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微信通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絮语如梦

    既然这时候“主角”已经离开了,王承恩的使命自然就完成了,毕竟他还要带庄凯去内库,这时间也不能耽搁太久。

    至于有没有考虑朱徽娖和张凯的感受,那还真的没有。

    人家他是一个太监,一个从小入宫的太监,指望他理解这些情情爱爱的事,他绝对会给你一个




第86章 满目奇珍
    “张先生,这里是皇宫大内,如果贼人能够轻易进入到这里,那陛下和贵人们的安危怎么办”

    王承恩的解释,虽然仅仅只有这么一句话,但是庄凯却犹如醍醐灌顶,马上就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其实整个紫禁城本身就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堡垒,如果没有被允许的话,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到这里。

    而那紫禁城高高的宫墙才是防御的重点,这就像后世的银行金库,紫禁城的宫墙才是金库防守最严的大门,而这些存放宝物的府库,其实就像银行宝库里面直接码放着钞票和黄金的货架,根本没有必要再有什么防护。

    王承恩看到庄凯这恍然大悟的模样,也不再多说什么,便径直带着庄凯进到最后一排房子。

    “张公子,这里面存放的都是皇上最喜欢的一些宝物。您尽管慢慢挑选,只要有喜欢的就告诉咱,咱家自会记录下来,然后送出宫去。”

    这是一间占地数百平方的长方形库房。

    在这座库房里面并没有木箱子,而是一排排的架子。

    这一排排硕大的木架子排列得非常整齐,看起来有点像后世的图书馆,只不过架子上面摆放的却是各种奇珍异宝。

    尽管现在大明已经衰落了,但不愧是一个经历了300多年的老大帝国,这宝库里面存放的东西确实是让庄凯大开眼界。

    特别是出身于考古系的庄凯,这一刻仿佛置身于文物的海洋,如果不是还存在着一丝的理智,恐怕他就想一直呆在这里面不要出去了。

    “发达了,真是发达了,崇祯那小子让我挑选三样,咱绝对不能跟他客气,要选就选最好的。要选就选最贵的……嘿嘿嘿………”

    如果前一世庄凯毕业以后从事的是本行的工作,没有经过社会大染缸的淘染。那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看到这些东西真有可能会直接就迷失自己。

    但现在的庄凯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淡薄了,在他的眼里,宝物变现的价值才是高于一切的。

    “张先生,你面前的这个水晶球,可是皇上最喜欢的,你看这水晶球几乎是透明的,这里面居然还有一副七彩斑斓的图画,这简直是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作品呢。”

    这宝库里面的宝物虽然很多,但王承恩可没少把心思放在这里,所以这些宝物的出处以及价值他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这时候王承恩介绍的就是一个玻璃球而已,虽然在这个时代出现如此透明的玻璃球,也是让庄凯有些意外。

    但是玻璃球就是玻璃球,在这个时代或许是个稀罕物,当得上奇珍异宝吧,可是这东西要是放在后世,估计地摊上10块钱一个的货色质量都比这个好。

    庄凯现在所欣赏的这个货架,上面摆放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外国进贡的稀罕货。

    那上面排列着一座座装饰华丽的座钟,一架架雕刻精美的象牙制品……当然还有几个制作粗糙的玻璃制品。

    虽然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是稀罕物,可放在庄凯的眼中却是不屑一顾的。

    尽管那些象牙,古董座钟,如果传送回去也能够卖上一些钱,但这研究价值可就不是那么高了,对于现在资产好几亿的庄凯来说,这点价值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他现在的最想找的就是那种在后世的拍卖行能够拍出数亿价值的古董,毕竟皇帝给他选择的机会只有三个,“满身铜臭”的庄凯当然必须把利益最大化。

    “咦!这皇宫里怎么会有火器”

    这一排进贡来的西洋玩意儿,既然进不了庄凯的法眼,那他便不想在这里多耽误了,脚步匆匆的往前走去。

    庄凯现在需要的是中国古代的那些古董,然而等他走到这一排木架子的最后,却发现了一个使用象牙雕琢而成的精美架子,这下子并不稀罕,但是那架子上面



第87章 元青花
    接下来的几排木架,庄凯依然没有作出选择,因为这些东西虽然也算是名贵的古董,但是在后世的价值还没有到庄凯动心的程度。

    “咦!这不是元青花梅瓶竟然有这么多件。”

    经过这几排的木架之后,庄凯无意的一个转头,竟然发现在一个木架的后面,随意的摆放着一排蓝色纹路的大件瓷器,这下子可差点把庄凯的眼珠子给惊掉了。

    梅瓶最早出自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盛行。特别是到了元朝,在景德镇的官窑中曾出了不少精品。

