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是!”众臣轰然以应。心里虽然还是非常不甘,表面上却不得不将争议暂时搁置下。
而李世民却是脸色微变,他是想给杨广说一些话,给王君临添一些麻烦,但却是想偷偷打小报告,可杨广直接在众人面前将他留下,如今即使他什么话也没说,王君临恐怕都会怀疑,更何况他见杨广没有将身边太监和侍卫挥退的意思,心中禁不住连连叹气,因为他怀疑他今天说的每一句话,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会传到王君临的耳中。
但李世民岂是优柔寡断之辈,略一衡量,便有了定计。
杨广淡淡的看了一眼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你父亲为何没有亲自带兵来救援朕”
李世民连忙一脸恐慌的跪下,大声说道:“陛下恕罪,臣臣父病重,难以下床,陛下可立刻派人去太原郡查实。”
将李世民吓唬了一下,后者也适时表现出了自己想要看到的恐慌之意,杨广脸色好看了一些,道:“你父亲的事情先不说,你先仔细的给朕说一下,这些天你们勤王大军都做了什么事情,又是如何将突厥人打败赶走的。”
李世民一脸恭敬的将这些天自他们来到雁门郡,特别是王君临带领旋风营到达之后,如何强行让众将听命于他,又是如何和突厥大军打仗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世民都不用添油加醋,他也不敢胡说不道,只不过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但这听在杨广耳中其实已经足够了。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朕原来是鱼饵
李世民说到这里,微微抬头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眼皇帝陛下,最后又低声说道:“陛下,至于走海路绕行至高句丽半岛北边,直捣突厥老巢的人马,是远东军之前驻守高句丽半岛安南国的暴熊营两万精骑,主将是臣胞弟李玄霸,对陛下向来忠心耿耿,一直给臣写信想给陛下当侍卫,对麾下兵马也一直讲述要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两侧貌似竖起耳朵认真听的太监和侍卫们,暗叹一口气,又道:“或许正因为此,秦安王才将这围魏救赵的重任交给了玄霸,只不过臣估计这两万人马虽然直捣突厥老巢,但玄霸和两万人马都已经全军覆没。”
李世民的话语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品位特别是由杨广这等疑心很重的人一听,便听出了暗藏的机锋——王君临这是一箭双雕,既围魏救赵,解围雁门郡不假,但同时也除去了李玄霸带领的两万忠于皇帝陛下的精兵。
“该死,王君临,谁给他下的旨,让他派李玄霸去直捣突厥人老巢,他为何不派那罗士信或者尉迟敬德去。”杨广听了之后,果然脸色变得更阴沉了。
说实话王君临一直是他最器重的人,即使王君临表现出了谋反之意,他对王君临有了杀意,但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这次雁门被围,杨广最希望的就是王君临能够带兵来救他,王君临也果然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带领大军来了,而且曾经好几次在雁门城即将陷落的关键时刻出现,让雁门城始终没有陷落,直至近十万守军剩下几千人,突厥人付出极大的代价攻破了雁门城,王君临又带领大军出现了,只是再之后其他所有勤王大军将士都来了,可是王君临始终没有带领他的远东军来见他,这让杨广心中怒火冲天。
“王君临,你恐怕不是来救朕,而是来杀突厥人的。”又一想李世民刚才所说
