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高熲摇了摇头,说道:昌平王真认为老夫当着中人最合适?
邱瑞一脸不解,说道:放眼整个京城,除了高公,还有谁最合适。
高颍深深的看了一眼邱瑞,直到看的后者有些不自在,高颍才说道:老夫是因什么而被陛下贬为平民百姓,昌平王难道已经忘记了。所以若请老夫给你儿邱福当中人,只会害了你们父子。
邱瑞愣了一下,看高颍说的认真,皱眉沉思,半响之后,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额头浮现出细密汗珠,站起来抱拳说道:多谢高公提醒,是我只顾眼前,想的不够长远。
高颍叹了口气,说道:不是你想不到,是你一直不擅长揣摩帝王心思,否则你对陛下有救命之恩,早些年又战功赫赫,又有异姓王爵之位,如此尊崇的身份,为何会被杨素压下一头不说,如今因一小辈而陷入这般尴尬境地。
邱瑞若有所思,苦笑一声,深吸一口气,说道:多谢高公点化,只是我这个性格,唉不说了,高公还是帮我推荐一个适合我儿与王君临比武决斗的中人吧!
高颍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当今天下,最适合给你儿和王君临决斗的中人是当今陛下或者今太子殿下。
邱瑞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有些想不明白高颍这样说的原因,但看高颍此时眼睛微闭,分明已经不想多说,只好抱拳说道:多谢高公指点,我就不打扰高公休息,告辞了。
邱瑞匆匆告辞而去,高熲起身送走他,又回到书房,淡淡的说道:不要让任何人进书房。
喏!书房外阴影处走出一个一身黑袍,看不清脸面的人影,躬身对高颍答道。
高颍没有理会他,而是眯着眼睛随手将一角落中的一个花瓶换了一个位置,轰隆隆声中,书房一角的书架翻转出现一个暗门,他轻车熟路的走了进去,在一个充满无数暗格的庞大书架前停了下来,很快从中找到写着‘王君临’三个字的一个暗格,将其拉开,从中拿出一本小册,直接坐在暗室中间座椅上看了起来。
若是王君临看见这小册子的内容,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小册子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生平事迹。
这是高颍第二次看这本小册子,但这一次却比上一次要更加认真,更加详细。
不知过了多久,高颍合上小册子,喃喃自语道:此子出现的太过突兀,而且身上充满着太多的神秘,能力更是太过不可控制。
将小册子重新放回暗格之中,高颍走出密室,随手不知触动了什么机会,暗室之门又轰隆隆声中关上,变成一面书架,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面暗室之门。
给杜老说,想法设法拉拢王君临,若是事不可为便杀了他。高颍一脸淡漠的说道。
书房阴影之中又如鬼魅一般钻出一个黑袍人,躬身称喏,然后悄然离去。
长孙府。
长孙无忌匆匆来到书房前十多步时,开始有意减缓步速,且神色变得古井不波,才走到书房前,敲了敲门,沉稳的说道:父亲,是孩儿无忌!
无忌,进来吧!房间里传来长孙晟的声音,夹杂着咳嗽声。
长孙无忌推门进去,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刚服用过药的淡淡药味,长孙晟脸色略显苍白,明显是生了病,但依然在读书,此时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自己最看重的儿子,笑着说道:无忌!你神色虽然看似平静,但从你眼神中能够看出一定发生了什么让你极为惊讶和疑惑的大事。
父亲目光如炬!长孙无忌恭敬说道。
说吧!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从公衙回来,饭都不吃便往我这里跑。长孙晟今天身体有痒,所以没有去上公衙,一般外面的消息都由长孙无忌负责告诉他,所以直到长孙无忌从公衙回来之后,才能告诉他一些事情。
长孙无忌当下便将他所听说的和特意打听到的,发生在大运酒楼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父亲,长孙晟听了之后,眉头紧紧蹙起,这种事情太反常了,根本不符合门阀贵族之间的游戏模式,门阀贵族之间即使有仇怨,也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解决。即使杨熊和杨丰巧合的听到了邱福和贺若锦的阴谋谈话,但也不至于让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
沉思半晌之后,长孙晟慨然长叹,说道:大运酒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王君临在何处?
