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相关的基本事实,鱼不智没有任何隐瞒。

    袁绍是关东诸侯盟主,现在实力不咋样,影响力却是很大。如果袁绍出面保飞鱼领,黑山军的张燕愿不愿意卖他一个面子,怕是谁都说不清楚。总而言之,找袁绍充当保护伞,事情存在外交途径解决的可能,逐鹿领有义务向袁绍披露最真实的情,以便袁绍方面制订最适合的方案。

    对于与黑山军结怨始末,逐鹿领主立场非常鲜明。

    在鱼不智的描述中,飞鱼领外出掳人,是为了领地发展不得已而为之。大老远跑到黑山军控制区掳掠乡民,是对黑山军屡屡寇击郡县的略施薄惩,是大汉朝任何一位有能力有良知的领主,不容回避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飞鱼领掳人的动机是高尚的,可歌可泣的;就为了数千人口,不惜发动战争,黑山军这样做很没风度,凭什么他们可以抢郡县财货,别人不能去他们地盘上“解救”被盘剥的无辜乡民

    鱼不智的逻辑是这样的:

    逐鹿领是有小错,但黑山军的反应过度了。

    黑山军直接发动战争,飞鱼领遭受战乱之苦,所以飞鱼领是受害者!

    打领地已经是恃强凌弱了,更过份的是,黑山军竟然偷袭,罪加一等!

    他对黑山军小题大做对飞鱼领开战的罪恶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不满!

    袁绍和几位智囊听得不时抹汗。

    自个跑到人家地盘上做坏事,引黑山军报复,还能把锅扣在别人头上,逐鹿领主拒绝认错的本事,也的确配得上天下第一城的赫赫威名。

    自始至终,鱼不智都没有明确提出,请袁绍为飞鱼领提供必要的保护。

    袁绍等人暗自赞许。

    事到如今,飞鱼领的麻烦,已经成了渤海太守府的麻烦,有没有明确提请保护都是如此。更何况,渤海太守府需要有一些时间消化和评估这些消息,才能作出最终决定,逐鹿领如果仓促提请保护,逼太守府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表态,说不定适得其反。

    问清前因后果,袁绍以有公务需处理为由,请鱼不智在南皮盘桓数日,让他有机会尽地主之谊。

    鱼不智明白,这是渤海太守府要商讨评估此事,有结果后自有后续。

    遂爽快应下就此告辞,带徐庶等人前往太守府馆驿歇息。

    果不其然,当晚逢纪和荀谌来馆驿拜访。

    逢纪在袁绍府中颇受重用,算是渤海太守府的重量级人物,逢纪夜访,多半是带着任务而来。换荀谌来而不是陈琳,则是会面时袁绍曾特意问起,荀休若在逐鹿领的“传闻”是否属实,鱼不智直言,飞鱼领日常主事者正是荀衍,只是这次因故没有来南皮。袁绍派荀谌来,显然是为了拉近关系。

    见过礼,逢纪却并不谈及公事,且多是和徐庶闲聊。

    鱼不智识趣,借故离开,将房间让给逢纪和徐庶。

    逢纪没提太守府对飞鱼领之事的态度,连夜拜访,本就代表一种态度。

    兹事体大,关系到强大的黑山军,渤海太守府应是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袁绍派逢纪和荀谌来访,想必是想在正式表态前再摸摸底。渤海太守府起码得知道,冒那么大风险保护飞鱼领,太守府能得到什么。

    逐鹿领需要告诉渤海太守府,他们能给予太守府什么样的好处。

    换句话说,也就是荀谌先前告诉荀衍的那句话,证明逐鹿领的价值。

    考虑到大家的友善关系,以及世家做事的习惯,这些问题不可能由袁绍和鱼不智当面聊。会面时鱼不智有介绍徐庶,太守府那边知道,徐庶是鱼不智的心腹谋士,逢纪刻意和徐庶攀谈,其目的显而易见。主公不方便讲的话,说话有份量的谋士私下里讲清楚,是有必要的。

