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
看着陈县令在荀衍面前极尽殷勤,不复平日的威严,鱼不智目瞪口呆。
这就是名门弟子的份量!
陈县令一把年纪了,荀衍才二十多岁,年龄比陈县令小许多;陈县令是地方父母官,荀衍只是其治下某个领地幕僚,身份地位也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陈县令却对荀衍以“先生”相称,且荀衍本人对此也显得非常坦然,让鱼不智觉得十分滑稽。
别看荀衍在鱼不智面前有点狗腿,俨然脑残粉,但他在面对其他人时,名士之风妥妥地,谈笑风生,气度从容。
鱼不智越发觉得,他带荀衍到县府拜访,算是来对了。
荀衍即将前往冀州建立特别领地,鱼不智希望他走之前,做一些事情。
名门高士主动投效,对领地和领主个人声望提升,难以估量。
在此之前,鱼不智其实并不想让外界知道,荀衍来到了逐鹿领。
弄巧不如藏拙。
逐鹿领风头正劲,徐庶、曲晨和陈到在战场上的惊艳表现,已经让逐鹿领赚足了眼球,成为众矢之的,这显然不是鱼不智希望看到的,现在又多了荀衍这样的人物,实在没必要抛出来进一步刺激大家。
鱼不智有心暂时雪藏荀衍,以免领地虚实被外界一览无余。
更何况,他决定派荀衍去冀州建立特别领地。
在他的设想里,特别领地与逐鹿领的关系,最好能够长时间隐藏下去,即便将来无法避免暴露,也是越晚暴露越好。最新最快更新这样的情形下,荀衍势必会蛰伏一段时间,更没有必要现身人前。
还是徐庶说服了鱼不智。
徐庶告诉鱼不智,象荀衍这样的人,想藏是藏不住的。
堂堂荀氏名士,主动跑到一个乡镇级领地要求投效,本就是一件令人挠破头皮都想不到合理解释的事情。而且名门子弟婚娶、交友、出仕,往往都需要先顾及家族利益,象荀衍这样冒失的做法,很可能为家门所不容。现在荀衍投效逐鹿领已成定局,荀氏即便不满也无可挽回,只能寄希望于他在逐鹿领有更好发展。若鱼不智真的把荀衍雪藏几年,就算荀衍没意见,徐庶基本可以肯定,很可能激起颍川荀氏对逐鹿领的强烈不满。
即便荀衍要去冀州建立特别领地,走之前在周边亮亮相,是有必要的。
一则,昭示荀氏名士加入,对逐鹿领声望有极大帮助;二则,这样的亮相,可以稍稍缓解荀氏对荀衍投效逐鹿领的不满,鱼不智带他出去亮相,也能够证明对荀衍的重视。
只要不泄露荀衍接下来的去向,对特别领地几乎没有影响。姑
鱼不智深以为然。
他自己也很清楚,荀衍早晚会走上台前,要想在渤海有所作为,充分利用荀衍名门身份是关键之一,另一个关键当然就是荀衍与荀谌的关系。既然如此,让荀衍临行之前,替领地拉拉声望也是好事。
荀衍身怀“名门”特性,“易获得好感,求见重要人物时不容易被拒绝”。
鱼不智没打算让荀衍跑太多地方,更没想过利用荀衍的出身求见所谓的重要人物。倒不是鱼不智孤傲,实在是因为逐鹿领前期已经有较好基础,与所属县府、郡守府的关系都不错,不需要靠荀衍打开局面。再往上走是州府,可前任益州刺史告病还乡,新任刺史还在去成都的路上,鱼不智就算有心拜访,也找不到正主。
想来想去,鱼不智只需要带荀衍到县府走一圈,亮亮相。
至于郡守府,情况与州府类似,巴郡太守赵部还在前线与五斗米作战。
鱼不智有想过县府会对荀衍表示欢迎,却没想到县府礼数竟如此周到,简直视如上宾。鱼不智跟县府这几位也算很熟了,无论阻止鼠潮蔓延,还是剿灭垫江黄巾,逐鹿领的功绩有目共睹,可是,以前打过这么多次交道,鱼不智别说从未享受过饮宴待遇了,就连稀粥都没请他喝一口。
陈县令所谓的“公务繁忙”,显然只是托辞。
荀衍一来,县令就不忙了,得知鱼不智等人急着回去,陈县令不顾还是工作时间,带着县府班子几个官员集体饮宴,竟连被人攻诘也在所不惜。说起来,鱼不智还是沾了荀衍的光。
县府之行,让鱼不智深切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鱼不智自认为,他和陈县令、李县尉的关系还不错。
李县尉就不说了,因为是他亲自向鱼不智发布的送信任务,鱼不智成为领主后,这厮似乎有点拿鱼不智当“门生”看待,各种关照;陈县令倒是一直显得比较有威严,可鱼不智接到太守任务,不知道如何推进任务进程时,陈县令表现够仗义,不仅帮鱼不智修书引荐,还承诺必要时可以出动县府军助战。
可自打县令和县尉得知,跟他同来的是颍川荀氏的人,一切都变了。
打那以后,陈县令几乎一直围着荀衍嘘寒问暖,就没主动正眼看过他。即便偶尔提到鱼不智,眼睛多半还是望着荀衍,一脸地媚笑……
被忽略的鱼不智,能做的只是暗自吐槽。
四五十岁的人了,要不要这么拼……
休若先生,刚认识就叫别人的字,你们有这么熟吗
还有啊,你堂堂县令,年纪做荀衍老爹都够了,叫别人先生合适吗
李县尉也是,人家县令好歹是个读书人,巴结荀氏的人还在情理之中,你一介武夫,杵在旁边做什么县令和荀衍聊的话题,你能插上嘴
尼妹,到底谁才是领主!