长孙无忌眸中精光一闪,说道:父亲认为是君临捣的鬼?
长孙晟微微一笑,但眼睛深处有凝重之色:三个多月前,王君临从西域回来经过沙州时,以一已之力破坏了吐谷浑谋夺沙州城的阴谋,那慕容氏慕容昊天和白兰王的儿子哥舒不就是和今天大运酒楼那四位一样,突然变得跟疯子一样。
长孙无忌长长叹了口气,脸上充满了对某人的赞叹之色,说道:君临从山中出世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天水郡麦积镇,结果遇到张家仗势欺人,他当夜便杀入张家,这还不够,没过几天又借朝廷大军的大势将其灭门。所以,我早就知道他是一个眼睛里面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人。鱼大都督与他情同父子,将鱼子默一手交付给他,结果刚来京城便被杨嵘弄废了腿,可以想象他这几天心中的怒火和滔天杀机,只是没有想到他先是以大锤铁铺重创了昌平王府还不够,紧接着的报复来的如此迅速和猛烈,且又无迹可寻。
长孙晟看了一眼儿子,说道:你不应该关注他有仇必报的杀伐果断性格,而是这件事情本身。比如以他在京城没有半点根基,而要完成这件事情,没有强大的情报来源是不可能的。还有,杨素的孙女婿郑广安也在场,他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疯,而且他为何这般巧合的与邱福贺若锦在同一时间,同一家酒楼的隔壁,请杨熊和杨丰吃饭。这些事情你都可以好好的梳理一下,想明白了便去找王君临去说说。
长孙无忌郑重点头,插手恭敬向父亲行礼,说道:孩儿明白了。
杨素背着手在厅堂里来回踱步,费了好大的心神才将心中股股邪火强压下去,让自己始终保持冷静的状态。三个月前发生在沙州城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而邱瑞和长孙晟能够想到的事情他岂能想不到,之前没有想到是因为一听到孙儿惨死让他失了方寸,事后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便想到了王君临。
王君临的反击速度和反击手段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一下子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本来想等过一段时间才用官场的办法对付王君临,如今人家已经杀上门来,自己最看重的孙儿被杀,他心中恨得要滴血,除了要弄死邱福之外,自然是想法设法尽快杀死王君临。
大公子回来了!
随着管家的一声高喝,杨素嫡长子杨玄感匆匆走进院子,杨素精神一振,连忙迎了上去。
熊儿呢?杨素见杨玄感一个人回来,便沉着脸问道。
父亲,王通那狗贼竟然不肯放人,说是出了人命要调查。
杨素顿时勃然大怒,喝道:出了人命,我杨素的孙子死了,他为何不将邱福和王君临抓起来调查。
喝叫的同时,杨素已经怒气冲冲向外走去,咬牙说道:我亲自去找王通,我看他敢不敢拒绝我!
杨玄感慌忙拦住他,说道:父亲,孩儿刚来之前打听了一下,那王通也透露了一些事情,如今事情已经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了。
:今天第二更送上,力争第三更,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河东士族
杨素停住了脚步,心中却是莫名的出现一股不安,这股不安让他迅速的冷静下来,王通此人做事还是比较圆滑的,敢冒着将他杨素彻底得罪的风险也不放他孙儿,必然是有原因的。所谓事出反常必为妖,这件事情背后定然是发生了一些他还不知道的事情。
杨玄感赶紧将杨熊打伤的衙役死了,衙役家人聚集一大帮族人在京兆府外跪下求朝廷严惩凶手,以及贺若弼进宫向皇帝哭诉让其做主的事情一一说了。
杨素听了之后,却已经心乱如麻,神色阴沉的沉思半响之后,叹了口气,便喝道:准备车驾,我要进宫面圣。
杨素匆匆来到皇宫,结果内侍恭敬的告诉他皇帝去了神居宫陪独孤皇后,此时不见外臣。
杨素一脸苦涩的上了马车又回来了,路上却暗忖不已:陛下难道是想让我们继续相斗厮杀吗!
