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鱼不智二话没说,交给度节两百万金。

    “这么多”

    “修好修牢,尽量多造,千万别省,不够再找我拿。”鱼不智摆手道。

    鱼不智不是瞻前顾后的人,既然打定主意保卫高原飞地,该投入的不会皱眉头。前些天收回借非鱼领众筹款本息一千多万,暂时还没有花出去,领地资金难得这么宽裕,果断开启砸钱模式。

     




第992章 改弦易辙(中)
    单向传送阵建设难度比双向传送阵低,分为正向传送和逆向接收两类。

    这两类传送阵所需材料、建造工序几乎完全相同,区别在于阵法不同,两类法阵转化不存在技术问题,可由于阵法是传送阵建设初期就需要搞好,所以改造传送阵类型极其麻烦繁琐,得先把建好的传送阵做彻底逆向拆解,将阵法改过来,再重新完成后续工序。

    就工作量而言,正向传送改逆向接收,相当于建造一座全新的传送阵。

    不,应该说更麻烦,至少建一座新传送阵省掉了拆解过程。

    而在拆解过程中,部分材料将可避免地出现损耗……

    邹谈发飙了。

    什么意思

    老夫一大把年纪了,这么折腾良心不痛吗

    还有啊,所有材料都是老夫的,敢情糟蹋别人家东西不心疼是吧

    鱼不智认怂,陪笑,喊冤,解释不得不改阵法的原因,邹谈怒火稍息。荀源和邹凤见势不妙,赶紧过来打圆场,阴阳家当代家主总算恢复了平静。

    清楚了前因后果的邹谈从专业角度建议,既然逐鹿领要长期坚守飞地,飞地与逐鹿领往来会相当频繁,临时性质的单向传送阵很难满足实际需求,索性按照特别领地标准,直接建设长期性质的双向传送阵。

    “能建长期传送”鱼不智狐疑道,以前的时候邹谈可不是这么说的。

    “以前飞地是诸侯攻占据点,除非将飞地交接给朝廷,归属权在巴郡,并非逐鹿领据点,无法建设长期传送阵与领地联通。关键是你把飞地转给了青谷部落,青谷部落是逐鹿领附庸势力,自然可建长期传送阵。其实这种情况相当于占朝廷便宜,只是飞地情况特殊,朝廷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不用担心有人拿这件事找你麻烦。”邹谈道。

    鱼不智大喜过望,理直气壮地占公家便宜!

    “建长期双向传送阵要多久”鱼不智问道。

    以前准备随时撤走人员,而现在要保飞地,必须向这里派遣增援部队,增援什么时候能上来,或许直接关系到守军伤亡,甚至飞地存亡,尽快让援军过来才是当务之急。

    “有源儿和凤儿帮忙,比单向阵多半天时间吧。”邹谈道。

    “好,前辈那边还有材料”鱼不智当然愿意建长期传送阵,但邹谈最近很辛苦,怨念滋生,再加上抱怨过帮逐鹿领建阵快把仓库搬空的言语,鱼不智随口多问了句。

    话一出口,鱼不智就意识到自己纯属嘴欠。如果材料不够,邹谈肯定不会提议建长期双向传送阵,自己随口一句,容易勾起邹谈对材料的怨念。

    果不其然,邹谈闻言满脑门黑线,没好气道:“搬空仓库,一座传送阵的材料应该勉强凑得出来,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备用传送点拆点东西。不过老夫丑话说在前面,一应损失你得加倍赔偿。”

    “加多少倍都行,麻烦前辈了。”

    邹谈脸上乌云终于散去,招呼荀源和邹凤重新开工。

    赶在传送阵拆除之前,鱼不

    智传送回到主城,急召三大副城主和贾诩,将高原飞地的情形讲了一遍,商量如何对飞地提供有效支持。回领地之前,鱼不智和徐庶就这个议题交换过意见,已经有了一份草案,不过众人计长,多找些人商量总不是坏事,何况领地还有荀衍和贾诩这样的人物,不好好利用无异于暴殄天物。

