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飞军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进入高原,处境将更加艰困。
贾诩平静道:“只需撑过前面数日,身体逐渐适应,高山病便不足为惧。”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大家稍感宽心,反而越发不安。
连贾诩都知道高山病症状会逐渐消退,那些羌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羌人只要脑袋没被门夹过,就怎么都不会等无当飞军缓过劲后才动手。战场上你死我活,趁你病要你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办公室内顿时陷入沉寂,大多不愿意说话。
“羌人喜居山上,高山病对他们影响不大,倘若趁我军将士无力应战,我军凶多吉少。”贾诩的声音再次在屋内响起。
他的声音还是跟平时一样,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感觉不到任何情绪,就连说到“凶多吉少”时也是如此。然而,屋内每个人都知道,飞军这次去凉州,原本就是为了接贾诩家眷,而沮县郊外的那名飞军信使也已证实,贾诩家人跟飞军一起逃亡。明知飞军倘若败亡,自己家人也难逃一死,贾诩仍能保持绝对的平静,并第一时间将可能影响飞军逃亡的因素一一指出,这份定力,当真可怕!
众人望向贾诩的目光,顿时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有忌惮,但更多的是敬佩。
贾
第923章 三管齐下
?
祁连山区。
夜已深。
夜幕下,远方的山石树木,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形状各剧的怪兽,在这寂静寒冷的山区展露威严。凉州羌人临时营地里,早已燃起堆堆篝火,帮助大家抵御山区夜间料峭寒意。
羌人们大多围着篝火酣睡,呼噜声此起彼伏。
看着不远处横七竖八熟睡的同伴,迷离羡慕不已。
后半夜轮到他值守,让迷离既郁闷又不甘,作为族中著名勇士,何时需要干这些杂活然而有资格翻过祁连山追杀敌人的无不是各族著名勇士,很多人名气比他大,而且迷离所在部落实力不算强,便免不了受这些差使。
羌人部落无数,号称羌人一家,可决定各部地位的,终究还是看实力。
值夜关系着很多人的生死,这离不敢有丝毫大意。
最近几天汉军的袭击堪称疯狂,让羌人值守者心惊胆战。
交手这么多次,羌人知道他们的对手几乎都不是汉人,而是益州夷人,但军纪号令、作战方式、战阵运用等莫不是汉军路数,汉军身份确凿无疑。纯粹夷人组成的汉军,既具备夷人特有的坚韧和悍勇,又学会了汉人赖以纵横天下的战争技巧和纪律,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强悍战力。
由各族勇士组成的羌人勇士联军,与那支汉军交手居然处于绝对下风,足以证明对面那支汉军多么可怕。
还有人说,汉军队伍里有賨人,更是让羌人勇士惶恐不安。
“神兵”的恐怖传说,在各个部落世代流传,成为羌人挥不去的阴影。尽管联军高层封锁了这则消息,但指望临时拼凑的队伍纪律性有多好,显然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再加上交战频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现,羌人们都明白汉军队伍中的确有賨人,只是数量比较少罢了。
有“神兵”的部队,难怪这么强!
前晚发起的那场总攻遭遇惨败,对这支羌人联军士气影响很大。
汉军显然被高山病打了个猝不及防,却依然打退羌人进攻,怎么可能
高山病没打垮那支汉军
众所周知,即使再强壮的勇士,也不可能幸免高山病的袭击!
那次总攻既有正面强攻,又有奇兵袭后,在多倚仗本能悍勇作战的羌人勇士们看来,总攻组织堪称完美,有资格成为经典战役。可就是那么完美的一次进攻,却遭遇到难以置信的惨败。
最精锐的五百勇士几乎全军覆没,到最后,很多人被汉军象赶猪一样,活生生从悬崖边推下,绝望不甘的惨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打那天起,迷离对值守的抵触情绪锐减。
枪打出头鸟。
打杂也有打杂的好处,起码不用象那五百勇士一样,背负着“最强勇士”的名声,被派去执行最艰难、最没有转圜余地的关键任务。
撑过那轮总攻的汉军,随即对羌人联军展开疯狂反扑。
总攻当晚,羌人收兵后没多久,汉军就出人意料地发动了一场反突袭。要知道汉军缺食少药且被高山病折腾,打退羌人大举进攻后已经筋疲力尽,谁都没想到汉军有能力很快组织反击,听到外围的羌人被砍翻大片,羌人营地才仓促迎敌,最终两百多名羌人勇士被杀。若不是汉军势单力孤,再加之已是强弩之末,不敢恋战,那次袭营让羌人付出的代价势必更加惨重。
汉军退走,羌人营地的混乱逐渐平息。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黎明时分,汉军卷土重来。
尽管头次遇袭后加强了戒备,可那时离天亮已是不远,折腾了一晚上,羌人都累得只想倒头大睡,人数更少、处境更艰难、战斗强度更高的汉军,身体消耗自然只会更差,更何况两边受高山病影响程度不同。无论怎么看,那支汉军都不应该有能力继续进攻,所以增派的岗哨并没有特别上心。
毕竟天快亮了,汉军不可能再来!
