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久久发感觉不妙,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应。

    “嗯,非常重要的事情!”

    久久发没想到,两名天下众跳出来解围。

    所谓旁观者清,两位天下众倒是没误会鱼不智,人家就随便问了一句,久久发干嘛如此紧张找女朋友重不重要肯定重要!正不正常正常!找个女朋友而已,至于别人问一句就满脸通红以前没看出外交官脸皮薄到这种程度,看起来很担心鱼不智知道的样子,真是无语……

    久久发运气出了名的差,人品却是出了名的好,既然他俩刚好碰上了,没理由不帮久久发一把。

    “哦。”鱼不智无所谓。

    久久发赶紧岔开话题:“去哪”

    “高原飞地。”

    “好,一起。”

    “你不是有军团事务要处理吗”

    久久发笑容一滞,但很快道:“处理好了!”

    两位天下众对视一眼,私聊进行中。

    “个人问题上升到军团事务层级,你觉得正常吗”

    “有点过分啊……但他是军团创始人之一,负责军团外交和招揽成员,他心情不好肯定影响军务,发展到抑郁会更麻烦,所以军团重视可以理解。仔细想想,久久发没女朋友,是不是跟担负太多军团事务有关”

    “对啊,难怪……”

    “他今天找我俩,多半想找我俩帮忙来着,可脸皮薄不好意思明说……”

    “你我可是公认的情场浪子,经验丰富……”

    “久久发肯拉下脸找我们,要对得起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啊!”

    “一级战备!”

    “go!”

    ……

    &nb




第969章 两难
    现场显示,那支飞军小队阵亡时间至少是三天之前。

    时间过了这么久,贾珠和最后六名飞军是否还活着,目前谁都说不准,而且不排除他们在事发地之前就已遇难,但王平坚决排除了提前遇难可能。他相信自己的兵,认为该小队超过一半成员还能战斗的情况下,他们保护的对象先被羌人杀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丢弃贾珠逃命。阵亡飞军遗体分布情况也显示,小队成员是在节节抵抗、梯次掩护中陆续阵亡。

    但凡具备相当战斗经验的人,甚至能从现场痕迹大致还原当时的情景:敌人穷追不舍,利用兵力优势和对地形熟悉包围了小队,小队为保护贾珠,不得不与数十倍或更多敌人血战,从包围圈薄弱处突围,更多敌人追上来,沿途不断有飞军留下来阻击追兵,为同伴带贾珠离开争取宝贵的时间……

    要知道飞军缺药缺粮已久,还要克服高原反应的持续侵蚀,飞军小队在如此绝境中还保持强悍斗志和战力,配得上“铁军”二字,令人钦佩。

    “我们对那片区域进行了大规模搜索,陆续发现零星战斗痕迹,路上没有飞军和贾珠尸体,但找到的线索表明,他们可能已经……”徐庶没有继续说下去,神情十分凝重。

    “理由。”

    “他们逃出包围圈后,进入一处峡谷,是死地。”死地意味着无处可逃,飞军小队仓促间逃至该峡谷,等发现谷底是死路时,再想折返另觅出路怕是已经来不及了,追兵人数占绝对优势,小队幸存的数人不可能还抗得住。不是徐庶悲观,实在是敌我悬殊,否则小队也不会在前面为突围战死大半。

    鱼不智道:“陷阱”

    “不象,应是不熟悉地形,误入。”徐庶笑容有些苦涩。

    客观地讲,羌人战术战法很粗糙,打仗基本靠血气之勇,没什么章法,徐庶不认为他们有能力玩转围三阙一、请君入瓮的招法。倒不是徐庶小觑高原羌人,事实本就如此,况且贾珠小队满打满算就二十多人,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围追他们,凭实力碾压足矣,没有耍花招的必要,所以误入无疑。

    不熟悉地形,在战场上足以致命。

    “有没有找到遗体”鱼不智问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没有。”徐庶叹息:“谷中起了山火,至今未熄,从山火等级看,即便里面有遗体,山火熄灭后很难找到……这个结论不是我说的,賨人和飞军有很多好猎人,对山火很有经验……我们只能在外围侦察,爬上峡谷两侧的山脊远远观望,未发现谷中有活人的迹象,倒是两支搜索队在谷底山脊会师,证实了峡谷底部无路。”