    而且在元朝景德镇烧制的这些梅瓶,其技艺十分的精湛,那种高超的烧制技巧,甚至到了后世都无法复原。

    到了这明朝,这些精美的梅瓶主要是被作为随葬品,因为在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这种梅瓶具有镇墓辟邪的作用。

    当然像这样精美的元代青花梅瓶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使用的,只有一些王公大臣、皇室贵胄才有资格使用这样的梅瓶进行陪葬。

    当然庄凯的惊讶并不是梅瓶所代表的地位,而是这种后世号称存世仅剩下三件的元青花梅瓶,在这里竟然被垃圾一样的随意堆放在一边。

    这元青花梅瓶在后世的价值,那几乎不是用金钱可以来估量的,在2011年,拍卖行曾经拍出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元青花梅瓶,其交易价就超过了10亿人民币。

    所以这一刻,那随意堆放在地上的青花梅瓶,在庄凯的眼中就不是一堆象征身份地位的瓷器了,而是一堆数不清数量的钞票。

    “张公子,难道您看中意的这个”

    虽然王承恩知道这些梅瓶也算是稀罕之物,不过和这皇宫中的其他宝物对比起来,王承恩真看不出来,庄凯为什么会对这些只是用来陪葬的瓷瓶如此的好奇。

    当然了,如果庄凯选择了这个,他王承恩高兴还来不及呢,毕竟崇祯皇帝更喜欢的是关乎于军事和民生的物件。

    对于这些只能看不能吃,又没办法变现的东西,崇祯皇帝一向是不屑一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精美的梅瓶被随意堆放在这里的缘故。

    “我……我真的可以选择一件这个……梅瓶吗”

    看到王承恩这样的表情,庄凯哪里会不知道王承恩对这东西并不是十分的重视,这心里不禁一喜,不过想想这东西既然代表着身份,也不知道皇家肯不肯将这些东西送给他。

    “那当然没问题了。”

    没想到庄凯真的会选择这玩意儿,王承恩还巴不得庄凯选择的三件东西都是这梅瓶了,那里可能会不答应。听到庄凯这样说,马上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并迅速的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纸笔,一副害怕庄凯反悔的样子。

    “那就选择这一件吧。”

    庄凯选的是一件“松下问童子”的梅瓶,因为这一件梅瓶的做工以及上面所描述的图案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于名家之手,如果这一件梅瓶放在后世,那价值绝对会超过那一件“十亿”的产品。

    当然了,庄凯也知道物以稀为贵,所以他仅仅只选择一件。

    “好勒,那咱就给您记下来。”

    见到庄凯真的选择了一件,王承恩的心里面高兴啊。迫不及待的就扭开竹筒做成的笔盖,刷刷的在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了下来。

    “咦!王公公,你这笔竟然是……”

    看着王承恩这样子,庄凯心里真的很想笑,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王承恩手中的那支笔吸引过去了。

    倒不是说王承恩手中的那支笔是什么名贵的古董,而是那支笔竟然不是这个时代通用的毛笔。

     



第88章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顺着这本书册的目录,一个个仔细的往下看,这其中当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作,不过这其中有的并不是什么代表作,有的却是后世已经存在各博物馆当中的名画名作,这些庄凯也只能看着眼馋,而不敢选择。

    就比如后世被堪称为国宝的“清明上河图”,居然也藏在这里面,不过在后世“清明上河图”的宋代版本,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里面。

    按照时空传送的规则,虽然他可以将这一幅“清明上河图”送回到现代,但送回去之后,由于时空的法则,故宫里面的那一副“清明上河图”自然就会消失。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手中拥有真品的蓝富泉,估计得被枪毙,而且是不用解释的那一种。

    为了好友的生命安全考虑,庄凯还是忍痛放弃了这个选择,继续看下面的目录。

    “寅,甲,午——洛神赋图”

    庄凯之所以看到这张画作马上惊呼出声,倒不是说他有多么的欣赏这幅作品。

    其实依照庄凯的鉴赏能力,就算是传世佳作,在他看来也是一张图画而已。但是他看到的是这张图的价值。

    尽管这时候庄凯还不知道这宝库里面存放着这张《洛神赋图》是不是东晋顾恺之的原作,但想想能够被放在这皇宫大内,应该不会是后期的摹本。

    这张图原作的价值,不单单是因为在后世它已经失传了。更是它的历史意义。

    《洛神赋图》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第1部同名连环画长卷作品,具有的历史意义,那绝对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这幅画作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画之所以珍贵是他将原作者所想表达出来的画面,完整的呈现出来,这几乎就是顾恺之画中的巅峰之作,更是符合所有文人士子所想表达的那种浪漫情怀。