    既然是谈条件,鱼不智不宜在场。

    就算逢纪和徐庶谈得很不愉快,援起袖子干架,也无损两边主公脸面。派荀谌过来作陪,就是想利用荀氏两边都有人的情分,必要时负责降火。

    这些套路鱼不智不懂,徐庶也不在行,但荀氏出身的荀衍却是行家。荀衍没有来南皮,却为本次南皮之行做了充分准备。

    顺便说一下荀衍没来的原因。

    鱼不智原本以为,荀谌在太守府做事,荀衍理应参加本次拜会,但荀衍本人却认为不是太合适,至少这一次不合适。

    荀衍告诉鱼不智,自己已经私下到南皮见过其弟并交换意见,虽说荀谌并没有出卖渤海太守府利益,但提前知道内幕却是不争的事实,荀谌又不能提前跟袁绍提起,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让逐鹿领自己来揭开谜底。严格地讲,这构成知情不报,虽然情有可原,但是否追究在袁绍一念之间。

    另一方面,荀衍前几天才到过荀谌府上。

    袁绍是渤海太守,南皮是他的大本营,鱼不智等人登门拜访,袁绍必定会想到荀氏的关联,如果袁绍想查,认出荀衍的可能性很大。

    稳妥做法,是暂时不去南皮,避免袁绍对荀谌产生猜忌。

    说白了,逐鹿领为袁绍带去的不只是礼物,还有难以预测的风险。

    兄弟分别在不同势力效力,固然能更好保全家族,但该避讳的得避讳,该藏拙时也得藏拙,其中的学问和细微把握,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转的。

    高门子弟待人接物的智慧,让鱼不智叹服。

    高门之所以能传承很多代,正是因为具备这些智慧。

    有荀衍事先提醒,徐庶对这场摊牌做好了充分准备。

    谈判过程很顺畅,逢纪和徐庶都是智计之士,要表述意见和捍卫利益,不一定非得剑拔弩张。况且两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关系算是比较友好,困扰大家的唯一问题就是黑山军,黑山军将来继




第534章 自以为是的土包子
    翌日,渤海太守府正式宴请逐鹿领。

    宴席上,袁绍高度赞扬了逐鹿领在历次战役中的优异表现,认为逐鹿领是玩家领地中的楷模,夸得力道之猛,连鱼不智本人都感觉到有些汗颜。

    不过,他笑得还是很开心。

    袁绍讲话的调门,让鱼不智明白,渤海太守府已经作出了决定。

    很明显,袁绍准备接受逐鹿领的友谊。

    如果不是打算与逐鹿领合作,袁绍没必要夸得如此肉麻。

    袁绍出身带来的某些桎梏,让他不能忽略,袁绍不能承受让黑山军再度入境打脸、以及危难时背弃“朋友”的负面影响。更何况,逐鹿领拥有的筹码,也让袁绍无法拒绝。

    果不其然,宴会后期摒退了仆役婢女。

    袁绍郑重表示:渤海太守府高度重视与逐鹿领的情谊,飞鱼领既然在渤海境内,太守府有保护飞鱼领免受外部势力进犯的责任,倘若黑山军试图再度进犯飞鱼领,太守府绝不会坐视,将全力给予飞鱼领支持和保护。

    鱼不智笑容满面,对此表示感谢。

    很快,袁绍话锋一转,称“上天有好生之德”,飞鱼领和黑山军的冲突,起因并非什么大事,一味好勇斗狠,动诸刀兵,杀伤人命,终究是不大好。袁绍最后表示,如果鱼不智有意化干戈为玉帛,渤海太守府也可从中斡旋,尝试化解两家的恩怨,以免更多人因此而丧命。

