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灰鹰老者从半空坠落的同时,身体借着最后的惯性,成抛物线斜斜的落在距离王君临和墨九寒的三百步外的一座小院子里面,消失不见。
而这个时候墨九寒已经身体化成一道轻烟,纵身追了上去,与此同时,附近出现数十道人影,配合墨九寒,围向灰鹰老者消失的小院子。
王君临看的很清楚,其中一个人影是一直奉杨丽华之命给他送情报的夜鹰使,有着滞固期的实力,而这数十道人影中和他实力相当的至少还有三人。
墨九寒既然知道灰鹰老者的来历,岂能没有防备其门派的大鹰,早就让人备下了八牛弩,而且王君临突然发现夜鹰并非一个单纯的情报组织,实力可能还在他之前所了解之上。
此外,王君临还怀疑对夜鹰这个情报组织的控制,这墨九寒很有可能比杨丽华更加彻底,也就是说这个情报组织很有可能是掌握在墨九寒手中,而不是杨丽华。杨丽华能够控制夜鹰是建立在墨九寒会听他的吩咐。
王君临没有参与追杀灰鹰老者的行列,而是抬头看着美妇越飞越高,渐渐飞往城外。另一只大鹰则在京城上空盘旋,发出愤怒的嘶鸣,显然这畜生和王君临的猞猁毛毛一样,远比寻常同类的灵智要高不少。
据墨九寒刚才所说,那灰鹰老者和美妇是来自一个叫天鹰宫的门派,而墨九寒手中的情报组织叫夜鹰,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墨九寒为何一见灰鹰老者,便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两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
还有那田襄子出山,为何墨九寒就要死?
灰鹰老者称墨九寒为墨九,且说后者是昔日墨卫,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王君临心中生出一连串的疑问,再加上昨晚上在庄园里面乙醚和合成化学毒药的出现,婴儿的哭声和女人的歌声为何反复重复?
这些事情让王君临心中好奇的要死,恨不得立刻将那灰鹰老人抓来问个清楚,但理智告诉他,不可轻易插手墨九寒和灰鹰老人之间的仇怨追杀之中,否则会招来无尽的麻烦。
这王君临来历诡异,神通莫测,朕握在手中恐怕是一把双刃剑。杨坚仔细看了杜落歌提供的这几天王君临与方外高人之间的争斗大体过程,眉头紧紧蹙起,喃喃自语道。
陛下,长公主身边墨九寒一直心怀前朝,如今暗中与王君临相互勾结,且王君临又与太子殿下交往甚密,老奴以为杜落歌略一犹豫,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说道。
你不用说了,王君临虽然来历诡异,但朕从不怀疑他对朕的忠心,且他立下赫赫战功,对朕又有救命之恩,朕若是动他,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至于那墨九寒当年朕便想杀他,但长公主跪在朕面前为其求情,朕乃九五之尊,既然答应不杀此僚,便不会改变心意,让长公主伤心,更何况一介阉人,朕也不怕他翻出什么浪花。不等杜落歌将话说完,杨坚便将其话语打断,一脸自信且意有所指的说道。
:两更送上,月初求捧场和月票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开科
(非常感谢‘书友18672397’和‘沉梦不愿醒_’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正在杜落歌心中惶惶然之时,杨坚突然一脸高深莫测的说道:传朕旨意,加封庶民高颍文才武略,明达世务,起用为太常卿,即刻上任。
杜落歌心中一震,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后,不禁替高颍和前太子杨勇欣喜万分。
天子这道旨意,引起了大隋官场一场不小的震动,惊动了所有门阀世家和皇亲贵戚暗中揣测圣意。
因为高颍此人正如旨意中所说,是真正的文才武略,是大隋立国第一功臣,后世公认隋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但同时,此人也一度是大隋最大的权臣,所以才被从权臣变成皇帝的杨坚和独孤伽罗夫妇二人所忌惮,在三年前借其反对太子废立之事,将其罢免,又担心此人对朝臣影响力太大,所以后来连齐国公的爵位都免去了。可是即使这样,此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暗中各种兴风作浪。
太常卿比起宰相之职相差太远,甚至没有任何的权力,但这道任免里面蕴含的信息太大,谁都知道,高颍与前太子杨勇是儿女亲家,所以很多人都怀疑陛下对当今太子杨广是不是心有不满?陛下是不是有换储君为前太子之意?