    鱼不智默然无语。

    徐庶游侠出身,重诺重义,作为逐鹿军主帅,徐庶对营救受困部属有道义责任,营救飞军决心毋庸置疑,哪怕有一线希望,他都不会轻易放弃。但鱼不智能感觉到,徐庶对贾珠小队现在是否还有人活着看法悲观,可见各种表面证据都指向最坏结果,既贾珠小队已全军覆没。徐庶是理智的人,仍然坚持搜救,大概是还抱有万一的希望,或者不愿烈士伏尸于荒野。

    “我们有三成佣兵在外面执行搜索任务,但飞地附近羌人斥候行动越来越频繁,也越发大胆,相信不久会对飞地发起行动。我们面临两难选择,是把人手先撤回来,还是加大搜索力度,争取赶在羌人进攻前有个结果……”

    把人手撤回来,贾珠小队幸存者基本再无获救可能,但不把人手撤回,高原飞地这边很可能出事,不仅仅关系到飞地保不保得住,还关系到逐鹿军人和佣兵损失程度。外面没找到的就七个人,飞地这边,逐鹿人和佣兵加起来接近三千,哪边更重要,其实一目了然。

    徐庶有能力做出最合适



第970章 不能和汉人比奸诈!
    贾珠还活着!

    贾珠自身没有任何战斗力,流落在外时间越长,贾珠面临的危险越大。保护她的飞军小队已经确定全灭了。没有战士保护,贾珠即便幸运逃脱羌人的追杀,也可能由于缺乏野外生存能力遇到危险,甚至就此香消玉殒。

    按理说,逐鹿领应该立即加大搜救力度,但鱼不智和徐庶商量过之后,决定召回大部分仍在执行搜索任务的人手。

    召回人手的原因有二。

    一是飞地附近羌人成建制出现。随着羌人战士陆续抵达高原飞地附近,实际上出去的搜索队自身安全都面临着严峻考验,搜索队自身尚且不安全,又何谈救人飞地孤悬于高原,逐鹿领在这片区域能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徐庶可不想将宝贵的战士主动送入危险境地。况且,种种迹象表明,蠢蠢欲动的羌人即将对飞地发起进攻。这样的情形下,徐庶必须优先保证飞地和本方战斗人员安全,收起拳头,准备迎击即将到来的进攻。

    二是出于对贾珠下落的猜测。飞军战斗力毋庸置疑,精锐战士死光了,弱质女子却安然无恙,是贾珠比飞军更能打显然不是!

    那么贾珠现在的处境无外乎以下几种:躲藏、获救、被俘。

    躲藏在某个隐密处是有可能的,可高原广袤,有大量人力的土著都没抓到她,逐鹿领这点人手找到她的机率显然更低,在羌人即将进攻的时候,将宝贵人力押宝赌运气是非常不智的,大规模搜索前提是先解除飞地威胁;获救,可能性微乎其微,这里是羌人地盘,除寥寥几支商队,几乎没有汉人会在这片区域活动,而逐鹿军事实上已成羌人公敌,羌人不会放过贾珠;被俘,杀死战士,掳走年轻女子,是符合情理的做法,也是最可能的结果,如果贾珠已经被俘,再派人搜索自然是无用功,还不如把力量先集中起来,先解决飞地附近的羌人,最不济也能争取抓点俘虏,看有没机会交换人质。

    权衡利弊,先应付飞地面临的威胁是第一要务。

    如果飞地没保住,逐鹿领失去在高原的落脚点,搜救行动更无法开展。

    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召回人手的做法是正确的。

    鱼不智重返高原第三天,飞地遭遇夜袭。

    夜袭发生在黎明之前,最黑暗那段时间,同时也是警惕最薄弱的时刻,受定式思维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天快亮的时候不会有袭击发生,故黎明前夜袭成功率往往更高。羌人原本没有这样的眼界和觉悟,但飞军逃亡途中多次黎明夜袭,给羌人留下几次惨痛记忆,羌人果断拿过来活学活用。