    可惜这是一幅长卷,这种方式并不受明朝文人的喜欢,所以在这个时代,它的价值甚至比顾恺之另外几幅作品还要低下不少。

    “王公公,就这幅图了,您来帮我展开一下。”

    循着目录的编号,庄凯很快在一个木架子上面找到了这幅长卷的画轴。

    庄凯小心翼翼的解开画轴上面的布套,在王承恩的帮助下,慢慢的展开这幅画作。

    随着画轴慢慢的展开,《洛神赋图》那唯美的画面,便徐徐的展现在庄凯的面前,这是描述着黄昏时的情景,也正是曹植出事与洛神见面的情景……

    虽然只是看了第一部分,但是庄凯已经能够确定,这绝对是顾恺之的原作。

    这倒不是说庄凯鉴赏的能力有多高,而是东晋之后的那些临摹作品,基本上都加上了他们那个时代具有的特点,而这幅画却是原汁原味的。

    庄凯对于画作的鉴赏能力确实并不高明,但他毕竟是考古系的学生,作品的好坏,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他只要能够鉴定出这一件画作的真正历史就足够了。

    “公子,咱知道这幅画作的确是原作,不过张公子您确定要这幅画”

    顾恺之的作品几乎都是传世名作,而且存世并不多,在大明也是如此,不过这样的长卷,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是很看好,在这皇宫的藏品中比这幅图更珍贵的不知凡几。



第89章 奇怪的罗盘
    “宫人的荣耀”、“罗盘”,这两个看似根本不搭边的名字,却让庄凯的眼睛一亮。

    而那已经出现铜锈,甚至连上面的司南都缺了一个角的破旧罗盘,让庄凯仿佛看到了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正在浩瀚的大海上乘风破浪。

    “这是郑公公留下来的罗盘吗”

    庄凯这句话说得肃然起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是的,原来张先生也知道郑爷爷。”

    之前说了,王承恩的看家本事就是揣摩他人的心思,所以庄凯说这句话是不是发自肺腑之言,他一眼便可以看得出来,也正是如此,让王承恩对庄凯的看法更亲切了。

    “郑公公历经艰难七下西洋,此乃是旷世之举,晚辈哪里敢不知道何况那星辰大海也是晚辈最向往的地方,只可惜家处内陆,根本没有那机会,不然晚辈真想也下海感受一下郑公公当年的风采。”

    郑和七下西洋在这个时代的文人眼里,那纯粹就是为了名声而在浪费民脂民膏,所以他们极度反对这种劳民伤财之举。

    可在庄凯的眼中,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财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开拓精神。

    可惜在儒家思想和国家战略方向转移的双重影响下,这样的功业没有继续延续下去,这也使得中华民族错失了一次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加上后来郑和下西洋的造船技术以及航线水文资料全部被付之一炬,更是中华民族海洋事业的一大损失。

    “是呀,郑爷爷当年之举,确实是旷世之功业,可惜那些……哎!不说也罢,哎呀!张公子,您不会是看上了这件罗盘吧……”

    听到庄凯的夸赞和感叹,王承恩也由心的跟着应承了一句,可是说到一半,就猛的一个惊觉,用担心的眼光看着庄凯。

    要知道这个罗盘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却是他们这些宫人所供奉的精神寄托,王承恩也是出自于私心,才将它放在这里,不曾想现在却受到了庄凯“觊觎”,这就把他给吓坏了。

    因为如果庄凯开口索要的话,碍于皇命,他哪怕再不愿意,也只能是把这个东西交给庄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岂不成了这宫里万千宫人的罪人。

    “哦!不会的,不会的,我也只是因为好奇加上对郑公公的崇拜,所以才多看了几眼,不过这罗盘的外形的确是很奇怪”

    看到王承恩这紧张的模样,庄凯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思,不过他当真也没有将这个东西占为己有的想法,虽然他知道这个东西很有历史价值,不过就算送回到现在去,又怎么证明这是当年郑和用过的呢。

    当然了,庄凯之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罗盘上面,前面说的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是这个罗盘的外观与普通的罗盘非常的不一样。

    一般罗盘的底座也就是一寸的厚度,可眼前放在架子上的这个罗盘,那厚度至少有一尺多,更重要的是,整个罗盘的底座看起来完全是铜质的,那如此大的一坨金属重量将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是啊,郑爷爷所使用的这个罗盘,确实形制和别的罗盘不一样,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郑爷爷这个罗盘主要是在海上航行时用的,估计是为了防止海浪颠簸让这个罗盘移位吧,所以就制造成这幅模样了。”
1...2627282930...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