……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荀衍为鱼不智挣足了面子。
当然,荀衍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实打实的由衷钦佩,在领地就是如此,在外面也是如此。荀衍对鱼不智的谦恭态度,显然让陈县令等人大为惊讶,后来非常自觉地调整了对鱼不智的态度。
荀衍无法传送回去,不过有李县尉亲自带两百军士护送,鱼不智并不担心荀衍的安全,拍拍屁股,淡定地自个儿传送走人,把荀衍给扔在县府,偏偏荀衍完全没有不悦的意思。这样的情形,更是让县府众人心生感慨。
竟然这样对待荀衍,真是太过份了!
失礼啊,但愿荀衍不要心生误会,以为我们垫江人都这么不知礼数……
来自颍川荀氏的名士对他恭敬如斯,不愧是创下骄人战绩的领主
第249章 差点哭鼻子的少年
全力动员的逐鹿领,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从确定特别领地选址开始,前往冀州的队伍,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所有准备,无论军队、技能人才还是各种必要的物资纷纷到位。随着各项准备工作完成,终于到了动身的时刻。
为了领地未来,数百先行者即将前往远方。
有远行,就有离别。
父母送别子女,孩子送别父亲、妻子送别丈夫,弟妹送别兄长叔伯……
整个领地,处处充溢着淡淡离情别绪。
这段特殊时间,鱼不智也一改对曲晨的严厉,难得地展现出温情一面。
一去万里,兄弟间再不能朝夕与共,遇到危险时未必赶得及共同承担。鱼不智倒还好,玩家心态相当稳定,曲晨则表露出更多依依不舍。虽然是王级武将,传说中“沉默的英雄”,可他毕竟是npc,在那个时代,义兄弟间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不舍归不舍,曲晨还是盼着去冀州,圆他的骑兵梦。
单纯从获得战马的难易度判断,特别领地要从无到有打造,与周边的关系建设同样会是个长期过程,相比之下,逐鹿领这边反倒更加容易一些。以逐鹿领在黄巾战役中的表现,州郡闻名,如果将来逐鹿领有机会从凉州买入战马,转运回来,至少在益州境内,应不用担心被人故意为难。
曲晨仍然愿意去冀州,是因为他希望带出一支轻骑。
凉州战马雄骏有力,适合编练重骑,幽、并两州的战马矫健,善奔袭,适合编练轻骑。逐鹿领在巴郡,最现实的战马来源无疑是凉州,偏偏曲晨对重骑没感觉,再加上特别领地那边需要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鱼不智也乐得让曲晨去冀州主事。
磐石营的准备工作完成较早,曲晨有几天清闲。
鱼不智特意抽出时间,和曲晨、荀衍等远行之人游山玩水,把盏言欢。
终于到了动身的时刻。
临行前夜,一个突发状况,打乱了原定计划。
益州府征讨五斗米道的战斗,终于划上了何止符。
五斗米道在州府和巴郡、汉中郡兵联手打击之下,完全没有翻盘机会,随着大量狂热的信徒在战斗中被杀,五斗米道颓势越发明显,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眼看着信徒不断死于刀兵之下,士气低落,而闹腾得厉害的黄巾军也以失败告终,张修无奈之下,下令五斗米信徒纷纷散去,各自回归乡里,隐匿潜伏,等待下一次起事时机。
信徒们如释重负。
战场上的接连失败,让五斗米失去的不只是战士,还有信心。
在五斗米信徒心目中无所不能的首领张修,除最开始跟巴郡部队交锋,法术效果良好,后来便再也没有灵验过。连首领的法术都不顶事了,普通信徒哪里还有信心
等张修命令一下,五斗米信徒们便作鸟兽散。
造反容易回头难。
张修是巴郡人,五斗米道起事也是在巴郡,包括张修在内,巴郡五斗米众多骨干分子,早已荣登通缉名单。即便现在想回头是岸,深藏身与名,朝廷那边也没那么容易答应,无奈之下,张修带着大批巴郡五斗米信徒北上,跑到汉中郡避避风头。
这么多地方不去,唯独去汉中,张修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首先,五斗米兴起于巴郡,随后扩散到汉中,这两个郡是五斗米道影响力最强的区域。巴郡不能回,张修自然会往汉中跑,汉中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地方,信徒基础好,无论藏匿还是东山再起,成功机率都要大一些。
其次,是基于巴郡和汉中郡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相对而言,巴郡太守赵部更难对付一些,而汉中太守表现得比较软弱无能。
鱼不智不关心五斗米道怎么失败的,但战事结束了,赵部正赶回江州!
