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双方初次交手,战力强悍的羌胡骑兵竟然略占上风,汉军初战失利。
张温以圣旨召见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去晋见张温。张温因战事不利而责备董卓,董卓毫不认错,还顶撞张温。
时任张温参军的孙坚,私下里劝张温杀掉董卓以竖立威信,而且董卓受召未到,正违反了军纪,杀他合情合理合法。
张温却认为董卓在凉州一向有威望,杀死董卓,恐影响平叛大业。
两军一直僵持对峙到十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在叛军的营地,叛军的牲口受惊,纷纷嘶鸣起来。
边章、韩遂等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准备退兵,军心涣散。
董卓从叛军处得知此消息,便于鲍鸿一起出击,大败叛军,斩首数千人。
叛军退回凉州金城郡的榆中县,张温派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至榆中。
董卓要求去协助周慎,却被张温拒绝,张温派董卓率领三万人去讨伐反叛部落先零羌。
周慎没有听从孙坚的劝告,截断敌人的粮道,而去包围榆中城,结果被边章、韩遂断其粮道,丢弃辎重,打败而回。
董卓去讨伐先零羌也并不顺利,先被包围,后来侥幸逃脱,倒是保持了全身而退。
张温的平乱过程并不顺利,不过他与皇甫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舍得花钱打点何进与张让,两大势力他都不得罪。
甚至在长安被拜为太尉,成为第一位领军在外的三公,很得皇帝信任。
凉州战事持续的这一年时间里,吕布无时不刻不在关注着,所有的战报,都会在第一时间摆上他的书案。
他对凉州觊觎已久,凉州兵士能征善战,而且凉州还是一个出人才的好地方。
可惜此时的东汉朝廷对丁原、吕布父子已经是重点提防,决不允许其权利继续扩大。
吕布只能是自己动手布局,冀州打下了两颗钉子,幽州又支持公孙瓒与刺史刘虞争夺权利,青州那里还埋下了虎面人和唐周这一手好棋。
还是静待风云变幻吧!急是急不来的,上天终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一年的时间,沙陵军官学校的第三期都已经招生完毕,开始上课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斗不息
我是奉先第122章战斗不息此外放牧的平民也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从六千户翻了一番,达到了一万两千户,这在内陆,已经是一个郡的人口了,增加的比例倒是和汉军保持一致。
能增加这么多人,还是因为并州军在草原上屡战屡胜,经常还有匈奴仆从军和汉军的骑兵旅进入草原轮战。
而自从中原战事平息以后,陷阵营和荣一师的部队也轮流进入草原实战,所以草原各族轻易不敢招惹汉人。
就是汉军的大敌鲜卑人,也不敢大举进犯汉族的灵帝,只能眼瞅着汉人在一点一点地蚕食草原。
汉人的定居点建立的越来越深入草原,而定居点建到哪里,官道就修到哪里,官道在草原中的部分,沿途都会在适当的距离修筑有烽火台,并且附带建立了驿站。
驿卒从附近的汉人定居点和专门成立的路政队伍里面抽调,定期轮换,有了这些草原中的驿站,长城上的一些烽火台都可以撤销了。
并州军在冀州的驻军,大部分都已撤回云中,只在中山国保留了张辽的荣三旅,和新成立的骑一师第三旅,旅长是曹性,也是并州军的老人,丁原的老部下,之前一直在草原上协助方悦管理放牧部队。
在常山国则保留了魏续的陷阵营二旅和郝昭的独立旅,另外在两国各自组建了地方守备旅,就是之前的民团。
并州和度辽各郡的民团也正在改编之中,正好沙陵军校的第二期毕业生有好多人还没有安置,只是暂时的编成了一个教导团,这些毕业生可以先到地方守备部队锻炼一番。
满宠在对付太行山中的黑山军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坑、蒙、拐、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加上擅长山地作战的二旅和刚刚才返回云中的荡寇骑侦察营的配合,很是拔掉了常山国境内的不少山寨。
剿抚并用,消灭不少山寨的同时也收编招安了不少山贼草寇,黄巾余党,黑山军只能是撤往大山深处,常山国恢复了平静,吕布对满宠的工作非常满意。
沙陵军校的第三期学员只招收了一千人,因为并州军暂时没有扩大建制规模的计划,第二期毕业生都只能先去地方守备部队,第三期自然不能再招那么多了。
而且第三期学员中已经没有从军队中特招来的学员了,全部是参加入学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入学的。当然也允许并州军的兵士报名,但是和平民一样待遇。
吕布觉得将来第三期毕业了,还是尽量让他们先到地方守备部队锻炼一下,哪怕是屯田或者放牧也可以。
从第三期开始,沙陵军校的学制已经从半年延长到了一年,所有的科目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
以前是紧缺军官,所以追求速成,现在没那么多仗打,也没那么多新的军队成立,自然可以把课程教的更精细一些,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
既然不让自己参与凉州的战事,那么自己还是拿草原上的这些外族练兵吧!
