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同一时间,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打法,类似的一幕,分别在吕梁郡城的四个县城,以及忻口郡城及四个县城中发生。
只不过,相比攻打吕梁郡城,出动的兵力、顺利程度和所用时间,战损人数有所不同而已。且忻口郡有两个县城和吕梁郡有一个县城攻城失败。
这三个县城攻城失败,主要原因是这三个县城相比郡城和其他县城要更加深入河东腹地,远了近百里的距离,从而被提前发现,有所准备不说,还来了援军,所以才失败。
事实上这四个县城被拿下的成功率本来就比这两郡的其它郡县城少了太多,所以这种情况王君临和沈果儿、罗士信、武四等人提前便已经推衍过,也早有预料且做了相应的预案————将其他两个郡城七个县城攻打下来之后,立刻留下必要守城人员,多余的兵力立刻去攻打这三个县城,而且是不计火药包的损失。
攻打三个县城,在不计火药包损失的情况下,军中又有王君临特意调派来的一些蛇岛上聂小雨亲自训练的死士,身上穿着死士盔甲硬上,最后的结果是各自以十几名死士为代价,将这三个县城的一截城墙被炸毁,然后占领了这三个县城。
至此,在短短的一天时间中,河东李渊集团治下的吕梁郡和忻口郡便被远东军占领。
…………
…………
围绕着朔州城,方圆百里之内,以各种身份潜伏散布着数百名军情府探子和武林公会、小雨剧院的高手成员,从忻口郡和吕梁郡急奔而来面见李神通的所有信使部落在了他们的手中。
所以,在朔州城中一直等着远东军来攻城的李神通依然被蒙在鼓里,还在等待远东军来攻城,消耗远东军兵力之后,再找时机与对方谈判,然后将那自称一号的怪人派过去刺杀王君临。
………
………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
十月份的河东,已经能够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寒风呼啸,吹在脸上冻得生疼。
李神通是李渊的弟弟,在李渊集团中身份尊贵,平时可以养尊处优,但此时身为河东战场上统帅,也要经常冒着寒风巡城,唯有休息的时候,可在关起门来,享受一下特殊待遇。
年龄大了,晚上又没有休息好,刚刚巡视了一遍城墙,李神通便感觉浑身疲惫,此时正在城楼上闭目养神。旁边有几名亲兵和随从正在铜炉里面添柴煮茶。
“启禀大帅!远东军始终没有动静,但我们的探子难以接近对方大营二里以内。”一名探子从城外疾驰而来,进了城门,一路被人引着上了城楼,在城楼门口冲着李神通单膝跪地,大声禀报。
李神通眼睛都没有睁开,淡淡的说道:“好,再探。传令下去,每半炷香便派一名探子过来给本帅报告情况。”
这名探子离开没过多久,又一名探子前来,单膝跪地说道:“启禀大帅,远东军依然没有发兵来攻城的动静。”
李神通猛的睁开双眼,一脸的疑惑,说道:“王君临为何还不攻城,难道是想直接穿过朔州,去打太原?”
“可是王君临虽然在战场上胆子非常大,但并非是狂妄之徒,我带领十万精兵在他侧后,他就放心去直接攻打太原,难道就不怕孤军深入,被我层层大军耗死?”
“或者说他以为我唐王大军和那李密之流一样,以玄霸带领的五万人马就可以颠覆?”
李神通一脸疑惑,皱眉沉思起来。
半响之后,李神通喃喃自语道:“也只有这一种可能,前些天我一战轻松输给罗士信那小儿,让王君临对我的轻视的同时,也对我军战力越加轻视了。”
“应该就是这样,毕竟我一直表现得畏手畏脚,又连连失利。”
这样想着,李神通刚才产生的疑惑便又烟消云散。
然而,就在这时,又有探子前来禀报道:“大帅,黄将军让卑职禀报大帅,情况有些不妙。”
李神通心中一跳,喝道:“发生了何事?”
探子说道:“黄将军带领探子绕到远东军大营的南边,发现有大批骑兵曾经离开远东军大营前往吕梁山中,至今没有回来。”
“去了吕梁山?这是何意?”李神通闻言,身体一震,怔了片刻,又说道:“至今还没有回来?王君临想派大军通过吕梁山杀到吕梁郡或者忻口郡?”