就在杨广在东宫中愤怒的掀翻了一张桌子,杨勇流着泪开心的喝了个酩酊大醉的时候,这道旨意后的第三天,杨坚又极为强势的颁布了一道旨意——朝廷于一个月后,立秋之日,举行大隋立朝以来第一场开科秋试。
开科取士一直是杨坚想要做成的一件事情,以往只要提出来,便会遭到几乎所有的大臣和世家门阀反对,其中包括独孤伽罗娘家独孤门阀。一直以来,在这件事情上,独孤伽罗在世的时候不反对,但也从未给杨坚任何的支持。如今,独孤皇后宾天,杨坚再次提出这件事情,而且这个过程中有三个特点。
一是杨坚没有经过任何朝议,非常强势的直接下旨。
二是时间非常紧张,只有一个月时间,这点时间,以这个时代交通速度,除了京城及其附近关中中原河北陇西等地士子之外,江南山东川蜀等地根本赶不及。
三是主考为太常卿高颍,监察同考为秦安侯王君临。
这道旨意一出,朝廷哗然,京城哗然,天下哗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事先没有丝毫预兆。
但有部分聪明人立刻便看出这道旨意中三个特点的最后一个是前面两个的原因。换一种说法就是,陛下想要借助高颍和王君临两人之力,借近万百姓逼死昌平王邱瑞的这股势,来完成他开科取士的梦想。这也是为何在一个月后便要开考,因为时间拖的越长,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便会下降。
天鹰老人夫妇二人最后还是成功的从京城逃走了,不过据说天鹰老人受了很重的伤,被墨九寒拍了一掌,身上还中了三箭,若不是天鹰在关键时刻从天而降,再次将其救走,神秘的天鹰老人便被墨九寒杀死。
这些消息是沈光带着鬼眼打探来的,王君临不想参与墨九寒和天鹰老人的纠葛,再加上当时担心家中的鱼子默和沈果儿安危,所以早早回府了。
原来的皇家庄园已经变成了新的秦安侯府,展鹏带着一百多名护卫和近百名的仆从也搬了过来,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打扫整理,彻底让原来有些破败的庄园焕然一新。这座府邸加上旁边的小马场,占地足有一百多亩,血鬃马和毛毛很喜欢。
已经被王君临所说外科手术的一些药理深深吸引,准备在秦安侯府常住的孙思邈也很喜欢,因为这座庄园中有一个药院,种类颇多,各种草药的药龄也不短了。
孙思邈右手腕处有一个不知道以什么方式烙印刻上去的三角药鼎图案,王君临对其试探的提到‘天鹰宫’和‘春秋谷’后,孙思邈略一犹豫,便撸起袖子,让王君临看了他手腕处的图案。
这是药王谷弟子门人的标记,四门三宫两谷一洞的弟子都有类似的标记,你难道没有此类标记?孙思邈重新放下长袖,突然对王君临说道。
王君临摇头道:我若说我身上没有此类标记,你信不信?
孙思邈坐在了药院旁边亭子中的石凳上,看着王君临小心的用药锄挖出角落中一朵粉红色上面点缀着白色小点的蘑菇,然后用木盒子装起来,冷笑着说道:毒蝇伞是天下最毒的蘑菇之一,但世俗之人绝不会认识毒蝇伞,你若不是仙隐门之人,为何会认识毒蝇伞?
王君临依然摇头,但这一次没有正面回答孙思邈的疑问,而是说道:我精通毒术,也懂一些医术,不过我的医术是以尸体为基础研究出来的一门技艺,虽说有见效快,能治本的好处,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活人与死人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在所难免。
没有理会轻易被转移注意力的孙思邈听了他说话之后,变得亮如灿星一般的眼睛,说道:加之,我对天地敬仰,却对天地间的神灵缺少敬意,认为天地间的那些神灵鬼怪,不过是人类没有发现的神奇罢了,所以,摒弃了那些不能直接作用在病体上的手段,只用人类能够理解,能够看见的手段治病。
孙思邈摇摇头道:不管是内五门,还是外五门,都相信这个世间有神灵存在。你难道真的不是仙隐门弟子?