大运酒楼的惨案在第一时间被京城的内侯官告诉了皇帝杨坚,然后没过多久,京兆尹王通的一份报告便送到了杨坚的面前。
王通是个能吏,短短的时间内便将这件事情整理得清清楚楚,几家护卫的口供,大运酒楼和对面忆茗轩茶楼的掌柜和伙计,以及食客们的证词,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足足写了数千字。
数日前邱福找贺若锦帮忙,哄骗杨嵘与王君临发生冲突,约好今日下午在大运酒楼吃饭且邱福给贺若锦报酬,结果刚好被杨家兄弟遇上,且听到了他们的阴谋对话,再加上四个人都喝醉了酒,所以当场大打出手,结果打红了眼,贺若锦被杨熊所杀,杨丰被疑似邱福的人所杀。
王通的报告可以用这几句话简单的而且又很清楚的概括。
尽管杨坚朝务繁忙,但他还是仔仔细细地将这份报告看了一遍,再结合侯官给他汇报的情况,他又将证词和口供都略略看了看,最后冷笑一声,说道:酒虽然能够乱性,让人自控能力下降,但还不至于让人变成疯子。
嘴里面这样模棱两可的说着,心中却是暗自感叹这王君临竟然以如此高妙的手段雷霆出击,即报了仇,又一举让昌平王府越国公府和上柱国贺若弼互相之间结下死仇。
而作为皇帝最愿意看到的便是顶级门阀世家之间内斗,所以他此时心中自然是充满了快感和喜悦。
不得不说,这小子所为已经大大超出了朕对他的预期。只是杨素邱瑞,还有贺若弼这三个老贼下一步会做什么?杨坚对此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你能够秉公处理此事,将当街行凶的杨熊抓捕归案,朕很满意。好了,你退下继续查办此事,朕听说京兆府衙外跪满了死者家属族人,这件事情你务必要处理好,否则让朝廷脸面尽失就不好了。杨坚说完,便低下头继续批阅奏折,不理会低着头一脸愕然的王通。
王通牢牢记住皇帝说的每一个字,一边暗暗揣摩着皇帝的真实想法,一边恭敬的说道:微臣告退。
话音一落,便退着离开了含元殿。
等王通离开之后,杨坚看着王通的背影,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一会儿,心中却生出了一个想法。
他打击掌握着兵权,且势力日益庞大的中兴门阀世家,依靠关陇贵族显然有引虎驱狼的风险,但光凭自己,再加上王君临显然还不够,他还需要借助其他政治集团,南方集团如今势力太弱,而关陇士族如京兆韦氏杜氏,河西李氏,他们又和关陇贵族的关系太密切,唯一能借助之力,就是山东和河东士族,而王通便是河东士族王氏中极为重要的一员。
黄昏时分,十几名随从护卫着王通的马车缓缓停在裴府门前。
当今天下,若是以家族门阀划分势力,皇族自然是势力最为庞大。排第二位的则是以独孤门阀和元氏为主的关陇贵族。第三位的便是以杨素邱瑞韩擒虎长孙晟贺若弼鱼俱罗等这些开加功臣为主的中兴世家。排到最后的则是隐隐联盟的河东士族和山东士族。
而河东士族便以王氏和裴氏为主心骨,王通便是河东太原王氏家主亲弟。说起来,数百年纠葛,裴氏与王氏,乃至与山东士族之间盘根错节,以联姻利益共享等方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裴氏的母亲是太原王氏嫡女,而裴氏的祖母崔氏又是清河崔氏嫡长女,崔氏又娶范阳卢氏嫡女,裴家长孙之妻又出身博陵崔氏,总之山东和河东士族名门互相联姻,关系极为密切。
所以王通与裴世矩平日间走得很近也属正常,且因为他们都是文官,与统兵的武将不同,私下互相走动,并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相对于中兴世家与关陇贵族在隋王朝的鼎盛,山东和河东士族在大隋中央朝廷的势力却相对较弱了,造成这样结果有多个原因。
首先,是隋王朝轻视儒学,废除山东士族赖以生存的九品中正,使山东士族普遍心怀不满,很大一部分有名望的儒者专注于文学教育而不愿从政。
其次,发生在数十年前的河阴之变,尔朱荣将北魏朝廷中的山东士族屠杀殆尽,使山东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创,数十年都未能恢复元气。
