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修真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零点Q
而要想在作战时保持心的平和,就要在平时努力使白己的心保持清纯开朗,运用智慧思考问题,磨炼自己的心智。
当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的时候,当他能够体验诸艺百技的时候,他就能参透刀法的奥义。
常乐认为,就长短双刀中身体姿势而言,脸部既不要抬高也不压低,不偏左也不偏右,无须做任何表情,额不高,眉不皱,眼睛微闭,目光坚毅沉稳。表情平静,鼻梁挺直,下颌略向前伸。,颈部与背部笔直挺立,将力最凝聚于颈背,将肩部以下视为一个整体。
两肩放松下垂,背部保持挺直,臀部收紧,把力量集中在腿的下部,从膝盖传入直到足尖,腹部收紧,腰不弯,刀鞘紧贴于腹部,使腰带不松垮,这样可以使仪容更加严肃。
要将平常生活的体态,作为战斗时的体态,也要将战斗的身法当做寻常生活时的身法。
而视野要开阔长远,视线尽可能地做到大而广。
他把视线又分成“观”与“看”两种,“观”的眼强,“看”的眼弱。
要做到视远如近,视近如远,做到根本不看对方的刀,却能感知对手之刀的存在。
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多人交锋,眼法并无二致,重点在于目光不移,视线依然涵盖四面八方,尤其是环境变得熙攘纷扰时,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守此法。
据说曾经有两个刀客比武,其中一个人并没有直接动手,只以一个抽刀的动作,便吓退了对手,这个战例充分说明了刀法中身法姿势的重要性,因为其正是日久年深功力的体现,也正是通过姿势看到了对手的功力,所以才会知难而退。
双刀在使用时,右手长刀的握法要有虚有实,即有的手指要抓紧刀柄,而有的手指则不要抓紧刀柄。
而步法也是如此,都要讲求虚实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格斗时与平时练习时一致。
常乐认为,握着双刀时,右手握持太刀的正确方法,在于拇指和食指要保持轻松,中指不紧不松,而无名指和小指则必须紧握。
在格斗时一旦出刀,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考虑如何击倒敌人,下定决心。
一旦拔长刀,便要以最好的握法执刀,切勿先拔刀再调整握法,也绝不要让手势形成难以施展的角度。
无论挡、拨、敲、防对手的刀,这些动作都应该仅仅利用拇指,还有食指的细微动作来完成。在任何情况里,拔长刀就是要克敌制胜,别无其他。
长刀的握法,无论是如何试刀,还是在实战格斗里,均无不同。手与刀在一切情况下都不应该僵硬,僵硬的手是死手,灵活的手才是活手。
而在移动脚步时,脚趾应微微离地,用脚跟坚实地踏住地面,在格斗时,武士应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步伐,脚步移动的速度可快可慢,步与步之间的距离可大可小。
但无论是大是小,是快是慢,步伐都应该与平时的步伐一样,脚步切忌跳跃、轻浮及滞涩三种错误情况的出现。
且在每次移动位置时,绝不能只移动一脚,不管是在出击劈杀还是抽身格挡,甚至是躲避时,都应该采用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的方式。
第520章 一招制敌的想法
常乐这刀法当然不止中位攻击,使用刀的上位,即从头顶斩击对方,也是一种方式。
在对手进攻时出手,一击不中时,让刀停在恰当的位置,等到对方再次出击的时候,再顺势将刀向上削,并如此反复。
这看上去虽然好似很简单,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却很难。
其对节奏,心态的要求很高,要求做到稳中有变、看似不变,即一种平静的外表下暗藏杀机的状态,而这也是这刀法的关键。
领悟了这一点后,就可以一通百通,在任何决斗中都能出奇制胜。
但是常乐心里面知道,这只是开始的步骤,在以后的时间里还要不断地练习,做到这些,才可能在细心体会后进入兵法的最高境界。
而在使用刀的下位时,则需要用心去感觉手里的刀。
先发制人,先攻击对手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对手肯定会反攻,那么就顺势将刀往下压,并迅速地横斩对手的手腕。
这种刀法的关键在于,在对方进攻时要趁虚而人,要瞬间从下方击倒对手,而且这一刀法对速度的要求非常之高。
在使用刀的左位时,首先需要将刀水平持于左侧。
