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击败垫江黄巾后,逐鹿领开始休养生息。
先前那一战,磐石营累计战死八百余人,而磐石营战前编制约四百人,阵亡将士居然达到总编制两倍,可见战斗之惨烈。战斗结束后,幸存下来的老兵不足百人。部队战损严重,征召大量新兵,磐石营精锐程度由普通跌落新兵阶段,连使用军团技的能力都未能恢复。
白毦参战时间较晚,即意外地陷入黄巾重重包围,一场突围战打下来,损失极其惨重。退回领地后白毦顾不得休整,接替磐石营死守镇前主通道,等到大本营被攻陷的消息传来,黄巾军彻底崩溃,白毦也已经元气大伤。战斗结束后陈到被获准从黄巾降兵中选拔合适新兵,补充兵力,只是白毦选材条件极其严苛,合格兵员不多。正因如此,白毦兵的精锐程度没有象磐石营那样被拉下来。
白毦是逐鹿军最精锐部队,增补困难,非紧要关头,不会轻易出动。最新最快更新
磐石营则是因精锐程度大幅度下降,连施放军团技的水准都没能达到,鱼不智更不可能让磐石营就这样走出去。逐鹿领功勋排名总榜第一,且优势巨大,鱼不智让逐鹿军安心休整。
发生在自家地盘上的战斗,对领地的破坏显而易见。
主据北门及周边区域,是抵御黄巾入侵主战场,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战斗结束后,易风迅速开始组织人手重建领地,逐鹿领有充足人力和资金,领地因战乱出现的疮痍被迅速抹去,一个个新建筑拔地而起。时至今日,原北门主战场区域,几乎看不出战争留下的痕迹。
接连的战斗,让逐鹿军民承受苦难和磨砺,也让大家收获信心和荣誉。随着逐鹿领一次又一次击败强大得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领地军民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在不断攀升。
镇内来来往往的逐鹿人,无论男女老幼,自有一股昂扬向上的气质。
在度过领地迄今为止最大的危机后,逐鹿领再次绽放出勃勃生机。
一间小院里,气氛有些沉重。
“一定要这样吗”
鱼不智眉头微蹙,望着对面的黑袍老者,话声中明显有些不甘。
黑袍老者没有回避他略显凌厉的眼神,平静点头。
“小迪不是第一次这样了,在此之前,他就曾多次透支心神,每次休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过来。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你们坚持要带他回去。就算要传他一些墨家秘术或精髓,大可把东西带过来,为何要随你们离开”
鱼不智试图说服黑袍老者,即便对方是禽迪的师叔,可关系到禽迪的去留,鱼不智不会轻易让步,他沉声道:“我们以前不知道那样做的后果,否则我一定会阻止小迪,绝不允许他用那样危险的方式帮助大家。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我不仅是逐鹿领主,更是他的义兄,不会忽视小迪的安全。”
师叔没有说话,矮个师兄道:“不智镇长,小迪必须跟我们走。”
曲晨不满道:“小迪虽是墨家弟子,却也是我们义兄弟,逐鹿领相当于他的家。你们突然出现,要把他从家里直接带走,算什么事小迪同意吗”
师门长辈要带小迪回宗门,逐鹿领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可鱼不智和曲晨都是人精,看出禽迪似乎不很愿意回去,望向两人的目光中满是不舍,只是禽迪的性情谦逊温和,心中不愿,却不知如何拒绝。
第210章五斗米师二合一
三位墨家人离开逐鹿领后,径直向东面而行,看来墨家宗门多半在东。
鱼不智等人送出十里,回程路上,会经过领地东边的附属领地白虎镇。既然路过,又想看看白虎义从转附属佣兵后,白虎镇的状况,鱼不智索性让曲晨和老游侠先回去,独自走进白虎镇。
夷民们来来往往,不时有猎人完成当日狩猎,带着或多或少的猎物回到白虎镇。作为一个以狩猎为发展方向的附属领地,白虎镇有专人负责处理猎物,完成猎物前期处理后,分别送往逐鹿镇和其他有需求的附属领地。
大本营来犯时,白虎镇未曾直接经历战斗,也没有建筑物和人员损失,镇内乡民自得其乐,既有未经战乱的富足和平静,又不乏夷民身上常见的悍勇之气。总体来看,白虎镇的情形,似乎与转佣兵前没明显不同。
夷民们看到领主到来,纷纷上来打招呼。
鱼不智笑着回应,就这样一路走到镇长办公室外,听到阿朵的大嗓门。
“……可不是嘛!领主大人同意我们做兼职佣兵,抽佣只收我们10%,10%啊,哪去找这样的好事领主大人就是仗义,还给我们介绍业务……”
“第一个任务我们做得漂亮,雇主很满意,委托结束后那姑娘就说了,以后有机会愿意再和我们合作,起步是很好的。我现在最头痛的是,白虎义从里有经验的佣兵太少,那些夷民打仗不怂,可还是需要人带一带。上次我们去打大本营,南宁镇外面来了黄巾,仗是打赢了,却死了几百号人,搞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如果有我们賨人带着,哪会出现那么大的伤亡……”
“知道为什么叫白虎义从吗是因为起于白虎镇!”
