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秦送温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柳岸牧歌

    陈子安觉得有些冤枉,他在赵国的时候就告诉国过赵政,只能做最好的朋友,不能做兄弟,可他终归还是个小孩子,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始终改不了口,不知不觉就喊出了子安兄。

    “此事与他无关,我们在赵国就是这么称呼的!”赵政见陈子安受了冤枉,连忙解释道。

    “我不管你们在赵国如何,但是君臣有别,尊卑有序,从即刻起,不许再称兄道弟,否则就是我这个先生不懂尊卑礼仪,我若教出这样不懂礼俗的世子,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陈子安见吕不韦咄咄逼人的看着自己,心想若是让吕不韦认为自己有野心就麻烦了。

    于是低着头一脸委屈的说:”先生说的是,弟子本是庶民出身,那是粗鄙之人,的确不懂礼俗……还望先生多多教诲!”

    “既然不懂礼俗,那就多多学习君臣之礼,做好臣子的本分。”

    吕不韦觉得陈子安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和世子朝夕相处,难免不知道天高地厚,有必要敲打他一下,以免后来者居上,对他形成威胁。

    “哎呀,烦不烦我们知道了……让人把地龙烧暖和一点吧!”

    &




第八十四章 细作
    赵政本以为随便喝点热浆暖暖身子而已,没想到吕不韦搞的这么丰盛,居然还叫来了一群美女作陪,这就让他有些不自在了。

    陈子安作为陪读,这几天也跟着赵政学了不少宫廷规矩,知道这些都是违反规矩的,看着满桌的美酒佳肴,却不敢动手。

    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根据天气即便把地龙烧暖一点也不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兰台阁喝酒,并且有美女陪侍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个……不好吧”

    陈子安迟疑道,他知道吕不韦肯定没安好心,但是又不能说的过于直接。

    吕不韦没有搭理陈子安,而是带着一丝不可琢磨的笑意看着赵政:“世子,你觉得如何”

    “不好,我只是想喝点浆暖暖身子而已,何必搞的如此复杂!”赵政也意识到了不妥。

    吕不韦的脸上掠过了一丝尴尬,这几天他一直试着和赵政相处,试图寻找一个最佳的相处方式。

    初始,他想在赵政面前保持先生的威严,并且严加管教,让赵政听命于他,后来他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如此下去只会导致赵政跟他离心离德,根本没办法让赵政成为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

    后来一想,既然自己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何必那么认真

    不如投其所好,任其而为,让其沉溺在酒色之中,这样才能将赵政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没想到这竖子居然不吃这一套,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和尴尬。

    很快,这丝尴尬就一闪而逝。

    “来人,把这些东西都撤了,你们都出去吧!”

    吕不韦挥了挥手,这些寺人和宫娥立即撤了美酒佳肴,全部都退了出去。

    “咳咳,世子果然是能够继承大统的人选,我甚为宽心,替大王感到高兴啊!”

    吕不韦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自圆其场,硬是装出一副测试赵政的样子,既然不能用酒色安逸来麻醉他,不如顺水推舟,来个捧杀。

    其实赵政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哪里有那么复杂

    他在赵国那些年吃了不少苦头,心里有很强的戒备心,再说过了那么多年的日子,这种过于奢华的生活猛一下接受不了,本能的产生了抗拒心理。

    当年吕不韦带着他爹弃车而逃,丢下他们母子不管,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所以赵政不太喜欢吕不韦,对吕不韦的吹捧自然也就没感觉。

    只是懒洋洋的说:“先生,今日要学甚么啊”

    吕不韦想了想说:“作为一个储君,要学的东西很多,礼、乐、射、御、书、数、均要涉猎!”

    其实这只是古代贵族子弟的基本功课,作为一个贵族子弟,首先要懂得宫廷礼仪,乐就是琴棋书画,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和爱好,而且要会骑马射箭,驾车御行,还要看书读典籍,学算学。

    其实这些都学会了,也只是一个贵族子弟的基本修养,作为一个储君,只学这些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储君,关键要学的是帝王心术,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心理学,

    “世子才从赵国回来,有很多宫廷礼仪要学,我们先从礼仪开始吧。”

    ……

    赵国邯郸,赵王宫。

    赵国的使臣已经回到了邯郸,向赵武灵王呈上了秦国的锦书,以及秦国回赠的金饼珍宝若干。

    赵孝成王看了锦书,见秦王的回书语气诚恳,并无怪罪之意,并且又回赠了金饼和珍宝,很是高兴。

     