当对手攻击自己时,要从下方攻击对手的手腕,对方受到攻击后,必然会至上而下去档住攻击自己的刀,那么这时就要顺势攻击对方持刀之手。
如果对方的刀朝着肩部劈去,那么则可以挥刀斜斩他的手腕。
这就是常乐的刀法之道,通过攻击对手握刀的手而瓦解对方的攻势,自己则不守而守。
在使用刀的右位时,先将刀水平持于右侧,在出手时,要将刀转换为上位,斜向上挥刀,接着直劈而下。
与此同时,要格外注意对方出手的方位,无论使用多重的刀,都要能挥斩自如。
常乐对这五种刀法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如果想要这五种刀法,在实战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细细思考对手的用刀之法。
常乐认识到,不仅仅是刀法,掌握进攻的节奏,洞察对手的心态,了解交战时的无穷变化,也是成为一名高手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刻苦练习的基础上,达到对刀法的灵活应用,才可以做到克敌制胜。
而没有架势的架势,没有位置的位置,在刀法中是指不拘泥于一种架势,灵活应变地攻击对方的方法。
在决斗的过程中,把握战机才是最关健的因素,如果不能够把握战机,死板地运用刀法,即不能把有构转换为无构,那么必然会错失良机,导致失败的结果。
常乐意识到,在刀法中,具体交战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段位,要做到灵活应变。
实战中应用哪种刀法,取决于具体环境,例如,与对手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自己所处的地形着眼等。
要考虑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作战,并据此进行选择,只要能最大可能地消灭敌人,就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变化,顺应情境。
而在交战过程中,各个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做出改变和调整。
上位可以转为中位,中位也可以转为上位,下位可以转为中位,左右也可以转为中位或者下位。总而言之,只要有利干战斗,可以随时调整位置。
在战斗的过程中,不要让自己拘泥于固定的方位,要因势利导,化有构为无构。
而当战斗时,手里握着刀的时候,关于位置,招数等问题全都来不及去想了,而且考虑得太多,更容易贻误战机。
在这个时候,心中应当只抱有一个念头,就是消灭对手,无论是在进攻的时候还是在防守的时候,全要以此为准则。
把握战机最关键因素是,无论斩击、躲闪、格挡或者突刺,都要自然地发出,灵活地应用。
&n
第521章 触摸人刀合一
“雷火劈!”
常乐现在所使的这一招,如果双方在交战过程中刀身相交,双方的刀紧紧缠在一起,白己完全没有机会移动手中的刀,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雷火劈。闪舞
不抬高刀身而尽全力劈击对手,要做到竭尽双腿、双手和身体的力量,迅速劈击,这也是雷火劈的要点。
这是很难的招数,需要深刻的体会和勤奋的练习,如果在掌握之后对其运用自如,那么就会在实战中。会发挥出它的巨大杀伤力。
常乐劈出一招雷火劈,刀身上隐隐有雷火缠绕。
“一叶劈!”
这是击落并夺取对方手中刀的一种招式,如果对手在自己的前面拟定正眼,试图攻击自己时,就可以用无念想劈或雷火劈那样的招数,集中力量和勇气,狠狠地击落对方的刀。
紧接着,要随后进一步跟进,刀尖朝下地打击对手,只要集中力量,对手的刀必然会被击落。
这一招是专门用来击落对手的刀的,需要好好练习。
身与刀合一的刀法,是身与刀同时进攻,通常在进攻的时候,刀与身体是分离的,一般是先有身体进攻的姿势,随后刀再出击。
刀在打出的时候,身体不一定要随之跟进,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身体先跃出,刀再随之而落,这种身与刀同时进攻的方法就是身刀合一。
“身刀合一!”
常乐认为,“攻”与“击”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攻”主要是指审慎,可靠的进攻,与所用何种招数无关。
“击”偏重于冲杀,和“攻”相比,更为猛烈,也缺乏深思熟虑。
“击”在某些时候也能够立毙对方于瞬间,“攻”则是有目的,自觉的进攻,两者必须明确区分。
先“击”后“攻”是刀法的一种,“击”是指猛击敌人的腿和双手,为后来的“攻”做准备。
如果可以掌握了这一点,那么先前的刀法就会提高一个层次,这也是需要刻苦的练习。
常乐眼中神光一闪,在脑海中模拟出格斗场景。
“杀!”
