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这场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悬念,瓦岗军迅速落败。

    但因为是在晚上,徐世绩也早有准备,最终还是带着近万人逃走了。

    黑水堡一战,瓦岗军丢下了一万多人,其中四千多人战死,剩下的全部投降了。

    李靖心中有些遗憾和不甘,他知道王君临是想要收服徐世绩,否则之前直接将徐世绩炸死,瓦岗军群龙无首,这一战瓦岗军跑不了几个人。

    王君临自不用理会李靖是如何想的,他下令让李靖继续带着暴熊营八千骑兵追击庆州方向,剩下几百人马将八千多俘虏带回黑水堡,就近看着。

    黑水堡本身也有一千多名武士,虽然无法和瓦岗内营的战力相比,但已经不比瓦岗外营的人马战力差多少,配合数百名暴熊营人马看守这八千多名俘虏不算什么。

    经过黑水堡这一战之后,徐世绩带领的这一支瓦岗内营精锐才算是彻底的失控了,军队完全没有战心,这是在被追击状态下最容易产生的惶恐,仗打到这种程度,即使是徐世绩也没有办法消除。

    在指挥体系落后

    的古代,士兵的心理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即便到了后世,仗打到这个地止,撤逃之中也是极度危险的,稍不小心就是一溃千里。

    自凤阳城攻守那一战之后,便消失不见的张天冈带领着他的一千名强悍属下,可谓是胆大包天,对撤往凤阳城的这近万瓦岗军沿途遭进行袭击,撤军心切的瓦岗军无心追杀这一队小股强军,给了张天冈他们极大的活动空间,也给瓦岗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而李靖带领八千骑兵尾随在瓦岗军大队之后,不断以千骑为单位做出冲击架势,拖着瓦岗军后卫的速度,前方撤离的瓦岗军主力如果速度过快,后卫就会被分割出来,这时就会遭遇大规模的骑兵攻击,暴熊营骑兵就如同一根尾巴,牢牢跟在后面。

    徐世绩深知形势的严峻,不敢将押后的任务交给麾下将领,依然是亲自带领后卫,控制全军的行进速度,防止后卫被一块块咬掉,即便如此,瓦岗军还是在追兵持续的攻击下不断损失。

    在追兵的牵制下,瓦岗军当日只走了五十里左右,他们晚上不得不立营。

    张天冈带领近百名高手带领火药包潜入瓦岗军大营进行夜袭,这次并不猛烈的夜袭造成瓦岗军小范围内的营啸,一千多士兵在混乱中被杀。最主要的是瓦岗军从上到下一晚上都没有休息。

    第二日天蒙蒙亮,瓦岗军最为疲惫的时候,李靖带领八千暴熊营骑兵全力冲营。瓦岗军抵抗了不到一个时辰全彻底崩盘,开始向凤阳城方向大溃逃。

    这最后一场仗打了整整一天,瓦岗军最后逃到凤阳城的只有两千人不到,后面几天断断续续又逃回一千多人。

    至此,在整个小河道山口进攻作战中,瓦岗军五万人最终逃回的只有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辎重、物资帐篷近乎尽数丢弃。

    而一万暴熊营骑兵阵亡一千一百多人,工兵两百多人。受伤七百多,其中重伤一百多人。

    从这个数字来看,自然是远东军大胜。

    历时二十多天的小河山道口的两个军寨攻防战役中,暴熊营一万人正面独力对抗瓦岗军五万精锐,最后几乎让瓦岗军内营精锐主力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的大胜,比黄石寨和攻下凤阳城的胜利意义还要重大。

    因为,这场仗是由瓦岗军中第一人徐世绩亲自统领,而且带领的是五万内营精锐。

    他们五倍的兵力都打不过一万远东军,而且输的如此凄惨,这对瓦岗军上下的信心和士气是摧毁性的。

    …………

    …………

    兰州城。

    李密看着徐世绩只带回三千多人马,脸色阴沉的能够滴下墨水来。当初他与徐世绩定下计划,让后者带着五万瓦岗内营精锐去攻打小河道山口,不想不到一个月却只回来了三千多人马。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李密想要看到的结果,甚至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

