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不过演习期间,做为示范投掷手榴弹的官兵的那丑陋的姿势让吕布摇头不已。

    演习结束之后,吕布将所有将要列装手榴弹的部队的营连长全部集中到一起,由他亲自做投弹示范。

    毕竟他的前世可是那支军队的特种兵出身,而那支军队也是那个时空中使用手榴弹作战,技战术最成熟的军队,没有之一,有着严格、完整、规范、科学的标准教程。

    吕布将几只手榴弹放到自己脚下,然后开始亲身示范,边演示边讲解。

    右手取弹,两手协力打开手榴弹的弹盖,捅破防潮纸,取出拉火环,将拉火环套于右手小指根部。

    右脚后退一大步,右手将手榴弹由身体前方经过体侧引向后方。

    身体左侧正对投弹方向,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右脚迅速向后用力蹬,伸直右腿,同时向前送胯转体。

    挺胸抬头,以大臂带动小臂,用力挥臂,扣紧手腕,将手榴弹向目标方向投出。

    按照吕布的意思,以中央军展示的强健体魄,扔出十五丈为及格,二十丈为良好,二十五丈以上为优秀。

    毕竟手榴弹的杀伤半径约为五到八丈,太近了容易误伤自己。

    而且手榴弹使用的是延时加碰炸引信,而且是以延时为主,所以熟练掌握以后,建议延迟一到两个数之后,再投出去,以防被敌人扔回来。

    吕布示范的时候,轻松投出了三十丈之遥,让这些营连长们叹为观止,关键投的还准,基本上十次九中,三十丈之外的白色圆圈之中。

    九月,法正亲自率骑兵一师以及西域联军三万人,联军以乌孙人为主,攻打拒绝与汉朝友好往来,并且恶意截断丝绸之路的大宛国。

    这也是继汉武帝派李广利远征大宛国,抢夺汗血宝马之后,汉人的军队第二次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的人种多为高加索人种的遗脉,五官与希腊人相近,建筑风格也深受希腊文化影响。

    城池都比较坚固,李广利远征之时,围困当时的国都贵山城四十余天,也只攻破了外城。

    最后还是依靠大宛贵族内讧,才取得胜利。

    法正远征之前遍查史书,对此已有准备,不但调集了二十架配重式抛石机,还带来了工兵营。

    在以抛石机巨石轰城的同时,还以雷管进行了爆破作业。

    在于外族交战之时,法正和中央军从来没有任何顾虑,自然是怎么效率高怎么来!

    只用了三天就打破了城墙,然后就是血洗贵山城,这主要是因为除了中央军还有三万西域联军,只有纵兵劫掠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效率与忠诚度。

    这样也是给所有拒绝与大汉友好,拒绝合作的敌对势力以警告,法正骨子里就是一个鹰派分子!

    攻克大宛国都之后,又分兵攻取了大宛国境内的大小城池三十余座。

    此时的大宛国国力早已衰落,不复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模样,全国人口不足三十万。

    法正重新扶立了亲汉的大宛贵族为大宛国新国王,并且设立了大宛都督府,对大宛实行管理。

    法正还挑选了数十匹大宛宝马,派人专程送往长安。

    就在法正驻扎大宛期间,在大宛西北方向的西域大国康居,就在背地里支持大宛前国王的王子进行篡逆活动。

    不断挑动叛乱和边境冲突,阴谋分裂大宛国。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贵神速
    沿着修好的驿道,大军滚滚向西行进。

    这一次行军的速度胜过以往历次大汉在西域的调动。

    中央军即便是步兵师也都有驮马代步,这早已成为传统。

    更何况西域的驿道级别在大汉疆域之中也是最高的,同长安周边关中三辅地区同为最高级。

    好多路段都铺上了沥青路,而且在驿道两侧尽可能的植树造林,修建防风林,防沙林,开凿水井。

    这一次进入凉州的三个师都已经配置了炮兵营和手榴弹,其中手榴弹配置到了每个班六枚。

    也就是每个班有三个人各自配置了两枚手榴弹,为此还专门配发了手榴弹的携行工具。

    好在中央军的手榴弹已经很安全,日常行军不会发生意外。

    第九师的炮兵营将会转隶给第六师,毕竟第六师要赶赴前线,还是应该尽力增强实力。

    手榴弹第六师已经换发完毕,毕竟成本低廉,制造简单。

    关中三辅的军工部的兵工厂,是的,中央军的手工作坊大多已经升级合并成为兵工厂,也就是说大汉朝已经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蓬勃发展的军工产业刺激了许多民间资本将目光投了过来,经过沮授提议,吕布同意,允许民间资本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投资入股部分军工产业。