    袁绍的提议,早在逐鹿领意料之中。

    黑山军人多势众,据说兵力高达数十万,碾压河北所有诸侯。

    袁绍仅掌控着渤海一郡,兵力不过两三万,还大半靠冀州府资助才勉强维持,逼袁绍跟黑山军硬拼,那不叫找人帮忙,纯粹是在撺掇袁绍送死。袁绍摊上这个棘手问题,硬拼极其不智,肯定会想办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袁绍继续抛出第二个关键问题:鉴于双方恩怨始于飞鱼领掳人,黑山军是受害者,后来两边开战,黑山军又吃了大亏,搞得面子上也很不好看。若想和平解决争端,即使是渤海太守府出面,也必须给黑山军一个台阶下,免不了给予黑山军一些补偿,逐鹿领是否可接受

    讲出这个问题时,渤海太守府在座者都有些担心,担心鱼不智不接受。

    昨天谈到这一桩纷争时,逐鹿领主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的彪悍作风,给渤海太守府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某个“浑人”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至今没有散去。外交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可于情于理,逐鹿领都需要作出一定补偿,是外交解决恩怨的前提,渤海太守府众人很担心,鱼不智会转不过这个弯来,予以拒绝。

    玩家目无王法,不怕死、不怕事,是“有口皆碑”的特质。

    普通领主不愿与领地共同灭亡,行事多少还有些顾忌。

    鱼不智则有些不同,手下军队特能打不说,人家根据地在巴郡逐鹿领,飞鱼领只是分基地而已。就算飞鱼领有个三长两短,这厮也能继续风风光光地当他的逐鹿领主,再加上逐鹿领一路上对外征战,基本没有吃过亏,因此具备犯浑的底气。

    鱼不智犯浑不打紧,最多飞鱼领不要了。

    可渤海太守府已经明确表态,会帮助飞鱼领抵抗黑山军,虽说所谓的“帮助”有这样那样的现实原因,并非完全因为所谓的“友谊”,但黑山军万一真的打过来,渤海太守府不出兵是说不过去的。两军开战,必有死伤,渤海太守府就这么点家底,当真不敢和黑山军拼消耗,而且那样太不值当。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渤海太守府很担心鱼不智犯浑。

    听到这话,鱼不智笑容一敛,一脸的震惊和不乐意。

    “出兵打我,我还要给他们补偿”

    渤海太守府的几个人,心中顿时开始打鼓,纷纷做思想工作。

    逢纪干咳了一声,道:“这个嘛,黑山军名为官军,实为流寇,向来只有他们抢别人,没有别人抢他们的份。飞鱼领出兵掳人,虽然获利不算多,对黑山军颜面损伤却是不小,否则也不会出兵进犯。予其补偿,实属必然。”

    陈琳道:“平息干戈,总好过让将士们无谓流血。”

    荀谌道:“为苍生计,还望不智城主大度一些。”

    鱼不智沉默……

    袁绍等人心中焦急不安,但鱼不智昨天给他们的印象,貌似对黑山军进犯之事非常不满,似有以血还血之可笑想法。如此蛮干,袁绍是不会的,渤海太守府很好奇鱼不智哪来的这份自信,估摸逐鹿领外战基本没吃过亏,再加上上次黑山军偷袭飞鱼领遭遇惨败,导致某人膨胀的厉害。

    尽管心中焦躁,渤海太守府这几位也不敢讲得太多。

    昨天鱼不智给他们留下了一个鲜明的性格标签:自以为是的土包子。

    不幸遇到一位土包子,话讲得多了,说不定适得其反。

    逢纪将求援的目光投向徐庶。

    昨晚的交流,徐庶表现出的智计和气度,即使逢纪也钦佩不已。他相信徐庶肯定明白其中利害,也知道渤海太守府运作这件事面临何等的难度。这个时候,或许只有徐庶能劝鱼不智改变主意。