吕布主持召开了并州军的高层会议,贾诩、沮授、高顺、徐晃、金日磾、金日冈、方悦、成廉、管亥、徐荣、朱灵、张郃、侯成,所有在云中的旅长以上的军官和两位军师都参加了会议。
吕布首先提出了准备到草原练兵的意见,正好也可以检验一下,沙陵军校前两期的学习成果。
听说又有仗打,好战分子们都是摩拳擦掌的,纷纷要求上场。
吕布还是很喜欢这种氛围,他首先询问了一下沮
第一百二十三章 法正他爹
我是奉先第123章法正他爹最后还是金日磾的提议,打北匈奴的单于部,单于部有控弦之士六万到七万人,不过北匈奴的疆域很大,单于部的这些军队也很分散,不打仗的时候不会轻易集中起来的。
金日磾的建议就是直接攻击北匈奴单于的王庭,然后再扫荡周围的几个大部落,两万五千人足够了,各个击破嘛。
更何况他们兄弟俩都认识去北匈奴单于部王庭的路,在草原各族的众多目标中,这是最有把握的。
匈奴仆从军多为南匈奴人,对被匈奴人并不友善,因为历史原因,甚至极为敌视。
吕布点点头,这个目标确实最可行,自己这面关键是有熟悉情况的金日磾兄弟俩。
那么目标定下来了,到底派谁去呢
众人自然又是一番争抢,十分踊跃,就差大打出手了,最后还得吕布来拍板。
“高顺,你刚打完羌人,这一次就不用去了。公明,这次还是你来挂帅吧,不过,这一次军师要与你同行,文和,还得有劳你了。”
“让马钧他们给你改造一辆马车,四匹马拉的,舒服一点,也暖和一点,典韦,你带一个警卫连,保护军师。”
“诺!”典韦大声的回答。
“五个旅,路途遥远,又是与草原民族交战,这一次远征就以骑兵为主,张郃的骑一旅,侯成的骑二旅都去,徐荣的一旅刚换装完横刀和新式连弩,也去吧,实战检验一下新兵器的可靠性。”
“金日冈,你的仆从军挑选两个旅一同出征,对了,要有牵招在的那个旅,听说这小子打鲜卑人打得不错,这么快就升团长了。”
“好了,就这五个旅了,没去的,继续好好训练,早晚,凉州的乱摊子还得老子去收拾。”被选中的自是欢欣鼓舞,没被选中的就垂头丧气。
徐晃带着几位旅长和军师贾诩一起去陷阵营的师部,商议下一步行动的具体方案。
沮授留到了最后,“主公,授有一事想和主公商议。”
“哦先生不必客气,但说无妨。”
“授有一至交好友,扶风郿县人,姓法,名衍,幼承家学,是儒家大师,其父法真,更是当世儒学宗师。他风闻并州,度辽地区百姓安乐,各行各业也都欣欣向荣,便想来游历一番。”
“他来之后,我便向他极力推荐主公,他尚未答应留下来帮助我们,主公可愿和我一起去见他一面”
“法衍法真”吕布想了一想,没有印象,“不过只要是人才,我们就欢迎,既然想挽留人家,自是应该当面劝说的,先生带我去拜访一下这位法衍先生吧。”
法衍就住在沮授的府上,沮授领着吕布往后院走去,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高声朗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不错,正儿。”一个男子声音响起,“那你给为父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唔,说的不错,看来《大学》这一篇你是基本领悟了,回头再好好看看《论语》。”
“可是,父亲,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私掠许可
法衍听了吕布一番话,也是由衷佩服,他追随父亲法真一生,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思想,却还是第一次碰到身居高位,却真正心装万民的朝廷官员,而且吕布深明教育的意义,真是志同道合之人啊。
法衍正衣冠,毕恭毕敬的向吕布再次深鞠一躬。“法衍替天下百姓谢过将军,将军深明大义,教化万民乃我儒门弟子的毕生志愿,孔圣的弟子,各行各业,各种出身。”
“虽是出身寒门,却有治国之才者大有人在,我愿追随将军,全心办学,我也会邀请我的同窗,我的好友来共建学堂,让更多的子弟学习我儒家文化,至不济也得会读书识字,不做无知之人。”
办学堂,还真不是吕布糊弄法衍,或是心血来潮,而是与沮授、贾诩制定的百年大计。
他们打算在并州管辖的各郡国的郡治先设立一所官办学堂,不设入学门槛,家境贫寒也无所谓,学费也很低廉,甚至可以用粮食来充抵。
实在困难,而又想学习的,酌情给以照顾,学习成绩优秀的,还会给予奖励。真正要让所有想学习文化的人都可以有书读。
学堂不限科目,不光学儒学,也学诸子百家,不过学堂有年龄限制,六到十六岁可以入学堂学习。
