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几名雁门郡的小吏带着被组织起来的城中百姓跑上城头,用简易的担架把数十名运气不好中了箭的伤兵抬了下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雁门城的守军刚刚坐下喝口水,吃一些干粮,来不及休息,又是一通号角从城外突厥大营方向响了起来。
抬眼看着远处又搔动起来的突厥大军,宇文成都咬着牙,一脸的郁闷,心想那始毕可汗想要活捉皇帝陛下的不知有多么强烈。
正这样想着,待宇文成都看清对面的敌阵时,脸色顿时变得异常难看。虽然知道自古以来侵略者攻城时都会用到这一招,而且宇文成都眼中百姓也远没有王君临这么看重,但此时还是让宇文成都异常愤怒。
突厥骑兵一批一批压着这些天抓获的雁门郡百姓和俘虏的五县的县兵队伍,往雁门城这里聚集过来。
从雁门城的城墙上望过去,在突厥大军军阵的侧前方,大量的大隋平民被聚集起来,不时有负责看守的突厥骑兵穿行而过,朝人群里挥起鞭子。甚至挥去钢刀,在人群里的男男女女身上带起血肉来。哭泣之中,那黑压压的一片,犹如巨大的牛羊群。
步伐踉跄的老者、面无人色的孩子、抱着襁褓的妇人、浑身是血的青壮甚至是已经死去的人的尸体,大多都被绳子一片一片的牵着。富商、官员、义军、平民,在那黑压压的队伍里。
一个一个衣衫褴褛的发出低泣的声音。由于突厥大军的喝骂与打杀,敢大声哭泣的人反而不多。偶尔有一两个,便被附近的突厥士兵随手一箭射死了饶是如此。大片大片的哭泣还是汇成了凄惨无比的声浪,传到雁门城墙上来。
城墙上的守军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一些军中将士或许会一时热血,想着要带兵出城救人,但他们却做不了主,在能够做主的大隋君臣眼中,如今皇帝陛下和他们这些重臣在城中,这些百姓虽然无辜,但又怎么能够比得了陛下和他们的安危这是此时城中所有文武官员和杨广自我安慰且理所当然的心声。
突厥大军望台之上,始毕可汗看着周围的状况,然后挥了挥手。
“进攻。”他说。
突厥大军吹响了号角。
剧烈的痛疼到了现在,似乎已经渐渐的麻木,冰冷寒意降临到身上,仿佛也已经没有感觉了,喧闹的声音响起来时,他被拖得站了起来,挤着往前走。
空气里漾着薄雾,远远的,是河口县的城墙,突厥大军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他叫冯仲明,是雁门郡的一名寒门老书生,四十一岁,不久之前,他有一个妻子,有一个即将成年嫁人的女儿,现在已经没有了。
冯仲明一直觉得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好似是幻觉,也许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可以醒过来
两天前,一支突厥军队冲进了他所在的村庄,他们被抓出来,他亲眼目睹一群突厥士兵凌辱了他的妻子与两个女儿,而后杀死了她们,并且打断了他的一只手,又用一块石头打在了他的头上。
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绑着牵在队伍里了,断掉的右手一被拉扯便是难言的剧痛,他踉踉跄跄的往前走,浑身颤抖中,眼前闪过的只是妻子与女儿死去的情景,他不断地回想那一刻,后悔当时自己为什么没有找个锄头或者耙子,或者当时在他不远的地方就有菜刀,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去拿。他更后悔没有跟着对门的邻居,那位猎户去参加叛军。
在他的前方,是一个衣服被扯得稀稀拉拉,衣不蔽体的女人,大概三十多岁了,一直在哭。
他的断手被拉着,疼痛导致他不停的倒下。身上的衣裤由于本就不太好,裤腰带断了,裤子掉下去时也将他绊倒在地,一名突厥士兵过来将他打了一顿,前后行走的队伍将他拖在泥水里。从那之后,他下身连裤子也没有了,就那样被拉在队伍里走。