    也使得这些民间的半官半民的大财阀都成为了吕布对外扩张的最大的支持者。

    因为打仗就能刺激军工生产,消耗更多军工产品,形成一个循环,他们就能赚更多钱,前提是多打胜仗。

    因为路途很长,连续赶路让许多将士都感到疲惫,张杨、管亥等人打算稍微放慢行军速度,反正吕布和法正都没有明确进军时间。

    可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司马懿、马超、文聘、王泉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司马懿。

    他认为康居从未与汉军交过手,最近百年更是未打过任何交道,他们对汉军的认知很可能还停留在百年以前的水准上。

    而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路况条件,就应该充分把握,发挥到极致,以最快速度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康居人一个突然袭击。

    司马懿最擅长图上作业,所以他对行程和时间特别敏感,计算的也十分精确。

    马超虽然不是理论派,但他最推崇闪电战,强调兵贵神速。

    张杨和管亥则认为连续赶路,太过辛劳,即使到了战场,恐怕兵士们也没什么战斗力了。

    双方争执不下,因为在到达大宛之前,各部的主官都是师长一级,大家平级,互不统属。

    最后还是庞德出面和稀泥,骑兵三师和特战师可以一骑三乘,他们先行一步。

    第六师和骑兵七师以正常速度行军,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只能如此了。

    幸好,从凉州到大宛这一路上的西域各国都已经归顺臣服,敢于扎刺的都已被平定。

    大军所到之处,粮食、饮水、草料皆已备妥。

    只有一个轮台国拒绝开城,献粮献水,司马懿和马超一声令下,第七旅用炸药炸塌城墙,骑兵入城,屠城。

    之后,从其他各国迁徙西域胡人和汉人至此,设立轮台军镇,这是后话。

    除此以外,一路之上再无耽搁,两个师以最快速度抵达大宛国都。

    来得如此之快,让对援军望眼欲穿的法正十分满意,他从庞德口中得知了来援的军队在半路上的分歧。

    听说是司马懿和马超的强烈坚持,才兵分两路,先行一步之后,对司马懿也是刮目相看。

    马超的性格他最了解,如此决定并不稀奇,倒是司马懿有这样的认识,却让法正侧目。

    他将司马懿和马超都喊来



第267章 撒马尔罕
    c_t;比如弄点粮草辎重,让康居人来抢,然后围点打援。

    法正大笑,“孟起将军所说,正是我要使用的方法,既然你自己提出来了,那么这个示敌以弱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众人都是哄堂大笑,马超喃喃自语,“好你个法孝直,又挖坑等我跳,示敌以弱,用得着我吗”

    随后,法正召集了所有旅长以上的军官布置了具体的作战计划。

    法正早就在等待援军到来的这些时日,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从司马懿和马超这里得到了认同之后,更是坚定了信心,放手施行。

    法正是西域都护,就是此次远征军的主帅,他的安排众人自是没有异议。

    撒马尔罕城是康居国的王城之一,也是仅次于塔什干的第二大城市,城市加上周边地区的人口接近三十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城市。

    驻守这个城市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叫做阿兰,他是康居国王的二儿子,也是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

    他坐镇撒马尔罕城,掌管着康居南方数省的军政大权,在他的父王的眼中,还是很精明能干的,所以才委以重任。

    撒马尔罕城中驻守着精锐的骑兵五万人,几乎占了康居队的半数,其中有一万最精锐的长弓骑兵。

    康居国的长弓骑兵是他们国家军队的一大特色兵种,长弓骑兵自然是使用的长弓,复合长弓,臂力超乎常人的长弓骑兵可以射出一百丈之遥。

    而且长弓骑兵穿着厚重的链子甲,战马也披着链子甲,比普通的骑兵防护要好的多,长弓也比猎弓射程远的多,威力大得多。

    长弓骑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臂力出众又射术精良的精锐兵士。

    本来阿兰王子是打算入侵大宛,拓展疆土的,以便给自己的父王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早日提升自己的继承顺位。

