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就眼前的情报来看,河北诸郡被来护儿击溃的贼寇有一半以上都有往王须拔部投去的趋势。”沈果儿继续道。
王君临摇头道:“王须拔短时间内兵力大增未必是好事,首先,粮草有限,人一多,粮草必然不够,从而影响士气。其次,来投的流寇大都是乌合之众,打仗的时候反而容易动摇军心,冲乱王须拔的精锐部属。”
说到这里,王君临心中一动,道:“或许来护儿是故意驱赶着这些流寇去投王须拔,军队始终贵在精而不是多……”
沈果儿目光一闪,道:“来护儿自昨日开始,便在上谷郡顿兵不动,的确如王爷所说,可能有意在等各路溃兵去投王须拔……”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
三月下旬春暖,原上芳草萋萋,野花繁发,并州南山下官路上百余骑奔趹而来,践踏已经覆盖官道的草花。
百余骑为首者约十七八岁,剑眉星目,面容硬朗,穿着青色铠甲,如鱼鳞般的甲片在夕阳光下,熠熠生辉。
道路前方突然出现一辆马车,十来名随从护在马车四周,挡住前路。
百余骑为首青年目光一凝,提马停下,身后武士手握刀柄,暗中警惕,这年头碰见拦路劫道的强人,实在是太常见了。
马车中钻出一名三十来岁的,眼睛深邃的青年男子,踱步而来,李世民看清来人,连忙下马,主动行礼道:“原来是无忌哥,世民有礼了。”
这拦路的青年正是长孙无忌,其妹观音婢三年前便嫁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也是一见如故,关系向来很好。
“世民,我在这里可是等你两个时辰了!”长孙无忌作揖回礼。
李世民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无忌哥是想跟我去太原……”
……
二人寒暄几句,便一同上路,不过长孙无忌毕竟是文人,虽然会骑马,但李世民还是体贴的将速度慢了下来。
“秦安王带领五千人,杀溃中原三十万贼寇,十数万百姓面前将十四名贼首千刀万剐,真是大快人心啊!”路上休息时,李世民突然一脸感慨的说道,神色之中充满浓浓的向往之色,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余光却注意着长孙无忌的神色变化。
长孙无忌神色如常,眸中也有敬佩之色,但却摇头道:“秦安王与我交情不浅,乃一代奇人,神通本事往往出人预料,可为震世枭雄,但为人毒辣,行事肆无忌惮,如今已经从根子上触动了所有门阀世家和大贵族的利益,成为所有门阀世家的公敌,如此情况下,即使本事再大,也难成帝君。”
李世民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放了下来,说道:“但不得不说,乱世逐鹿天下之势已成,秦安王却是最为厉害的的逐鹿猎人。”李世民负手身后,举目望南山麓原,“河北诸郡若乱,而来护儿又难以灭了王须拔,秦安王大可以发兵平贼,坐拥河北六郡,而观望天下形势……”
长孙无忌暗自观察,发现李世民身上没有丝毫十八岁青年应该有的毛燥,有着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沉静气度,考虑问题非常缜密,却又目光长远。
长孙无忌心里也是微叹:“天下将乱,山河破碎,逐鹿而为天下雄主者,唐国公这些年暗中各种布置,又有着门阀世家支持的天然优势,胜算不比王君临差啊!”