    草案措施逐条讨论。

    1、向飞地派遣增援部队。

    &nbs



第993章 改弦易辙(下)
    贾诩在凉州时跟羌人打交道不少,对高原羌心态有过深入测评。

    如果没有猜错,如果能扛住高原羌一段时间的围攻,高原羌将陷入进退肉难境地,他们来时义愤填膺,恨不得一口气将飞地守军吞掉,当他们发现对手足够难缠时,倘若选择继续在飞地与汉军死磕,各自部落正常生产和发展还要不要况且围攻飞地属于集体行为,各部落之间有没有恩怨既然是集体行为,出力程度、损失多少就难免会有比较,除非高原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首领主事,否则随着时间推移,内部矛盾一定会逐渐显现。

    随着羌人损失逐渐加大,汉军大部队赶到时,羌人还有多少死战之心

    所以按照贾诩的认知,如果飞地守军表现够强悍,后方援军到达战场,对高原羌施加足够压力,高原羌接受失败各自散去的可能性至少高达五成。也就说是,援军过去多半不需要参与战斗,说不定摆摆poss就可以了。

    玩家势力愿意帮逐鹿领打仗

    答案是肯定的。

    不久,鱼不智正式请求玩家势力支援飞地,以外战之名,响应者众。

    愿意帮逐鹿领出战的玩家主要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朋友或有交情的势力。

    敌众我寡,风险不大,鱼不智对找朋友站场子毫无压力。

    垫江县的领主都是熟人,虽说有几位领主和鱼不智曾经有不愉快经历,但朋友还是有的,比如紫风,天下军团的几个附属领地也不在话下,另外还有两位领主在黄巾战役是就有过合作,当初扫荡巴郡境内黄巾大营时有不少玩家势力欠鱼不智人情。

    这些势力帮助逐鹿领是出于情份,派出的援军规模也最大。

    第二类可能出兵的,是受大势影响的玩家势力。

    与高原羌打仗是外战,虽然不可能象与倭人作战那样让玩家踊跃参与,但毕竟是外战。玩家都知道高原最终被纳入种花家版图,但npc们不知道,当前时代背景下,高原羌就是npc们认为的异族,这一点毫无疑问。一汉抵五胡的时代,汉人未曾经历被异族统治和奴役的屈辱,民族自豪感处于高点,对外战的态度和看法也非常明确,有能力不镇压异族,敢自称英雄

    玩家在npc世界的口碑,直接影响npc人才投效意愿,越是高级人才,对玩家势力的口碑越重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玩家对待外战的态度显然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凡对历史人物有念想的玩家势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越不能含糊,所以是否派兵驰援高原,不是要不要给逐鹿领面子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癞蛤蟆争夺天鹅肉的追求问题。哪怕只是为了微乎其微的希望,派兵驰援高原也是能提升逼格的明智之举,随便派点人充数,然后就可以大肆宣扬为国征战的义举,何乐而不为

    此类玩家势力参战多属投机性质,出兵规模普通不高,多是几百人的小部队虚应故事,甚至还有派数十人出战的。由于这类玩家势力数量最多,总兵力相当可观,不过,鉴于其参战缺乏诚意,不排除很多人是做做样子,部队什么时候到高原,或者说会不会到高原,怕是只有老天爷知道。

    第三类,功利原因。

    直白点,鱼不智是巴郡太守,虽说无法明目张胆地横行乡里作威作福,地方官该有的权力全有,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给谁谁穿小鞋的能力还是有的。千万不要高估这厮节操,谁都知道某人睚眦必报,搞假公济私的勾当,应该完全不会有不好意思的心态。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对普通玩家而言,鱼不智手中掌握的资源实在太多了,单就名城一项,就足以让很多势力巴心巴肝示好。

