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后来大月氏与乌孙结下仇怨,害死了乌孙的国王,乌孙国王的子孙借助匈奴的力量打败了大月氏。

    大月氏举族西迁,一直搬迁至中亚的阿姆河流域,逐渐强大起来。

    先是征服了大夏,也叫巴克特里亚,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然后逐渐征服了花剌子模,康居,大宛,呼罗珊,统治了整个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它分为五大部族,也称为五大翕侯。

    东汉年间,贵霜翕侯崛起,统一了五大部族,建立了贵霜帝国,又南下攻占了喀布尔河流域和克什米尔地区。

    以后几代国王都积极开疆拓土,向西向南扩张。

    其鼎盛时期的帝国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至咸海,都城设在了白沙瓦,也叫富楼沙。

    时至今日,贵霜帝国的统治日渐衰败,康居、大宛都脱离了它的控制,花剌子模、呼罗珊、西部总督区也都是若即若离。

    不过即使如此,贵霜帝国的人口仍然超过了七百万人,帝**队数十万之众。

    而且贵霜帝国融合了古希腊文化,东方文化、古印度文化,科技还是比较发达的,金属制造业也比较先进,武器制造技术十分成熟。

    帝**队以骑兵为主,兼有古希腊的步兵和古印度的步兵两种风格。

    大汉与它交战,最不利的因素就是距离遥远,大军调动和物资补给都比较困难。

    虽然有康居为盟友,大宛和西域的乌苏等国也可以提供部分兵力和物资以及粮食,不过主要还是靠大汉政府自己来解决。

    不出意料的,在长安的朝堂之上关于中亚的战事问题,又是争论不休。

    反对者大有人在,基本上是文官反战,武将主战。

    反对者的理由自然还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财政紧张,补给困难这些老生常谈。

    可是这一次是贵霜帝国主动宣战,不算中央军擅起战端,人家要打上门来了,中央军总不能当缩头乌龟吧!

    再说了,荆州之战刚刚结束,国内暂时天下太平,




第三百二十二章 战前准备
    工厂的选址也要仅靠江河的沿岸,因为马钧发明的一些制造设备已经可以依靠水力来驱动,能解放不少人手,还能做到一些人力不及的工作。

    所以上述三大工业区的许多中老年人和妇女都被征召进了工厂,参与生产组装各式装备。

    反正那个时代有许多工作只需要能够重复劳动的体力,不需要技术。

    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许多工作岗位,充分利用了闲置劳动力,也给百姓增加了更多的收入。

    有些保密性不强的军工作坊,军方已经出让给了私人,这也是吕布的建议,这样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也导致了第一批军火商人的诞生。

    他们的利益从一开始就与军方的对外扩张紧密结合,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是对外战争的既得利益者,更是最大的支持者。

    能够成为第一批军火商人的可不是普通人和普通的家族,他们都是关中、并州的各大财阀,以及中央军背后的各大家族。

    他们用大量的奴隶去种田、放牧、修路、兴修水利,而让更多的汉人去他们的工厂工作。

    奴隶的需求量上升,又刺激了奴隶私掠队的壮大,北方草原上出现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奴隶私掠队。

    他们也需要采购大量的武器装备,招募更多的人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各行各业紧密结合,推动生产、经济、技术的共同发展。

    对外战争和奴隶猎人这都大大唤醒了汉人血脉里的尚武精神,从小习武,锻炼身体成为了许多穷人家孩子的日常,参军或者去草原成为了他们的人生理想。

    因为骑兵五师、骑兵六师还远在青州和冀州,尽管有便利的水路运输,也需要时日。

    战备物资的运输和囤积也都需要时间,所以吕布决定增援部队还是分批前往大宛前线。

    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已经大修扩建了几次,许多路段都已经铺上了沥青混凝土碎石路面,所以人员调动和物资运输的速度都大大提高。

    沿路的几大军镇已经做好了接收、存储大量物资和接待参战人员的准备,修建了许多仓库和兵营。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西域各国除了提供必要的参战军队之外,还要提供粮草、饮水,分担解决中央军的部分补给问题。

    不过吕布也从神医张仲景这里得到了好消息,神医在吕布的提醒和建议下研制出来了军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实用的药剂-行军散。

    解决疲劳,预防疫症和水土不服都是它的效果,可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另外,神医还帮助制作出了一份军用便携口粮,可以长期携带和存放,不易变质,容易消化,能提供一定量的热量和营养。