心中感叹,面上不露丝毫,长孙无忌说道:“世民,我建议你不要急着去太原,而是在并州其他三郡走上几天,将并州各郡地势考察一遍。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又摇头道:“我父亲谋划太原郡时,已经派人将并州地形地势考察非常清楚,我打算绕路去一趟潼关。”
长孙无忌闻言,眼睛一亮,笑道:“潼关位于三郡交界,南倚华山,北对黄河,河山之间宽不过二三十里,南原沟深坡陡,原下河谷狭窄,形成天然的险阻,通称函谷关。”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眸中精光闪烁,笑道:“潼关位于函谷的西端,紧靠潼水。关城东面有一条支流,叫禁沟,禁沟的上下东西各方面包括金陡关在内,还有潼关、麻峪等十三座关隘,使南山之麓到黄河岸边,层层设置,拱卫潼关。此为并州通往关中长安的门户。”
长孙无忌同样笑道:“若是能够割据关中,以潼关为门户,分兵出武关夺汉中,可望天下……”
说到最后,两人互视一眼,同时仰天长笑。
关中、并州流寇同样不少,但之前罗艺执掌并州大军,出手狠辣,大军所过之处,流寇全杀,一个俘虏都不留,吓得不少流寇远离。即使有少股流匪扰袭,却也无法撼动李世民随扈的一百多精锐。
只是之前流寇横行,再加上持续的大旱,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路所过,大道旁上,满目都是疮痍悲凉的流民。
李世民听从长孙无忌的意见,沿途从流民捡选健锐,到达潼关时,已经有千余健勇,加上家眷,将近两千五百余人的队伍。在流寇和官府控制地域之间穿行。
李世民又采纳长孙无忌的方法,将随行家眷编一部,千余健勇编一部,将他麾下一百多精锐打散,作为火长、都头,将流民健勇打散编入其中,沿途剿了些小股流匪,获得一些兵甲补给,兼以练军。
走到关中长安境内时,李世民有意带领这千余流民为主的军队参与剿匪,不惜死伤,经过实战磨练,手中已经有了一千精兵。
……
……
“王须拔不可小觑,来护儿欲借溃败的乌合之众乱了王须拔的人马,不想王须拔早有预料,虽然被来护儿率军封在老巢。但却将精锐与普通流寇分营而治,互不接触,来护儿硬是没有攻下。”范阳郡远东行军总管府议事厅内,沈果儿给王君临汇报最新情报。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王须拔叛匪如今已经有十余万人,全部困在上谷郡南边丘壑之间,虽占了明山县,但若一直这样下去,也只是涸辙之鱼、笼中困兽。但妙在王须拨提前派魏刀儿带领十万新投流寇走山道小路攻下了南山县,反而从侧后牵制了来护儿的精力和兵力……”王君临手撑在案头,看着堪称是当世最精准的地图,指着上谷郡的南山县,说道,“给尉迟敬德和罗士信传令,让老虎营和旋风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做好随时五百里急行军的准备。”
待行军总管府的参议将命令记下,并下去传令后,王君临又给张天冈道:“你们特战队的人可以提前潜入了,具体怎么做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张天冈咧着嘴笑道:“王爷放心,卑职知道怎么做。”
魏刀儿攻陷南山县,使之前困于明山县的王须拔叛军不再是被因孤军,反而来护儿的五万精锐有被合围之忧。
因为,王须拨和魏刀儿麾下流寇多达十五万,魏刀儿所部十万刚刚投效的流寇倒也罢了,很多人没有经过训练,其实就是民夫,连人手一把兵器都不够,威胁实在有限,但王须拔所部明山县的五万精锐反贼就大为不同。