王君临统兵打突厥人的事情,杨广神色已经阴沉得能够滴下水来。
“陛下,勤王兵马来自各郡,王仁恭老将军又威望不够,唯有秦安王的威势能够让各路大军统兵一起,连日来,在秦安王的带领下,我们各路大军一直和始毕可汗麾下的数十万大军厮杀,所以,突厥人才无法用全力攻城!”看到杨广阴沉的脸色中那狠狠的杀机,李世民又添了一把火。
看着杨广此时的模样,李世民知道自己没有跟着王君临去追杀突厥人,而是在伏击之后,便立刻带人回雁门城的选择是正确的。至少与一直不见人影的王君临相比,此举为他们唐国公府在杨广心中赢来了更多的信任。
“王君临这仗打得好,那现在呢,现在王君临为何还不来见朕,真是朕的好臣子啊!”杨广一脸冷笑,眸中杀机冲天,却根本没有想过若不是王君临,他早就成了突厥人的俘虏。
“陛下,秦安王带领人马去截杀始毕可汗了,当时还命令臣等也带领大军和他一起追杀突厥可汗,但臣等心中记挂陛下安危,所以没有听从秦安王的吩咐,急着赶回了雁门城。”清了清嗓子,李世民低声又说道。
“李世民,你和王仁恭都不错,朕就知道你们对朕是忠心的,是朕的好臣子。”闻听此言,杨广脸上阴沉之色淡了一些。
不提此时让他很满意的李世民,王仁恭也是杨广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危急时刻,此人能领兵杀到,又不听王君临的吩咐,赶到雁门城见他,说明他这个皇帝做得还不算太失败。
“陛下,除了王君临之外,虎贲将军云定兴等勤王大将都在第一时间带领大军来见陛下,都对陛下忠心耿耿。”李世民将其他人都带着说上,自然是为了突显王君临这个唯一没有来的人,这令杨广听完心情越来越舒畅的同时,对王君临的杀心自然是越来越重。
不过
杨广毕竟曾经做过南征江南大军的统帅,虽然运筹帷幄并非其所长,但听了李世民说了这些天王君临带领勤王大军打突厥人的过程,杨广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了这些天以来勤王大军的战略部署。
不得不承认,在王君临的带领下,各路援军齐心协力下了一盘大棋。硬生生的将四十万突厥大军消耗至十多万,最后甚至即使攻破了雁门城,也不得不仓皇逃走,可以说即使王君临没有派李玄霸带领两万人马去直捣突厥人老巢,突厥人败局都已经定了,只是这个过程中他担惊受怕,甚至一度落在了突厥人手中。
他当然也知道突厥始毕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嗣,不是突然良心发现,更不是被他天子威仪所慑,而是局势迫使他不得不背叛始毕可汗。否则,被始毕可汗留下断后的阿史那咄苾嗣和其麾下三万底下人马只有死路一条!
“王君临果然神通广大,这场仗打得真实绝妙无比!”杨广心中赞叹,但脸上的杀机却是越来越甚。
“陛下,按照时间推断,早在陛下到达雁门城前,秦安王便已经带领两万旋风营向雁门城赶来,而早在陛下离开洛阳北巡之时,秦安王便已经派臣弟玄霸带领两万精兵直捣突厥老巢了。”李世民在恰到的时候又说了恰当的话。
杨广闻言,浑身一震,李世民的话中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王君临早就知道突厥始毕可汗带领四十万骑兵南下,但却没有派人给他提醒,甚至看着他陷入死地,被突厥大军所包围。
这是一盘前所未有的好棋,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但是,在这盘绝妙好棋内,他这个大隋皇帝却充当其中一粒棋子,一粒把数十万突厥人吸引到雁门城外的棋子。
“王君临根本就不在乎朕的死活,朕在他眼中只是一个鱼饵。”
行宫内一片沉默,李世民知道这个时候不用再说什么话了。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王君临来了
最终杨广还是采纳了裴世矩和虞世基的建议,放阿史那咄苾嗣离开,并且亲封其为突厥可汗,宇文成都、王仁恭等武将自然是强烈反对,但却没有办法。