“可这里为什么叫白虎镇是因为我阿朵是賨人!”
“阿朵离开部落,却从未忘记我是一名賨人,是汉人们口中的白虎夷,当初领主大人让我建立附属领地,我直接就取了这名字。白虎义从不仅代表白虎镇,更代表我们白虎夷,白虎义从里的中坚力量几乎都是賨人。”
“现在白虎义从刚刚起步,有经验的战士太少,要打出名气比较难。”
“我听说部落那边族人增长很快,以前那地方小了,大家住着不舒服,族里又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定居点。族长大人,要不然让一些族人加入我们白虎镇,既能缓解族里的居住压力,又能支援白虎义从更快发展,我阿朵绝不会亏待族中兄弟!”
鱼不智这才知道,办公室里和阿朵说话的是度节。
先前那一战,身经百战的賨人佣兵也是伤亡惨重,战斗结束后,重伤賨人被留在逐鹿领医治将养,其中就包括青谷部落族长度节。阿朵出自青谷部落,大家同气连枝,从大本营回来后不久,就把度节等人接到白虎镇。
鱼不智听了个大概。
青谷部落发展迅猛,人口增长极快,原先聚居点已不能满足部落需求,正四处寻找新的定居点。这件事鱼不智是知道的,巴乡清刚出来的时候,他被请去青谷部落,度节就曾提起这件事,没想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地方。
这阿朵明显是想多招揽一些賨人,加强白虎义从。
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壮大领地賨人队伍,鱼不智求之不得。
没看出来阿朵还颇有些心思,这小子为了白虎义从也是够拼的,墙角直接对准自己的族群。
里面沉默下来,应是度节在考虑。
见度节没有一口回绝,阿朵忙趁热打铁。
“族长,我青谷部落的男丁骁勇善战,可女人和老弱总不能上阵杀敌,在族中只能从事生产,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让他们来白虎镇,平时打猎领地给发薪水,出任务领地只抽一成,按照惯例一半归个人,一半归组织,算下来赚的不比在族中时少啊。族中又不是一直能接到委托,闲下来的时候只能吃老本,哪象我们这里,薪资可不少呢……”
“家中女人在领地工作,也有薪水可拿,你看看,多划算啊……”
度节终于心动,应了下来。
“我回去后和大家说一声,看哪些愿意过来。”
“好咧!”
见两人已把事情谈定,鱼不智这才走了进去,度节和阿朵忙起身见礼。
阿朵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得合不拢嘴,问道:“大人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一小会。送我义弟离开后路过白虎镇,顺便进来看看度节族长,听到你们在谈正事,怎么,谈成了”
阿朵眉开眼笑:“成了成了!”
度节脸上也带着笑意:“不成不行啊。阿朵这小子是我们青谷部落出来的,在不智大人这里当镇长,又搞出白虎义从这档子事,白虎义从刚起步,我们同族人不帮他,谁来帮他再说,我们那地方确实快住不下了,送些族人来逐鹿领,既能帮上阿朵,也能缓解我们那边的压力,算是一举两得。”
鱼不智心头一动,对度节道:“如果我没记错,賨人喜欢亲近自然,吊脚楼多建在依山临水的地方。我倒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符合族长先前说的那些条件,最难得的是那道溪流蜿蜒曲折,或能做青谷部落新定居点。”
“在哪里”
鱼不智手指向西,笑道:“就在白虎山。”
白虎镇乡民打猎,大多也是去白虎山,鱼不智一提起,阿朵恍然大悟,也是一个劲地说好,向度节拍胸脯保证:白虎山是非常好的定居点,而且白虎山四周都被逐鹿领的附属领地包围,外人无法进入,青谷部落搬进去,不会有任何麻烦。
度节听得大为心动。
部落搬迁一事,早已提上议事日程,青谷部落派出不少族人四处寻访,但部落现在的人口规模比起原先不知增加了多少倍,賨人建吊脚楼不喜欢与其他人凑太近,要找个能够容纳整个部落且为将来发展预留下空间的新定居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也不会拖到现在。
青谷部落找新定居点,本不该错过白虎山,但白虎山被多个附属领地圈住,整座山成了逐鹿领后花园,故而青谷部落賨人压根就没进山里寻找。
鱼不智主动提及白虎山,明显是愿意接纳青谷部落到白虎山定居。
度节也是个爽快人,当即叫来几个同在白虎镇养伤的族人,让阿朵带他亲自去白虎山走一趟,看是否适合作为部落新定居点。
到山里转了一圈,度节对山中环境非常满意。
的确象鱼不智说的那样,白虎山有多条溪流,最长的一条溪流,蜿蜒延伸近十里,是青谷部落现聚居点溪流长度的三倍。仅这条溪流,便足以安置青谷部落所有族人,并且还能为今后人口继续增长预留下不少空间。
从山里回来后,度节直接到逐鹿领,明确表达迁移意愿。
鱼不智亲自推荐,现在青谷部落看中白虎山,逐鹿领自然不会拒绝。
青谷部落整体迁移至白虎山!