    逢纪望向徐庶,徐庶很快察觉。

    两位智者目光碰触在一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庶微微点头,道:“主公,我飞鱼领虽不惧黑山军来犯,但战事连绵,影响飞鱼领乡民生活,却也甚是不便。依属下之见,既然太守大人有意从中斡旋,让我逐鹿领与黑山军化干戈为玉帛,是一番好意,不妨从之。”

    鱼不智道:“我知太守大人好意,但要给黑山军补偿,却是不愿。”

    “我们掳人在先,给予其补偿理所当然。况且黑山强而逐鹿弱是事实,花费少数钱财,换来飞鱼领和平发展良机,让飞鱼领有机会为领地持续带来收益,岂不好过让将士们与黑山军拼死作战主公对逐鹿军民向来仁厚,应不忍让逐鹿将士无谓流血,如此,给黑山军少数补偿,又算得了什么呢”

    鱼不智状极懊恼:“元直说的有理,但黑山军偷袭我们,就这样凭白给他们好处,总觉得有些屈辱。”

    徐庶笑了起来:“主公,黑山军发现村民被掳时,想必也是这样的感受。”

    鱼不智一滞。

    见鱼不智语塞,徐庶继续道:“我不掳人,他不犯我,一切皆有因果。”

    “以黑山军实力,偷袭飞鱼领固然粗鄙,无非是以直抱怨,情有可原。”

    “如今之计,讲和强过开战,太守大人有意助逐鹿领摆脱黑山军威胁,属下以为此乃逐鹿领之幸。至于太守大人提出需给予黑山军补偿,属下也认为是情势所需。黑山军多是亡命之徒,无法无天,主公无需与他们计较,送点财物换取飞鱼领长久和平,属下认为值得。”

    鱼不智想了想,点头道:“好吧,劳烦太守大人斡旋。”

    逢纪等人泪流满面。

    鱼不智身边还是有明白人的,还好有这徐元直的话他愿意听。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大才,却为一个土包子效力,着实令人扼腕痛惜。

    还在感慨呢,鱼不智那边又补了一句,让众人菊门一紧。

    “意思一下可以,若黑山军狮子大开口,想把飞鱼领当肥羊肆意宰割,那就别理他们了,大家直接开战就是。就凭飞鱼领的地势,想攻破飞鱼领,我倒想看看,黑山军准备拿多少人命来填。惹毛了我,从益州调兵到黑山打游击,看谁



第535章 联合调查
    “岂有此理!”

    一个茶杯被狠狠砸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屋内屋外,所有人噤若寒蝉,那个茶杯非常名贵,是刘焉的心爱之物,如今却被摔成这样,可见刘焉心中的愤怒到了极致。

    大家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唯恐自己弄出点声响,遭池鱼之祸。

    能让向来以沉稳宽厚示人的益州牧,气成这个样子,事情显然不寻常。

    这件事情与赵部有关。

    刘焉想清洗赵部,将巴郡太守换成嫡系,在益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赵部出任巴郡太守多年,声望口碑向来不差,平定五斗米道和益州叛乱时,赵部都有重要功绩,尤其是益州叛乱期间,若非赵部死守巴郡,让朱儁不用担心叛军从东边夹击,平叛之战或许会有更多波折。

    赵部无非想保住巴郡太守之位,没有表现出其他野心,被刘焉压迫后,也曾主动向州牧府示好,希望刘焉能高抬贵手放他一马。然而刘焉未理会,继续一步步收紧勒在赵部脖子上的绳索。

    很多了解到内幕的益州人,对赵部的遭遇寄予同情。

    但大家能给予的也只有同情,而同情没有办法帮赵部走出困境。

    赵部没有做错什么,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刘焉要重用东州士,制衡益州本土豪强势力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其他地方的官早就封得差不多了,却还有一批投靠刘焉的人在排除等位置,刘焉就算为了自己的声誉,也得腾位置出来把那些人给安置好。
1...207208209210211...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