什么天文地理、机关算术只要你想学,就有老师教,不光学习文化,更应该学以致用。
不过受制于那个年代根深蒂固的观念,学堂只招收男生,女子不能入学,吕布也想男女平等,可惜阻力太大。
成功地说服了法衍留下来教书育人,其实吕布更在意的是法正,法正可是三国时期排在前面的谋士。
这样的人通常都是天赋异禀,从少年时代就与众不同,吕布很好奇如果法正去念沙陵军校,会培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天才
公元一八六年,刚进入正月,为了彰显天下太平,汉灵帝再一次大赦天下,然后下令修复之前毁于火灾的宫殿。
修复工程由大宦官宋典、毕岚受命主持修建工作,不但重盖了宫殿,还铸造了很多铜人,铜兽以及精巧的机关,花费极巨,所用钱财皆从全国各地搜刮而来。
并州度辽也被迫奉敬了大笔金银,这令黄巾之乱结束后,正在重建家园的百姓们负担加重,各州郡的财政也十分紧张,很多的官吏、将士都拿不到足额的薪饷。
洛阳的汉灵帝却依然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缺钱花的时候就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这样一来,又一次把很多人逼上了绝路,而且朝堂之上,仍是宦官横行,任人唯亲,最荒唐的就是把中常侍赵忠任命为车骑将军。
二月,江夏人赵慈起兵反叛,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破郡治,杀死了南阳郡太守秦颉,造成了很大轰动,何进听从朱儁的建议把孙坚派往南阳郡,任命为太守,负责平叛。
孙坚果然不愧为枭雄,上任之后先把所有前任的属吏召集起来,安抚他们。
“你们熟悉南阳的情况,熟悉手中的工作,所以我不撤换你们,只要求你们把自己的工作都做好,解决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可以一心一意地带兵打仗,剿灭叛逆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孙坚努力的策划平叛事宜,于此同时,徐晃和贾诩率领的远征军也传回了捷报。
以无心算有心,又有熟悉路线和风土民情,甚至语言都一模一样的金日磾兄弟这样的带路党,不出意外地端了北匈奴单于的王庭,不过单于却没抓到。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年马超
我是奉先第125章少年马超沙陵军校的第三期学员也毕业了,还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全优毕业,就连银质奖章也只有三个人获得。
陈到获得了这一期的第一名,说实话,吕布脑海中对此人也是有一点点印象而已,只知道他曾经是蜀国大将,看来这个时代还是卧虎藏龙的。
陈到是豫州汝南人,此次考试取得了17科优秀,只有绘图和实践是良好,武艺也很出众,算得上文武双全了,这个成绩已经是仅次于于禁了。
特别是他们现在已经改成了一年制的学习,学到的东西比前两期学员更多,相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考出好成绩不易。
第二名是幽州人田畴,此人按照沮授的说法,有些奇怪,他和吕布聊天的时候还单独聊过此人。
据说田畴年少时喜欢游侠,擅长击剑,当然读书也很好。可是官府几次征召他为官吏,他却从不应召,甘愿年纪轻轻就隐居山林间。
可是当他听说吕布打败鲜卑人和匈奴人的事迹后,却毅然来到并州报考沙陵军校,却是让很多认识他的人百思不解。
第三名叫吕岱,广陵人,这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本来是一名县吏,黄巾之乱时,所在的郡县被攻破,守土有责的县吏按律应当尽忠职守,吕岱为了躲避战乱,却跑到并州。
单过官吏的他又不甘心当一介平民,听说沙陵军校招生,便来报考,他的年龄已经是学员之中较为年长的,禁卡住招生的上限。
不过他的文化功底很好,又有过从政的实践,入学考试顺利通过,经过一年的训练学习,毕业成绩也很优秀。
一下子又是九百多名学员毕业,只有其中最优秀的少数人才会进入并州军各部,剩下的人当中一部分会暂时到地方守备旅实践锻炼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