    说起名城,就不得不提另一位玩家诸侯,庙街十三少。

    前几天,东海国正式推出名城保护计划,明目张胆收玩家势力保护费。当然喽,庙街十三少因此被玩家骂得狗血淋头,众口一词指责他利欲熏

    心,累累罪行罄竹难书,论坛上号召抵制名城保护计划的人比比皆是,但人家名城保护计划推行那叫一个顺利,很多在论坛上痛骂他的东海玩家,回过头就屁颠屁颠地送上保护费。不怪玩家现实,实在是僧多粥少,奇货可居,与其耗费无数精力和资源应付玩家围攻,还不如给保护图个安心清闲。

    东海国推行名城保护计划后,巴郡很多玩家开始讨论巴郡要不要跟风。意见两极化严重,但理性分析自保成本和风险之后,大家承认交保护费似乎更划算,虽说挡了很多玩家染指名城的野心,却也避免了实力无限损耗,有城的安心发展,无城的趁早死心



第994章 飞地保卫战(1)
    刘焉毕竟是成熟的政治家,汉室宗亲身份,不会因愤怒做无意义的事。他拒绝接管高原飞地是不争的事实,拒绝原因呼之欲出,遮羞布都挡不住。此事根本辩无可辩,越辩受伤越重,越辩脸越肿,还不如早点把这页揭过。

    正因如此,尽管刘焉不爽被鱼不智用民意裹胁,见鱼不智送出台阶时,他还是立马顺坡下驴,完全没有跟鱼不智理论的打算。

    一心想要挽回声誉的刘焉,展现出了州牧应有的高度和态度,不仅下令准予援军在益州通行,还大方地主动表示愿负担所有援军沿途粮食供应。注意,是所有援军,包括响应号召参战的各玩家部队,只要是去高原帮忙,就可以向各地县府领取三日份额的粮食,按人头发放。带三日之粮,走到下一个县城基本够了。

    刘焉这一手相当漂亮,花费不多,却彰显大气。

    鱼不智也很上道,对州府义举表示由衷感激,各种溢美之词和盘托出。逐鹿领不缺那点粮食,不过州府沿途供粮可减轻部队负担,必须承这份情。另一方面,所有参战玩家都能受惠,原本是鱼不智单方面向外界求助行为,因为州府的参与,隐隐有成为朝廷行为的趋势,鱼不智可以少欠一些人情。

    与此同时,刘焉还表示军队已开始调动,州府将在距高原飞地最近的边境部署一万边军。只要益州府收到中央朝廷文书,益州边军将立即向飞地进发,帮助巴郡军抵御羌人围攻。这套说辞其实是空话,如果刘焉不想冲刺,无论长安发多少份文书,益州府也绝对有能力“收不到”,但普罗大众通常不明白其中奥妙,对刘焉拒绝接收飞地的恶感也消弥不少。

    各地援军浩浩荡荡开向高原的时候,飞地保卫战已经打响。

    由于飞地守军故意拖延的缘故,人质交易结束时,头顶已是星光满天。羌人没有休息一晚明日再战的意思,他们早已按捺不住燃烧的战意,交易刚完成,羌人勇士便蜂拥而上,直接夜战进攻。

    羌人的反应早在意料之中,守军沉着应战。

    两军先是在栅栏一线展开激烈争夺。

    木制栅栏防御力有限,防得住书生,防不住战士,将栅栏摧毁并不难,但防守栅栏线的部队是白兵,于是本该轻易摆平的栅栏线变得不再简单。白兵不足千人,这点人手无法照顾到所有外围,好在最近守军也没闲着,栅栏没怎么修,栅栏后面动的手脚却是不少,陷阱,断路,火油,但凡羌人稍有点眼力劲,就知道那些地区难以通行,白要防守的地段并不多。

    白标志性武器是超长长矛,栅栏一线,超长长矛成了死亡的化身。

    长矛从栅栏空隙中刺出,随即收回。

    白兵用的只是最普通的刺杀动作,动作简洁而有效,从不拖泥带水。每一击都象是顺理成章地刺出去,又理所当然地收回来。

    快!

    准!

    狠!

