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深宫妖娆:太后,悠着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小枕头

    青菀早知知道太后并非抱恙,而是故意装病,为了就是提升祥嫔的位分,对此见怪不怪。

    倒是皇后和全贵妃等人,却是没想到祥贵人进宫才半年时间,这么快就封嫔了,都快赶上全贵妃当年了。

    这一次的夜宴,随着祥嫔和彤嫔的晋封之喜,一下子推倒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故剑情深
    青菀点点头:“太后之所以这么做,明面上自然是为了提升祥嫔的位分,暗地里却是为了转移皇后的注意力。”

    苏嬷嬷一愣:“转移皇后的注意力这……”

    青菀道:“孝穆皇后红颜薄命,如花之年香消玉殒,太后虽然知道是皇后所害,可到底是怎么害的,至今一无所知。”

    “所以,她才会安排玲常在卧底长春宫,伺机打探消息,但是皇后警觉性太高了,做事又滴水不漏,想要查出点什么来,谈何容易啊!”

    “太后深知皇后被她压了这些年,心里早就憋着一肚子火,巴不得自己早死,所以索性故意装病,让皇后以为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

    苏嬷嬷恍然大悟:“原来太后打的是这个主意,利用自己生病之事来吸引住皇后的注意力,使得皇后无暇顾及其他,警戒心降低,这样玲常在就有机会查查孝穆皇后之死了。”

    青菀笑道:“没错,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太后用了很多次了,而且屡试不爽,”

    苏嬷嬷不由得低低叹息:“太后如此工于心计,实在叫人可怕,难怪她能当上太后啊!”

    青菀怔怔出了会神,慢慢道:“能当上太后的女人,哪个是简单之辈昔年先帝后宫缭乱,太后力压诸妃,稳坐中宫宝座,就知道她的心机与手腕非同小可了。”

    想了想,又是一笑:“太后工于心计也好,若是她能除掉皇后,对本宫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正如青菀所料,太后这一次装病,不仅仅是为了名正言顺提升祥嫔的位分,更重要的是转移皇后的注意力,让玲常在有机会查出孝穆皇后之死。

    在太后‘病愈’的三天之后,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死因猜测
    “掖庭令张贺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

    “许平君是个勤劳贤惠的女子,在刘病已最困难的日子里,不但没有嫌弃丈夫,反而与他相依为命,用自己的柔情让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之后,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大将军霍光迎立刘病已为刘询被拥立为皇帝,许平君进宫后被封为婕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连上官太皇太后也如此主张。”

    “然而,刘病已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朕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

    “朝臣们善于揣测上意,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皇帝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

    “于是一众大臣,联合奏请立当时被封为婕妤的许平君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婕妤,这便是‘故剑情深’的典故了。”

    华嬷嬷道:“原来是这样啊,汉宣帝在当上一国之君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不顾一切立她为皇后,倒是至情至性之人。”

    太后幽幽叹道:“是啊,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汉宣帝不忘糟糠之妻,故剑而知情深,的确是天下间最至情至性之男子,许平君何其有幸啊!”

    华嬷嬷奇道:“太后,故剑情深的确叫人感动,可这跟皇后有什么关系呢”

    太后道:“故事还没



第一百九十八章:双皮奶
    华嬷嬷说到这里,已然显出惊骇之色,呼吸渐渐局促了起来:“那么,就是皇后买通了太医和嬷嬷丫鬟,用类似于附子的毒药害死了孝穆皇后,而二公主在孝穆皇后死后不久,亦随之夭折,也有可能是皇后下的手,这个女人太狠毒了,她……”

    太后压抑着内心狂热的恨,冷静道:“虽然哀家知道了昙华的死因,但是现在没有证据,只有找出证据,才能叫佟佳氏这个贱人付出代价。”

    窗外是无尽的黑夜,明月和星辰都被重重的黑雾掩盖,透不出一丝光芒来,静静的后宫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坟场,充满了彻骨的寒意。

    这种寒意并非来自气温的严寒,而是葬身在红墙黄瓦之下的累累冤魂积聚起来的,直透人心的森寒。

    红红的宫墙,似乎是用万千红颜的鲜血尸骨染成的一样,显得格外的恐怖和血腥。

    太后恨毒的声音一如这朱红的宫墙,透着恐怖与森寒:“佟佳氏这个贱人,居然有胆子害死哀家的堂妹,哀家一定要她付出万分惨痛的代价!”