这次迁移,对青谷部落和逐鹿领都有利无害。
青谷部落找到合适的定居点,解决了制约部落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白虎山相当于逐鹿领自留地,四面皆逐鹿领附属领地,青谷部落在此定居,安全系数无疑比从前高很多;两家签有包销协议,今后青谷部落的出产运到逐鹿领,也会方便一些。
对逐鹿领而言,青谷部落迁至白虎山,领地有事时可就近雇佣或呼应。尤其是象逐鹿领这样,总是莫名其妙被强敌打上门来的领地,有一个强盛且
第211章 箫凯与冷锋
在尉守府坐了不到十分钟,掾吏告诉鱼不智,太守大人已结束议事。
鱼不智很快见到太守。
巴郡太守赵部,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赵部算是一位历史人物,史料上有关于他的少许记载:中平五年,马相与赵祗在绵竹起事,攻克雒县,杀益州刺史郗俭,又进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发展到十余万人,马相自称天子。不久又派兵攻克巴郡(治今四川重庆),杀郡守赵部,控制了益州大部……
自称天子的马相,都未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太多印记,被马相顺手做掉的赵部,如果抛开他的太守身份,估计也就是路人甲那样的存在。而游戏中的巴郡太守,相貌威严,只是身体明显发福,看起来大腹便便,加上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色,显得有些憔悴。
或许是因为逐鹿领屡立战功的缘故,赵部对鱼不智颇为随和。
会面情形和鱼不智先前设想的基本一致:太守先是对逐鹿领取得的一系列功绩表示赞赏,接着询问一些细节,尤其是与马袁义两度交手的细节,再对鱼不智勉励了一番,赞扬他在阻击鼠潮和抵抗垫江黄巾战斗中的贡献。
正当鱼不智以为,例行公事般的会面即将结束,他可以脱身回领地时,赵部话锋一转,主动提起五斗米道在巴郡作乱的事情。
五斗米道,又名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又被称之为五斗米道。五斗米道的说法,在当时是一种蔑称,就好比孔子收弟子时要收束脩(十条腊肉),但也没谁把儒家叫腊肉教。
说起五斗米道创始人,很多人会说是张陵。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来传给他的孙子张鲁,张鲁以五斗米教为基础,在汉中建立起了的割据政权,直至最后张鲁投降曹操。
可实际上,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根据《典略》说法,张修的活动年代应该是晚于张陵,与骆曜、张角同时代,是巴汉一带五斗米道的早期领袖。《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
不难看出,以上史料比较明确的记载了张修较早活动的记录。
说五斗米道领袖是张修,而不是张陵,还有一些间接证据。陈寿在《三国志?张鲁传》中明确说:“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晋人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亦言:“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引文均有“世号”、“世谓”之称,说明是俗世后人所言。但张陵并未作过反叛朝廷之事,何来“米贼”之称明显反映出是后人所增添。
综上,五道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应该是非常确凿的事情。
“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张角的太平道发起黄巾起义,神州震动,与其并列的张修也不甘寂寞,在巴郡适时举起义旗,号召教众反抗东汉朝廷。黄巾带来的动乱尚未平息,五斗米道又出来浑水摸鱼,巴郡首当其冲,太守赵部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五斗米道起事后,主要在巴郡北部活动,据说现在正筹备着攻占县城。如果不及时制止,任五斗米道坐大,结果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赵部叹息道,垫江开全国之先河,第一个攻破黄巾大本营,紧接着朝廷征讨大军接连获胜,巴郡郡守府原本打算趁此大好时机,对郡内各县黄巾实施全面打击,但五斗米道闹事,顿时将郡守府计划打乱。现在郡守府不仅没有办法支援下属各县讨伐黄巾大本营,还得抽调各县城兵力,共同扼制五斗米道的军事行动。
“不可任由五斗米道越闹越凶,可征讨黄巾也不能就此停滞。郡守府分身乏术,我思之再三,此多事之秋,或许可以让各地英杰承担更多责任。逐鹿领屡破黄巾,与黄巾首领马袁义几番交手皆大胜,乃是我巴郡与黄巾反贼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地……”
赵部神情严肃,道:“郡守府需要全力应对五斗米道,不智镇长,可愿为郡里分忧,协助各县征讨当地黄巾大本营”
系统提示响起。
“叮咚。巴郡太守赵部欣赏逐鹿领历次战斗表现,邀请你参与郡内各县讨伐黄巾大本营任务,是否接受”
鱼不智似乎对此毫不惊讶,当即道:“愿为太守大人分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