    第一批增援部队由太史慈的第九师和牵招的骑兵第十师组成,不过骑兵第十师只是由凉州到乌孙国去换防,只有第九师是真正要到大宛前线的。

    第二批援军就是将要从长安出发的警备二师、特战师和荣一师。

    警备二师由高顺亲自率领,因为这个师恐怕是中央军各主力师里面唯一没有参加过大战考验的部队。

    这一次也是积极请战,高顺亲自带队也是为了保证警备二师少犯错误。

    他并不会影响法正的指挥决策,只是给法正打下手的。

    他将主要负责后勤管理,各参战部队的协调、调度工作,因为高顺是对各支参战部队最了解的人。

    第三批参战部队则由骑兵五师、骑兵六师和第四师组成。

    第四师是去凉州接防的,骑兵六师的师长则由霍峻接替了赵云



第三百二十三章 花剌子模的火器洗礼
    五个行省的军队,花剌子模,粟特和赫拉特都是以骑兵见长,最后决定由这三个行省的骑兵负责清剿这些小股的汉军骑兵。

    花剌子模的军团派出了五千骑兵,粟特做为东道主也派出了五千骑兵,赫拉特则派出了它的三千骆驼骑兵。

    三支骑兵,简单的划分了一下,各自负责守护的范围,并且约定,一旦与汉军交战,其他两家都要来助战。

    汉军出动的很频繁,他们并没有等候多久,一支从喀布尔来的运粮队不出意外的又遇上了一支一千人的汉军骑兵。

    汉军轻松的消灭了三百人的车队护卫,然后贪心的想要将这一百多辆马车的粮食运回大宛。

    早就在等着他们出现的花剌子模的骑兵第一个得到了消息,立刻全体出动,追赶这支车队,并且将这一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粟特和赫拉特的骑兵队。

    虽然花剌子模的骑兵统领认为自己的五千骑兵一定能够轻松吃掉这一千汉军骑兵,但是约定还是要遵守的,让他们来观摩一下自己的战果也好!

    花剌子模和中亚其他各国一样,盛产优良的马匹,所以他们很快的就顺着明显的痕迹,追上了被劫持的车队。

    果然有一千汉军骑兵护佑在车队的周围,逼迫着车夫们驱使马车向大宛的方向前行。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一千人的汉军骑兵见到追兵,不但没有放弃车队逃跑,反而是停下车队,然后自己结成了一个准备进攻的横阵。

    花剌子模的统领,很佩服对面这些汉军的勇气,可是他更对自己的部下充满信心。

    他们也和其他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射功夫出众,只是人口少,才一直被贵霜人奴役。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谋求独立,就像邻居康居国那样。

    这一次被迫出兵,完全是波调太子施加的压力,花剌子模总督的儿子还在白沙瓦当人质呢,所以贵霜帝国的调兵令不敢不从。

    只希望遥远而又神秘的东方能够像贵霜帝国王室宣扬的那样富庶、遍地都是金银,家家都有大量的丝绸。

    不过看看对面的骑兵,看起来装备确实挺精良的,盔甲明显就做工出色,就是头盔难看了点。

    这一次贵霜帝国可是史无前例的全国总动员,以前与安息帝国大战连场,也没这么发力过。

    人们都在传言这是波调太子在为自己继承王位,进行预演和烘托气氛,以此来宣扬自己的强大实力。

    做为从来没有与神秘遥远的东方国家交过手的人,他们只知道贵霜帝国的军队可是打败了帝国西面那个同样强大无比的例句安息帝国的多次入侵。

    所以花剌子模的军队和所有贵霜帝国的附庸行省军队一样,认为这是一次去东方发财寻宝的机会。

    当汉军向他们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欣然应战,同样的纵马冲锋。

    可惜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又错误的低估了马岱的一千骑兵的战斗力。

    当汉军骑兵距离他们还有足足八十丈的时候,人人拿起了一种没见过的弩弓,向他们连续不断的射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弩箭。