当然,武将们心中对隋帝杨广的忠心多少会受到影响,而且一些人可能会影响很大。
只是就在阿史那咄苾嗣带人从雁门城外出发时,远处响起了万马奔腾如雷鸣一般的声音。
王君临带领旋风营一万七千余人突然出现在雁门城北方数里之外,而且直冲阿史那咄苾嗣带领的三万突厥人而来。
雁门城头的杨广和城下的阿史那咄苾嗣同时脸色一变。
杨广是因为权威被挑衅,所以脸色阴沉难看。
而阿史那咄苾嗣则是一脸惊惧和咬牙切齿。
远东军旋风营是迎面而来,突厥大军此时却已经来不及掉头转向躲开,因为那样反而将他们侧面或者后背暴露给旋风营,这对骑兵冲锋的战场来说是最愚蠢的行为。
“王君临,你欺人太甚。”阿史那咄苾嗣此时对王君临恨之入骨,虽然心中畏惧,但也知道此时已经退无可退,别无选择,咬牙大喝道:“我们还有三万人马,他们不到两万,传令下去,给我冲上去,杀光他们。”
阿史那咄苾嗣命令一下,突厥号角声中,三万突厥骑兵向一万七千余旋风营冲了上去。
“仍!”双方距离一百来步时,冲杀在最前面的王君临一声令下,一百名臂力最强的士兵突然右手猛挥。
下一刻,一百枚手榴弹划出优美的抛物线,落在了突厥骑兵阵营中。
看见这一幕,阿史那咄苾嗣脸色大变,不等他吩咐,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突厥骑兵一个个惊恐之中,拼了命的往两边散去,试图拉大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得不说,他们的反应很正确。
这个过程中突厥骑兵已经将自己骑术发挥到了极致,一百枚手榴弹也不过炸死炸伤一千来名骑兵,可问题是王君临带大军来的突然,阿史
那咄苾嗣想着隋帝都已经放他们走,便没有多少防备和准备,战马耳朵里面也没有塞任何东西,爆炸声顿时将三万突厥骑兵的战马吓得惊慌乱窜,骑兵冲锋队形已经彻底乱了。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君临带领旋风营一万七千多人冲进了突厥大军队伍之中。
这分明已经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
………
一个多时辰之后,阿史那咄苾嗣带着三千多突厥骑兵仓皇逃走,王君临没有下令追逐,而是带着一身血气的旋风营来到了雁门城下。
雁门城头上,杨广带着裴世矩、虞世基、宇文成都、独孤长苏、王仁恭、李世民等臣子,全程目睹了王君临带领旋风营是如何完败近两倍的突厥骑兵的,一个个神色复杂精彩之极。
突厥其实已经算是大隋死敌了,王君临带人将侵入大隋,一度将皇帝陛下围困的突厥人杀得死伤大半,少部分仓皇逃走,作为大隋天子,杨广按理说应该激动兴奋和乐见其成的。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杨广只感觉自己的脸被王君临当着群臣和城头隋军将士的面狠狠的抽了无数巴掌。
裴世矩和虞世基神色却是复杂之极,有惊惧,有愧疚,也有欣喜,他们收了突厥阿史那咄苾嗣的贿赂,心中岂能没有愧疚,但是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与突厥人的交易,而突厥人并没有走得了,这让他们其实暗松了一口气。
至于独孤长苏则是一脸忌惮之极的表情,他们独孤家是天下第一门阀,而王君临所为注定与门阀世家不是同路人,而且独孤家已经与王君临撕破了脸皮,王君临表现出的能力越强悍,越让他担忧和忌惮。
宇文成都和王仁恭等武将则是兴奋之极,恨不得带人冲出城加入其中,但看过天子的脸色之后,只能暗叹一声,站在城头继续当激动的吃瓜群众。
李世民却是神色最为复杂的,他心中同样有着其他武将的欣喜和激动,毕竟没有人愿意突厥人就这样离去,
但他再次惊叹远东军厉害的同时,却想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若是没有办法防备和应对远东军的火药,就必须也要想办法获得这种恐怖的武器,否则今后与逐鹿天下,对上王君临的远东军,光是这种火药武器就会让他们很烦恼。
