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深宫妖娆:太后,悠着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小枕头

    青菀为太后,入宫沉浮三十年,看遍了后宫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不仅仅是宫女哀怨,那些高高在上的妃嫔娘娘也是哀怨不已。

    相比较唐朝宫女一入宫就一直干到死不同,清朝的宫女制度显得比较人化一些,只要熬到二十五岁,便可出宫嫁人,不用“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可妃嫔们不同,为皇帝的女人,选秀时个个年轻美貌,丽质天成,一旦入宫便不能再出去,一辈子长困于深宫之中,与世隔绝,成寂寞无聊,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消




第五百零八章:选秀(32)
    青菀还没细看她写得什么内容,光看这手书法,便已十分了解,不由得脱口赞道“好字,好字”

    她一脸惊奇地看着董鄂淑宁“你的字写得极好,练了多少年了”

    董鄂淑宁道“回太后,奴才练了十四年了。”

    青菀惊诧道“十四年你今年十八岁,岂不是从四岁就开始练字”

    董鄂淑宁点头道“正是”

    啧啧,厉害了,现代四岁的孩子还不会打酱油呢,没想到她就开始练习书法了,要是个男孩也就罢了,古代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碰诗书文墨,专攻女红针线,竟然这么小就练字了。

    青菀轻轻赞许道“你这篇字虽说仅有十四年的书法造诣,却远胜一般人三十年的功力,你的书法是谁教的,竟这般了得”

    董鄂淑宁道“回太后,奴才的书法是祖父从小传授的。”

    青菀一愣“你的祖父是”

    董鄂淑宁道“奴才的祖父是已故的礼部尚书铁保。”

    这个铁保,全名是董鄂铁保,乃是清朝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体”带来的板滞之病,书法造诣极高,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朝四大书家”。

    青菀恍然道“原来你的祖父是书法大家,自幼受他调教,家学渊源,难怪你年纪这么轻,书法却有这么深厚的造诣。”

    董鄂淑宁嫣然一笑,道“多谢太后夸奖,奴才愧不敢当”

    有道是字如其人,青菀见她书法如此之高,气质端庄灵秀,是个难得的钟灵毓秀之女子,儿的眼光果然不差,这个媳妇不错,不错

    瓜尔佳筱彤见青菀接二连三的赞许,不脸色一变,心中警铃大作。

    &



第五百零九章:选秀(33)
    又数,太守也托郡丞登门提亲,明言太守的五公子尚未婚配,愿与刘家结为百年之好,又被谢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刘兰芝不得已应婚事,焦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刘兰芝出嫁的喜庆之,刘焦二人双双自尽,成就孔雀东南飞的千古绝响。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千古悲剧,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婚姻自由的烈向往。

    尤其是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夕和鸣,通宵达旦。

    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

    青菀如何不知孔雀东南飞是地地道道的悲剧,而悲剧的来源就是恶婆婆焦母,就因为她不喜欢贤惠儿媳刘兰芝,狠心棒打鸳鸯,这才bi)得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自杀。

    孔雀东南飞发生在汉代,那时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文学思想正统

    而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y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妻子刘兰芝一边,表现出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的确是个好丈夫,该点个大大的赞。

    唉,封建



第五百一十章:选秀(34)
    董鄂淑宁心里真真喜欢奕,没办法,只好写下这篇孔雀东南飞旁敲侧击,希望青菀能够成全自己,不要棒打鸳鸯酿成悲剧。

    青菀看了她一眼,轻轻叹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文章写得可真好啊”

    旋即,目光一转,看向一众秀女“今的复选很快就要结束了,哀家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

    秀女们闻言,皆是神色一紧。

    青菀正色道“选秀过后,皇帝便会给你们指婚,若是因为某种原因,你们的夫君不能娶你们为正妻,那又该如何”

    第一个回答的自然是博尔济吉特锦瑟,她无时无刻都在怒刷存在感“回太后,既然不能当正妻,那就做个妾室,只要能得到夫君的心,名分什么的都不要紧。”

    博尔济吉特锦瑟的生母钱氏就是妾,这次进宫选秀,就是想成为咸丰的妃子,妃嫔娘娘的,说着好听,本质上就是个妾

    她从小看惯了自己的阿玛宠自己的亲娘,不嫡母,正妻之位形同虚设,既然做皇帝的女人,为何不当个宠妃呢

    宠妃也是有机会转正为妻的,就比如董鄂妃,死后还不是被追封为皇后。

    青菀听得心里一阵叹气,果然是庶出啊,一股子小家子气,摇了摇头道“既然你不介意做妾,那么哀家就成全你。”