王君临淡然的说道:这很重要吗?
孙思邈怔了一下,苦笑一声,说道:好像真的不重要,其实在有些时候所谓方外高人的身份,随着我对病症的认知逐渐深入,也变得越来越茫然
王君临却一脸不屑的说道:但我认为当今天下的医术,即使如孙先生这等神医看病,也都算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一种手段而已。所谓药医不死病就是这个道理。
孙思邈冷哼一声,说道:听你这样说,岂不是说我们这些医者都是一些骗子?
王君临叹口了气,说道:如果说世上的病症如同泰山一般巍峨,那么天下间的这些医者,是在用牙签挑土,希望能够移走这座大山。
孙思邈饶有趣味的瞅着王君临道:这么说来,你所说用刀子切开尸体,摘取人的五脏六腑,清理的肠肚,砸开头颅,就是为了观察人的内在?这算不算是用牙签挑泰山之土的一种手段?
王君临仔细回忆了一下后世的解剖学,发现孙思邈说的好像是正确的,他在后世时曾经听一名西医朋友把解剖尸体的过程说的比这还恶心百倍。
事已至此,只好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的确是这样的。
孙思邈愣愣的看着王君临,过了良久,才咬牙低声说道:我也想这么干!只是苦无尸体
王君临脸色发白,不管是在后世,还是来到这个时代,他杀过很多人,但是,要他给孙思邈找活人,让其用来解剖,他觉得还是做不到。
孙先生在说笑?王君临故意说道。
孙思邈嘿嘿冷笑道:我见过无数的疑难杂症,对人体也算是熟悉,然而,我熟悉的只是人的外在,用脉搏,体温,粪便,尿液来推测人的内在,这让我已经非常的不耐烦了,你知道有多少次,我看着那些垂死之人,有多么想破开他的身体,看看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形,最终导致他生病死亡,这些天听了你说的一些话,再加上由你这个大名鼎鼎的毒将帮忙,我却已经闯过了那道心关
王君临脸色微变,二话不说,转身就匆匆离云,身后传来孙思邈如同夜枭一般的大笑声他却没有注意到转过身的王君临嘴角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孙思邈的反应都在王君临的预料之中,也是任何一个医学研究者应该有的反应。
听得出来,孙思邈说要解剖尸体的说法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任何一个对医学和长生狂热到他这个地步的人,谁不想把尸体切碎,一点点的研究一下呢?
猞猁毛毛可能刚刚洗完澡,身上的皮毛还有些潮湿,这家伙现在一天一个样,身体越来越威武神骏,一身毛发竟然是极为少见的纯银色。此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往刚刚回到书房的王君临身边一趴,脑袋放在王君临腿边,几乎瞬间便开始发出猫科动物睡觉时特有的轻微打呼噜声,看其嘴上血迹,王君临知道这家伙刚刚将那只牛咬死了,并且吃了下去。
前几天刚刚搬到这座庄园的时候,毛毛的吃食根本就不用他操心,庄园里面的各种动物都被这家伙狩猎,变成自己的食物,只是没几天,便被他给吃完了。
不过,在王君临的吩咐下,新的秦安侯府旁边小马场四角多了一个的猪圈羊圈牛圈,里面养满了猞猁毛毛的食物,王君临每天会放出一只猪一只羊和一只牛,在小马场里面任由其奔跑,然后让毛毛自己追捕。
:非常非常抱歉,今天只有一更,我们单位的考试有一门理论,四百道理论题要背会,我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明天晚上就要考试了,考试对我很重要,不过考试完,我立刻就会恢复正常更新————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宴请