    更何况李密很清楚,徐世绩统领的这场惨败,给瓦岗军上下的打击有多大。

    但徐世绩在瓦岗集团中是三号人物,威望也只比他和翟让稍差一些而已,所以李密虽然非常恼怒,但依然强忍着心中怒意,好言安慰徐世绩,并没有问罪的意思,即使他心中对徐世绩败如此惨败已经有所怀疑,毕竟王君临想要收徐世绩这件事情实在不是什么秘密。

    ………

    ………

    凤阳城东边平原上,日轮的光彩已经黯淡下来,东边遥远的天际,橘色、暗紫色相间的云层离地面仿佛触手可及,不知道是因为染上了太多的鲜血,还是因为这夕阳也染上了一层暗红。

    李靖伸手轻抚着战马,一面远眺着凤阳城下瓦岗大军营地,脸上有着一些不甘。

    自从徐世绩带领残兵逃回凤阳城外瓦岗军大营之后,一连近十日阴雨绵绵,双方除了小规模的冲突厮杀之外,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会战。

    而瓦岗军尝试过在李靖带领八千暴熊营骑兵和近千特战队战士的牵制之下,雨中攻打凤阳城难以成功之后,便也按兵不动。

    并且在徐世绩的建议之下,李密下令围着他们营区修建了大量纵横沟壑、拒马、陷坑等防御工事,让瓦岗大营一时间变得坚不可摧,让李靖和凤阳城里面的李玄霸、厉山飞想要偷营非常难。

    不得不说,徐世绩现学活用的水准很高,这种沟壑和壕沟的防御工事显然是从小河道山口远东军的两个军寨前的布防中学的。

    当然,远东军若以火药包之厉害硬是强攻也不是不行,但势必自身的损伤会很大,所以李靖见王君临并不是很急着要打,他也没有敢轻举妄动,毕竟远东军在凤阳城中和城外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五万来人,兵力始终堪堪只有李密带领的瓦岗军的三分之一。

    这些天,王君临已经彻底放手让李靖去指挥城外的大战,他只是在旁边看着。

    而李靖一边派人想办法与凤阳城中李玄霸、厉山飞和特战大队张天冈取得联系,一边想着对付瓦岗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不多时,翟让派来的一名心腹属下进了帐篷。

    这男子四十多岁,李密等人也是认识的,长期伺候在翟让的身边。

    这人进来时,神色从容,衣袍也甚为整洁,李密心安了不少,便见那男子见着李密,抱拳说道:“属下拜见密公,属下奉大当家之命,有书信一封呈上。”说罢,自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上。

    李密点了点头,一名亲兵走过去,接过书信,递了过来,李密验了火漆,撕开信封,取出一张纸来,字迹有些难堪,他识得是识字不多的翟让的笔迹。

    但李密扫了一眼,脸色立时大变。

    徐世绩见此心中一惊,正待出言相问,却见李密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那张小纸,突然,身子往前一倾,噗的一声,竟然吐出一口鲜血来,而且血刚好吐到了那封信上,上面的字迹顿时难以看清。

    众人脸色大变,李密神色变幻不定,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翟让派来的那名心腹男子脸上,狞笑道:“没想到翟大当家的心腹竟然是远东军的人,来人给我将他砍了。”

    那信使愣了一下,正要说什么,旁边李密的一名心腹将领突然拔刀挥舞,这信使嘴巴张大,却没能发出任何声音。

    此人的咽喉处出现一道血痕,却是被割裂了。

    众人目睹此景,顿时瞠目结舌,一脸疑惑不解。

    李密咬牙道:“瓦岗部寨出事了,另外计划中正在汇聚而来的十几万外外营人马也不会来了,而且我们恐怕要搬师回去。”