王须拔本身为并州一名将领,当年杨广登基时,在并州跟着杨谅和高颍先后谋反惨败后,王须拔率两百多名亲兵心腹逃到上谷郡隐姓埋名,落户为民,暗中在上谷郡秘密经营了九年时间,才趁杨广发兵高句丽时,在上谷郡起兵。
起兵之初就劫了官府送往高句丽的粮草,获得大量的补给,兵力迅速扩张至五万人,据明山县为老巢,尽歼上谷郡派来剿匪的郡兵,获得大量的兵甲、补给。
但王须拔对距离上谷郡只有五六百里的范阳郡秦安王极为忌惮,兵员满五万之后,便不再扩大势力,而是暗中练兵,并且很少随意屠戮百姓,相比其他贼首,恶名不甚。
事实上,大多数流寇反贼被官兵撵着走,并且盲目的扩大人马,且在一地停留太长时间,粮草补给就会十分困难,被迫选择以流寇转战的方式来分散补给压力,反而没有根据地,最终难以成事,不是被灭,就是被其他流寇吞并。
而王须拔在明山县经营了两年多,利用地形修建不少军寨和关口,治内百姓也已经认王须拨为主,而王须拨深知兔子都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对明山县百姓颇为善待,在百姓看来比官府好了太多,反而颇得民心。
所以,来护儿若是被王须拨和魏刀儿带领十五万叛军形成合围,王须拨再利用明山县百姓对官兵的痛恨,来护儿若是陷入明山县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麻烦就大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阳来的钦差
来护儿陷入上谷郡南山县,朝廷在河北能调用的大军屈指可数,几乎所有人都想象不出除了秦安王的远东军之外,还有谁能够给来护儿解围。
但不管是杨广,还是各个门阀世家都不想让王君临的远东军离开范阳郡哪怕是半步,所以即使看着来护儿陷入王须拔的十数万叛军的包围之中,杨广依然没有打算下旨让王君临发兵。
而就在暴跳如雷的隋帝杨广和朝廷诸公下令让上谷郡所有郡兵去支援来护儿的第二日,王须拔麾下五万精兵派出两万,绕道偷袭上谷郡城,在内应的配合下,半夜突然城门打开,伪装成流民在郡城附近徘徊的两万精兵迅速进城。
城中本来还有留守的两千郡兵,只是郡守慌乱之中带着随从护卫从另外城门逃走,所以这两千郡兵几乎没有抵抗,也从另外三个城门四散逃走。
上谷郡城和两个县城已经落在王须拔的手中,这相当于半郡之地已失,甚至只要将来护儿带领的博陵军消灭之后,王须拔可轻易占领整个上谷郡,成为继刘武周、梁师都、杜伏威、辅公祏四人之后,第五个占领一郡之地的叛军。当然在朝廷眼中还有王君临。
所以,王须拔在将来护儿包围的同时,还轻易攻下上谷郡城的消息传到洛阳之后,对于洛阳城的隋帝杨广和掌控着朝廷的诸门阀世家来说,无疑是个惊天响雷。
事实上,对于来护儿来说,上谷郡城落入王须拔手中,从地形上来看,他才真正的陷入王须拔五万精兵和十万流寇的包围之中。
……
……
四月初以来,受渤海季风影响,范阳郡迎来了梅雨时季,连着数日来细雨淫绵不息,整个范阳郡都笼于水烟雨雾之中,河畔新发的柳枝青翠鲜丽,王君临在王府中一片小湖边上的亭子里一边赏雨,一边看着沈果儿刚刚送过来的最新情报,沈果儿、杨空蝉、香水挨着石桌子伺候。
绮红新翠薄衫,明艳动人,似乎这满江满山的翠色,皆不及三女怡人。
一个车队在足足五百名精兵的护送下,行事匆匆的进入了范阳郡,看那五百精兵高头大马,盔甲鲜明,分明是洛阳保护京都的府兵精锐。
几乎在车队进城的同时,王君临也已经得到了消息,玩味的笑道:“皇帝派裴世矩过来,又让元庆带着五百精兵一路护送,难道是怕我将钦差赶出去不成。”
一炷香后,洛阳来的钦差队伍来到了秦安王府外面,没过多久,有下人来报:“王爷,洛阳派来的钦差,带着圣旨来的,让王爷去接旨!”
