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悍女医妃:王爷别惹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枷锁

    柳如霜今儿梳了个整齐的发式,两鬓的碎发有些不听话地乱翘,后脑勺板板整整梳起了发髻。成家的女子总是用簪子把浓密的发丝束起来,以显示自己是成家之人,与黄花大闺女不一样了。

    赫连耀也已收拾妥当,在丈人家虽不如自己府里便利,但这衣裳发带,还是全乎的。他一袭青色衣衫,头发用玉环小巧地束起来,整个人显示出一种君子谦谦的气度。

    柳鸣裴坐在太师椅上,对这个女婿也是越看越喜欢。他一手握着宁氏的,见她满眼失落,便知她又是思虑过多,于是捏了捏她掌心,柔声道:“夫人不必想太多啦。”他看一眼堂下的那两人,“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能如此恩爱,也是咱们的福分了。”

    宁氏抬眼望着他,半晌才点了点头。

    日头初升,今儿天气格外晴朗。柳如霜望了望门外,时辰也不早了,对堂上双亲福了福身,道:“父亲,母亲。霜儿与太子不多待了,我们即刻启程,这就回去了。”

    宁氏慢慢站起来,佩玉赶忙上前搀扶。她走下来,拉着柳如霜的手,想了想才说:“也好。早些回去,还能好好歇息歇息。”说罢看了赫连耀一眼,后者的眼神与自己对上,宁氏微微一笑,继而说着:“太子是国之后裔,国家大事的,咱们女人家帮不上忙,只能在旁的方面给足支持和鼓励。你啊,收一收爱耍爱闹的性子,也该成熟了。你们夫妻二人,事情定是繁多,但再忙再累,也万不能苦了自己。”

    赫连耀道:“岳母大人言重了。我与霜儿既结为夫妻,就是一体,必然是一生一世不分离,万事都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岳父岳母放宽心便是。”

    柳如霜也点了点头,安抚她道:“母亲放心。身子最是重要,我们都明白。如此,您也要保重身子,待弟弟出世了,女儿还要送一份大礼呢。”

    宁氏笑意更浓,一只手抚上了肚子。“是啊,真快,转眼又要接一个新生命到来了。”

    家丁在门口备好了马车,这会子正在外头侯着。柳鸣裴瞧了一眼,说:“好了,多说无益。太子,霜儿,为父不多说,只愿你二人琴瑟和鸣、钟鼓相依,珍惜这段姻缘,做一对恩爱夫妻。”

    两人齐齐向柳鸣裴躬了躬身,赫连耀道:“岳父岳母,小婿与霜儿,就此拜别了。”

    柳鸣裴点点头,两人便走出门去。

    宁氏自然是心疼柳如霜,硬是要出来送送一送。柳如霜跟着燕儿先钻进了马车,赫连耀在门外,毕恭毕敬:“岳父岳母留步。”

    柳鸣裴捋了把胡须,说:“万事小心。”宁氏眼里也是不舍的神色:“一路平安。”

    赫连耀一一应着,也上了马车。

    柳如霜掀起帘子,冲着立在外头的双亲摆了摆手。她歪了歪头,露出一张小脸,冲着两人笑了笑。

    车夫呵斥马匹的声音响起,马车徐徐前进。马车一颠一颠,不知走了多久,再也看不清楚远处那两个人影。

    柳如霜放下帘子,最后远远地看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生活不易,且过且珍惜
    既然回到家了,那事情自然也就得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来了。