    徐世绩眼睛一眯,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密,但什么话都没有说,主持情报工作的谢映登一脸难以置信,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是欲言又止。

    …………

    …………

    大业十三年二月十九日的晚上,注定是一个让李密难以安睡的夜晚。

    李密欺骗了所有人,那封信里面翟让说了两件事情,一是其他还在路上的十几万瓦岗外营大军已经不会来了,翟让下了命令,让各自回去守好各自地盘。二是翟让让他将兵权立刻全部交给徐世绩,然后让他尽快回瓦岗寨,表示有大事相商。

    这封信的内容有些怪异,其中蕴含的意思和一些事情让李密心神摇撼,浑身感到发寒,若不是翟让的笔迹非常明显,且来送信的人的确是翟让的心腹,李密甚至怀疑这封信是假的。

    一想到这封信代表的意思,再加上眼下仗打到这种程度,他们最开始定下围灭远东军和王君临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而要攻下凤阳城实在是希望渺茫,除非耗费数月乃至一年以上的时间困死凤阳城,但这怎么可能,远东军又不是光有凤阳城中那点人手。

    所以,李密发现,不管他相不相信,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王君临的眼皮之下安全顺利回到瓦岗寨。

    大军撤退,最是容易被敌军所偷袭。而一旦被敌军偷袭得手,且形成溃败之势,他不知道能有多少人逃回瓦岗寨。

    李密麾下的各外营大将,对接下来的撤退方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说简单点就是要白天撤退,还是晚上撤退的问题。

    李密和徐世绩认为晚上撤退很难瞒得了远东军的探子,且黑暗之中撤退容易产生混乱,溃败的可能性更大。可是众大将则认为他们兵力占优,晚上撤退黑暗之中远东军能够缠住的人有限,他们能够顺利撤回瓦岗寨的人便会更多。

    不过徐世绩和李密还有一个担忧————此时麾下诸将中就算是再蠢的将领,也知道瓦岗大军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好。而这些贼寇出身的将领都是些可以共富贵但不能共患难的。这个时候,不能给他们过多时间停下来思考,只有带着他们不断的打仗,这样,他们才会因为习惯而跟着李密或者服从徐世绩的命令作战。

    这样的局面,一但让他们好好想一想,甚至是几个外营大

    将稍微交流一下,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因为,他们很容易想像到这仗打下去,他们视之为安身立命的手中兵力损失会有多大,即使最后勉强击退了远东军,他们各自手中还能剩下多少人马。

    而瓦岗内营精锐眼下已经损失惨重,还能不能震慑各外营山头人马,控制这看似兵力众多,但体制混乱,山头林立,诸将私心甚多的瓦岗大军这也是李密和徐世绩非常怀疑的一件事情。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外营大将若是想着各自为战,或者各自想办法逃走,撤退过程中必然破绽百出,那李密带领这十多万大军那真的是很难撤回瓦岗寨了。

    而徐世绩说服李密反对夜间撤退的理由也很充分————虽说入夜之后,双方都已经收回了大部分的游骑,但以远东军王君临和李靖等人的能耐和经验,一定会有所警惕,瓦岗大营稍有异动,他们就会发现。这样丧失了突然性的话,趁夜撤退就不过是挑起一场夜战。

    而他们瓦岗军在凤阳城外足足有十多万的大军,如果列成一个方阵的话,随随便便也是正面宽度超过十多里。这等重兵集团,极其依赖于旗鼓的指挥,特别是旗帜。

    而在夜晚,即便是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士兵们多执火矩,也最多能看得见有一面面旗帜,至于旗帜的颜色、形制,在战斗当中,绝大部分将士都是很难分辨清楚的。

