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而子楚则是颤抖着摸着手中的《工业概论》,嘴里低声呢喃道:
“工业者,强国富民之道也………”
老子从或以沉思、或以喃语的众人之中走过,找到一座空位落坐了下来,然后缓缓铺开了手中的书简阅读了起来。
世间最有趣味的事不过于读书,而比读书更有趣味的事情便是与人杰读书。
老子很享受这一刻,准确的说他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无论是生前或者死后。
书中无岁月,弹指光阴即逝。
不知不觉,便已然是灼日升空。
这时候,身着麻衣的常威缓缓从琅嬛宫外走了进来,四名壮汉跟随在他的身后,每两人背负着一铜箱停在了琅嬛宫外。
常威越过众人走到了老子的身边,一拜道:
“老聃先生!”
老子看了他一眼,将手中已然看完的书卷卷起,问道:“常总管可有事”
“传仙人口谕!”
常威轻轻一拜道。
众人闻声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了那位身着麻衣的常威。
既然留下来了授学,太阴学宫之事,他们必然需担任起来责任。
食君俸禄,忠君之事,如此而已。
“李耳谨受之。”
老子拱手而拜。
常威闻声正起身来,他双手抱拳放于右脸侧。
“仙人有口谕:十日之后,太阴学宫收徒,令琅嬛宫禀公正之态,出天文、地理、史学、算经、文言、国策等卷,种类不少于三十六卷,以试众人。”
“凡招摇宫众人皆需听琅嬛宫之令!”
众人心中一震。
太阴学宫收徒乃是整个九州的大事,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已经读过了琅嬛宫藏书的人来说,他们更知道被琅嬛宫选中代表着什么。
琅嬛宫之中的书籍,太阴学宫欲传道的知识,若是传给品行不端之人,当是大祸。
“仙人可还有要求”
老子轻声问道。
常威放下了双手,将其放于身前,摇了摇头。
&nbs
第八十二章 有此学宫
淡白色的宫殿之中,昂然大气,尽是竹简清香的味道。
赵政缓缓走到了自己父亲的桌案之前,躬身一拜道:“师尊有意使秦**民皆以入学。”
言语一出,子楚、吕不韦、蔡泽三人都愣住了。
便是宫殿之中的人也心有触动。
秦**民百万,太阴学宫之中如何能教之。
“此乃大善。”
子楚惊了一惊,然后便立刻反应了过来道:
“可天下秦民百万,太阴学宫虽大,却难以盛之。”
赵政再拜道:“大秦子民皆可学而习之,然不代表人人可入太阴学宫。”
“何意”
子楚皱了皱,意识到事情似乎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太阴学宫只准三千学子入学宫,无论现在亦或者以后,每一届只有三千人。”
“每四年为一届。”
“此间八成为秦人,只多不少。”
“凡在太阴学宫之中学道之人,需在咸阳城之中授学。”
“以此推之,前人从学道宫,后人从学前人,教之天下。”
“如此方可授学秦之军民。”
“而此八成秦人之中,五成为军,五成为民。”
“师尊欲以铸诸夏之铁军,军临诸天,成我大秦之威。”
赵政的言语不紧不慢。
可众人却不能视为常态,知道太阴学宫之中有着什么的诸子才知道这里的学生之位代表着什么。
这世间有人可一人成军,巍巍可惧;有人却庸庸碌碌,难成大器。
太阴学宫之中三千弟子,那是三千只大军。
八成为秦,五成为军,这代表秦将独以天下。
“也算不错了。”
荀子叹了叹,道:
“我本以为太阴学宫之中不会与六国人位置。”
“不想仙人终归是给了六国人机会。”
而一旁手中拿着《武经》竹简的黄石手指轻轻从竹简之上滑下,在他的手中的《武经》之上的最后,用古老的篆文刻着:以此成神鬼之军,威临仙家,宇内之人无不扫之。
若是秦军入太阴学宫学道,怕是所学便是他手中之策吧。
“仙人厚待吾大秦,子楚当是感激不尽。”
子楚看着自己儿子,不住感叹道。
当日若不是公族族老赵曦成赌了这一局,怕是难有今日之事。
有些事当真是:禁忌处见风骨,天外处见春秋。
可惜,那日之后便再也没有见到族老了。
连他也慑于春秋先生之威势,没有敢询问。
不知道族老此时过的如何
“师尊终是念着秦人与诸夏之好,兴以诸夏才是师尊所求。”
赵政从琅嬛宫品书阁左侧的茶柜之中,取出了品茶之物,然后一边从铜箱之中取出了茶叶浸泡一边回道:
“当然,却如荀夫子所言,其余两成,皆为六国之人。”
“而此两成之内,每一国必然有四十人。”
“当然,师尊曾言,太阴学宫之中不收不思进取之辈,遂若是一国之人太过不堪入目,当以适量删减。”
滚烫的热水浇入茶壶之中,一阵清茗之香飘荡在整个琅嬛品书阁内,让人忍不住的心旷神怡。
赵政轻轻倒出了一杯茶水道:“此茶也,有醒神、明脑、清热解毒之效,读书闲暇品一杯乃是美事,然政之泡茶手法粗糙,各位担待。”
他提起茶壶为在场二十余人都斟了一杯茶。
一时间,整个宫阙之内,淡淡的茶香缭绕。
酒能动人,茶可养人,茶香之中,众人似乎已然与那斟茶少年相熟。
荀况轻轻品了一口那略有滚烫的茶水,只觉得清香萦齿,疲劳顿去。
“当真是一妙物!”