对手提右脚向前扑过来,双手举刀向常乐面部劈击,常乐向后退步,双手持刀向左格挡。
对手又举刀向常乐头部劈击,我退步,双手举刀向右格挡。
“当!”
对手再起刀向常乐面部劈击,常乐向右滑步,举刀向左格挡。
乘着对手劈刀扑空,重心前冲之机,常乐向对手的左边面部猛劈一刀。
这脑海中的模拟战斗练习,并不存在着既定的攻防动作,所以常乐要以自己的技术和智慧与对手交锋。
对方提右脚向常乐扑来,常乐举刀,也提右脚应战。
攻方向常乐正中面部劈刀,常乐向右滑步,双手举刀一边格开对手劈刀,一边向攻方做还击动作。
攻方见常乐还击劈刀到头部时,向右后方退步,转到常乐左侧背后,双手举刀准备向常乐胴部劈击,常乐也急转身,避免背后受袭击。
“啊呀!”
攻方向常乐跃进一步,对准常乐右胴部,右手劈刀,常乐向后滑退一步,双手垂直举刀,用左手腕和刀柄部位下压,使攻方的劈刀下落,失去效果。
攻方再一次双手举刀,向常乐头部劈击,常乐用本来垂直置于前方的刀向右上方格挡。
这种练习并非事先定好,而是任凭攻方自我反应来进行攻击,常乐则要在攻击过来的动作中,随机应变地进行防守。
攻方上举刀,向前滑一步,沿身体正中线向常乐劈刀,常乐双手举刀,竖直向上将攻方的劈刀向右或向左格挡,攻方劈刀完成后,上右步,双手抢刀到头顶,守方左脚向后退一步。
攻方若脚进一步,左脚跟进一步,双手持刀向常乐右面部击,常乐向后退一步,双手持刀,刀尖垂直向上,往右格挡,攻方劈刀完成,又进一步,又一次将刀举到头顶。
攻方一边进步,一边双手持刀向常乐左面部劈击,常乐则举刀向左格挡。
在前进劈刀之后,攻方马上做后退中的劈刀,
第522章 脑海中的摸拟
蚊子的体积很小,能够给飞行中的蚊子做节育手术,常乐此时的刀法,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毕竟,他才只练习了这么一会儿。
不过常乐很快就又遇上了难题。
脑海中的敌人,与常乐对峙而立。
“嗖!”
对方右脚向前上步,用刀反手击向常乐方身体,常乐将左脚向左前方上步,通过身法的移动,配合手中刀向外格挡对方的刀,将之格开。
敌人退开,又与常乐处于对峙状态,双方处于很近的距离。
敌人再次右脚上步,用刀反手击向常乐身体,常乐则将右脚向后退步以保持距离,通过身体的移动,配台手中刀格挡对方的短棍。
这种中距离及身法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在中远距离时,常乐是上步格挡,而在近距离时,常乐是退步格挡。
这主要是击打距离的同题,除此之外,身法亦是至关重要的,常乐也意识到,加强身体移动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防守对方的强力打击时,应使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圆柱体或球体,让对方根本找不到着力点,如此自身则可像圆柱体或球体那样,通过自身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可轻易化掉对方任何重力。
这主要在于身法的灵活运用,故在进步或退步防守对方的攻击时,不应直线型进步或退步,而应以固定的角度来进行,如此才能配合好身法的移动,化掉对方的力度。
“嗖!”
敌人右脚上步,右手提刀,准备对常乐实施攻击。
在对手攻击时,常乐右手握刀,左手配合刀向外进行格挡。
“呼!”
常乐随即用左手向下,抓向对手的刀背,并将自己的刀移至左臂后方,迅速击向对手的胸腹部。
他这一招防守与反击协调连贯,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
当敌人持械攻击时,要掌握好格挡的时间,角度及距离,并配合好身体的移动,以最小的格挡动作,来取得最大的化掉对手,攻击力度的效果。
“呼!”
敌人提刀准备击打常乐身体左侧,而当对手上步进行攻击时,常乐则用右手下按其持刀手,使其击打偏转方向。
常乐随即用左手抓住对手的右手,紧接着迅速用右手,击打对手的太阳神经丛或腹股沟。
这下按、抓手、击打要连贯,右手甩手击打时要运用腰部力量。
在徒手防御对手持械攻击时,尤要掌握好时机、角度及距离。
徒手对刀的防御,必须贴近,使对手的刀力度不能发挥出来,失去其威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