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张燕可不是什么消息闭塞之人,早就听说了吕布的并州军中有一所军官学校,专门培养中下级军官,并州军的那些新装备,打法的新花样都是军校中教出来的。
吕布既然同意他张燕去念军校,就说明没把他们当外人,是真心接纳他们。
人家吕布是何等人物,何等气魄,怎会将当年的事情放在心上
张燕立刻给黑山军所属的各寨人马传信,愿意跟随他张燕归顺朝廷的,立刻集结人马,带上家眷和百姓转移到长安朝廷管辖的地区,向官府投降,朝廷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不愿意归顺的,就自谋出路吧!张燕第一批带领黑山军主力下拉井陉山,向常山的满宠投降。
满宠早已接到吕布的命令,热情接待了张燕众人,并且想法安置黑山军的家眷百姓,派人护送黑山军的官兵前往云中老营,当然是解除武装以后的。
对于不甘心交出武器的黑山军官兵,张燕是又爱又恨,他开玩笑的说:“你们训练好了,就可以加入中央陆军,到时候发的装备不比你们这些破铜烂铁好百倍你们是不是钻山沟钻的脑袋都傻了”
袁绍本来还想扩大战果的,没想到张燕倒是果断的很,直接就投降了吕布,所有人马都撤入了吕布的地盘之中。
袁绍还真没那个胆子追过去挑事,特别是冀州三郡就驻扎了中央陆军的第一师,这可是吕布起家的老部队呢!
司隶校尉的河内,河南还驻扎了中央陆军的骑兵一师,同样是吕布麾下的主力部队,徐荣和张郃都是当世名将,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关东诸侯呢!
不过,关东诸侯之中势力发展最快的还不是袁绍,其实是曹操,
第一百七十章 曹操报仇
豫州早已四分五裂,曹操,刘表,袁术,陶谦四家瓜分了豫州,而且还都委任了自己的豫州刺史。
当然,除了刘备是长安朝廷正是册封的以外,其他人都是自己表奏的。
表奏这个方式,是当时关东诸侯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无视中央朝廷的权威,自己来任命地方官员,一般都是比自己级别低或者同级的官员。
通俗点说,就是挑一个黄道吉日,在面对长安朝廷,皇帝所在的方向,摆上香案,写上表章,念叨几句,然后就算给皇帝上过表章了,然后就可以上任了。
陶谦只控制了靠近徐州的沛国一郡之地,所以刘备做为豫州刺史,也只能待在沛国这一亩三分地,以他的实力只能自保,其他郡国却不是他能够惦记的。
一九一年十二月发生的一件大事,虽然与历史上的时间不同,不过还是发生在了历史上的相同地点。
自觉在兖州已经站稳脚跟的曹操,收到了早已回乡归隐的父亲曹嵩的书信。
书信中说他听说黄巾之乱已经平定,世道也相对稳定了不少,曹操在兖州也站住了脚,他就不想再呆在琅邪的乡下了,向回到曹操的身边养老,人岁数大了就会更加想念儿女。
他在琅邪多年,青州军对他一直很关照,不仅秋毫无犯,甚至还派兵保护与他。
曹操也是一孝子,接到父亲的书信,马上就派手下大臣应劭前往琅邪迎接。
曹嵩历任朝廷高官多年,很是置办了不少家产,据说辎重车辆足有百余辆之多。
青州军听说曹操派人来接曹嵩,廖化亲自领军将曹家之人礼送出了琅邪国境。
当车队路经薛县之时,却遭到了大队骑兵的袭击,不但抢劫了财物,还杀死了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
当然有人说是本来陶谦出于好意,派部下护送曹氏父子,结果部下见财起意,图财害命。
也有人说根本就是陶谦与曹操素有仇怨,直接派人去截杀的。
反正无论哪种说法,事实都是陶谦的人在陶谦的地头杀死了曹操的父亲与兄弟。
曹操本就是一个孝子,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而且这也给了他进兵徐州的最好借口。
所以,他立刻尽起兖州之兵,讨伐陶谦。
曹操大军兵多将广,乐进,李典,曹仁兵分三路,都是先锋,一路之上所向披靡。
从任城沿泗水一路向南,很快就攻克了广戚,戚县,薛县等地,只是在小沛遭遇了刘备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
曹操命令大军绕过小沛,继续南下,陶谦也曾经领兵与曹操接战,仍是大败。
陶谦弃守彭城,退守东海郡的郯县,曹操趁机攻克彭城。
破城之后,一是泄杀父之恨,二是当地百姓多为拥护陶谦,满城皆遭屠戮,十数万人被驱赶进泗水之中淹死,尸体阻塞了河道。
陶谦写信向扬州的袁术和青州的唐周求救。曹操继续向东攻打五原,下邳,最终围攻郯县数月不下,又转而攻取了夏丘,睢陵等县。
所过之处,全部遭曹军屠戮,鸡犬不留,城垣废墟不见人烟。曹操杀戮过甚,使得其许多部下,特别不是曹家一系的官员心生不满。
最终袁术派出了援军两万人,由九江北上。青州军也由吕岱,廖化领军三万从琅邪出击,进占兰陵,昌虑,断曹军归路。
刘备也不遗余力地出击曹操军的侧后,最终曹操因兵粮告尽,腹背受敌,不得不退兵回兖州。
陶谦感谢刘备拼死相救,将彭城国和沛国都送与刘备。