“这怎么可能?”李神通对吕梁山一带地形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曾经考虑过在山里面藏下伏兵。
探子立刻说道:“启禀大帅,黄将军说看行军痕迹,至少有五万的远东军骑兵进入了吕梁山,并且至今没有回来。”
李神通一脸目瞪口呆,看了看远东军大营所在方向,隐隐感觉有些不妙,但他又深信吕梁山步兵还可能翻山越岭,骑兵根本不可能。
不等李神通将这事想清楚,远处一名小将带领一队五百左右的骑兵疾驰而来。
众人连忙抬头看去。
“大帅!是负责打探军情的黄将军!咦………好像还有一名伤卒。”李神通旁边一名将官眼神最好,最先透过扬起的灰尘认出了来人的身份。
很快,那黄将军一
行冲进了城门,身形魁梧的黄将军远远的便飞身下马,亲自抱着一名伤卒,跑上城楼,来到李神通面前,神色凝重之极的大声说道:“大帅!这是忻口郡派来的信使。”
然后又对怀中伤卒说道:“这位兄弟,这是李大帅,赶紧将你之前所说的话告诉大帅。”
这样说着,他已经将伤卒小心的放在地上,并对其喝了一口水。
这名伤卒显然受了很重的伤,喝了一口水,断断续续的说道:“大帅!八万远东军铁骑身穿我军衣甲,兵分数路同时攻打灵吕梁和忻口两郡的郡城和九个县城,如今吕梁郡和忻口郡已经部陷落………”
说到这里,这名伤卒头一歪,昏死了过去。
李神通闻言,感觉晴天霹雳,如遭雷击,大声道:“这怎么可能,八万铁骑这怎么可能穿过吕梁山…………王君临,好厉害的手段。”
话音一落,李神通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没栽倒在地,还好旁边亲兵反应快,一把将其扶住住。
众人一阵手忙脚乱,李神通的亲兵将军中医官找来,诊断过之后,说道:“大帅年龄大了,今日寒风较大,大帅已有感染风寒迹象,刚才又急怒攻心,所以才在刹那间眩晕。现在要近快将大帅转移到屋内没风之地,否则大帅很有可能一病不起。”
李神通的亲兵对李神通极为忠心,一听医官这样说,二话不说,便护着李神通下了城楼,回到了城内住的地方。
………
………
十月末,大业十四年河东第一场雪出现了。
一片雪花自空中飘然而落,天气已变得很冷了,这些天罗士信和武四在军情府、武林公会、小雨剧院、范阳商会等势力的帮助下,已经逐步将忻口郡和吕梁郡基本控制,肃清了残余之敌,打退了或者歼灭了李家军来犯之敌。
河东李家军的主力和精锐都在朔州城,关中的人马被上官虎、周虎、姜木郎、苏长青、武三等人牵制,不敢稍动,李世民在东面的十万大军更是如此。
而在朔州城,因为王君临带领两万人马在朔州城外不远处,李神通硬是没有敢带领主力大军去夺回吕梁郡和忻口郡。
………
………
这两万人马和一千亲兵其实是为了拱卫王君临的安。
清晨,当王君临走出温暖的大帐之时,看着身后沈果儿在凛冽的寒风之下打了一个寒颤,便问道:“这么冷的天气,将士们保暖做得如何?可别冻坏了!”
身后沈果儿紧了紧身上的风衣,笑道:“王爷放心,将士们来之前,手套,头套,崭新的棉袄,棉被都发了下来,我们的将士,除了两只眼睛外头,剩下的可都捂得严严实实。而且其中一半人是跟着武四在西域打了多年仗的战士,那里每年冬天远比这里还要冷,绝不会冻着。”
顿了一下,沈果儿又继续道:“而且这吕梁山上有取之不尽的柴火可供取暖。虽然这天气的确够呛,但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王君临点点头,早在三年前,他已经吩咐上官虎、苏长青、武三、周虎等人在自己掌控的西北诸郡种植棉花,并且按照聂小雨画的设计图,制造出了一批弯弓、磨盘、弹花锤等弹棉花机,让弹棉花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制造了一批棉衣,广受西北将士的喜欢,并且远销西域。
虽然目前棉花出产量还不算高,主要用于军用,而剩余的才高价对外出售,赚取高额利润。但是棉衣如今已经成为王君临在西北继兵器小镇之外最大的利润来源。
对于将士来说,棉衣穿身上,的确比丝麻要舒服多了,在王君临的推动下,远东军上下已经开始普及。
王君临对于军队的投入一向是相当大方的。
“王爷,这种天气,其实对我们有利,李家军的保暖装备比起我们相差必然很多。时间拖得越长,他们的士气和战斗力便越会下降。”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之前李神通总以为我们是远道而来,因为粮草的原因,我们拖不起,所以,在不和我们野战的情况下料定了我们会攻打朔州。这也没有错,但是我们如今在河东也有了两郡之地,这个时候着急的就不是我们了,而是他李神通了。”
但就在这时,王君临脸色一变,伸手从怀中拿出一个小小黑色钥匙,那小小黑色钥匙此时竟然在轻微的震动。
仔细看过小钥匙之后,王君临已经一脸的凝重和警惕。
旁边沈果儿等人顿时浑身一震,一脸不可思议和疑惑不解,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王君临流露出如此神色。
此时一个个盯着那还在不断震动的漆黑小钥匙,暗自猜测这钥匙到底是何物,为何能够自行震动,表现得跟活物似的,实在是诡异和神奇。
这个通体漆黑,看起来似铁非铁,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小小钥匙,是四年前聂小雨给王君临亲手打造,具体原理和材料王君临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是为了防范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的一号杀手之王而打造的。
按照聂小雨所说,只要一号杀手之王距离他十里之内,这个小小黑色钥匙子便会发出轻微震动。
这四年以来王君临一直当成项饰用绳子贴身带在胸口,他早就发现,每次聂小雨一接近,这小小黑钥匙也会发生震动。
可是王君临很清楚,聂小雨此时绝不可能在河东,因为他吩咐聂小雨在东边战场上跟着尉迟敬德,一直盯着与李世民对战的战场。
所以,如今这小小黑钥匙出现震动现象,那便只有一种可能,已经有数年没有出现的一号杀手之王终于出现了。
“一号想来干什么?”
