一段时间,老人知道逐鹿领,知道鱼不智的名字,想来多半就是从荀源处获知。后来他才知道,这也是他片面的想当然了,实际情形并非他想的那样,荀源是有提到过他的名字,可邹谈对逐鹿领的了解,并不依赖荀源的信息。
鱼不智遂提出另一个疑问。
“先前村长说,算到今日有人进来,难道村长会占卜算卦”
老人笑道:“阴阳五行之道,老夫略知一二,占卜,小道耳,不值一提。”
邹谈说得轻松,鱼不智心头却是凛然。
占卜算卦是小道
在游戏中,占卜是饱含神秘色彩的一种技能应用,被归属为仙道序列,张角从《太平清领书》上学到的法术,其本质就是仙道之术。邹谈所谓的小道,绝不是象他自己说的那样简单。
在与世隔绝数百年的村庄,准确卜算出有客人来访,这是何等的卧槽!
阴阳五行之道,从来就没有简单的。
邹谈老人坦然承认自己会卜算,再想到五德村自封于此数百年,沿途溶洞中不可思议的猛兽巢穴,鱼不智对五德村的好奇达到极致。
行约半里地,一座村庄出现在眼前。
村庄门口,早已聚集了大量村民,先前遇到的那几名孩童赫然在其列。鱼不智也不知道,是邹谈提前告知这些村民,抑或是孩子们先跑回来报信,所有村民望向鱼不智的眼神,有好奇、有犹豫,有欣慰,更多的是善意。尤其看到小汤姆老神在在地趴在鱼不智头顶,很多村民不禁笑出声来。
老人带着鱼不智走进村内,村民们纷纷让开。
“村长!”
“邹叔!”
“邹爷爷!”
很多村民对邹谈作揖,鱼不智能感受到,大家对老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叔叔,叔叔!”
一位小女孩冲着鱼不智挥手,苹果般的小脸蛋涨得通红。
鱼不智认出,小女孩是先前在树林中遇到的孩童之一,笑着挥手回应。这个举动,让他赢得了更多村民的好感。
“喵喵!”
一只大猫在晒坝里发出呼唤,鱼不智感觉头顶一轻,小汤姆飞快地从他身上消失,屁颠屁颠地跑到那只大猫跟前。汤姆用毛茸茸的小脑袋,不断厮磨着大猫头颈,状极亲昵,那只大猫也伸出舌头舔着汤姆身上的毛,为小家伙做起清洁来。
鱼不智心头一动。
看到这一幕,他大概能够明白,小汤姆为什么总爱往这里跑。
邹谈证实了他的猜想。
“不智城主,你的小猫很孤单,从小没受过母猫疼爱,煞是可怜呢。”
“是啊,逐鹿领没别的猫,汤姆只跟我亲近,我却没有多少时间陪它。”
鱼不智有些惭愧。
他是爱猫之人,但游戏中不可能有多少时间照顾小汤姆。
猫传入中国时间比较晚,普遍认为是汉代古丝绸之路开辟后,被波斯商人带到中国,最早也是秦朝传入,民间数量极少。中国古代神话中,与猫有关的神话几乎没有,十二生肖里老鼠都有一席之地,却没有猫的席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第400章 邹子后人
邹谈回来了,神情有些疲惫。
“不智城主,刚才有失待客之道,不好意思。”
“村长无需客气,当然是正事要紧。”
鱼不智淡笑着,道:“先前在此小坐,思忖入五德村之见闻,心有所感。五德之名,让在下想起数百年前一位先贤提出的著名学说,说来也是巧了,那位先贤,正好与村长同姓,村长大人可知在下说的是谁”
邹谈老人大笑起来,状极欣慰:“没想到不智城主这么快猜到我等来历,无需试探,老夫确是邹子后人。”
被老人当面揭穿小伎俩,鱼不智却是毫不在意,反而是又惊又喜。
“没想到真是阴阳家一脉在此隐居,不胜荣幸!”
阴阳家,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学派之一。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其实打一开始,被认为是学派的非常少。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后来,刘歆在《七略》中,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在司马谈划分的学派体系上,增加了杂家、农家、小说家和纵横家。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又增加了兵家和医家。
至此,春秋战国以来的学术被划分为十二家: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阴阳家,正是其中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诸子百家如何划分,阴阳家的地位始终毋庸置疑,司马谈归纳出的初始六家学派名单中,阴阳家赫然在其列,与儒、墨、法、名、道家并列,可见阴阳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阴阳家是一种哲学流派,在战国到汉初非常盛行。
普遍认为,阴阳家源于道家,早期阴阳家著作有大量道家色彩,其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说到阴阳家,就必然提到一个名字:邹衍。
齐国人邹衍,正是阴阳家的创始人。
邹衍的生平不作描述,简单提一下他的学说。
邹衍提出的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
五行学说:邹衍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生胜”的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的规律。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这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对后世哲学,医学,历法,建筑等领域影响很大。
——想想五行在文学作品中多么常见,便不难看出该学说的影响力。
五德终始说:“五德”是
第401章 斩青蛟(5/24)
五德村需要帮助
不怕邹谈提要求,就怕对方不开口,邹谈求助,这厮求之不得。
鱼不智慨然道:“村长但说无妨,只要在下帮得上忙,不敢推辞!”
邹谈深深一揖:“既如此,老夫先替五德村民,谢过不智城主!”
邹谈带着鱼不智离开小院,前往村外的那个湖泊。
鱼不智不久前才从湖边走过,先前清澈如镜的湖泊,已变得昏暗浑浊,湖边仍有晒太阳的玄龟,却看不到白鹤从湖面掠过。湖岸边多了大片湿地,原本铺满浅水处和岸边的水草,象是被什么东西犁过一般,露出下面黑色的泥土,岸上还有两排爪印,两排爪印中间是一条小沟,鱼不智现场目测,应该是某种动物尾巴留下的痕迹。
老人站在湖边,忧心忡忡道:“不智城主,湖中有蛟。”
“蛟”
“嗯,一条青蛟。”
鱼不智面色凝重。
蛟,是古代中国传说中能发水的龙,蛟龙常被人们目击,而广为人知,蛟栖息在湖渊等聚水处,也会悄悄地隐居在离民家很远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隐栖在池塘与河川的蛟龙,一般会被称作“潜蛟”。
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
可见蛟与龙非常相似,区别在于,龙是一种神物,蛟是一种动物。
蛟栖息在聚水处,常常为了湖泊控制权争斗,强大的蛟能够夺得湖泊,弱小的蛟则只能生活在池塘或细小河流中。五德村外的这个湖泊占地极大,湖水清澈晶莹,能盘踞在此地的蛟,显然不会是弱者。
鱼不智问道:“此蛟有多大是否有角”
“长三丈,有一角。”
鱼不智倒吸一口冷气。
十尺为一丈,汉代一尺约23.1厘米,三丈换算成米数,几乎接近七米,而蛟一般全长三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湖里面的青蛟,个头是普通蛟两倍以上!更可怕的是,这条青蛟还有角,不是所有的蛟都有角。
近七米的独角青蛟,想想就让人头大。
老人告诉鱼不智,邹氏先辈到此建村后不久,便发现湖中有蛟。
五德村多是普通人,全靠邹氏保护,有蛟龙兴风作浪,邹氏义不容辞。
当时这条青蛟并不强大,邹氏先辈继承了阴阳家传承,精通阵法卜算,镇压青蛟不费吹灰之力,但青蛟受创后遁入湖底,邹氏先辈无法斩草除根。随着时间的推移,湖中青蛟长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