    看似平凡无奇,却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洗尽铅华,返朴归真。

    羌人勇士使尽浑身解数,戮力向前,却很难避开长矛的刺杀。

    几乎每一波刺杀,都能带出篷篷血雨。羌人勇士悍不畏死,虽死伤狼藉仍猛扑上前,奈何白控制距离超远,即便羌人有同归于尽的勇气,也很难捕捉到机会,只能在长矛攒刺中不甘地倒下。

    羌人勇士在栅栏一线损失惨重,白兵的战力远比他们预料的更强悍,他们尤其低估了白的耐力。超长长矛控制距离远,重量非普通长矛可比,羌人以己度人,断定白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强度作战,可实



第996章 飞地保卫战(2)
    高原的夜空通常寂寥,这一夜却格外喧嚣。

    火把和建筑物燃烧的火光,被高原的风戏耍得忽明忽暗,火光明灭间,飞地内到处影影绰绰,再加上厮杀和惨叫悲呼声此起彼伏,为整个据点凭添几分诡异气息,宛如修罗地狱。

    对矢志报复的高原羌来说,飞地的确象炼狱一般。

    三日之约临期,又有多个部落赶到飞地,集结起来的总兵力超过四万,而且来的都是各族好手,说一句兵强马壮绝不过分。羌人的侦察结果显示,飞地守军不到三千人,虽说这支汉军战斗力十分强横,还有大量賨人助战,但兵力十多倍于对手,兵力悬殊,而且参战各族有名的勇士几乎悉数到场,即使不考虑后续是否还有部落援军赶到,单就目前实力,高原羌如果不能取得碾压式胜利,大家脸上都没光彩。

    羌人想一鼓作气,速战速决。

    然而,飞地守军的难缠程度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还没正式开战,就把建筑物搞得乱七八糟,据点内崎岖得跟山路似的,这是要搞哪样人质交换就更不用说了,全程磨蹭,硬是耗掉大半天时间,汉人的勇气呢有胆敢跑到高原占地盘,没胆堂堂正正战个痛快,汉人的脑回路当真难以理解,不耿直!

    好吧,战前搞小动作也就罢了,战斗开始后,汉军的打法更让人恶心。

    是的,就是恶心!

    长矛手靠手长优势在外围狠赚便宜,这个没什么好吐槽的,毕竟人是那兵种,要长矛手放弃自身优势搞近身快打,那是不讲理,羌人无话可说。可突入据点后,賨人的表现也跟故老相传的形象大相径庭。賨人作战刚猛,硬扛猛打能力一流,战况不利时能靠大门板阻敌和等待战机,仍吃紧的时候还有战舞极致升华,战力飙升,羌人就是这样常常被賨人虐得死去活来。但总的说来,賨人战斗风格还是以刚猛为主,遇强敌也不怵,死磕到底。

    羌人尊重勇者,对賨人战绩惨不忍睹,不过对如此可敬的对手也服气,不是羌人不猛,而是賨人更猛,纯爷们间的战斗,无论输赢都值得敬佩。

    可今晚的賨人,作战风格明显猥琐了许多。

    发生在五条通道上的战斗,賨人硬桥硬马的死磕少了,利用大门板隐藏暗算多了。一排排门板组成的大阵,阻挡视线效果一流,賨人被围攻时往里面一钻,转眼就没了踪影,羌人跟进去就是打闷棍的靶子,好多英勇的羌人勇士糊里糊涂地陷在门板阵里,有时连惨叫声都发不出来。靠门板阵作战是賨人惯用伎俩,羌人本不至于抱怨,但以前賨人进阵多是为脱身,这次面对的賨人明显增加了主动诱敌,用示弱、躲避、惊惶失措等方式引诱羌人追击,然后愉快地在门板阵里欺负人。

    这年头,賨人都能变得猥琐……

    羌人很气愤,不是气賨人堕落,而是恨汉人奸诈。

    賨人战斗风格一百八十度转变,显然是汉人教的。
1...393394395396397...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