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李从之闻言整个人脸都绿了,如果说脖子上没有被架上一柄长戈,那么这句话还有着那么一丝丝安慰的作用,但是那冰冷的长戈锋锐之处贴在皮肤之上之后,这种话说出来还有什么作用
大势如潮,反抗的士卒几乎是没有。
没有什么阻碍,军阀联军便全部被收降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行云流水,像是排练过一遍一般。
军阀们后悔了,他们觉得自己不该来到这里想要攻大秦一个措手不及,猛虎虽瘦,亦非牛马可敌。
这世间竟然真的有一个势力能够同时和修道界与军阀们开战,并且战而胜之。
一身黑衣的嬴政收了气运黑龙,放下了手中的传国玉玺,令王翦收拾残局之后,转身走下了城墙,败军之将,无需观之。
只有王翦在拜别了始皇帝陛下之后,双眉紧皱,若有所思。
自商鞅变法起,大秦征战天下少有俘虏,因为只有首级才是军功,降卒是没有军功的,所以武安君白起攻占天下之时,从来没有降卒,永远是杀戮。
但是此时始皇帝陛下,却收拢了降卒,这……可是会导致……大秦士卒没有军功。
“或许始皇帝陛下有自己的想法吧!”
王翦收起了自己的疑问,他是一个聪明人,殿前直谏这种事情他不会做的,他只能会用委婉的方式提醒秦王。
始皇帝是仙人弟子,是大秦气运的天选之人,是不出世的奇才,以他在大秦的威望,没有人可以直接忤逆他的意志。
王翦不敢直谏,他只能观察一下,始皇帝陛下是否做出了补救。
谏臣的事情,自然有谏臣去做,一个帝国要运转起来,要做到的便是各司其职。
………
北郭郡,秦王行宫之中,内官为嬴政褪下了帝王重甲,重新穿着上了帝王衣袍。
就在嬴政刚刚着衣坐下的时候,蒙毅走了进来,作为嬴政从小的伴读,蒙恬自然不会被亏待,更何况他本身就有着不俗的本事。
从嬴政即位开始,蒙毅便是大内皇城的将军,持大秦五千禁军,时刻护卫在秦王身边,也随时可以邻近天听。
这是大秦帝国之中,不知道多少人,日思夜想的机会。
“拜见始皇帝陛下!”蒙毅作为蒙氏的嫡系,礼数从来不缺。
“行了,都下去吧!”见到蒙毅走入殿中,嬴政挥手屏退了左右,然后主动上前将蒙毅扶起。
“你有事找朕”
蒙毅站起身后,再拜道:
“始皇帝陛下,臣听闻,这次护城之战,收降了几乎七成的士卒。”
嬴政轻轻地点了点头,转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笑道:
“对,如果朕猜的不错,你是想要说军功制度的事情,降卒没有军功,想必必然会有人有着怨言。”
嬴政的心情很不错,初临此世,能够初战告捷,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所以他此时不介意多说一些话,要知道平时他可谨遵着“帝
第二百九十八章 阶下之囚
北郭城北面是旧的北郭城监牢,而现在也是关押动乱军阀首领的地方,至于那些士卒被秦军围在北郭城南方,也是为了将他们的联系断了。 //
这里的军阀势力已是南唐国的八成,也就是说在南唐国内军阀势力,几乎在这里已经彻底被毁灭,这一战似乎改变了整个南唐国的局势。
王顺之身着着一身内衣在大牢中间站着,他这一生都从来没有到过这般污秽的地方,地上尽是腌臜之物,关押死囚的房屋,基本上没有人看管于打扫。
在他身边站着与他一同强攻北郭郡的军阀,南唐天子身死,大家打着“勤王”的名头,自四方蜂拥而起,但实际上都明白,南唐天子没有后人,三代之内都没有邻亲,只要他们能够将这天下打下来,那么随便找一个南唐后人,便可以篡国谋权。
可就在这个时候,北郭郡忽然蹦出来一个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势力,本来大家打架都是熟人,但是现在出来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还强的让人发毛,这如何能够让大家安心。
索性先联手将它灭掉,但是谁曾想到,这是一头沉睡的猛虎,在它睡着的时候,众人还可以去闹腾闹腾,但是当他醒来之后,众人不过是它砧板上的肉罢了。
“王顺之,你不说两句”站在王顺之身边的男子脸色阴翳道。
王顺之闻言笑了笑,他虽然狼狈却有一种坦荡,做争天下的准备,还没有做死在这浩荡战场之上的觉悟,那终究是不是争霸天下的人。
“说什么成王败寇,王某人和诸位在此,已然是人为俎肉,还想听什么”
“要不是组建此次联军,我等如何会被拘押于此”那面色阴翳的人继续道。
“各位若不是贪心,本不会在此,怎么在牢狱之中,还想和王某人比划两手”王顺之伸出了一双满是拳茧的大手,那魁梧的身形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在大牢之中的众人无论是看热闹的,还是本就想和王顺之算账的人见此,也都不再说话了。
王顺之武状元出身,双臂膂力惊人,哪里是他们能够抵挡的,要是王顺之动手,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能够活着走出去。
就在众人不欢而散的时候,远处地牢的大门忽然被打开了,铁链的碰撞声清脆之中带着些许阴寒。
一身内官服饰的男子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还有着几十位秦军悍卒。
“传始皇帝命,提犯人,诸位跟我来吧!”