一个中年的男人,一个读书人,就那样没有裤子被拉得一路走,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也已经难以想得清楚。
一路前行,没有停留,人群中许多人的屎尿都拉在裤子里,一边走一边升起臭气,没有吃的,只有在经过溪流的时候。
他们被允许喝水。前行一天之后,他们被聚集在雁门城外突厥大军大营中。然后过去这个夜晚,冯仲明被拉得走起来。
为什么不去参加叛军呢貌似山中的那些叛军突厥人并没有去打他们,还有当时为什么不去拼命呢他在心里想,然而前后左右,都是哭泣的、不得已往前走的人,后方似乎有人被杀了,突厥士兵的声音愈发凶戾。
浑浑噩噩的视界里,冯仲明知道突厥人是在将他们往雁门城的方向赶。城墙上有皇帝陛下的龙旗飘扬。有密密麻麻的官兵,冯仲明心想,陛下也许会派兵下来救人。但心中的某种明悟和恐惧也越来越深这种情况下,那狗皇帝怎么可能救自己这些贱民。
拉扯的力量使他踉跄的前行几步,突厥士兵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有人从他身边过去,挥刀砍断了绳索。却也是那些突厥士兵,他们混在人群里。往城墙那边举起了弓箭。
嘈杂的声音中,有人在后方大喊“走跑不走就死”间或也响起惨叫的声音。
捆住冯仲明手臂的绳子还在,但它已经不再连着前方与后方的人了,可是冯仲明仍旧被推着、挤着往前走,在他前方的,就是已经矮着身子搭着弓箭往前走的突厥士兵,冯仲明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勇气,他想要上拼尽全力去咬那名突厥士兵一口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突厥人新的打法
非常非常抱歉,断更了四天。
冯仲明终于有了勇气,想要拼尽全力去咬那名突厥士兵一口。
这样想着,冯仲明嘶哑的吼了一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极为艰难的站了起来。
但就在他踉跄着站起来,恶狠狠的看向那名突厥士兵的瞬间,城墙上飞来的一支箭矢,射入他的右眼之中,他发出一声惨叫,跌坐在地上,然后被后面的人踩在了脚下。
有第一个人踩他,就会有第二个人,等第十七个人的脚踩在他身上时,他身体不再扭动,嘶哑的惨叫声也停了下来。
冯仲明永远地死去了。
每个名族,每个国家,自古以来面对外敌入侵时,既有王君临这样的无敌英雄,也必然会有冯仲明这样的懦弱、可怜而可悲的人存在。
在冯仲明的尸体周围,无数的人正在惨叫、奔跑、呐喊着,突厥士兵驱赶着大隋平民的俘虏,射着弓箭,扛着云梯,往雁门城高达四丈的城墙冲过去了
对于突厥大军必然会逼迫抓捕的平民百姓当做掩护去攻城,雁门城内的隋帝杨广和他麾下裴世矩、独孤长苏、虞世基等臣子并非没有想到,但他们从来没有将这件事情当成什么负担。
在他们看来,这些贱民竟然不主动来雁门城救他们,而且向突厥人投降,这本来就是该死,既然还帮突厥人来攻城,自然是直接射死算了。
所以被突厥人犹如牲口一般,强行驱赶而来的百姓全部死了,少部分被负责驱赶的突厥人打死了,大多数被城头上本来应该保护他们安危的大隋军队给射死了
始毕可汗和所有的突厥人显然没有想到驱赶来的大隋百姓没有起到半点作用不说,还貌似激起了雁门城头上不少隋军士兵更大的拼命之心,所以最终他们依然攻城失败,丢下数千具尸体退兵而去。
除了派一万人去攻打王家堡之外,始毕可汗强行命令人马仍旧持续的对雁门城发起进攻,不过因为突厥士兵士气变得低落,各部族头领对始毕可汗意见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稍微的改变了进攻的策略。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突厥大军不再执着于破城,而是执着于以抛石机和抛射弓箭杀人。
