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国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泉释一切

    当然,国子监监规如此残暴,不符人情,自然不可能让监生永远老实臣服,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比如洪武年间的第一任国子监祭酒宋讷,秉承朱元璋的旨意,在管理上近乎严酷,导致国子监曾有监生为此绝食饿死,或者上吊自杀的,为此引发了两次学潮。

    甚至在第二次学潮时,监生赵麟直接在国子监贴了一张无头帖子,细说师长不是,同时用帖子的无头来比喻师长无头无脑。

    朱元璋闻之大怒,这种诽谤师长的事情,乃是国子监重罪,因此直接下令,将赵麟枭首。

    既然赵麟不是敢投无头帖子吗

    那朱老四就直接让他无头!

    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明代少有的学术恐怖时候,监生人人自危,休说张璟这样敢出去嫖宿的,就是出国子监校门吃个便饭,恐怕都得招来横祸!

    反正,打死张璟都不愿意去大明开国初做监生,那可不是去混国家党校文凭做官的,而是直接要命的!

    昏昏沉沉的这般想着,张璟连屋子外的脚步声,都忽视了,等到发现来人,却是对方自己开口了。

    “张兄可真是好兴致!死到临头了,还能如此悠闲”

    随着脚步声停止,便听到一声戏谑声传来,张璟循声望去,却见是赵如龙。

    “呦呵如龙兄怎么有此雅兴来这里看我莫非如龙兄也犯了大过,被吴祭酒他们罚来关禁闭,抄监规那很好啊,来,来,来,你看,我连笔纸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就开始抄吧”

    回话时候,张璟轻盈的从床榻上跃起,抓着赵如龙的手,把他带到桌案前,指着案上的笔纸,“热情”说道,完全就是一副热心肠的模样。

    “够了!住手!咱们之间,还没这么亲近,休要在这里,和我牙尖嘴利,徒逞口舌之力!”赵如龙用力挥了衣袖,甩开张璟的手,恶狠狠道。

    “赵兄,大家都是国子监同门,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们毕竟也是师兄弟,如何能不亲近呢”张璟厚着脸皮,故意恶心赵如龙道。

    记忆里,前身以前一直就是这么对付赵如龙这伪君子的,经常靠着这幅不熟装熟的样子,气得对方牙痒痒的。

    张璟可不信,赵如龙这个他在国子监的死对头,是特地来看他的,那除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家伙,能来这里,除了来挖苦讽刺嘲笑张璟外,还能有什么目的

    因此,张璟自然是不能让赵如龙如愿了,而且他也不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让赵如龙得意。

    “我此来是受了韩监丞之令,前来监督张兄抄写监规的,不知张兄现在写了多少了若是不能在禁闭时间内,完成抄写监规一万遍的任务,恐怕日后张兄的日子,也不好受啊!”

    眼见张璟一副往常的无赖行为,赵如龙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即他想到今日来的目的,连忙转移话题道。

    “抄监规不存在的!抄什么监规反正抄了也没用,又何必去抄”张璟撇了撇嘴,毫不在意道。

    “什么叫没用你犯了监规,把我们国子监的脸都丢尽了,自然要好好抄写,明白你的错误!”赵如龙大喝道。

     




26、那就快点开始选秀吧!
    后宫深处,慈宁宫内,此刻挤满了人,太监宫女往来不绝,显得热闹非凡。

    这慈宁宫,乃是万历帝的妃子刘老太妃的寝宫,而刘太妃,正是此次宫内外一致建议,主持给皇帝挑选秀女的神宗显皇帝万历朱翊钧的昭妃,如今随着两任新皇连续登基,在宫中自然该被称为老太妃了。

    至于这场选秀事宜,之所以是朱翊钧的妃子主持,而不是皇帝朱由校生父,光宗贞皇帝泰昌帝朱常洛的妃子主持,却是因为朱常洛在位一月驾崩,后宫妻妾没有一个来得及封妃,按礼制,不合选秀礼仪,只能请在世的老太妃主持了。

    当然,刘老太妃是朱翊钧为帝时,和朱翊钧结发夫妻孝端显皇后王喜姐一起入宫的妃子,可谓说是宫中最有资历的主持皇帝选秀的帝妃了。

    而且,刘老太妃生性谨厚宽仁,从不争宠,一直默默呆在后宫,即使万历年间从国本之争开始,朝廷后宫明争暗斗不断,她都没有参与任何争斗,自然也让皇帝和朝臣信任她选择皇后嫔妃的公正性。

    历史上,不止是张嫣被选皇后,就是后来崇祯朱由检作为信王时的结发夫妻周皇后被选中,虽说这是当时已经成为皇后的张嫣主持,但这其中也有刘老太妃的建议,才选了周皇后为信王妃。

    事实也证明,这位不争不抢的老太妃,选后妃的眼光,确实是很高。

    无论是张嫣还是周皇后,虽在位都有小失,但在国破之时,都有着以身殉国的勇气,足可为帝后之表率。

    也正是信任尊重刘老太妃的原因,朱由校登基后,便下旨将刘老太妃,迁居慈宁宫,令其掌管皇太后印玺,这样在中宫皇后空悬,无人管理后宫的时候,由刘老太妃主持后宫事宜,而这选秀女之事,也就理所应当的由她主持。