垫江之行,鱼不智充分见识了荀衍的号召力。
既然赵部回来,逐鹿领又因为织工和蚕农的事有求于他,鱼不智觉得,去太守府见赵部的时候,还是把荀衍带上为妙。一来带颍川荀氏出去炫耀顺便抬高逐鹿领的声望和口碑,二来,看能不能凭荀衍的面子,从郡守府多捞到些好处。
再说了,荀衍已经在垫江府亮过相,相信要不了多久,颍川荀氏的人入仕逐鹿领,就会在npc世界疯传。县府都去了,如果不去郡守府拜码头,貌似有点不把太守当回事,怎么着都得走动走动。
如此一来,原定创建特别领地的计划,只得作出微调。
特别领地宜早不宜迟,朝夕能争则争。
众人商议之后,大部队仍然按原定计划出发,只是荀衍晚出发一两天。大部队有不少平民,行进速度比较慢,荀衍从江州回来再追大部队也不迟。
荀衍不在的时候,领队责任自然落到曲晨肩上。
曲晨虽然活跃跳脱,少年心性明显,却绝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游戏中,人物属性值最是直观,曲晨初始智力值高达85点,只是他王级武将光芒太盛,再加上领地内有徐庶这样的妖孽级谋士,鱼不智脑袋转速也相当快,此前遇到那么多挑战,也无需让曲晨殚精竭虑,让人不自觉地忽视曲晨其实智勇双全的事实。
肩上突然被压上更多责任,少年没有丝毫慌乱,坦然接受了。
行进路线、沿途警戒等一应事宜,曲晨早已烂熟于胸。
为避人耳目,前往冀州的队伍分批从领地出发,行经不同路线,在三十里外一处山谷汇合,那处山谷里,有远行需要的物资,然后才正式起行。
第250章 借题发挥
江州,郡守府。最新最快更新
鱼不智等人赶到江州时,赵部刚刚从前线回来。
多日不在郡守府,公务积压了不少,但得知鱼不智求见时,赵部还是很上道的挤出时间接见。平心而论,逐鹿领帮了他很大的忙,清剿巴郡黄巾完成得很出色,使得巴郡各县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平静。
后方稳定了,赵部和五斗米作战时没有后顾之忧,算是间接支援前线。
见面后,赵部庆幸自己没有怠慢鱼不智。
通报的时候,鱼不智只报了自己名字。
见面后赵部才知道,鱼不智身旁的那名青年文士,竟然来自颍川荀氏。
目前东汉王朝刺史只是负责监察,秩比六百石,权小威轻。执掌郡国的太守和国相秩比两千石,无论实际权力还是朝中地位,郡守都强于刺史。直到几年后灵帝采纳刘焉的意见,改置州牧,选用有清廉名声的重臣担任,州府对下辖郡国控制力增强,情况才逐渐发生变化。
现在这个时候,仍然是郡太守执掌一方权柄。
赵部贵为郡守,已无需巴结荀氏,可是荀氏这样有强大影响力的名门,能做朋友总不是一件坏事。赵部在官场混迹多年,其中分寸把握得相当好,既表现出对荀衍以及荀氏的热情,又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有曲意逢迎的意味。
荀衍出自荀氏,家学渊源,待人接物同样很有一套。
荀衍以五斗米道作乱为突破口,询问起前线战事。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赵部亲自率部剿灭五斗米,得胜而归,见有人问起,讲得是眉飞色舞。荀衍于不动声色间,旁征博引,把剿灭五斗米与朝廷剿灭黄巾军相提并论,将率先出战的赵部,与剿灭黄巾的朱?、皇甫嵩相提并论,俨然世之名将,国之栋梁。
不一会,二人有如多年至交好友般,屋内笑声不断,气氛十分融洽。
鱼不智估摸着得差不多了,轻咳一声,切入正题。
赵部皱眉道:“不智想要高级织工和蚕农”
“是的。”
“这…却是爱莫能助啊。”
赵部叹息着,然后耐心地向鱼不智解释原因。
赵部说辞和垫江陈县令大同小异,郡守府虽然有一些高级织工和蚕农,却都入了官籍,朝廷定期查访,而且朝廷通常对官办织坊有产量任务要求,高级人才产量占大头,交不出足够丝绸,不仅织坊的人会受罚,管理者也脱不了干系。因此,鱼不智的要求让赵部甚是为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