大家都这样认为。
但汉军偏偏再次发动了进攻,在所有人
第924章 兵分四路
?
“回来了啊。”
看着血染战袍、杀气腾腾的王平出现在面前,贾穆下意识说了句废话。
“嗯。”王平点头,撕下一片衣襟,仔细擦拭刀上的血迹。
他身上沾染的鲜血都来自敌人,血从体内流出,要不了多久就会凝结,变得非常粘稠,因此王平的清理工作进展很慢,尤其刀柄上沾染的血迹最难清理。但王平没有表现出半分不耐烦,仍然一丝不苟地继续手头的事情。
贾穆望向王平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
他虽未出仕,却有一个睿智近乎神人的父亲,贾诩经常用一些小故事告诉他一些道理,贾诩在凉州军效力,那些小故事自然大多数来自凉州军。凉州军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大多会在战斗前尽量将装备整理到最佳状态,因为他们知道,残酷的战斗中,即使那些很小的细节,或许都能决定生死。
王平虽年青,但显然也掌握了这些经验。
“他参加过的战斗肯定很多……”贾穆暗道。
想起自己二十五岁仍呆在家里,不到二十的王平却领军四载征战无数,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夷民之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际遇反差,殊如天堑,让贾穆心中唏嘘不已。
然而贾穆现在并没有太多失落,反而有点跃跃欲试。
在凉州时,他就有听说过很多关于【天下第一都】和逐鹿领主的事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逐鹿领都是富有传奇色彩的领地。这些天随飞军逃亡,贾穆闲暇时,对逐鹿城和鱼不智的了解更多,逐鹿领的强大让他印象深刻,但最让他期待的,却是逐鹿领主善于发掘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口碑。
王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平被发掘时年仅15岁,本是附属乡镇镇长之子,甚至连军人都不是,鱼不智慧眼识英雄,直接将他擢拔入军中,给予王平自行组建部队的权力,信之重之,这才造就了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的精锐程度已经让贾穆叹为观止。
王平却告诉他,逐鹿军最厉害的部队并非飞军,而是名为白毦的部队。白毦主将陈到刚到逐鹿领便受重用,同样得到逐鹿领主的完全信任和授权,白毦兵已经成为逐鹿领的王牌部队,多次挽狂润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伯乐。
更重要的是,鱼不智不仅善于识人,还会用人,知人善任,大胆放权。不仅王平、陈到等将领混得风生水起,总揽军备的徐庶,以及执掌领地经济命脉的易风,都是很早就得到重用,并且都在岗位上证明了足够能力。
贾穆闲在家中这么多年,要说他没有建功立业想法,显然是自欺欺人。贾诩善于藏拙,而且贾穆隐隐感觉到,父亲对凉州军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故始终对让他出仕意兴阑珊,贾穆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忤逆父亲的意志。如今欣闻父亲被俘改投逐鹿领,鱼不智不仅是巴郡太守,还有知人善任的眼光和魄力,贾穆压抑多年的心思自然也就活泛起来,希望迎来全新机遇。
他渴望建立功业,证明自己。
贾诩已正式投靠逐鹿领。
父为子纲,所以理论上贾穆也已经是逐鹿领的人,有机会在巴郡出仕。
贾穆不清楚贾诩的态度,睿智的父亲对他出仕巴郡,会支持还是反对贾穆不敢违逆父亲的意志,但这并不代表他甘心继续默默无闻地磋砣光阴。或许是长期被父亲压制的原因,贾穆原本不太自信,性子也有点优柔寡断,不过最近日夜逃亡、每天游走在死亡边缘的经历,让他的心志越来越坚韧,经历过生死考验,胆气自然而然地雄壮了不少,好不容易碰到一位爱才惜才的英主,不为自己的前途奋力一搏,贾穆相信事后自己一定会追悔莫及。
自家老子不想让他出仕,他不敢反抗。
可要是领主大人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主动发话邀请他出仕呢
他不认为自家老子还有反
第925章 再踏逃亡路(上)
?