改变策略的第一天,宇文成都和裴世矩等人便发现守城的隋军死伤开始增加的情况,而让他们更为担忧的是,已经有七八天的时间王君临和其他各路勤王援兵没有出现了,为此杨广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自然是生出各种想法。
独孤长苏甚至暗中找杨广说了不少闲话,提到王君临是想借突厥人弑帝,但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所以才带领大军勤王,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
突厥大军发现眼下想要在短时间内破城很难,只有利用人数的优势,将守军杀得大量减少,城墙上的守军顾不过来时,才能够破城。
所以,突厥大军持续地对雁门城发起进攻的方法有了一些改变。
他们没有再使用饱和式的大规模进攻,而以佯攻和充满弹性的散兵冲锋为主。
在雁门城周围大片大片的冲锋不断的出现,而后又迅速地退了回去,真正造成杀伤的是大规模抛射的箭矢,包括射进来的火箭。
城内守军之前已经做了防火的准备,但这样的环境里,一旦被火箭射中,箭伤加上烫伤,一般人都会迅速地失去战力。
当然,这样的弓箭对双方之间的伤亡率都不高,突厥人也已经表现出了他们战斗敏锐的一面,冲锋的士兵虽然前进之后又退回去,但随时都保持着可能的冲锋姿态,这一天里,他们只对雁门城的几个不关键的点发起了真正的进攻,随即又都全身而退,双方都在考验着彼此的神经和韧性。
“该死的突厥狗,就让他们跑过来跑过去,我们以逸待劳,看谁耗得过谁”雁门城头上宇文成都奔行在偶尔射来的箭矢当中,为城墙上守军士兵打气“但是,谁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之中可是一直带着云梯的,随时可能会猛攻,所以我们随时要准备好和他们硬干一场”
到得半夜时,虽然在对射中产生的伤亡没有突厥人猛攻城时高,可是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保持着紧张感,雁门城中的守军当中,积累的精神压力却普遍不小。
到得后半夜,守军最为困乏的时候,突厥大军如潮水般的发起了一次正面进攻。在几轮与之前无异的箭矢对射后,陡然间,喊杀的呼啸声漫山遍野的涌来
灰色的天幕下,一瞬间,五万突厥大军冲出了他们的营地,他们扛着木梯,举着盾牌,朝着雁门城疯狂涌来。在城墙正面,几辆缀着厚厚盾牌的大车被士兵推着,往城门所在的方向碾压而来。
喊杀声震彻原野,箭雨漫天飞舞,八牛弩也从没有停息过,兵锋延绵,城头城下,无数人在呼喊之中奔行攀爬和厮杀,然后死去。
声浪呼啸,雁门城城四周,鼎沸的人声点燃整片夜色。
来回的火矢犹如夜空中飞窜的流萤,一阵一阵的,照亮人们的视野。大量突厥士兵举着盾牌冲过地面,他们有的扛着梯子,在他们身后的稀稀拉拉杨树林里,火光燃成一片,点燃了箭矢的射手们一拨拨的冲出来,射出箭矢,旋又退回去。这个时候,便会见到大量如飞蝗般的光点往雁门城墙上落下去。
覆盖式的打击一阵一阵的落向城墙的高点,太多的火矢落在城墙上,上面放置滚木等守城器物和士兵身上的衣服甚至还会燃烧起来。
突厥士兵举着盾牌奔行墙外,只在特定的几个点上猝然发起猛攻。梯子架上去,人群蜂拥而上,雁门城内部,防守的士兵们端着滚烫的燃油哗的泼出来,然后一支火箭,便能够瞬间燃起一片大火,烧死的和烧伤的突厥人虽然不多,但燃起的火人,给突厥大军中引起的惊恐不小。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控制着一切的聂小雨
从城墙里刺出的枪阵如林,将试图爬进来的突厥人的精锐刺死在墙头,远处城外有点点光斑奔出,试图朝这边墙头齐射时,城墙内部的冲过来的弓手们也将火矢射向了对方的弓箭手群落。
有时候突厥士兵射得快些,有时候则是雁门城的守军。当墙头上落下点点火光,躲避不及的宋军士兵抱着伤处惨叫着在地上打滚时,外侧便又是一阵进攻压上来。
伤者还在地上打滚,增援的也仍在远处,城墙后方的士兵们便从掩体后冲出来,与试图强攻进来的突厥士兵展开了厮杀。