而除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却是隋王朝是北周的延续,由宇文泰的关陇势力建立,而山东士族主要效力于高欢的北齐,杨坚得位不正,他需要开国功臣和关陇贵族的支持,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来自于这两大势力,尤其军队几乎都被这两大势力所控制。
皇帝杨坚的不信任,关陇贵族的排挤,几乎使山东和河东士族在朝廷中无立锥之地,只能通过九品中正的延续,广泛分布于地方官府中。
杨坚在这几年已经认识到中兴世家与关陇贵族的潜在威胁,开始有意识的扶持河东和山东士族对抗中兴世家和关陇贵族,裴世矩和王通能够身居高位便是得益于此。但山东和河东士族在朝中的势力还是很微弱,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这样名扬天下的儒家大族,基本上都没有出任朝廷高官。
王通走下马车,裴世矩已经迎了出来,前者只比后者小了七八岁,但严格算起来裴世矩还是他的舅父,彼此之间自然是朝中最大的盟友。
小甥参见舅父!
王通深施一礼,裴世矩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正等着你呢!
王通笑着说道:舅父可是准备了好茶。
那是自然。裴世矩指着右边巷子口几个人影,皱眉说道:好像有宵小之裴跟踪你!
王通向那几个可疑人看了看,冷笑一声道:自我今天将杨熊那凶徒抓进了京兆尹大牢之后,便有人一直在监视我的行踪,估计是杨素贺若锦,亦或是邱瑞派来的人,不用理会他们。
裴世矩将王通请到书房,侍女给他们上了茶,裴世矩有些急不可耐问道:大运酒楼的惨案是怎么回事,快给我说一说。
裴世矩自然也听说了下午大运酒楼之事,大吃一惊之余,自然也比较关注。
王通歉然道:本来应该在第一时间便先将此事禀报舅父的,但时间比较紧张,我理清案情之后便进宫给陛下进行汇报,刚刚才出宫,我便直接来了你这里。
接下来,王通便将下午的惨案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裴世矩眯起眼睛细听,不断推敲这里面可能出现的漏洞,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比杨素贺若弼邱瑞更容易的看出这件事是王君临的主动出击,只是这种手段着实让他这样的文官吓了一跳。
王通因为与王君临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并不是很清楚三个月前发生在沙州的事情,所以他此时听了裴世矩的判断之后,更是一脸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
毒将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此等手段实在是太过诡异和让人恐惧了。王通心中莫名的对王君临生出了一些惊惧。
裴世矩突然说道:你不认为这是我们河东和山东士族崛起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吗?
王通眼睛猛的瞪大,有慑人的精光闪动,半响之后,彻底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点了点头,但紧接着眉头蹙了起来,说道:我们河东士族还好一些,山东士族至今还极为反感朝廷,这其中的根子还是在于中兴世家和关陇贵族对山东河东士族的排斥,如今天下五姓七望,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又有几个在大隋中任高官?你我两家不算,反而是渤海高氏京兆韦氏这两个次姓世家得以重用,皇帝虽然已经开始打压中兴世家和关陇贵族,但他在平杨谅时对山东士族打击太狠,所以山东士族都不领他的情。而山东那几个大士族的老顽固若是不出力,光是你我两家风险还是太大了一些。
: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