那位秦王行宫之中的内官走到关押众人的牢房之前,然后低头看了看大牢之中的众人。
随即,他挥了挥手,看守众人的狱卒将这牢狱的大门缓缓打开。
“在牢里也打得起来,诸位也是昏聩的可以,难怪敢捋始皇帝陛下的虎须,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内官望着即将斗殴起来的凡人不禁笑了起来,摇了摇头道。
大秦三代为之铺路,仙人入世收徒,始皇帝陛下的虎须可是谁都可以摸的吗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是盖世大妖,还是阴世君主
地牢之中味道着实是不好,内官转身走到地牢的门口进行等待。
随着众人被放出,一个个秦军士卒将一众囚犯围在了中心,走到了内官身后。
王顺之等人见到了内官,也不敢多言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沦为阶下囚,最好便是少说话,作为囚犯死是最好的结局。
作为曾经一方的霸主,他们自然知道活在牢狱之中的众人是何等的恐怖,有些想都不敢想的刑法,便是铁打的汉子也扛不住。
被推开了大门之后,当初攻打北郭城的军阀全部随着内官走了出来,五十秦兵并列,将众人牢牢环绕。
王顺之用着余光打量着秦军,北郭城攻城反击战之中,这些秦军士卒给所有的军阀首领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八万士卒皆是以一敌百,要知道大秦露面的就有二十万士卒,众人不会以为只有八万是这种水平
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虎归山
偏殿之上,嬴政一只手按在奏折之上,一只手放在长案之上,黑色的龙袍随着威势荡起的长风飘荡,冷眼看着满堂的囚犯。礼仪尊卑,不可废也,这个世界的人连这些都没有了吗偏殿大堂之下,近十位囚犯捂着双眼倒在地上,一种恐怖的帝王威势压在众饶心头,不同于南唐国国主的那种仁义慈悲,嬴政的帝王威势充满了霸道。帝者重威!除了王顺之之外,整个偏殿之中倒了一大片,而剩下的囚犯则是将头低的更低了。自古帝王从来都是没有修为在身的,为什么这位大秦始皇帝能够如此特殊众人心存疑惑却不敢开口去问。王顺之满眼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滴落在偏殿的大地之上,他想过很多这位大秦帝王的模样,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是一位少年,少年谋国,当子之权,居域中之大,承神器之重,古之未樱自古有少年拜相封侯者,虽是凤毛麟角,却也曾听闻这等纵之才,但是少年子虽有,却从来没有能够十岁掌大权之人。“败在尊下手里,吾等不冤!”王顺之惨笑道,他败到了极致。嬴政随手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可惜,朕却没有丝毫的成就福”“这次之所以召见你们,不过是看你们好歹算是南唐国数的上号的人物,可却有些让朕失望了。”王顺之锁着铁链的双手放在身前,高声道:“比之始皇帝陛下,我或许是远远不如,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言,王某人自认还是超出的。”“哦那倒是由你,朕在这下之中还有着那些不成器的敌人。”嬴政似乎来了一丝丝的兴致,开口问道。站在王顺之身后的众人闻言才放下那颗吊在半空之中的心,他们生怕王顺之激怒了这位大秦的始皇帝,一怒之下,让他们首级分离。“始皇帝陛下的敌人不在南唐国内军阀,南唐国之中有数的军阀已经尽数在此,剩余的不过是臭鱼烂虾罢了,连我都看不上眼,更不必是始皇帝陛下了。”“继续!”嬴政饶有兴趣地坐回了位置之上,挥挥手让内官沏上一壶上好的茶水,自从半年前,大秦已经开始种植各种茶叶,终归是不用在所有人挤那太阴学宫之中的茶叶了。“始皇帝的对手,在修道界之中,在南唐国之外。”王顺之言辞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五十年前起,虽然不知道修道界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动,但是对于人间来却是陷入了大劫之中,生灵涂炭,不过于此,始皇帝陛下挥兵北去,强征枉死城难道不是因为如此吗”王顺之之前认为大秦始皇帝强征枉死城虽然有着大秦强势的原因,更多归结于大秦这位皇帝的刚愎自用,但是现在他看到了大秦真正的实力,他却明白了,那不是狂妄。大秦或许真的有实力,将这世间重新扫荡一遍。“至于南唐国之外,北方有着大金戎,南方有着蛊夷,西有蕃邦缔结,这才是始皇帝陛下的对手,合寡击众,想必今日战局结果传出之后,他们很快会联合在一起。”