第二,刚才王君临带领旋风营完全可以杀了阿史那咄苾嗣,但却没有杀,这是故意放阿史那咄苾嗣逃走。
“始毕可汗恐怕还活着,王君临是想让突厥陷入内乱之中。”这是李世民得出的结论。
距离雁门城三百多步时,王君临带领浑身血气的旋风营停了下来,也不下马,就马上冲着杨广抱拳道:“臣王君临奉陛下旨意,劫杀突厥残敌三万人于雁门城外,特来复命。”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诡异的传遍了城头城下数里之内,每个人都清晰耳闻。
杨广微微一怔,但立刻便明白了王君临的意思。
王君临是在给杨广台阶下。
此时只要杨广默认或者答应王君临所说的话,那王君临刚才带领大军劫杀突厥人便不算是抗旨,更不算是与皇帝陛下对着干。
这样一来,皇帝陛下的脸面便算是保住了。
虞世基、裴世矩、宇文成都等主要臣子自然是知道真相的,但城头的将士和其他臣子就不知道了,这的确是给杨广保全了大部分的脸面。
此外,除了杨广自己出于一种狗屎般的逻辑和心理要放阿史那咄苾嗣带领三万突厥人离开之外,城头上所有将士和所有武将这些天与突厥人厮杀,不知多少战友和同胞死在了突厥人手中,其实已经恨死了突厥人。
之前杨广竟然放突厥人离开,将士们是非常愤怒和失望的,杨广甚至因为此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军心,如今王君临算是替他挽回了将士们的军心,这一点其实更重要。
因为,消息传开之后,动摇军心的可不止是雁门城头上的军队,全天下大隋府兵和郡兵、县兵都会因为此事而对皇帝陛下失望透顶。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突然出现的马贼
此时杨广心中彻底的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不想被王君临牵着鼻子,这让他心中感到耻辱,非常的不爽。
另一方面王君临在已经违背他旨意,且歼灭大半阿史那咄苾嗣带领的突厥军队情况下,如今给他这个台阶下,实在是让他难以拒绝这个诱惑。
杨广阴沉的看着血鬃马上抱拳低头的王君临,心中犹豫不定的结果就是城上城下陷入一片死寂。
虞世基在旁边暗叹一声,突然向杨广跪下,大声道:“陛下运筹帷幄,以册封之计让突厥大军失去警惕,又暗派信使命令秦安王率领远东军偷袭突厥大军,大获全胜,陛下英明……”
裴世矩、张继科、宇文成都、王仁恭等知情的臣子神色复杂的也跪了下去,大声道:“陛下英明。”
再之后剩下的臣子和将士也跪了下去,齐声喝道:“陛下英明。”
这些将士虽然隐隐感觉不对,但想着王君临刚才向皇帝陛下复命的话语,却也没有多少怀疑,对杨广的失望和怨恨却也消散大半。
杨广深吸一口气,道:“秦安王远道而来,朕能够从突厥贼人手中脱困,秦安王当为首功。”
王君临抱拳大声道:“谢陛下。”
杨广神色中突然涌现出一抹隐晦的杀意,大声道:“爱卿这些天辛苦了,不如下马进城,朕要当面赏赐爱卿。”
王君临恭敬道:“陛下,马邑郡反贼刘武周竟然敢勾结突厥人陷陛下于死地,如今突厥人已经被陛下带领大军歼灭大半,余贼逃走不到十分之一,但是马邑郡如今还在刘武周手中,臣这就带领大军替陛下杀了刘武周,夺回马邑郡。”
说完,王君临向城头杨广躬身一礼,然后起身,便作势调转马头而去。
杨广见此神色顿时阴沉到了极致,王君临此时摆出的姿态是想告诉他,不管他说什么,愿不愿意,他都不会进城,而且还会立刻去打马邑郡的刘武周。
杨广还能怎么着,刚刚王君临给他台阶下,让所有人认为后者并没有
违背他的旨意,维护了他的天子权威,如今却又当面逼着他同意其所请,否则王君临在众目睽睽之下抗旨不尊,丢人现眼的只会是他杨广,影响威信的也只会是他杨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