“王爷,根据军情府综合这几天雁门城攻守战的情况来看,雁门城快守不住了,最多还能够坚持三天。”大隋援军大营,帅帐之中,沈果儿向王君临每天都定时汇报雁门城的情况。
“雁门城已经比我预料中坚持的时间要长不少。”王君临略有些感慨的说道,“如今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王爷,突厥人换了攻城的方法之后,城墙附近还不至于出现大的缺口,但压力已经逐渐显现。尤其是突厥大军不惜箭矢的消耗大肆使用之后,城内守军便会被压制住。”沈果儿连忙说道。
王君临明白,即使在冷兵器时代,打仗在很多情况下打的依然是看谁有钱。
王君临笑道“突厥人这般肆意作用弓箭抛射根本坚持不了多久,而没有了箭矢的突厥骑兵战力至少再下降三成。”
他当然知道,这个看似对突厥人很有利的打法,实际上是聂小雨让始毕可汗下达的命令。
夜风呼啸,昼夜来去,清晨来到了。
雁门城的这个早晨,格外安静,除了细雨的飘落,大半夜的厮杀,不论城外还是城内,人们总是需要休息和吃饭的。
然而,宁静总是短暂时,城内负责搬运守城器械,同样忙活了一晚上,也被城外抛射进来的箭矢死伤了一些的百姓隔着远处的那堵并不高大的城墙,有号角的声音隐约而突兀地传来了。
巨大的物体正从天空中经过。砰的闷响,微亮的天色与飘雪中,像是有风忽然经过,不少百姓的身体缩了一缩,他们感到大地都在动,有人在远处“啊”的大喊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攻城的声音在一瞬间拔至最高,恐怖的声响淹没了城池,摇撼着它所接触的一切
突厥人即使是吃饭的时候,都要用抛石机抛射石头,给守军制造紧张气氛,为的是拖垮守军,让他们没有时间休息。
表面来看是始毕可汗英明神武,将雁门城兵力不足的弊端看得很准,各部族头人和将领都对这种打法非常信服。
但突厥人为了找到和搬用各种顽石,再加上不断派去支援王家堡的人马,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兵力,每个人都在不断消耗体力,即使还活着,到最后也没有多少力气了。
结果便是突厥大军和雁门城守军一样,都是休息不好,疲惫打仗。
此外,因为突厥人如今粮草紧张,在城外吃住远没有雁门城城中守军好,且他们攻城所耗费体力还要超过守军很多。最终导致突厥大军比守军还要疲惫得多。
对于攻守双方寻常士兵来说都是度日如年的日子一转眼又过去了三天。三天时间之内,不论是守军,还是突厥大军,睡觉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五个时辰。
三天的时间,突厥大军在雁门城前又损失了近两万人,但在王家堡却不知不觉中损失了近万人。
数百丈长的城墙外,突厥大军攻势如海潮,而在城墙的内部,已经疲惫不堪的宋兵犹如蚁群疯狂上下,如今他们的兵力已经不到两万人,城墙上的防御,已经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突厥人对整个南面城墙发起了剧烈的进攻。其疯狂程度,足以让每一段城墙的守军都感到心惊胆寒。然而突厥大军也正是以这怒涛般的攻势试探着城墙上的薄弱点,更准确的说,是主动制造薄弱点,试图以他们战士惊人的战斗意识崩断整个城墙的防御。
在剧烈的进攻中,突厥大军的骑兵也在城下飞速奔驰,以高密度的箭矢奔射对城墙上做出压制。
一旦某一段城墙上的防御稍显疲惫,攻城的力量会疯狂地朝这边涌来,一旦突厥大军士兵冲上城头。
撕开的口子立刻就会带来相对较大的伤亡,在早上这短短半天攻城里,这样的战绩,突厥人已经做到四次了。但同样的突厥大军的伤亡更加巨大,巨大到让自始毕可汗往下,每一个突厥大军将士感到心寒。他们死伤比例实在是太大了。
若非是如今他们也已经是骑虎难下,又有聂小雨在暗中隐隐控制着一些东西,正常情况下突厥大军其实已经果断退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