第三百章 人灾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将所有抓了的军阀首领都下令放走之后,嬴政品着手边的茶,将刚刚放下的奏折再次看了起来。
奏折封面之上写着四个大字:军制整改。
这奏折是从先秦世界传过来的,乃是李斯和吕不韦两人为主导,群臣合议拟定的,上面从多方面拟定了军制改革详细细节,与具体实施方案。
若大秦若是只是蜷居在一方偏隅之地,亦或者是只在一方世界之中小打小闹,那么根本无需改制度,郡县制配套上大秦的军功制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可以从大秦身上占丝毫的便宜。
但是嬴政的追求却不止如此,星辰大海才是他的追求,那么现在大秦的制度便不够了。
变革就迫在眉睫,现在只有两个世界,变革还容易些。
若是日后有了十个以上的世界,那么再想变革就难了,要知道冗杂积沉最是难变。
“写的倒是还可以,但是却太小心了。”
嬴政看完了整个奏折之后,转手将奏折放在了桌案之上,他知道这是为了什么,这是因为吕不韦和李斯不敢僭越,群臣敬他如神,也畏他为虎。
“可这样胆小,是成不了大事的。”
嬴政提起一边的红色朱砂笔,免起袖子,在那奏折的最后下笔批示道:改革之道,大刀阔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放下了手中的朱砂笔,嬴政等待奏折之上的朱砂笔墨干涸之后,将奏折放在了桌案角上。
&nb
第三百零一章 带着众生渡劫
人灾,为三灾第一灾,其聚合人道之怨气,生大劫于身。
这是天地之意志,也是众生之意志。
天地众生都要随着渡劫的真仙一起渡劫,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如果不是李春秋有着通天石碑将大劫感知遮蔽,当他打破这一境界的时候,整个仙秦世界都会进入他的大劫之中。
带着天地众生一起渡劫,这对于一方世界众生都是巨大的打击,而对于李春秋来说,这可能会导致他在这一方世界的布局全部失效。
也亏得通天石碑能够跨越到其他的世界渡劫,不然李春秋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整个仙秦世界一起渡劫了。
无极宫之中,云气缥缈,一身白衣的李春秋周身闪过一道湛蓝色的光华,将整个无极宫之上涌流而下的成雾灵气全部荡开,下一刻虚空之中空间似乎是坍塌了一般。
再次转眼望去,无极宫的琉璃高台之上,李春秋已经消失在了这方世界之中,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
九霄云端之上,湛蓝色的光华如同九霄之上闪动的雷光,惊天动地。
李春秋从湛蓝色的光华之中踏出,落步在云海之上,他望了一眼此方天地,浩荡山河,如似永固。
这便是最适合他渡劫的一方天地。
三灾五劫,天人五衰。
三灾第一劫人灾之中,对于渡劫者威胁最大的便是因果与强大的修行界大能。
越是高深的境界对于因果便越是敏感,因为这些缠绕着他们的因果往往会在他们修道的关键时刻,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而因为人灾是带着天地众生一起渡劫,所以整个天地之间一切生灵都会应劫,虽然有大修行者可能会主动避开这些人的劫数,但是更多的修行者会主动抹杀靠近他们境界的修行者。
渡劫者会在接受天道磨砺心智的同时,因为莫名其妙的因果被天地之间所有人追杀。
众生人在,吾之人灾。
天地养吾,得道之祸。
“这方世界也是最合适于我的了。”李春秋不惧怕什么因果,因为无论是创立的赦令,还是通天石碑都能规避天地的感知,因果的纠缠。
能够阻止他的只有那些高修为级别的强者,所以他要规避过于强大的修道者,但也不能选择过于弱小的世界,因为人灾磨砺的大小是天道的强弱决定的。
天道越是强大,磨砺便越是深厚,对于要渡人灾的人来说,他要承受灾劫的世界不能太过弱小,最好能够达到人灾境界的极致。
而这方世界便是最合适的世界了。
此方世界的真仙级别有十六人,渡过人灾的大修士有三名,分别阵列在天下诸国之中,这是李春秋能够接受的极限了,也是人灾能够达到的极致。
真仙境界之后,每渡过一劫数,实力都会暴涨,人灾真仙对于李春秋来说,想要杀死也是很难的。
“总归该渡劫了!”李春秋虚空之中双手结印,一道道玄妙至极的道法在虚空之中被勾画出来,虚空之中像是有着什么屏障一寸寸的破碎。
那是李春秋周身之上被屏蔽的天机,在屏障被破碎的那一瞬间,浩渺纯白的云雾,一瞬间黯淡了下来。
天地之间起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