    可是还没等到他动手,竟然来了一伙汉人,嘁哩喀嚓的就把贵山城打下来了,把大宛国全境都占领了。

    该死的汉人,他们都离开这里几百年了,还回来干什么

    他们不是已经抢走了许多大宛宝马了吗不过他没有轻举妄动,因为这些汉人竟然短短的时日就打破了贵山城。

    那可是中亚一带出了名的见过城堡,有内外两层城池,看来这些汉人还是有些手段的。

    阿兰王子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他听说汉人扶植了一个亲近汉人的贵族做了国王,就有了主意。

    他派人遍访大宛各地,终于找到了一个前大宛王室的私生子,他训练包装这个王子,然后以这个王室继承人的身份联络大宛国内部反对汉人统治的各方势力。

    有了康居国的大力支持,又有了可以名义上团结众人的名分,大宛国内的反抗势力气焰大涨。

    彼此联结,很快就有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汉军虽然占领了大宛全境,毕竟兵力有限,汉军主力都集中在大宛国都等几个大一点的城市之中,外围的驻军则是战力低下的西域各国联军。

    最近听说汉军已经从国内请求援军了,看来汉军的野心不小啊,难道还敢对康居国有所图谋

    就在阿兰王子筹划如何利用大宛国的保守势力,给汉军制造更多的麻烦之时,他的属下来报告。

    报告说在康居国南方几省的境内,出现了一支身份不明的骑兵,四处劫掠过往商旅,和小一点的村庄。

    他们约有五、六百人,虽然他们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穿着也是中亚地区常见的服饰。

    可是无论是他们手中的兵器,还是偶尔流露出的言语,都说明他们是汉人。

    &



第268章 火炮对长弓
    c_t;阿兰王子听说自己的三千精锐被三万汉军和西域联军包围了,又听这几个忠诚的骑士转述的汉军骑兵低下的射术和骑术。

    原本就瞧不起汉人的阿兰王子更得到了佐证,他认为这是一次给汉人深刻教训的机会。

    他留下了五千人防守撒马尔罕,然后点起了自己所有的军队,前去救援自己的属下,其中包括那一万名宝贵的长弓骑兵。

    都是骑兵的康居军队行动迅速,第二天就到达了边境,果然远远就看到了升腾的浓烟和激烈的喊杀声。

    阿兰还挺高兴,认为自己的部下果然是精锐,抗击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么久,还这么有精神。

    不过当他离得越近,就越觉得不对劲,怎么一路行来,没有遇到多少汉军的阻拦呢

    知道援军来了,都跑了那又是哪里来的喊杀声

    等到阿兰王子率领大军到了村庄的外围,看到那些战斗场面,更是鼻子都气歪了。

    哪里还有什么康居骑兵正在防守村庄和攻打村庄的是两帮西域联军,遍地的尸体倒都是康居的军人。

    两帮西域联军就像演戏一般,光是用嘴在喊,地上升级了几堆牛粪之类的东西,冒起了很高的浓烟。

    原来在阿兰的援军到达之前,汉军就发起了总攻。

    几发炮弹往村庄之中一扔,就连围墙加信心都炸塌了。

    三千康居精锐,非死即降,之后就是西域联军在这演戏,吸引阿兰的注意力。

    意识到中了埋伏的阿兰王子,就想下令撤兵。

    撤兵的号角刚刚吹响,四周就传来了更加嘹亮的号角声和激昂的鼓声。

    一支支汉军骑兵出现在四周的旷野上,村庄之中也涌现了更多的汉军骑兵和西域联军的兵士。

    对自己的部下有着谜一样自信的阿兰,不等汉军形成包围之势,就命令自己最精锐的一万长弓骑兵向来时的方向发起突围。

    他也发现虽然被包围,可是汉军和西域联军加起来最多只有自己一倍的兵力。

    看来汉军的援兵来得也不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路途太过遥远的原因,不过赶来的速度倒确实有些惊人。

    康居长弓骑兵发起了他们习惯的排山倒海式的进攻,就是每排一千骑,前后十行,前后间隔一马的距离。

    这样在他们到达射程,发挥长弓威力的时候,就能形成密集覆盖的箭雨,以点破面。

    这种屡试不爽的战术,今天却成为了他们的致命之处。

    长弓骑兵发现汉军的连弩兵虽然射速很快,不过射程还不如自己的长弓远。

    而且他们的骑士和战马都有链子甲的防护,倒是不惧连弩的攒射。

    就在康居长弓骑兵以为自己马上就能顺利到达自己的有效射程的时候,也就是汉军阵前一百五十丈。
1...6263646566...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