    而朱由校却没有,也不敢选择地位比刘老太妃高的万历帝的宠妃,甚至万历死后还下旨封为皇后的皇贵妃郑氏,掌管后宫诸事。

    当然,这里面,其实也有一直和朕贵妃作对的政敌东林党人的原因。

    若非他们封还万历帝遗诏,以不合礼法拒绝,即使泰昌帝想完成父亲心愿,下旨问询,也被封还。

    最后,执政的东林党,再威逼失势的郑家人奏请皇帝收回成命,这才把郑氏的皇后梦破碎。否则,就算朱由校再如何不愿,成为皇太后的郑氏,理应在中宫空悬时,执掌后宫,也就没刘老太妃什么事了,而历史,说不得也会就此改写……

    “回禀老太妃,此番选秀所筛选剩下的五十名秀女,全都在这里了,请老太妃定夺!”接管秀女觐见太妃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克敬,向刘老太妃行礼道。

    宫中选秀女分为好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负责人都不同,这也是明朝皇室为了防止有人在皇后妃嫔位置上动手脚,而做的预防措施。

    到了送最终决选的五十名秀女时,便换了和王安同职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克敬,作为这最后一阶段的负责人。

    “好!好!好!你们事情干得不错儿,有心了!”刘老太妃慈眉善目的望着在场的一众莺莺燕燕的秀女,不断夸赞着魏朝等人。

    “谢看太妃夸奖,选秀女是皇爷的大事,宫中的奴婢们自然要认真办事才行。”刘克敬谦虚回道。

    “嗯!说得是!先帝早崩,陛下又少年即位,这皇家子嗣的事情让我很担心,一直挂在我心里,现在眼看皇帝能大婚,宫中添新人,我可是高兴的很咧!”刘老太妃大概是想到了自己能抱孙子,眼睛笑嘻嘻的如同蜜一样。

    她如今年过六旬,两鬓早已斑白,至今由民女成了皇妃,按理来说也是荣宠之极。

    不过,万历皇帝一开始就对她并不宠幸,后来又出个得宠的郑贵妃,所以更难受宠,所以刘老太妃膝下并无子嗣,一男半女也没有。

    因此对于孩子,刘老太妃一直欢喜的紧,特别是这个孩子是大明新皇帝的,是代表皇家血脉延续,意义非凡。

    “老太妃现在别高兴了,日后陛下大婚,那才是高兴的时候!我看老太妃还是抓紧时间,给陛下选人,不耽误时间才是。”刘克敬见刘老太妃似乎高兴过了头,连忙提醒道。

    “对!对!”刘老太妃点头,而后对着站在她面前有些唯唯诺诺的诸秀女道:“那就开始吧,你们待会儿,按照名单,一个一个走到我面前来,我这把身子骨儿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了,得就近些看才能看得清楚些。”

    “是!”诸秀女齐齐行礼回道。

    不过她们的姿势,却是不怎么齐整,而且有的秀女,明显对于这些宫廷礼节不太熟悉,竟然开始就做错了,看到身边秀女的动作,才改的。

    “刘克敬!这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训练这些秀女的这里是宫廷,是皇家禁地,事事都要有规矩,她们连宫廷礼仪都掌握不了,又如何能为皇帝妃子”见到这一幕,刘老太妃长了不少皱纹的脸上,生出浓浓的怒意道。

    她一双看着昏花的老眼,突然迸发出凌厉的目光,同时,又有一股浓烈的生气气势,浓浓的向着刘克敬压来。

    纵然是沉浸宫中数十年,一直不争不抢,但是该有的皇家气势,这位性格宽厚的刘老太妃,可一直不缺的。

    感受到刘老太妃的怒意,刘克敬连忙跪地,解释起来。

    “回禀老太妃,这帮秀女,身



27、选后选德
    按明制,各地选来的秀女集于京师,便将她们分为几十个组,在皇城挑选。

    而此番各地召集来的五千名秀女,先由内监察视挑选,将稍高、稍矮、稍肥、稍瘦的淘汰。

    之后再由内监检查耳、目、口、鼻、发、肤、肩、背、凡身体有一处地方不周正的,都会被淘汰;接着再让参选者自己说出籍贯、姓名、年岁,听其声音,稍有雄厚、粗劣、难听、混浊、口吃的都淘汰;最终再由内监拿尺量女子的手足,然后让他们行走数十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和举止稍轻躁者,由此去掉四千人。

    剩下的一千人,则由宫女宫中稳婆将她们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再选出其中三百人留作备选,让她们在宫中生活一个多月后,学习宫廷礼仪,再派人根据她们的性情、言行以及帝王的喜好,一一考察,选出五十人作为皇后妃嫔的人选。

    不过,此番因为朝臣和内廷联合的缘故,这挑选秀女的流程完全被破坏得一干二净,负责挑选秀女的宫女太监,只能完全凭着个人感觉,选出五十名秀女,以供刘老太妃选出最后送给皇帝参选的八人名单。

    宫中由太妃挑选皇后嫔妃人选也是礼制之一,一方面是让这些经历宫中风雨的前朝妃子,凭着经历选取良善后妃,保证婆媳关系,稳住新帝后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经历人事的老太妃作为最后把关人选,选取合适的能生养的秀女,作为皇帝后妃。

    因此,今天这五十人中,能挺过刘老太妃考核的秀女,才是真正有机会入主中宫的人选。

    不过,很明显,连续看了十几个人,都没有一个秀女能进入刘老太妃的目光。

    “孙秀娘!”