一群飞军战士簇拥着三名汉家男女,向王平和贾穆走来。
这三名汉家男女,自然就是贾穆的三个弟妹。
按照计划,贾玑、贾访和贾珠,分别在一支飞军小队保护下继续逃亡,离开山区后,再采取不同路线返回益州。这两天飞军偷袭羌人,除了尽可能对敌人制造杀伤,也没忘记趁乱抓些俘虏回来,从俘虏口中了解羌人动向,以及高原羌人在这边的分布情况。
由于敌众我寡,飞军又持续遭受高原反应折磨,袭扰战大多点到为止,象刚才那样几乎倾巢而出,取得杀伤几百人战果的行动少之又少,抓到的俘虏自然也就不多。再加上抓的那些凉州羌人,大多对高原羌人知之甚少,飞军能掌握的情报其实相当有限。
但无论如何,羌人联军对峙、绕道夹击、搬援军的事,飞军都已知晓。
羌人三管齐下,飞军的应对便是四散而逃。
几条逃亡路线,都是基于所知情报精心选定的结果。
可由于情报有限,且准确度难以保障,这些精心选定的路线是否安全,却是没太大把握。王平表示贾氏四兄妹应该能回一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大兄。”
贾玑等人过来跟贾穆道别,想到逃亡路上险阻重重,也不知最终四兄妹有几人能活,此次一别,或成永诀,场面便难免有几分凄然。贾穆和贾玑都已成年,又是兄长,情绪控制得还算不错,排行第三的贾珠是女儿身,此时眼中已是泪光涟涟,却没有让眼泪夺眶而出,只是紧紧抓住贾访的手,安慰因为害怕身体忍不住颤抖的幼弟。
“别怕。”贾穆摸着贾访的头,道“一直走,路上别停,大兄在后面。”
贾访身躯颤抖得更加厉害。
他很想提醒贾穆千万小心,但话到嘴边却拐了弯,道“我们逐鹿城见。”
贾穆脸上挤出一个笑容“好。”
贾氏兄妹道别的时候,王平也没有闲着。他把几名飞军将领叫到一边,再次叮嘱他们,务必护得贾氏兄妹周全。飞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多年来跟随他南征北战,胆气颇壮,一个个慨然应诺,即便牺牲性命也会保护贾氏兄妹。
“时间不早了,走吧。”贾穆道。
“大兄保重。”
“保重。”
负责护送贾氏兄妹的飞军,簇拥着三人离去,随即自然分成三个小队。
每支小队约二十人,三队加一起还不足百人,与留守的三百余众相比,未免显得分外伶仃。不过,这三个小队皆能战之士,轻装疾行,以飞军的强悍战斗力,只要路上没遇到大队羌人,或者不走运地闯进某个他们不知道的羌人部落驻地,平安脱险的机会还是非常大。
反倒是大部队的处境更加令人担忧。
重伤员或尚未从高原反应中解脱的飞军,全部都在大队。
从龙领出发时,飞军有近一千两百人,打到现在,大队加上几支小队只剩下四百余人,部队战损近三分之二,伤亡可谓极其惨烈。事实上,刚翻过祁连山时,飞军还有七百余人,最近几天虽然停下休整,但部队缺少伤药和高原反应共同作用下,尤其是后者,令很多伤兵无法继续支撑下去,很多伤兵没有倒在路上,却在这个临时营地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很多原本以为可以活下来的伤兵,在这里失去体温。
高山病的可怕,即使是飞军这样的特殊兵种都无法幸免。
第926章 再踏逃亡路(中)
?
王平部逃亡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险阻重重。
正如贾穆预计的那样,羌人联军绕到发飞军身后,最多不过两天时间。
受高原反应困扰,飞军不得不原地休整,让羌人看到绕后夹击的希望,并迅速付诸实施。等飞军重新踏上归途时,羌人绕后攻击的部队已经不远。藏在营地又阴了羌人一把的那部飞军,没敢继续留在后面占便宜,就是因为王平和贾穆担心后路被羌人截住,到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事实证明,他们的谨慎是正确的。
距离飞军先前的临时营地十里处,有一座山谷。
这个坐落在接近山顶区域的谷地并不幽深,长约三四里,却是飞军退往益州方向必经之路。提前动身的三个飞军小队,也都是穿过这个小山谷,在山谷另一端分道扬镳,按照事先选定的不同路线行进。
至少从飞军掌握的情报显示,山谷这一边绝对安全。
可谁都没想到,就在这处谷地入口,飞军与绕道而来的羌人撞个正着。
羌人们显然没想到汉军会在这个位置出现,乍一见到汉军,下意识地以为又中了埋伏,领头的首领手心手背全是汗,直到看见汉军也有些愣神,而且队伍中扶携着很多伤员,不象是专门在这里堵他们,才明白汉军想跑。飞军这边虽然早知道羌人绕后,可他们以为羌人会选择山谷另外一端堵截,没料到羌人会从谷口这端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