时间就在王君临想法设法引导孙思邈去解剖尸体中度过,一个月之后,此时各州各郡各县的士子文人已经入了京都,有钱的找客栈住下,在京城有相识亲戚朋友的找人投奔,没钱没人的只好跑到京都郊外庙宇道观和农家将就一下,杨坚对这些寒门士子非常在乎,特意安排人在京城外搭设军帐,供那些实在找不到地方去的寒门士子暂住一阵。
秋试由礼部主持,分作三场,分别在九月初三十一十四日进行。这一个月以来,礼部也曾经派人给王君临送来一份计划方案,礼节性的询问王君临有没有什么意见。王君临看都没看,便说没有意见,让这位前来试探的礼部官员心中大喜,也让他身后一大批让他来探口风的门阀权贵们微微松了口气,心中多了很多大胆的想法。更有甚者认为这秦安侯只是一粗鄙的武将,对读书人的秋试能懂什么,这一次显然陛下要失算了。
在之后,礼部方面对王君临便根本没有任何的安排,所以他倒也清闲。主考高颍也从没有主动与王君临接触,其本人也是深居浅出,除了礼部尚书周成言上门与其密谈半天之外,所以拜访他的门阀贵族和官员都被拒之门外。
只是偶尔还是会有各地士子,跑到秦安侯府外徘徊,想着提前和王君临接触接触,培养培养感情,若真能够攀点交情,也算是意外之喜。
只是这些士子看着秦安侯府那门脸,那石狮,才知道这位秦安侯并不光是凶名赫赫,同样也是一位开国侯,真正的高门新贵,阶层森严,这些寒门士子哪敢贸然叩门相访,只好悻悻然离去。
王君临这些天闲着没事,也曾装扮成一名年轻士子四处看看这些士子入京后的状况,发现有些穷苦家的孩子入京后确实极苦,虽然皇帝杨坚让朝廷在城外搭设帐篷,一些土庙道观也暂时供应住宿,但是京都居大不易,依然有些人囊中羞涩,竟是连饭钱都快负担不起。
想到大隋亡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掌控整个帝国的官员几乎全是门阀贵族,事事以家族利益为先,国事放到第二位。王君临心中有些感慨,本着一种很复杂的心理,派人暗中洒出万贯钱,将那些穷士子的生活安顿了一下。
虽然因为知道大隋国的命运,王君临心底隐隐有一些不臣的想法,但从感情上他依然难以接受堂堂华夏皇朝竟然三次败于高丽小国之手,这是华夏民族的耻辱。
九月初三,秋试开始前两日,王君临实在受不了孙思邈三番五次邀请他一起解剖尸体,便带着牛进达出来溜达。
秋试还没有开始,王君临便隐隐感觉到结果肯定会让杨坚大失所望,几乎把控着整个朝廷的门阀贵族们绝不会坐看属于自己的权力被寒门士子分走哪怕很小一部分。按照王君临来说,大隋开科取士的时机或者说条件还没有成熟,眼下强行进行秋试,只会让朝廷动荡。而他出府游荡,自然是打着自己小算盘的。
寒门士子中定然是有一些人才的,这些人才难以进入朝廷为官,失意之下,若大名鼎鼎的秦安侯王君临在这个时候伸出橄榄枝,不管是给后者当幕僚,还是带到高台城自家三亩地盘上为官,总有人愿意的。这也算是储备人才不是。
所以,王君临躲开孙思邈的同时,看能不能淘到几个人才。
能够在城里面住得起的,即使是寒门也不算是穷人,毕竟门阀贵族下面还有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地主豪门,这些人愿意跟着他去雍州的可能性太小。所以王君临准备直接出城去看看。
从南门出城,看着护城河里的清水细荇,王君临只感觉豁然开朗,这还是他来到京城之后第一次出城。
说实话,比起不管到什么地方,总有一群群的人指指点点,对其围观拍照的后世名人,王君临虽然已经名扬天下,但到目有为止,京城里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的人并不多,再加上一幅士子文人的打扮,只会认为他是外地赶考的读书郎,谁能想到他会是大名鼎鼎的毒将。
所以他行走在京城内外,很是舒服。尤其是在出城的那一刹那,他感觉无形中这座城池给他一直存在的威胁或者说压力荡然无存,城墙下行走着,王君临斜着眼打量着那高高的城墙,看了一眼城墙上一片肃武的士兵,将目光从那处收了回来,想起在后世曾经去西安城墙上游玩,虽然后世西安城墙是明朝主修,但他依然不知不觉中在心里面将两者重合。
侯爷好有闲情雅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