杨空蝉冷笑道:“王爷,皇帝和洛阳的那些人难道想让王爷跪着接旨不成。”
王君临笑道:“让裴世矩和元庆来传旨,皇帝和洛阳的那些人也是用心良苦,你们想想,我若是不对圣旨和钦差不敬,消息传开之后,天下人要是认为连大名鼎鼎的毒王都反了,这大隋江山恐怕立刻有分崩离析的危险。所以,这接旨该有的程序和礼仪还是要有的。”
香水笑道:“我已经让下面人准备好了。”
王君临赞道:“你个丫头越来越聪明了。”
香水先得意的看了一眼杨空蝉和沈果儿,然后才撅着嘴抗议道:“人家已经不小了,都十九岁了,若不是师父说我们满二十一岁才是结婚生子的最好时间,我都感觉没脸见人了。”
香水口中的师父当然是聂小雨,不管是香水,还是罗士信、李元霸,亦或是沈果儿,聂小雨说的话在很多时候就是真理,即使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乃至惊世骇俗,也毫不怀疑。
王君临当然知道朝廷派来钦差,带着圣旨大老远的来到范阳郡是为了什么。
来护儿率博陵军退守上谷郡白河县已经彻底成了孤军,杨广直接派了钦差带着圣旨来到范阳郡,说明在杨广和洛阳那帮人的眼里,上谷郡的局势已经糜烂到不得不请他发兵的阶段。
沈果儿突然说道:“洛阳那边传来消息,裴世矩手中有着不少请王爷发兵的筹码,不如王爷故意拖延几天,给裴世矩一些压力,让他将该给的好处全部拿出来。”
“来护儿那边还能撑多长时间。”王君临想了一下,问道。
“以来护儿的本事,又抢占了一个县城,虽然被围,但坚持半个月没有问题。”沈果儿连忙回答。
王君临略一沉思,点了点头,吩咐道:“果儿,你去见裴元庆和裴世矩,就说我去盐城巡视,不知道何日会回来,请他们到府中偏院住下……”
沈果儿答应一声,自顾去传话安排,杨空蝉举手揽发,美睐明眸定定的看了王君临一眼,才说道:“皇帝和洛阳那些人想必以为,王爷只要一发兵,王须拔带领十五万反贼轻易便可被剿灭!”
“你猜皇帝会以什么样的名头让我发兵”王君临看向杨空蝉,笑道。
“我猜皇帝不敢给任何额外的名头,而且还会想法设法防止王爷灭了王须拔之后,顺便控制了上谷郡。”杨空蝉剐了王君临一眼,不满意王君临考验她的才智。
香水见杨空蝉对王君临眉目相视有意在言外的勾引之意,心中不爽的说道:“那可不一定,皇帝若是聪明人,当认清现实,只要王爷出兵上谷郡,必然不会轻易退兵,我猜是派一名强势的上谷郡守,来节制王爷……”
“如今这大隋还有谁能够在王爷面前强势得起来。”杨空蝉笑道,“不信我们打个赌”
“赌就赌。”香水眸中闪过自信的光彩,毫不犹豫的便答应打赌。
香水如此自信,杨空蝉反而有些犹豫起来,但见香水故意流露出鄙视的眼神,也毫不示弱的说道:“好,就这样说好了,我若是输了,上个月我在郡城中置办的那座府邸便送给你这个丫头当嫁妆了,但你若输了,以后看见我要喊我小姨。”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这才是最大收获
香水嘻嘻一笑,道:“你那座府邸听说比王府还要漂亮,我这丫头要定了。”
王君临笑了笑,看着一大一小两美女争辩打赌,心想这两种可能性应该都有。不过与裴世矩见了面之后,应该能够确定一些东西了。
……
……
第二天,沈果儿带着军情府哨探送来的急件,来王府向王君临禀报,王须拔麾下流寇又轻易占领了上谷郡另外一个县城。
至此,整个上谷郡,除了来护儿死守的白河县之外,只剩下另一个距离白河县最近的黑河县,而黑河县之所以没有失陷,是因为本来救援来护儿的三万上谷郡兵全部在那里。
若是王须拔不顾消耗的急攻白河县城,即使王君临愿意发兵上谷郡,赶过去也是要四五天之后,万一白河县城被攻破,来护儿带领的博陵军全军覆没,朝廷将会失去另一支能够依靠的强军。
又过了两日,上谷郡三万郡兵被王须拔使计引诱而出,遭受魏刀儿带领两千骑兵和四万流寇的伏击,大溃东逃,连同黑河县城也在同日失陷。
来护儿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他趁着叛军分兵攻打上谷郡兵的时机,派了一万骑兵出城偷袭,找准叛军最弱的一块,突围而出,占领了白河县东边十里外的黄风寨,并且死死守住,与白河县的三万余博陵军互为犄角。
但也只是让来护儿的形势稍微好转而已,因为这座黄风寨同样被叛军包围起来,所以来护儿依然是孤军,白河县城和军寨也依然是岌岌可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