“他想要杀我?”
“在战场上千军万马之中杀我?”
“在这个时候杀我,难道一号与李渊暗中有勾结?”
“是了,一号也知道原本的历史,知道李渊和李世民本是天命之人,多半是找到李家并与其合作,以此来对付我和小雨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一号绝对不知道小雨给我打造了这么一枚神奇的黑色小钥匙。”
…………
…………
ps:六千多字的一更送上————感谢打赏和投月票的兄弟————
(iishu)是,,,,!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神通终于来了
【】(iishu),
随着李家军的到来,王君临又感受到了胸口黑色小钥匙的震动,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一号杀手之王果然与李渊集团混在了一起,只是对方人马太多,王君临拿着望远镜观察好半天,都没有找到一号杀手之王藏在何处?
或者说这个不是人的家伙根本不在对方大军之中。
沈义安是去年范阳学院毕业生的第一名,因为表现优异,他被安排在王君临身边,充当众多参议中的一个。
此时,他站在大营中军右侧的望楼上,看着眼前数里之外漫山遍野的骑兵,充斥了他的眼帘。
如洪流、如乌云覆盖了他视野之中的能看见的整个雪原。
虽然他也不算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在范阳学院学生中以勇敢而闻名的沈义安此时不由自主的感到双腿有些发软,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几天双方斥候小规模的大战,他只是充当了看客,虽然范阳学院的学生必须要学会骑射,并且打熬身体,甚至还要练习武艺,但他从来没有上场进行过任何的厮杀。
前些天罗士信与李神通那场大战,王君临特意交待让沈义安去搬运尸体。
等他到达战场的时候,那些李家军战士的尸体乱七八糟的扔在各处,鲜血染红了很大一块地面,在当时沈义安看来简直是触目惊心之极。
当时沈义安强忍着恐惧,带着一群士兵将数百名已方战友的尸体抬到架子车上,拉到了已方的大营,这个过程他整整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从最开始的恐惧、恶心、呕吐,到最后的麻木,当所有的尸体被他带领士兵们运回来之后,他对战场的恐惧也好像随之被埋进了地下。
“尸体也就这样,厮杀也就那样。”当时他想着战争也就这样而已。
但此时看见对面铺天盖地的数万骑兵和数万步兵,犹如洪荒猛兽一般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心中还是禁不住紧张害怕起来。
他想起前
几天一名学长出身的高级参议给他讲过:“不经历两场大的战争,且是两场完胜的大战,你心中的怯意便很难彻底消除。”当时沈义安嘴上不说,但心中还颇不以为然,想着以自己的勇敢只要经历一次便会不再害怕。
然而,实事上并非如此。
就在这时,号角声、战鼓声突然响起,沈义安一个激灵,深深呼出一口气,紧张的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他是一名战情参谋,今天他要对战场整个形势随时进行判断,然后随时将异常情况向沈果儿甚至王君临直接禀报。
想起自己的职责,沈义安拿起望远镜,一边想着自己在范阳学院学的一些关于战场观望术的知识,一边开始认真仔细的观察起来。
当号角声和鼓声的响起之后,下一刻远东军的大营突然之间就犹如一锅水由平静变成沸腾起来。
一些正在营帐里面休息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从帐蓬中冲了出来,在各自伙长、百人长或者都尉的吆喝下,迅速集合,然后带着自己的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到了自己应该出现的位置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