    羌人赤足,奔袭无声,尖兵潜至飞地外围,用吹箭之类武器射杀哨兵,虽然吹箭飞行有少许声响,射杀过程中有较长间隔,但几个哨兵明显警惕性不足,天亮前靠着栅栏打瞌睡,一个接一个被射杀却毫无反应,羌人的行动出乎意料地顺利。解决掉哨兵后,羌人大部队潜至营地外围,有人翻进来轻松打开栅栏,大部队顺利进入。

    进入据点后,羌人仍然采用了学自飞军的战术,分队潜入帐篷和房间,准备暗杀熟睡中的汉人。天色将明人将醒,羌人并没有指望能从头杀到尾,就是想在暴露前尽量多占些便宜,能杀多少算多少,被发现后硬碰硬就是



第971章 临时调下限
    投降免死的讯息释出,却并没有获得羌人积极回应。

    他们是来报仇的,在羌人眼中,逐鹿军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杀了他们的人,占了部落营地,不是侵略者是什么况且这里是高原,羌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从羌人角度看,逐鹿领占据高原飞地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有点侵门踏户的味道,是汉人施加在所有羌人身上的莫大羞辱,只能用鲜血和杀戮洗刷干净。

    所以他们来了,义无反顾。

    他们坚信有能力给汉人一个沉痛教训,尤其是大家阵亡了无数脑细胞,鼓捣出精妙绝伦的黎明夜袭计划,有什么道理不赢但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尽管羌人自认为已经非常重视这些对手,这些汉人还是比他们想象的强大。战场上,错判敌人实力的后果极其严重,而现在的战况也证明了这个真理。

    已经有很多羌人倒在血汩中,活着的羌人也面临着逐鹿军的步步进逼,如果不投降,大概免不了会步地上同伴的后尘。可是羌人以高原主人自居,这次又挟恨而来,即便中伏,在还有相当数量的情况下,想让他们放弃武器向汉人投降,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羌人大声怒斥痛骂,以羌人尊严、外面还有同伴等理由激励同伴誓死抵抗。

    只可惜这些羌人地位貌似并不高,对大局影响力有限。

    高原环境特殊,环境对牲畜承载力有限,每隔一段时间都得另找营地,环境决定了高原羌难以抱团,除非占据最丰美的水草地,高原羌部落规模普遍不大。为减少不必要的迁移损耗,部落之间间隔也较远,高原非常大,足够让各部落占据大片土地。但部落分布太分散,会带来另一个负面效应,需要多部落协作的时候,高原羌人集结兵力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事实上,黎明夜袭的羌人来自同一个部落。

    飞地附近有多个部落羌人出没,但别的部落来的多是先遣队或联络人,只有这个部落因为离原参狼羌驻地最近,成为第一个成建制抵达的部落。

    很多羌人望向被白毦长矛挑在空中的尸体,那尸体是他们的部落族长,也是黎明夜袭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有极高威信和影响力,是大家公认的英明领袖,最难得的是族长还很年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英明领袖很早在战斗初期被杀死,尸体挑在长矛上示众,群龙无首,是这些羌人始终难以组织有效抵抗的关键因素。当然,这并不说明羌人运气不好,那些有威望的、或试图重新组织部众的都被很快干掉。汉军眼光非常准,而强大的战斗力使得汉军有能力在乱战中迅速杀死目标,这些都是实力使然,而非运气。

    部落族长的尸体被长矛挑着,曾经魁梧有力的身躯变得再没一丝活力,再看不到族长爽朗的笑容,以及他极具感染力的鼓动,对羌人来说,这是巨大损失,一位英雄陨落了,很多人感到悲痛和伤感,愿意死战。

    但最难测的是人心,这些被包围的羌人里面,还有极少数人不经意间对族长生出不满情绪:若非他大肆鼓吹计划天衣无缝,不愿等更多羌人赶来,一意孤行地提前发动袭击,他们何至于会落到如此下场外面的确还有他们的同伴,首领想当然地认为汉人会被突袭打得落荒而逃,派两千余人断汉军后路,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赶到。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完了。

    是骄狂自在的首领将大家送到绝境!