吕布接到徐州的战报,也觉有趣,看来历史还是在向前走,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青州方面来信询问应该保持何种立场吕布答复以青州自身的利益为上,让他们自己抉择。
青州表面上是刺史唐周为首,其实大事小情都是虎面军师说的算,吕布相信他的判断能力。
吕布最感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击韩遂
我是奉先第171章追击韩遂马腾把郭汜和他的骑兵第八旅留在了冀县,让他等候张辽来会合,其实更主要的是免得郭汜掣肘与他,也分了他的功劳。
不管怎样,派系在任何一个团体之中都是存在的,马腾和张济走的较近,与李傕,郭汜这些董卓旧部却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他只带了骑兵第七旅和骑兵第九旅进入陇西郡,七旅的旅长是他的心腹和好兄弟庞德,跟他自然是一条心的。
九旅的旅长是并州军的老人,还是沙陵军校一期毕业的,叫做张杨,之前在草原的游牧部队干过。
并州军向来讲究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这些优良传统也传承到了中央军,所以张杨对马腾的军令毫不迟疑,不打折扣的执行。
大军到达狄道已经数日,马腾和庞德是故地重游,自是好一番唏嘘。
马腾停留在此,主要是等待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手。马腾进入凉州之后,自觉自己在凉州混了多年,朋友遍凉州,所以对李肃的情报部并不感冒。
马腾没有主动和情报部联系,要求他们提供什么情报,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渠道来探听消息,特别是韩遂的动静。
无论如何,韩遂和他都有杀妻之恨,大仇未报,马腾誓不罢休。
这一次他积极回到凉州,又撇下张辽,法正,郭汜等人单干,为的就是报仇。
他认为韩遂已经是丧家之犬,手下只剩三,四千人,而且不得人心,无法补充人马,根本无法与自己相比。
马腾的两个骑兵旅,可都是中央陆军的正规军,已经更换了全套的制式装备。
优良的盔甲,长戟,连弩,投枪,横刀,真正是武装到牙齿,士兵们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体能充沛,格斗技巧,战阵配合娴熟。
马腾是过来人,当然知道西凉骑兵与中央军骑兵的巨大差距,所以他觉得自己这一万人,最可以抵得上以前的西凉骑兵两三万人。
韩遂又上哪去弄这么多人,所以自己消灭韩遂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能找到他的行踪。
很快,马腾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就传回来了好消息,马腾最想要的消息,果然发现了韩遂的踪迹。
根据可靠的消息,韩遂的军队缺少粮草,又不敢在武威等地胡来,而且河西四郡人口稀少,根本养不了韩遂的这么多部众。
韩遂只能悄悄地到了金城郡,正在破羌和安夷一带搞粮食,听说还要去临羌,那里有部分羌人部落与韩遂关系不错。
特别是湟中的月氏胡当初就是北宫伯玉叛乱的起源之地,与大汉朝廷的关系极差。
马腾闻听此消息,恨不得马上飞过去,他立刻下令全军出击。
张杨劝他是否与张辽将军联系一下,马腾却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走漏了消息,韩遂闻风而遁,再想找他可就难了。
马腾对张杨说,如果他不愿意,可以留在陇西,自己带庞德的第七旅也足够了。
张杨怎能让他一人前去,马腾又是他的上司,最后还是妥协了。
他们留下了第九旅的一个团留守狄道,剩下的两个旅五个团则是星夜兼程,渡过洮水,取道枹罕,再渡过了黄河的上游,先到了允吾。
此时,马腾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狄道出发只带了半个月的干粮,却与后方的后勤补给断绝了往来。
大军从河关渡过黄河,就是进入了金城郡的地界。
这里的风俗已经与凉州其他各郡有很大的不同了,汉人大多聚居在金城,榆中,枝阳等几个县城。
湟中一带的汉人已经很少,羌人和胡人较多,主要就是西羌各部和月氏胡等部。
等到马腾的军队抵达允吾,探听消息的人也回来禀报,说是已经确认了韩遂的人马正在安夷,大约有三千骑。
安夷离允吾不到二百里,马腾至此已经是真正的心急如焚,立即率领人马直扑安夷。
他根本就没心思恢
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域联军
庞德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韩遂的三四千人,还有最少两万人的羌胡人,也不知道这韩遂如何花言巧语鼓动了这许多的羌胡之人助他。
“寿成,我们先撤吧,他们人多,我们不能与其硬拼,张杨守着谷口,咱们先撤,等与张辽,侯成他们会合之后,再消灭他们不迟。”
马腾也知道庞德说的在理,“那好,令明,你带人先撤,我带一个团断后,咱们交替掩护,一起撤退!”