    因此,对夜战来说,人马越多,就越是容易混乱,无法指挥,一旦发生混战,自相攻击甚至造成炸营也屡见不鲜。

    尤其是这十几外瓦岗军中外营人马占据了大多数,其实就是一些山贼和流贼。在夜战当中,这些军队的存在,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只是,这个时候,李密想抛下这些外营人马带着自己在内营的数万嫡系精锐大军突围也已经不可能,否则的话只怕不用远东军动手,他们内部立即就会内讧。

    当然,这种混乱是双方的,除非远东军固守不出,否则他们一样也要接受夜战的考验。

    这也是在各外营大将要求夜间撤退徐世绩和李密劝说无果之后,徐世绩和李密觉得夜间撤退也并非没有值得冒险的理由————远东军毕竟兵力较少,且如今可以确定王君临不想兵力损失太多,所以远东军有可能害怕混乱而不敢出战,即便出战,这种混乱也将让胜负变得难以预料。

    但这些天与远东军交战的经验,却让李密和徐世绩隐隐觉得,他所面对的远东军,应对混战的能力,可能要远强于他们瓦岗军队。

    此外,撤退的方向也是个问题。甚至有部族将领认为此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聂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
    接下来数天之中,李密派遣麾下诸将带领精挑细选的精锐绕道偷袭远东军后方粮道,远东军自然有所防范,小规模的冲突不断爆发,在瓦岗军大营与远东军大营之间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上,以及远东军大营与黑水堡方向粮道之间,斥候之间的相互绞杀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冲突的规模不大,但强度却极大,几天下来,远东军特战队和暴熊营也损失了近百名精锐士卒,而瓦岗军损失人数更是近千人。

    随着冲突双方在兵力上的增加,瓦岗大军一边在正面战场上牵制暴熊营主力,一方面派出精锐特意绕道避免与远东军斥候队正面接触,且拉开了架式,长途奔袭奔赴远东军大营与黑水堡之间的驰道,呼啸而来,一触即走。

    远东军在中原毕竟兵力有限,护送粮道的任务主要交给了特战大队,一千来人虽然都是高手,但是人手实在是有限得很。

    张天冈绞尽脑汁地想堵住这些瓦岗斥候,但十次里成功不了一到两次,即便堵住,对方也是绝不恋战,一沾即走。

    有时瓦岗军甚至宁愿付出仍掉后卫的代阶也绝不与特战大队的人缠战、熬战。

    这种打法让特战大队上下自认为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些迷惑不解——瓦岗军好像不是怯战,这其中或许有一些问题。

    王君临和李靖、沈果儿、张天冈等人商议过之后,一致认为李密似乎在寻找撤退的时机,所以王君临和李靖也定下心来,一边与凤阳城中的李玄霸、厉山飞及时通报情况,一边一心想着等李密带大军撤退时再全面出击。

    所以,虽然小部队之间打得如火如荼,但双方的大部队却极为默契地都没有再开启全面大战。

    十数天之后,李密叫来心腹将领吴三虎,吩咐道:“三虎,你在小河口一战中率先逃走,徐总管本来是想一心杀了你的,是我力争保了你,让你戴罪立功,现在是你立功赎罪的时候了,你出发吧,给我将黑水堡中的远东军粮草辎重一把火全烧了。”

    吴三虎感动的一塌糊涂,跪在李密脚下,感激涕零的发誓般吼道:“密公放心,这一次我一定不会给舅舅丢脸,烧了远东军的辎重粮草。”

    没错,吴三虎是李密的亲外甥。

    李密郑重道:“三虎,你万万不可大意,这一次的战斗行动便在一个快字,这些天里,我们聚沙成塔,悄悄地在黑水堡附近秘密山谷中隐藏了五千精锐骑兵,我安排人又准备了五千套远东军的军服,你带领这五千人假扮成远东军偷偷潜进黑水堡城,而那黑水堡城只有区区一千多人,你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混进黑水堡城,将那烧成一片白地,我想完成此事不难,但回来的路上却是险阻重重,远东军肯定会派出军队阻截你,你们是九死一生。”
1...519520521522523...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