    赫连耀揉了揉眉心,许是马车这一路晃的有些厉害,他脑子竟有些不适。他叹口气,抬脚就朝着书房走去。

    脑海里还是不停浮现着方才马车上柳如霜那一张苍白的脸,那空荡荡的眼神。

    下车之后,他扶着柳如霜进屋,燕儿去厨房准备热茶。柳如霜已经恢复了不少,只是还能看出来她情绪的低落,走到她身边,方圆一里大概都是低气压。

    两人坐定,柳如霜一直低着头,右手把玩着左手的镯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患晃着。

    赫连耀想开口问,但忍了许久,还是没有开口。罢了。她不愿意讲,自己再问也是徒劳。

    只好轻轻拍了拍柳如霜的背,说了声自己要去书房。柳如霜抬起头,眼里竟还带着一丝丝的疼痛。

    这种眼神,让赫连耀招架不住。只觉得心口急剧收缩,五脏六腑纠结在一起,酸酸涩涩的很难受。

    他故作镇定,大步走了出去。

    这是怎么了

    心头传来一阵莫名其妙的慌张,他有那么一瞬,居然害怕。说不清楚害怕什么,就是心里空落落的,明明一切都在眼前,却感觉一切都在指缝之中匆匆溜走。

    赫连耀使劲儿摇了摇头,把小厮福满叫过来,让他做了些杂事。今儿艳阳高照,在冬日能有这样的好天气,任谁都是极为欢喜的。可这阵子,他却觉得日头照耀地刺眼。

    书桌上整整齐齐摞好的账本,还多了一摊奏折。他前日陪着柳如霜回家,已经请示过父皇了,今儿这些多出来的折子,想必是这两天大臣的上书和意见。

    被家里的事儿缠着,赫连耀心里正烦躁,这会子还得一心一意去看天下大事。赫连耀嘴角翘起来,他想,自己连家事都搞不清楚呢,这会还有脸看国家大事。

    福满出去了一趟,回到书房,见赫连耀不是很舒心,他正揉着脑袋翻看账本,一下一下锤着。福满小声道:“太子爷,不然,歇一歇也好。”赫连耀闻声抬起头来,无奈道:“再歇,这个太子也就该没有了。”他指了指桌上的奏疏,“看看,不过两天而已,就有这么些政事。要是我再歇一歇,不说那些大臣怎么在背后评价我这个太子,就是本太子,也该被这些成摞的折子压死了。”

    福满愧疚地笑了笑,退了出去。赫连耀笑笑,继续对账。

    这些账本虽有些记录详实,写明了资金来源、用处及数额多少,但大部分还是只写了支出,并没有具体的条目,连大体钱财去向也没有。赫连耀摸过旁边的纸笔,也不想磨墨了,只拿笔蘸了蘸干了的砚台,在纸上奋笔疾书地抄录下来。

    这只是第一部的粗略记录,若是想要对准了还得多番对照查看才行。

    过了约摸几炷香的功夫,福满推门进来。他一进来,书房门被带开,一股清风飘进来。风里还带着些许茶的清香。

    福满把托盘放在赫连耀右手边上说:“燕儿姑娘烧了茶水,加了枸杞子。奴才给放了决明子,通润肠胃,明目顺心,太子爷讲究喝一些吧。”

    赫连耀放下笔,端了起来。小小的瓷杯,淡黄色的茶水映在通白的杯壁上,他抿了一口,满嘴生香。他砸吧了两下嘴,说:“不错。



第三百五十二章秉灯夜读
    入夜,永王府的书房里,还是点灯熬油,里头只一个单薄的人影,彻夜未眠。夜间的冷风透过门缝丝丝渗进屋里来,吹的烛火一闪一闪地微微跳跃。

    烛光下的人影动了动,两手捂住了烛台,成了一个罩子的模样。半晌,风小了,烛火又灿烂地亮起来。

    赫连耀直起身子,两只胳膊向前一伸,脚随后一蹬,身子仰到了背后的靠椅上。他眯了眯眼,休憩了一阵。

    不多时,赫连耀睁开眼,把桌上凌乱的书籍和奏折账目纷纷收拾起来,分门别类的摆好。一边整理着,脑里还想着明儿的早朝。按照惯例,他要先汇报一下前一天大臣的上书,而后父皇做审批和意见,之后才是大臣官员向父皇禀告近期的事件。组织好语言,要简洁而不失条理,这是他必须要学会的功课。