交替掩护就是马腾学会的新式战术,庞德想与他抢这断后之责,被马腾给赶到前面去了。
中央军三个团开始交替掩护,撤向谷口。
韩遂见马腾要撤,哈哈大笑,“马寿成,你想跑没那么便宜,老子辛辛苦苦的设下的埋伏,能让你说走就走吹号角,联系他们!”
韩遂的手下吹响了号角,三长两短。
马腾见他另有手段,也暗自心惊,加快撤退的速度。
刚到谷口,与张杨会合,就见谷外的高原之上,烟尘弥漫,马蹄声四起。
谷外的四面八方都出现了大队的骑兵,这些骑兵无论是相貌还是服饰都与汉人,羌人绝不相同。
旗号也都是一些古怪的文字,不过庞德眼尖,还是在其中看见了一面写有汉字的军旗,写的是“大汉西域长史王”。
“什么这些胡人是西域骑兵西域长史应该是王猛,他竟然与韩遂勾结,兴兵作乱,还引了胡人的军队打到了凉州”
马腾箭矢西域长史府的军队,不禁大吃一惊。
自近百年前,班勇驻守西域,东汉朝廷重设了西域长史府,接替行使以前西域都护府的权力和义务。
不过最近这些年,东汉国内灾害,战乱不止,国力日衰,又与匈奴,鲜卑,羌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个西域长史府与中央朝廷之间的联系就时断时续,马腾也只知道现任的西域长史叫做王猛,还是灵帝活着的时候委任的。
这几年他和韩遂在凉州闹叛乱,也没听说西域长史府有什么动静。
可是眼前的西域骑兵足有三四万人,不过服饰却不统一,这些西域国家大都国小兵少,单独一家拿不出这么多人马,应该是一起组成的多国联军。
他们手中的兵器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不过这样一来,马腾等人却是被西域骑兵和韩遂的人彻底包围了。
他们加起来足有六七万人,近十倍于马腾的军队,不能力敌。
马腾四下打量,一眼就看到了谷口之外有一座小山,山势不高,却是易守难攻。
便向庞德,张杨指了一下那座小山,三个人达成一致,立即向小山冲去。
韩遂也看出了马腾的意图,立即大声下令开始进攻,阻拦马腾等人。
中央军还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用长弓和连弩压制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五个团最终都腿到了小山之上。
马腾猜的不错,那些服饰混乱,武器也五花八门的西域骑兵,就是西域长史府纠集来的联军。
韩遂倒真是有点口舌只能,他先是在湟中拉拢,劝说了月氏胡和西羌各族,煽动起了他们过往对汉朝政府的仇恨,将他们串联了起来。
又不远几千里,亲自跑到了西域长史府的驻地柳中城,拜见了现任西域长史王猛。
朝廷这几年的变乱频发,恐怕都忘记了远在西域的西域长史府还有个长史叫王猛了。
王猛与中原的距离太过遥远,却是消息闭塞,完全不知道中原的近况。
韩遂夸大了中原的混乱程度,又使劲吹嘘了王猛的实力,使得王猛真以为中原地区已经是乱成一团,军阀之间混战不休。
王猛以为自己率领几万西域骑兵就能打入关中三
第一百七十三章 龙困浅滩
我是奉先第173章龙困浅滩两个国家各自派出了两千骑,总共四千骑西域骑兵向山坡冲来,不过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狠狠的教训,他们身上单薄的皮甲和布甲在连弩和长弓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第九旅的两个团先下马,充作步兵,他们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远程优势,连弩和长弓尽情的招呼着敌人,西域骑兵也不知道分散开来,而是密集成一团。
糟糕的防护,密集的阵型,中央军的命中率又是如此优秀,那么他们的下场就可以想象了,许多人倒在了发起冲锋的路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