他将手中之茶缓缓放于桌案之上。
“王孙,荀况还有一事相问。”
赵政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
“荀夫子请讲!”
“太阴学宫考核,难道仅仅限于吾等所出试卷”
“诸位所出试卷,师尊将审之,所以诸位前辈莫要懈怠。”
“至于考核,师尊曾言:大道三千,条条皆可出道入圣。”
“所以考验自然不会仅限于此。”
&nbs
第八十三章 秦有国策
满城古道意,千里快哉风。
赵政坐在车乘之上,虽然日薄西山,也丝毫不影响他悠然心情。
“王孙,公子府到了!”
随着车夫的声音响起。
侍奉赵政的仆人为其揭开了车乘的帘幕,赵政缓缓走了下来。
不经意间一抬头,赵政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趴在公子府朱红大门的门柱上。
成蟜身着略有宽大的锦缎华服,露出半个小脑袋,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眸张望着四方。
在看到赵政之时,成蟜两个小酒窝立刻露了出来。
“兄长!”
带着一丝丝奶味的声音响起,快四岁的成蟜宽袍大袖之下小腿用力的翻上门槛,他把自己翻到了门槛之上。
两只小腿一只在门槛左面,一只在门槛右面,结果两面都碰不到的地面之上,小屁股撅得高高的,不上不下。
发觉自己被困在上面的成蟜不由得用委屈的眼神看着赵政。
一身黑衣玄鸟纹饰的赵政看着自己弟弟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连忙上前将自己的弟弟拎起来,然后放在了地上。
蹲下身轻轻的将其衣物之上灰尘打去,赵政揉了揉自己弟弟软软的小脸。
“小蟜儿,你怎么在这里”
“我想兄长!”
在华姬被子楚无尽期的软禁之后,成蟜便一直和赵政住在一起,他对自己的兄长甚是依恋。
看来日后成蟜之乱是很难出现了。
“小蟜儿真乖!”
赵政伸出手揉了揉成蟜的脑袋,然后牵着成蟜的小手走入公子府邸之中。
“小蟜儿,你想读书吗”
“什么是读书啊”
“小成蟜每天随着先生识字,便是读书!”
“可先生好凶!”
成蟜很不喜欢先生,他老是拿着那竹子的细枝条抽打他的小手。
可疼了!
赵政笑着看着自己的弟弟,曾几何时他也很怕教书先生。
可此时的师尊却倍感亲切。
“日后,先生只教成蟜识字,等成蟜识字后,兄长亲自教你。”
“好啊,父亲说兄长很厉害,一个人可以打一百家人。”
小成蟜奶声奶气道。
赵政闻言一脸蒙圈,然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笑道:
“那是诸子百家,不是一百家人!”
“诸子百家是坏人吗兄长为什么打他们”
“不是坏人,只是当初立场不同。”
走到了子楚房门之前后,赵政蹲下身来道:
“这样,你先去兄长房间内玩,兄长要有事要见一见父亲,等兄长见完父亲,再去找你好不好”
“好!”
成蟜很听话,自从他母亲从他的视野之中消失之后,他就把赵政当做他唯一的依靠。
他生怕自己的不听话,就会连兄长也失去了。
看着小成蟜消失在庭院的转角处,赵政轻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走到子楚房门之前轻轻的敲了敲门。
“父亲!”
“进!”
大门缓缓被打开。
走进子楚房间的赵政愣了愣,子楚的房间之内溢散着淡淡的茶香味道,赵政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父亲。
子楚见到赵政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红润。
“不得不说这茶真的是一件好东西。”
赵政愣了愣后,立马反应了过来。
“既然父亲喜欢,明日政问师尊讨要一些。”
“不用为这些事劳烦春秋仙人了,对了,政儿这么晚找为父可是有什么事情”
子楚有点不好意思,从老聃先生那里讨要了一些茶叶,没想到被自己的儿子撞上了。
赵政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端正了身子道:
“父亲,太阴学宫招纳世人,父亲可有国策预备”
“国策”
子楚有点懵。
秦国上一次制定国策,还是六国合纵之时,而上上次,则是昔日秦孝公变法之时。
国策为国之大策,是不可轻易决定的。
这怎么就聊到国策了
“太阴学宫之学位,犹如函谷关之险要,不得不争,当有国策。”
“虽师尊善待大秦,可大秦更需厚待学宫之策。”
赵政一拜道。
子楚闻言,皱了皱眉,然后轻轻饮了一口酒尊之中的茶水。
“此言得之!”
“可如何立策”
赵政闻言从袖口之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了子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