    只听见嘎嘣的声音,却不见他们装填弩箭。

    虽然花剌子模的骑兵不适用弩弓,而是使用传统的猎弓,但是他们见过贵霜骑兵的弩弓。

    那可是射完一支箭之后,进行装填,才能再次射箭的武器。

    而且汉军的这些弩箭在飞过了八十丈的距离之后,仍然力道强劲,锋利



第三百二十四章 巴克特里亚步兵
    从来没有见识过火器的花剌子模骑兵们,第一次的火器洗礼竟然就是手榴弹。

    全被炸懵了,没懵的都是躺在地上的死人和伤员。

    中央军的骑兵们则是早已习惯看到对手这种表情了,来自天朝上国的优越感,渗入他们的骨髓,他们用看待白痴的眼神看着这些敌人。

    他们举起长戟,刺入敌人的胸膛,或者是用戟刃划过他们的脖颈,取下敌人的头颅。

    尖叫声和喷溅的热血唤醒了蒙圈的敌人们,他们无心恋战,纷纷转身逃走。

    不过还能或者逃跑的敌人也没剩多少,也就六、七百骑吧。

    而且他们还没跑出跑出多远,就绝望的发现自己的身后不知何时,悄无生气地出现了更多的汉军骑兵,最少两千骑。

    汉军骑兵的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举起了那种可以连续发射数十支弩箭的弩弓,迎了上来。

    毫无悬念的,马岱带领的三千骑兵,轻松全歼了五千花剌子模骑兵,只有几个军官逃走了,百密一疏。

    就在马岱的部下打扫战场的时候,粟特行省的五千骑兵也赶到了。

    他们只看到了遍地的尸体,有许多被手榴弹炸死的,已经血肉模糊,无法分辨。

    而那些仍能认清身份的尸体,可绝大部分都是花剌子模的。

    他们没有碰到那几个逃走的军官,所以他们以为花剌子模的五千骑兵是被眼前的这三千汉军骑兵打败的。

    真是一群废物啊,粟特的将领们在心中痛快的咒骂着,他们催促着手下的兵士们排好阵型,忙活了半天。

    汉军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马岱仔细的打量着粟特骑兵。

    粟特的骑兵上身穿的是半身的链子甲,下半身和胯下的战马一样没有任何防护。

    每个人都带着弓箭和长矛,看来又是一个游牧民族。

    等到粟特的骑兵辛苦的排好阵型,骁勇的向汉军发起进攻之时,马岱的三千骑兵从容应对。

    很快,花剌子模的悲壮,再一次在粟特骑兵们的身上重演,而且败的更快。

    这一次,可是三千副连弩,加上三千颗手榴弹,只一波手榴弹就击垮了他们。

    就在粟特骑兵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之际,忽然,一大群骆驼呼啸连天的冲入战场。

    赫拉特的骆驼骑兵在关键的时候赶到,虽然骆驼的速度没有马快,可是它们的体积更大,冲击起来的气势十分吓人。

    赫拉特的骆驼骑兵可以算是重甲骑兵了,骑手和骆驼都披挂了铠甲,骑手使用一支两丈多长的长矛。

    它们关键时候的出场,挽救了粟特人,使得他们避免了全军覆没,冲乱了汉军骑兵的阵型。

    粟特骑兵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价之后,借助骆驼们的掩护,逃得性命。

    连弩对骆驼的杀伤力明显要小的多,而且骆驼骑兵们不与汉军恋战,直接就是横贯战场而去。

    因此,马岱的最终战果就是以身为饵成功地全歼了花剌子模的五千骑兵,重创了粟特的骑兵三千人,一战就把马拉坎达城中的机动兵力消灭了大半,使得粟特总督安普是焦头烂额。

    贵霜的骑兵被重创之后,汉军的骑兵更加活跃了,甚至开始攻打一些小城镇,杀死城中的守军,抢夺城中的粮草和物资,带不走的也都烧掉了。

    贵霜的后勤补给沿线,到处狼烟四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安普只能派出手中最强有力的部队,来自巴克特里亚行省的步兵军团,收复交通线沿途的重要城镇,确保交通线畅通,同时也派出了信使,去向太子殿下求救。

    巴克特里亚的步兵是典型的古希腊文化的传承者,继承了他们的祖先马其顿步兵的精髓,骁勇善战,遵守纪律。

    &nbs



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其顿方阵
    我是奉先第325章马其顿方阵他们家族以武勇传家,每一代继承人都必须要到军队里进行历练,打磨自己。

    欧西德莫斯甚至认为巴克特里亚的步兵是贵霜帝国所有的步兵部队之中最骁勇善战的一支。

    它们传承了几百年前横扫亚欧大陆的光荣而伟大的马其顿步兵的装备和战术,一样的勇猛顽强。

    昆都士是巴克特里亚行省的第二大城镇,熟悉情况的欧西德莫斯充满信心,他不认为汉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攻占坚固的昆都士城。

    自己可以轻松的在昆都士城下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歼灭这些该死的汉军。
1...7778798081...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