    “韩柔!”

    “陈玉儿!”

    ……

    刘克敬一连报了十几个秀女的名字,不过,这些秀女没一个能完全合刘老太妃的眼光。

    “过,下一个。”

    又一次挥退了一个秀女后,刘老太妃有些不满的问刘克敬道:“你们到底是怎么选的,就算不知道规矩也就算了,这一个个见了我跟贼见官差似的,一点气度都没有,如何能入得皇家”

    “老太妃息怒,这些秀女都才入宫不久,对宫里还陌生得很,日后在宫里待得久了,自然会练出气度的。”刘克敬连忙道。

    “算了,继续吧!”

    “是!下一个,张嫣!”

    随着点到名字的玉人走来,对于秀女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刘老太妃,见到张嫣后,顿时面色缓和多了。

    只见,面前走来一个俏丽少女,表情虽然柔弱,但是神态却不紧张,相反非常从容,有气度,一看就是个遇大事极为有主见儿的人。

    “民女见过老太妃。”张嫣用宫廷礼节行礼道。

    “嗯!很好!”难得的,还没说好话的刘老太妃夸了一句,脸上也露出了笑脸。

    这一幕,立即使得在一旁的刘克敬注意到了张嫣,见这少女气度不错,从容有礼,虽然礼节动作上还不熟练,但至少不像前面那些少女那样,慌慌张张得,一看就没主见似得,一点儿也没有后宫娘娘的气度。

    “你是何方人士父母做何营生”刘老太妃认真看了看张嫣后,一脸高兴的问张嫣道。

    张嫣行礼回道:“回禀老太妃,民女乃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士,母亲早亡,父亲曾为国子监监生,如今在乡苦读,以求科举功名。”

    “竟是书香门第倒是不错!”刘老太妃诧异了一下,而后又仔细打量了张嫣的身段,这才满意的点头道:“可识字看过什么书会做女红吗可还有一些其他的技艺”

    “回禀老太妃,民女识字,女红也会做。因父亲之故,平时在家除了做女红和其他家务外,便是看《女诫》、《女论语》、《内训》等书,而父亲更是时常令民女读《列女传》,以为警戒学习。至于其它技艺,民女所学粗浅,不敢在老太妃面前献丑!”

    “不错!不错!能读懂这些书,必然是良妇,我且问你,‘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德,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此文出自哪里,后文是什么”刘老太妃话锋一转,开始考校起张嫣起来,显然,对于张嫣是否真读过这些贤女读物,她还是有所怀疑。

    “回禀老太妃,此乃我朝成祖仁孝文皇后所著《内训》,其后文为‘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德性。所以伤身,可不慎与’!”张嫣流畅从容的应答道。

    “好!好!好!果然是良家女,日后必可为贤妇,过!留下备选!”刘老太妃高兴喊道。

    “民女谢老太妃!”张嫣回道。

    “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监生张国纪之女,张嫣,留!”刘克敬大声喊道,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若是这批秀女没一个入得刘老太妃的法眼,那他们可还真的不好办了。

    待张嫣走后,刘老太妃这才转头对刘克敬道:“观这张嫣的身



28、你竟然叫张嫣!
    两日后,乾清宫内,大明天子朱由校,正看着手中前些日子送来的辽东奏折,眉头紧锁。

    辽东经略袁应泰一如平常,上奏关外局势安稳,诸事安定,只待时机一至,便可率辽东诸军,挥师东北,攻略建奴,献老奴努尔哈赤之首级,于君前。

    对比,朱由校表示深深担忧,张璟那家伙的疯言疯语不时浮现耳边,虽然他对张璟所言,依旧不信,但骄兵必败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袁应泰这么鼓吹他治下的辽东局势,显然已经轻敌大意了,而努尔哈赤早就用萨尔浒一战,证明了他的军事能力。

    朱由校十分担心袁应泰会为他的轻敌大意是吞下恶果,从而让大明自萨尔浒之后,再次于边事上遭受沉痛打击。

    “哎!也不知道中旨到了没有若是袁应泰封还,拒旨不受该如何是好骄兵必败的道理,难道他和朝臣们都不知吗可是叶阁老他们为什么看不清这点”不由得,朱由校自言自语的疑惑道。

    或许,他们都在装傻充愣吧!

    终究,袁应泰是执掌朝堂的东林党人,为了党内颜面,除非到了不了回头的地步,否则他们如何会拂了袁应泰的声名呢

    一阵零散的脚步声传来,李进忠走进殿内,见到朱由校行礼道:“皇爷,刘克敬带了此番选秀,被刘老太妃筛选的八名秀女来了。”
1...89101112...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