    赫连耀想了一阵,最后叹了口气,把奏折本子放好。他抬眼望了望窗外,月光凛冽,星空闪烁。

    看这模样,明儿又是一个好天气。

    好啊,天气好,收成好。收成好,百姓好。百姓好,他好,皇宫好。赫连耀想了一圈,这环环相扣的链条,让他禁不住笑了一下。看来,他受不受累,最终还是得看老天的意思啊。

    赫连耀坐直了身子,伸了个懒腰。接着打了个呵欠,吹灭桌上的蜡烛,捶着肩膀头就走出门去。

    书房里顿时黑了下去,只有窗外的月光点点照进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亮的月光明亮而凛冽,给暗夜里的赫连耀披上了一层清冷的外衣。他带着满身光辉,徐徐走出门去。

    今儿本打算睡在书房里的,但他还是不嫌麻烦地回了卧房。前些日在柳家住,与柳如霜亲热自然是不方便,况且,在长辈面前,自己也得收敛收敛,克制克制。

    柳如霜虽然也是心满满,但这些到底也是不能与人诉说的。心里想着憋着,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过去了。燕儿见这边儿没有了动静,便蹑手蹑脚地走过来,悄无声息地扯了条毛毯给盖上了。

    虽然屋里烧了地暖,连墙壁都是热乎的,可这毕竟是寒冷的冬夜,在被窝里暖热了,一身伸出手来,还是觉得凉意十足。燕儿把毛毯前前后后把柳如霜给捂严实了,想了想又给加了一层薄被。

    拾掇了一阵子,燕儿额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这才悄声退了出去。她知晓赫连耀去了书房,却不知他回不回来,只好坐到了卧房外间,裹紧了身上的厚衣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桌上的烛台。

    铜制的烛台,上头刻了龙凤纹饰,底座平平,使它稳稳当当地立在桌上。烛火一跳一跳,燕儿的眼皮也一跳一跳,她眯着眼,没多会就趴桌上,睡过去了。

    吱呀一声,赫连耀推门进来。随之而来的寒气被他带到屋里,燕儿不悦地皱皱眉头,砸吧了两下嘴,换了个手臂垫着头,复又睡着了。

    赫连耀无奈摇摇头,拿了件屏风上挂着的毯子,轻轻盖在燕儿身上。这个小丫头,身子要是冻坏了可怎么办。

    燕儿还在,那柳如霜肯定已经睡下了。也是,已经三更天了,再不睡下才是奇怪呢。

    想着想着,赫连耀走进了里屋。柳如霜身上盖了两层,赫连耀笑笑,其实屋里是不多冷的。那毛毯是波斯国的国宝,才用了纯自然放养的羊毛绒制成,摸着轻软,但保暖功效很强。之前永康帝派人西去,使节去到波斯国,以本国的丝绸和茶叶换来了波斯的两样宝物。一样是猫眼石,另一样,便是这波斯毛毯。

    睡着了的柳如霜显得格外乖巧,两眼紧闭,少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西北事端
    永康帝一身龙袍,明黄的衣裳闪着威严肃穆的光芒。赵明德也一身正装打扮,站立在永康帝身旁。赫连耀随着一众大臣徐徐走进大殿,站在了龙椅台阶下方。

    一众大臣按文武品级站定,嘈杂的上朝气氛安静下来,臣子们躬着身子齐齐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康帝微微点头,额前的珠玉串子随着动作而微动,沉稳之音从高处传来:“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众人纷纷直了身子,头微微低着,准备着聆听永康帝教诲。

    永康帝缓缓开口:“今日不先批阅奏折了。有什么要紧事儿,各部大臣先一一汇报来吧。”大臣们相互看一眼,这皇上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纳闷之余,也没忘了皇帝的话,户部尚书舒何挑头出来,他在朝堂中央站定,躬着身子道:“启奏皇上,臣舒何有事要与皇上奏明。”

    永康帝道:“准。”

    舒何这才正了正身形,缓缓开口。

    不听不知道,一听这才知道西北大漠的民生近来有诸多问题显现。

    晋国自建国以来,首次设了朝都在江南府的临阳。临阳地处南方,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在人口数量上也是全国最大的。早在晋国之前的几代,北方因气候变冷而逐步南迁,给南方各个省份带来了不少的劳动力,人口一多,生产条件自然有了很大改善。临阳在织锦、产粮、养鱼、缫丝等农生方面,在全国都属先列。