    汉军太强……

    打不过,真打不过……

    投降免死



第972章 立威
    三十息结束时,没有人站出来。

    谁都不愿意当出头鸟,尤其是在徐庶刻意塑出极度危险形象的情况下。

    面无表情的陈到抬起左手,白毦兵开始杀人。羌人又惊又怒,有人破口大骂拼命反抗,可他们的对手是白毦兵,即便他们武装到牙齿也惹不起的存在,两边实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羌人的反抗自然徒劳无功。

    徐庶不急不躁负手望天,眼中却是暗自叹息。

    他不愿意这样做,正常情况下,杀死放下武器的战俘并不光彩,但逐鹿军和高原羌都死了太多人,仇恨很难化解。既然如此,最大程度震慑对手以便为本方将士创造优势,是逐鹿领必须要做的事情。

    建议杀俘立威的是贾诩。

    凉州军跟羌人的交手不计其数,贾诩对羌人的了解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他特意回到主城见鱼不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告诉鱼不智如何对付羌人。不管如何处置高原飞地,在逐鹿军还没有退出高原之前,这些信息很有用。

    羌人悍勇,但服膺强者。

    跟羌人打交道,绥靖怀柔他们不见得领情,把他们打痛反而容易老实,凉州军就是这样干的,效果极好。现在凉州羌人部落对凉州军观感很诡异,明明跟凉州军有血海深仇,多次奋起火拼,然后被凉州军一次次血腥镇压,被打得没脾气,最后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打不过强者,索性就臣服强者。凉州羌以加入凉州军为荣,招兵一到,羌人勇士会自带干粮兵器战马加入,各部落还会努力满足凉州军的其他要求,比如这次追杀飞军。

    羌人种种表现,分明有群体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症状。

    杀俘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也是贾诩推荐的性价比最高的立威手段。以少量战俘的死换取羌人对逐鹿军的畏惧和恐惧,同时彰显决心,逼着羌人重新评估跟逐鹿军交手的风险和代价,或许能避免一些不必要战斗,也可能因为逐鹿军的铁血无情束手束脚,从而让本方在战斗中少一些牺牲。

    至于杀俘的负面作用,贾诩这种人是不会在乎的,否则他就不叫毒士。事实上,建议杀俘立威也是贾诩的鱼不智的又一次试探,他需要知道逐鹿之主对某些刷新下限手段的接受程度,以决定自己将来在逐鹿领行事尺度。

    杀俘是脏活,但总得有人干。

    鱼不智非常愿意亲自做这个恶人,但徐庶坚持自己出面。理由很简单:鱼不智是贤名远播的诸侯,即便对方是羌人,亲自做这种事还是很可能损及清誉,甚至被别有用心的家伙揪住大做文章。如果一定要个人背负骂名,徐庶宁愿自己扛下来。他本是无名小卒,寒门子弟,些许骂名背了就背了,总比让主公声誉受损强。

    动手的白毦兵其实也很纠结。

    堂堂特殊兵种,领地王牌部队,居然……

    可奔赴高原的正规军就白毦和飞军,飞军被彻底打残,幸存将士个个遍体鳞伤,白毦没有推脱空间。为什么不让賨人干废话!杀俘是为了树立逐鹿军凶残形象,谁都知道賨人是拿钱办事的佣兵,佣兵干脏活没问题,但佣兵凶残跟逐鹿军凶残是两回事。

    另一方面,飞军的惨状就在眼前,白毦兵自然是同仇敌忾。试想当初,飞军被追杀时何曾享受到人道对待一千多条铁铮铮的汉子,最后只有几十人活着回来!再加上是执行军令,白毦不是很介意手上再沾些血。反抗正好,不反抗杀起来还有点放不开,实际上白毦巴不得羌人反抗,虽然明知对方被迫搏命,可好歹你反抗了,多多少少能减轻
1...388389390391392...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