第八十五章 秦音
    陈家装了火墙,整个冬天家里都是温暖的,一家人过得很是舒心。

    陈善在暖席上半坐半卧,跷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手里拿着一个枣木梆子,正在击节而唱。

    这模样特别像六七十年代北京胡同大爷,身边放着话匣子,跟着一起哼唱京剧。

    不过陈善唱的不是京剧,而是一种风靡秦地的小调,俗称“秦音”,也叫“梆子”。上至宫廷下至平民,人人都会哼唱几句。

    这种小调粗犷高亢,抑扬顿挫,不开心了唱上几句,心里的郁结就消散了,高兴了唱上几句,那就更提气了,这就是早期的秦腔。

    先秦时期没什么娱乐消遣,秦音梆子就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

    陈善闲来无事,就开始学习秦音小调,他现在是父以子贵,五大夫之家也算得是秦地的贵族了,这种高雅的秦音不会怎么行

    只是他带着邯郸口音,没法唱得字正腔圆,倒也自得其乐。

    “跑调了,走音了!”

    那千捂着耳朵从内室跑了出来,在她身后还跟着阿姝。

    自从上次阿姝认识那千后,两个小姑娘就特别投缘,阿姝比那千大两岁,没事俩人就腻在一起,犹如姊妹一般亲热。

    陈善被女儿嘲笑,脸上一红,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他眨巴着眼睛看着那千说:“你嫌为父唱的走调,那你唱一句我听听!”

    那千还当真字正腔圆的唱了一句,原来这两个小姑娘也在一起学秦音,还专门请教过宫里教秦音的乐师,倒是比陈善学的快多了。

    陈子安从自己的卧室里出来,见陈善一脸窘相,就笑着说:“爹,要不我请一个宫里的乐师来教你”

    “不用,不用……那太糟践了,唱曲这事不难……我自己琢磨琢磨就行了。”

    陈善一听连连摇头,虽然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完全过上了贵族的生活,但是还是改不了吝啬的毛病,凡是花钱的事情他都舍不得。

    “也行……那你琢磨吧。”

    陈子安知道自己老爹的毛病,不花钱他最高兴,一旦花钱就觉得自己吃了亏,哪怕花出一文铜钱,他就要心疼半天,既然如此,就由他琢磨去吧。

    陈子安披上斗篷准备进宫,他每天都要陪赵政读书一个时辰,今天也不例外。

    “儿啊,先别急着走……为父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陈善见儿子要出门,急忙冲他招了招手。

    “有事你就说吧。”

    陈子安拿出一双丝制的履,准备换上。

    这是一种单底鞋,上面绣有花纹,看起来很是精致,穿着也舒服,但是陈子安并不喜欢。

    试想,一个大男人穿着一双绣着纹饰的鞋,的确有些别扭啊!

    但是没办法,履这种鞋先秦时期是登大雅之堂的,进宫必须要穿,这样才显得庄重典雅,就像进礼堂必须要穿皮鞋一样。

    陈善絮叨着:“昨日左庶长托人说媒,说左庶长家有一女,年方十二,正是当嫁之年……”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回头看着陈子安的表情:“儿啊,这可是好事啊!这左庶长虽然比你官大一级,不过我儿可是五大夫,配得上他家姑娘,你要是高兴,我就允了!”

    陈子安听得一头汗颜,十二岁就是当嫁之年放在21世纪那是未成年好不好

    仔细一想……古代女生十二三岁的确可以嫁人了,但是也不能稀里糊涂就这么允了呀。

    谁知道她家姑娘长得什么样子就凭一句话就允了,万一是个麻子瘸子怎么办

    “嘿嘿,爹,我现在正是志学之年,谈婚论嫁实在太早……要不,过几年再说吧。”

    “儿啊,你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今年都虚岁十五了,若是平民子弟找媳妇都难



第八十六章 官侍郎
    陈子安正在胡思乱想,忽见吕不韦的随从带着一个男子走了进来。

    这位男子大约三十六七岁,身穿黑色深衣,头上戴着青铜发箍,虽然看起来有些风扑尘尘,但双目犀利,灼灼有神。

    “在下李斯,拜见先生。”说着向吕不韦深施一礼。

    吕不韦不了解李斯,但是荀况的名声他早有耳闻,荀况也就是荀子,战国晚期著名的大学士,赵国人。

    但是在那个时代荀子的名声并不大,他的名气完全是因为他的两个弟子,一个是李斯,一个韩非子。

    现在李斯还是一个无名之辈,荀况名气自然也不大。

    他本是个没落贵族,先祖和商鞅斗法失败,流落到赵国,形成了赵国荀氏一脉,荀况出生在赵国,但是在赵国并无作为。

    此人研究了一套帝王之术,对孔子推崇之至,自称儒家传人,奉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因而孔子的门徒对他直竖中指,很是鄙视,甚至口诛笔伐,根本不承认他是儒家弟子。