    太后这边正在彻查孝穆皇后当年坐月子遭毒害的事情,而青菀这边,正给六公主喂食呢。

    老是六公主、六公主叫着,怎么叫怎么别扭,但是青菀也没办法,因为清朝的公主是没有自己的名字的。

    可能会多人都觉得奇怪了,公主都是金枝玉叶,怎么就没有名字呢

    这《鹿鼎记》里不就有一个叫建宁公主的,是康熙的妹子,有点神经质,有点变态,喜欢恶整韦小宝的那个。

    首先,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的妹子,而是康熙的姑姑,建宁公主的格格是顺治皇帝,《鹿鼎记》的辈分乱了。

    其次,建宁公主的‘建宁’二字,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封号,所以不能叫爱新觉罗建宁,



第一百九十九章:木兰秋狝(1)
    直到整只海水龙纹青花小碗见了底,这小家伙才不再张嘴。

    青菀伸手去摸了摸六公主的小肚子,运起真气帮她消化,笑着道:“这小家伙的胃口还真不小嘞!”

    紫苏伸手在六公主粉嘟嘟的小脸蛋上摸了一把,笑道:“娘娘,瞧着六公主的长得倒是越来越圆乎了,健健康康,多好啊。”

    青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可不是嘛,这小家伙分量可不小,只抱了一小会儿,本宫就觉得双臂酸痛!”

    她伸手戳了戳宝贝闺女滚圆的腮帮子,笑吟吟道:“你说她那么能吃,以后会不会是个小胖妞呢”

    紫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半抿着嘴道:“胖点好,脸蛋圆圆的,一副富态之相,好胜过那些个弱柳扶风的短命相。”

    在古人眼中,胖就是发福,便是富态之相,正是求之不得!

    反观那些尖尖的瓜子脸,纤腰弱柳,身无三两肉,一看就知道的红颜薄命的面相!

    主仆二人正说笑着,六公主宝宝似乎听懂了她们的谈话,嘴巴一瘪,忿忿地等着眼前的两个坏家伙,随后扭过身子,眼睛一闭睡着了。

    青菀顿觉无语:“我的天哪,又睡着了!”

    自家的讨债鬼怎么这么爱睡啊

    成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简直是养猪的节奏。

    春去秋来,转眼便是道光九年的秋天了。

    这一个秋天,前朝无事,后宫风平浪静,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大事发生,道光下旨木兰秋。

    所谓的木兰秋,其实就是大清皇家秋天打猎活动。

    康熙继位之后,有一次在塞外视察之时,发现了一块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



第二百章:木兰秋狝(2)
    然而,道光继位之后,没有举行过几次狩猎,就把木兰秋这项活动给废除了。

    道光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乾隆死后,清朝从“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鼎盛时期,逐步走向衰落,自嘉庆以来,天灾水患、内乱频生、民生凋敝、财政紧张、军备废弛。

    “木兰秋”这场康乾盛世的皇家运动会,已经彻底变成了劳民伤财的无益之举。

    与此同时,回部发生叛乱,回部首领张格尔率领军队侵扰乌鲁克卡伦,清军进剿也遭遇失利。

    不仅如此,清朝还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鸦片泛滥、白银外流,面对内忧外患,道光整天忧心忡忡,哪有什么心情搞皇家打猎

    当然啦,木兰秋之所以被废黜,根本原因是太烧钱。

    木兰秋动辄出动数万人马,兴师动众,场面看上去很是热闹,可耗资巨大,对已经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鸦片战争之后,道光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开始厉行节俭,一日三餐都舍不得吃肉,又怎么可能在毫无用处的打猎上肆意花费

    所以,在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之后,木兰秋宣告废除,允许老百姓进入垦荒,木兰秋由此成为皇家绝响。

    如今只是道光九年,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十来年时间,道光现在还不是抠门皇帝,尽管木兰秋很烧钱,道光还是舍得举办一次两次的。

    皇家打猎,不同寻常,每一次都搞出很大的动静。

    以大猪蹄子乾隆为例,他老人家组织打猎,每次都要出动数万人马,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首先是布围。由管围大臣统领围甲兵、虎枪手、向导及八旗军队等,自远而近,形成一个面积达数十平方公



第二百零一章:策马扬鞭
    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次木兰秋,太后藉以年老之身,不愿舟车劳顿,所以留在后宫中静心礼佛,调养身心。

    尽管来到木兰围场,目之所,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饱览塞上草原风光,倒也极为舒适。

    尽管换了个地方,但是后宫还是那个后宫,每天还是要去皇后那边请安,也少不得要和其他妃嫔争宠。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道光带领着亲王绵恺、成年的皇长子奕纬与一众皇室贵族、王公大臣,一起策马扬鞭,弯弓逐猎物。

    皇后与一众妃嫔就站在围场搭设的高台上,静静看着他们在茫茫草原中驰骋。

    皇后端庄一笑:“没想到大阿哥的骑术和箭法那般出色,看来没少练习啊!”