    给她指一个宗室当侧福晋吧,庶出之女是当不了嫡福晋的,皇后钮祜禄氏只是一个特例。

    博尔济吉特锦瑟闻言,便以为青菀同意她进宫,不大喜过望,忙跪下来磕头谢恩“多谢太后,多谢太后”

    第二个回答的是瓜尔佳筱彤,她徐徐道“回太后,奴才认为婚姻大事,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妻也好,为妾也罢,都容不得自己做主,一切但凭皇上和太后做主。”

    &



第五百一十一章:选秀(35)
    这话说得董鄂淑宁脸上一片黯然,心里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太后果然不喜欢她。

    正如当初孝惠太后憎恨董鄂妃害她一生凄苦,守活寡到老,所以恨屋及乌,利用选秀报复董鄂氏一族的女子,将原本可以当正妻的女子硬是指婚做妾,原本可以嫁给青年才俊的家人,指给年老丧偶的宗室做填房。

    在董鄂淑宁认为,青菀问正妻不正妻的,就是铁了心要把她给了别人做妾,而且这个男人还不知道是谁,指不定又老又丑有好色呢。

    想到自己一片灰暗的未来,董鄂淑宁心里凉哇哇的。

    众人见青菀与她这样的对话,还以为青菀对董鄂氏的女子恨之入骨,才想把董鄂淑宁指给别人当妾,心里难免一阵幸灾乐祸。

    青菀若有深意地看了董鄂淑宁一眼,问道“若换做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董鄂淑宁脸上一阵变化,最后斩钉截铁道“若是未来的婆母要当焦母,棒打鸳鸯,奴才选择当刘兰芝,自求下堂就算了,只求三尺白绫了断一生。”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大惊,想不到董鄂淑宁外表柔弱,内心却如此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竟当着皇太后的面儿,请赐三尺白绫自尽,当真是大出意料之外啊

    众人暗道,她这下算是把皇太后惹毛了,不死也得掉皮层啊

    却不想,青菀竟呵呵笑了“好,好,好,好一个烈女子,希望你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个董鄂淑宁,还真真是个有个的女子,好直爽,好不做作,跟旁边那些妖艳jian)货好不一样啊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博尔济吉特锦瑟是傲气过人,董鄂淑宁却是柔弱不失傲骨。

    这等烈女子在现代很少,在古代更是凤毛麟角,要是她能嫁给儿为妻,青菀也很乐意让她做自己的儿媳的



第五百一十二章:尘埃落定(1)
    奕顿时一愣“皇额娘喜欢她可您明明”

    青菀笑了“她心心念念嫁给你当嫡福晋,哀家就准她所想,准她心中所求,难道还不够好吗”

    奕旋即恍然,眼底浮现惊喜之色“对呀,准她所想,准她心中所求,很好,很好,多谢皇额娘成全”

    青菀失笑道“你呀,真真是私迷心窍了,连这一点都看不透,白费了哀家一片心思,皇帝没下旨之前,做戏还是要做足全,惹得皇帝起疑心,令计划功亏一篑。”

    奕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会的,会的,儿子会演好这出戏的。”

    转眼到了咸丰六年的十月,秀女们复选结束,等到册封位分和指婚。

    为后宫之主的皇后,又怀揣着满心的苦涩,拿着入宫选秀册封的名单,来给青菀这个婆婆大人过目。

    皇后徐徐道“皇额娘,皇上已经拟好了新进宫妹妹的位分和所住的宫苑,让臣妾念给娘娘听,皇额娘若觉得不妥再改。”

    青菀抬了抬手,道“念吧”

    皇后拿着描金花名册,徐徐念道“皇上这次一共留了四个新人,分别是满军正红旗伊尔根觉罗氏封玶常在,赐居延禧宫,满军正白旗,汉军正白旗张氏封吉常在,赐居景阳宫,满军正蓝旗叶赫那拉氏姐妹,一个封璹贵人,一个封玉贵人,同住”

    青菀忽然打断道“等等,叶赫那拉氏”

    皇后道“是,皇上选了员外郎叶赫那拉氏穆恩的女儿,是一对姐妹花叶赫那拉氏,姐姐封了璹贵人,妹妹封了玉贵人,同住长宫。”