    这南方发展得固然很快,因此便叫离得远的地方受苦了。西北西南地区,因地势高耸,人烟稀少,自然成了不毛之地。西南地区位置偏南,有一些土地地势平旷,水热条件不错,因此产粮上不成问题。为此,西南人民也加大了开发力度。相较之下,西北地区却显得格外荒凉。

    西北靠近北方大漠,冬季时西北风刮过,带来的干燥气息和飞沙走石,使当地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西北常年干燥,降水稀少,一入冬,这些弊处更是凸显。

    今年本是个丰收的大喜年,但若是计较起来,也不过是南方的收成好一些。西北那片儿,除了生了些青稞和棉花,其余的跟往年没有大差异。

    这会子,入冬已有两月,天气也到了三九之时。西北本就干冷,气候的寒冷,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物资的缺欠,无一不牵绕着西北民众的心。

    西北设立的管事机构,此时也正为这些民生问题牵住了手脚。一来是粮食短缺,二来,西北荒漠水源稀少,若要开凿水利工程也是十分困难。但水乃万物之源,没有水的浇灌,土地干裂没有养分,自然收成低下。第三,西北人民过冬,屋舍瓦宇不够,而此前正赶上人口的休养期,人丁多出半数来。

    户部大臣舒何每说一条,底下的臣子就惊叹一下。

    生活在美丽富饶的江南大都市,这些臣子自然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西北百姓所受的苦楚。舒何言下之意,是西北地区请求国家的财务支援,但这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光建造公共屋舍一项,便要花费大量银两。国库虚实户部自然理得清明,但就是知晓国家财力,才不敢轻举妄动,妄下评测。

    这事儿永康帝也略有耳闻。沉吟半晌,道:“粮食问题,今年秋,不是收了好些粮食分出三分之一来,给西北度支吧。”

    &



第三百五十四章这个早朝有点累
    说到底,全天下也就那么些事儿。无外乎官司,财政,民生,考试。赫连耀站了一会儿,将两日来的政事说了个清明。

    话毕,他微微躬身,对永康帝道:“父皇,儿臣讲完了。”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地方财政支出的对账,儿臣还没整理出头目来。待账目对照完毕,再梳理完了,儿臣再来禀报。”

    永康帝道:“准了。”

    接着文官大臣向皇帝汇报了一下今年秋末各地举行科举考试的情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最后把人才集中于皇帝手中。院试倒是年年举行,但乡试只两三年一次。今年赶上了丰收年,永康帝特地下了召令,这会试才于秋末举行了。

    科举考试虽然实行了没多久,但反响很好,寒门学子也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将相贵族也只得通过考试来实现当官发财梦,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一时间也平息了不少民间争斗,全国上下好风气一日胜过一日,还带动了相关书籍印刷等事物的发展。

    永康帝点点头,鼻腔发出沉闷的应答声,他开口说:“好啊。待会试结果一出,还要劳各大臣悉心挑选人才,以壮我大晋朝领导力量。”

    一番话威严庄重,下头臣子纷纷躬身:“谨遵皇上谕旨——”

    政事处理得差不多,但西北地区民生问题还是牵连着永康帝。待大臣自主讨论完了,他又开口,再一次征求了臣子们的意见:“这西北之事,虽不在一日,可也是火烧了眉毛,就要烧着中心了。众爱卿思量思量,有何好法子”

    大臣们都相互看看,脸上都带了为难的神色。

    裴国忠立在最前,与赫连耀只隔一个过道的距离。他抬眼看了看赫连耀的神情,后者面无表情,只低头看着地面,默不作声。虽悄无声息,但整个人透出来的自信光芒,却是阻挡不了的。

    想了一想,裴国忠还是开口:“皇上,依老臣之见,方才太子爷提出要实地考察一番,对西北风土民生有个准确的了解。既然他做此建议,想必也是思虑过了,心里有了一星半点的策略。”他顿了顿,看了赫连耀一眼。

    赫连耀听到裴老念到自己,心下也是一慌,但这表情也只是一代而过,接着便不动声色了。只抬眼望着裴国忠,眼里带了些不明的神色。
1...8081828384...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