    和妃得意笑道:“亏得一众师傅教得好,不过要论骑术和箭法,还是咱们的皇上最为出色。”

    青菀笑道:“看到他们策马扬鞭,驰骋草原,要不是碍于男女有别,臣妾还真想和皇上一起去呢。”

    全贵妃奇道:“哦妹妹也会骑马打猎”

    青菀点头道:“那是自然,贵妃姐姐难道忘了吗臣妾是蒙古女子,自小在马背上长大,虽说女儿身,可骑马射箭却是样样不差的。”

    众人正说笑着,却见道光骑着马而来,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皇后含道:“臣妾与诸位妹妹正在说皇上围猎之事呢,皇上驰骋围场,弯弓射猎的矫健身姿,看着真真叫人心动,静妃妹妹说她也看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也想随皇上骑马射箭去。”

    道光好奇心大起:“怎么静妃也会骑马射箭”

    青菀落落大方道:“回皇上,臣妾是成吉思汗血脉,天生的草原儿女,骑马打猎是家常便饭。”

    道光闻,眼中闪着亮光,笑道:“静妃既然有此本领,也不能埋没了,不如趁现在露一手,也叫朕开开眼界。”

    &



第二百零二章:弯弓射箭
    而皇后等人见此,皆是面面相觑,脸色一阵变幻,又是惊奇,又是嫉妒。

    虽说这个时代男尊女卑,骑马打猎是男儿的专长,可正因为是男子的专长,女子极少有人会,更显得弥足珍贵。

    一众后宫女眷心中了然,青菀骑术这般了得,引得道光连连喝彩,为之瞩目,将来的恩宠必将更深,她的恩宠多了,其他人不就少了吗

    尤其是皇后,后宫出了全贵妃这样的宠爱,已经叫她够头疼的,要是静妃如此炫目多彩,姐妹俩合起来争宠,后宫还有谁能够争得过她们呢

    然而,见她身姿如此炫目矫健,那些嫉恨之物,却是怎么着也说不出口的。

    全贵妃见青菀骑术那么好,也是大为吃惊,面上却笑道:“皇上,臣妾长这么大,还从未见到骑术那么好的女子呢,一直以为静妃只是生的貌美,却不曾想她策马扬鞭是如此英姿飒爽,迷炫人心。”

    道光脸上掌不住的笑:“是啊,朕也没想到静妃还有这一手。”

    便在此时,天空传来一阵阵几声怪叫,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一群黑黢黢的大雕在半空中盘旋。

    道光见猎心喜,正想弯弓搭箭,却想到他的金羽弓箭已经给了青菀,当即叫道:“大家快射,射中有赏。”

    和妃有心要让儿子出出风头,便用眼神示意奕纬。

    奕纬会意,拿起大弓,搭上羽箭,仰天向黑雕射去。

    怎奈黑雕神勇异常,这一箭射不中,反而将黑雕群惊扰,吓得它们四下逃窜。

    道光眼见黑雕就要飞走,连连叫道:“快射快射,射中了朕重重有赏。”

    众人闻,纷纷弯弓搭箭,齐齐半空中的黑雕射去。

    一时间,弓箭如羽,席卷半空,却是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只闻‘嗖’的一声,仰头见一支利箭划破长空,箭势凌厉异常



第二百零三章:灰头土脸
    道光笑道:“你的眼光倒好,这副金羽弓箭乃是高宗皇帝赐给朕的成年礼,金弓上的镶嵌着上贡的珍贵宝石,箭囊也是极为珍贵的孔雀羽线缝制的。”

    众人闻,皆是脸色一变。

    青菀也没想到这副弓箭这么珍贵,竟然是大猪蹄子乾隆送给孙子道光的成年礼,忙道:“臣妾冒昧了,不知道此物珍贵,还请皇上恕罪!”

    道光哈哈大笑道:“有道是宝剑赠英雄,鲜花配美人,爱妃骑射如此高超,自然受得起这么的弓箭,也好,朕就把这副弓箭赐予你了。”

    青菀闻大喜,忙磕头道:“多谢皇上!”

    皇后一众妃嫔见青菀得了这么好的东西,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这金羽弓箭虽是骑射之物,她们这些后宫女眷用不着,可架不住它背后意义重大,这可是乾隆皇帝所赐之物,道光的成年礼,放眼整个后宫,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盖过它
1...157158159160161...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