    青菀冷冷道“后宫已经有了一个叶赫那拉氏,就搅得鸡犬不宁,如今皇帝又弄两个叶赫那拉氏进宫,是想把后宫掀个底朝天吗”

    皇后忙道“虽然都是叶赫那拉氏,却不是一家



第五百一十二章:尘埃落定(1)
    奕顿时一愣“皇额娘喜欢她可您明明”

    青菀笑了“她心心念念嫁给你当嫡福晋,哀家就准她所想,准她心中所求,难道还不够好吗”

    奕旋即恍然,眼底浮现惊喜之色“对呀,准她所想,准她心中所求,很好,很好,多谢皇额娘成全”

    青菀失笑道“你呀,真真是私迷心窍了,连这一点都看不透,白费了哀家一片心思,皇帝没下旨之前,做戏还是要做足全,惹得皇帝起疑心,令计划功亏一篑。”

    奕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会的,会的,儿子会演好这出戏的。”

    转眼到了咸丰六年的十月,秀女们复选结束,等到册封位分和指婚。

    为后宫之主的皇后,又怀揣着满心的苦涩,拿着入宫选秀册封的名单,来给青菀这个婆婆大人过目。

    皇后徐徐道“皇额娘,皇上已经拟好了新进宫妹妹的位分和所住的宫苑,让臣妾念给娘娘听,皇额娘若觉得不妥再改。”

    青菀抬了抬手,道“念吧”

    皇后拿着描金花名册,徐徐念道“皇上这次一共留了四个新人,分别是满军正红旗伊尔根觉罗氏封玶常在,赐居延禧宫,满军正白旗,汉军正白旗张氏封吉常在,赐居景阳宫,满军正蓝旗叶赫那拉氏姐妹,一个封璹贵人,一个封玉贵人,同住”

    青菀忽然打断道“等等,叶赫那拉氏”

    皇后道“是,皇上选了员外郎叶赫那拉氏穆恩的女儿,是一对姐妹花叶赫那拉氏,姐姐封了璹贵人,妹妹封了玉贵人,同住长宫。”

    青菀冷冷道“后宫已经有了一个叶赫那拉氏,就搅得鸡犬不宁,如今皇帝又弄两个叶赫那拉氏进宫,是想把后宫掀个底朝天吗”

    皇后忙道“虽然都是叶赫那拉氏,却不是一家



第五百一十三章:尘埃落定(2)
    皇后道“其他秀女,皇上都已经安排好了,尤其是皇额娘的侄女锦瑟格格,皇上特意她指给一个铁ao子王当侧福晋,也不辱没了博尔济吉特一族。”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形式十二等爵,主要分为两大类,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

    一般况下,因为功封王爵者多属世袭罔替,也就是俗话说的“铁ao子王”。因为恩封爵位者则多属世袭递降,但在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闲散宗室”,用四品顶戴。

    惟有铁ao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并且享有比一般亲王更高的地位和更丰厚的政治待遇和特权。

    铁ao子王一共有十二位,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

    另外还有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朝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第一位是怡亲王,他就是清穿女喜得不行的侠王十三爷胤祥,四爷雍正的铁杆粉丝兼好基友。

    第二位是恭亲王奕,青菀的儿子,虽然他当不成皇帝,后面却帮助慈禧太后夺取,统治天下,被慈禧和慈安封为赐予世袭罔替的殊荣。

    第三位是醇亲王奕譞,他之所以受封,纯粹是因为他的儿子当了皇帝,孙子又当了皇帝,便是光绪皇帝和末代皇帝溥仪,父凭子贵,爷凭孙贵,妥妥的铁ao子。

    第四位便是庆亲



第五百一十三章:尘埃落定(2)
    皇后道“其他秀女,皇上都已经安排好了,尤其是皇额娘的侄女锦瑟格格,皇上特意她指给一个铁ao子王当侧福晋,也不辱没了博尔济吉特一族。”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形式十二等爵,主要分为两大类,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

    一般况下,因为功封王爵者多属世袭罔替,也就是俗话说的“铁ao子王”。因为恩封爵位者则多属世袭递降,但在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闲散宗室”,用四品顶戴。

    惟有铁ao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并且享有比一般亲王更高的地位和更丰厚的政治待遇和特权。

    铁ao子王一共有十二位,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
1...7273747576...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