    后来他也仿效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想找个官当当,跟孔子的想法是一样的,先到秦国指手画脚一番,说秦国的政策大方向是对的,然后又说秦国只倚靠刑法史治,不重视仁德君子,与我的王道之术还是差的太远!

    如此狂妄,结果可想而知……秦国没人鸟他。

    回到赵国,他又把赵武王教训一番:“秦四十有胜,数也,非幸也!”

    意思是说你看看人家秦国,四代君王都很有作为,秦国强大那是必然的,那可不是运气!

    然后又说秦国的政策如何如何的好……赵国和秦国虽然同根同祖,但历来是宿敌,赵武王见荀况把秦国夸成了一朵花,哪里受得了这个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荀况见在赵国做官无望,又跑到齐国演说一番,齐国的国君见他很有学识,适合当个教书先生,于是让他在稷下学宫当“祭酒”,其实就是学宫的宫长,主司酒宴礼仪,但是在学宫地位较高,相当于贵族学校的校长。

    虽然名声不小,但是没实权,后来校长也当不成了,于是跑到楚国投奔了四大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

    黄歇就让他当了兰陵县令,这就是他迄今为止当的最大的官了,比孔子的境遇好一点,但也属于怀才不遇的苦逼。

    吕不韦听说李斯是荀况的弟子,自然高看了三分,毕竟稷下学宫的名气还是挺大的,于是连忙向李斯还了一礼。

    “令师可好”

    其实吕不韦和荀况并无交集,此前吕不韦只听说过荀况的大名,而荀况不知吕不韦是何人

    但此刻吕不韦的名气已经盖过了荀况,他现在可是秦王身边的红人,是把一个不受重视的质子扶上王位的人,而荀况还在楚国苦巴巴的当兰陵县令。

    但是吕不韦对苟况并不了解,所以才出言试探李斯。

    “恩师还好,在楚国做兰陵令。”李斯如实回答道。

    “令师可是一代圣贤,做一个兰陵县令,那可是屈才了。”

    吕不韦看着李斯微微一笑,目光中多少有些轻视,心想你的老师才当了一个兰陵县令,你又有多大的能耐呢

    李斯迟疑了一下:“老师他无意功名,只是……碍于春申君的面子才在楚国做了兰陵县令。”

    “呃,原来如此,令师也无意到秦国为官吗”

    吕不韦对李斯并无多大兴趣,倒是有意把荀况收入门下,他手下也有一些门客,但都是一些无名之辈,不管荀况有没有真材实料,都能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nbs



第八十七章 发财的机会来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不觉冬天已经过去了,阳春三月,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光。

    陈子安跟着赵政学了一个冬天的礼,终于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放了几天假,因为宫里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太庙活动。

    现在正值春耕时节,陈子安想去看看自己食邑的三百户平民,毕竟他们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啊!

    所谓的是食邑三百户,就是每年收割这三百的税赋,作为一家人的生活用度。

    简单的说就是这三百户人家养活陈子安一家人,跟过去的大地主差不多,一般交纳的都是粮食,有少数做生意的商贩缴纳的是铜币和金饼。

    陈子安家的收入,取决于这三百户平民的收成,所以春耕不能耽误啊!

    “儿啊,前天我让那几个泥水匠来清理火墙里的烟灰,你猜怎么着”

    陈善一脸的不开心,就像人家欠了他好多钱一样。

    “怎么了,是不是他们发财了”

    “可不是嘛,这才两个月他们就发家了,一个娶了媳妇,一个说要建大宅子,你说这钱要是我们自己赚了多好,真是便宜他们了!”

    陈善愤愤不平,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陈子安笑着说:“爹,你这么大岁数了,不会也想去修火墙赚钱吧我们可是五大夫之家,有三百户的食邑,这点小钱你也能看上眼”

    “这个……苍蝇蚊子都是肉啊!”陈善有些尴尬,顿了一下接着说:“再说现在家业大了,养的奴仆丫鬟也多了,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废钱啊……总得想点赚钱的门路贴补一下才是。”
1...2223242526...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