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汉军的马氏步枪的枪声不似魏军的燧发枪那么沉闷,要清脆的多。

    城头守军不能准确的射击,只能胡乱的冲着城下放枪。

    不过马上就有魏军的军官反应过来,“扔手榴弹,别省了,都扔下去,别忘了拉弦啊!”




第四百零一章 客从海上来
    我是奉先第401章客从海上来汉军当然也想到了用挖地道的方法来攻城,为此还特别调来了几个工兵营。



    不过他们挖掘的两条地道都被有所防范的魏吴联军发现了,一条被炸塌了,一条被引入了汉江水给灌满了。



    双方再次陷入了僵持的局面,不过与曹操和周瑜的越来越焦虑不同,吕布却似乎一直有所期待。



    胶州湾,万帆云集,数千艘大小船只,几乎挤满了偌大的胶州湾。



    水面上有无数的船只,陆地上也同样是人山人海。



    一队一队的身穿黑色军服的汉军将士正在有序地登上一艘艘靠泊在岸边的大船小船。



    装满一艘,就会驶离一艘,然后马上就会有一艘新的船替补上来。



    可以看到,有不少的楼船混在中间,却是已经拆掉了所有外部可见的装备,比如拍杆,投石机,床弩等等,改装成了运输船。



    还有更多的新建的专用运输船,宽大的踏板直接搭到码头或者栈桥上,士兵和战马都可以直接进入船舱。



    在岸边的高处,站着一群服饰明显与众不同的军官打扮的人。



    黑色军服的是陆军军官,他们的军服上左臂出都有一个臂章,图案是一轮烈日下飞翔着一只猛禽,正是海东青,有熟悉汉军情况的人就能认出这是昊天军的臂章。



    另外一半的军官则是雪白的军服,袖口处修有不同的纹饰,都是金色的,一看就知道是海军的高级军官。



    级别最高的是海军大臣徐盛,旁边那个气宇轩昂的高大的红脸汉子则是黄海舰队的司令官甘宁,司令官是吕布发明的一个新名词,当然这是吕布自己说的。



    旁边那个明显文弱许多的瘦高个则是黄海舰队的副司令鲁肃。



    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昊天军将领正是马超、司马懿和四个师长。



    昊天军和中央海军将要一起执行一次规模宏大的任务,不敢说能够绝后,但是绝对的空前。



    为了这次任务,所有人都是做了精心的准备。



    单是为了瞒过魏吴两国,无处不在的探子,调动昊天军参战,就先后调动了各族仆从军和国防军的大批部队。



    以换防、演习远征蛮族等种种名义,将本应该在别的地方的昊天军各部偷偷地汇集到了这里。



    还专门打造了许多专用的运输船,就是为了更好的运输人和战马。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吕布的军令了。



    而今天终于收到了吕布的军令,内容很简单,“行动!一切按计划行事,马超、司马懿可以临机决断。”



    为了此次任务,昊天军可是全体出动,四个师一起参战,就连炮兵团也都随军出征,为了运输那些火炮,可是费了很大的劲。



    中央海军除了新建、改装、征调了大量的商船与运输船之外,更是组建了史上最强大的护航舰队。



    两艘新近服役的一千吨级的大帆船,被吕布称为风帆战列舰,命名为泰山级。



    这型大帆船还是保留了双层甲板,上面一层一侧有九门六寸火炮,下面一层的一侧则由九门八寸火炮,加上首尾各有两门六寸火炮,全舰共计四十门火炮。



    特别是新装配的八寸火炮,使用最新的炮钢铸造,重量竟然与六寸的铸铁火炮相差无几,装药量和射程则是几乎倍与六寸火炮。



    另外有六艘八百吨级的华山级战舰,十六艘五百吨级长安级战舰和十艘三百吨的侦察舰。



    此外舰队还搭载了已经正式更名为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原来的突击旅,他们随舰队一起出征,他们和昊天军一样,已经换装了马氏步枪。



    泰山级风帆战列舰的体积巨大,升满风帆之时,真是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徐盛等海军将领很是为自己的这两艘巨舰



第四百零二章 广陵登陆
    我是奉先第402章广陵登陆看来吴军是真的放弃了江乘以下的长江入海口地区,只是全力保卫国都建业和牛渚水军大寨了。



    收到鲁肃讯息的甘宁则带领全部舰队溯江而上,来到了丹徒水域。



    经过勘测,长江水道完全可以通行千吨级的战舰,现在还算是枯水期,如果是江水上涨的时候,恐怕都可以直达汉口。



    护航舰队在上游方向和扬州方向摆好了阵型,全部战舰均以侧舷对敌,谨防东吴水军捣乱。



    侦察舰和蒙冲等小艇在最外围游弋,所有的运输船则有序地在广陵一侧的江边卸货卸人。



    第一批下船登陆的是昊天军和海军的工兵团,两个工兵团抢滩登陆以后,立刻利用自己带来的木料搭建起了栈桥和简易码头,方便后续的运输舰大规模的靠泊。



    专业的工兵部队,效率自是极高,中央海军和昊天军准备的物资也充足,很快一个偌大的码头就出现在了广陵江岸。



    大队的昊天军和海军陆战队由此登上了广陵郡的土地,并且迅速向外围搜索前进,建立前进基地,设置警戒线和防御阵地。



    侦察兵部队立刻出发,侦察周围五十里之内的敌情。



    而此刻的吴都建业,吴国的吴王孙权已经收到了水军送来的八百里加急,说是在长江口遇到了十二艘汉军战舰,后面隐隐约约有更多的船只。



    不过因为急于回来送信和摆脱汉军的追赶,没有深入探查。



    这些汉军战船一直追到了丹徒,有两艘小船甚至追到了江乘的水雷阵外,目的不明。



    水军都督吕蒙也在接到警报之后,起身赶往建业。



    孙权一听,立刻下令派出大量斥候,沿江搜索。



    很快就在丹徒水域发现了大量的汉军船只,数量之多,已经到了斥候们数不过来的境地,反正得有几千艘大小船只。



    光是那些装备了大量火炮的新式风帆战舰就有数十艘,而且其中有两艘格外醒目,体型比其他的战船还要大上几圈,大炮的数量也比别人多。



    孙权也判断不出汉军的意图,只能等待吕蒙的到来了。



    他已经飞鸽传书给了远在襄阳的周瑜,让他定夺,也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盟友曹操,毕竟汉军现在已经在广陵登陆了,摆明了要对魏国动手。



    广陵是广陵郡的郡治所在,不过因为毗邻自己的盟国吴国,所以驻军并不算多,只是驻扎了徐州的州军一万人。



    另外在几个重要的县城像江都、海陵、高邮、盐渎、射阳、海西等地,各有两、三千人不等的驻军。



    广陵郡的太守是毛玠,倒也算是魏国之中颇有谋略之人,怎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沿江的瞭望哨送来的汉军水师船队进入长江口的消息,说是数量无法统计。



    接着又收到了江都发来的发现汉军水军大队战船的讯息。



    他除了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通报留守国都下邳的魏王世子曹丕,就是立刻下令调集全郡各县的兵马,齐聚广陵,甚至连江都的兵马都撤回了广陵,只是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监视汉军的动向。



    他认为只要广陵不失,就相当于广陵郡不失,就能够牵制汉军,使得汉军不能去攻打下邳。



    他还根据魏国的律法,下达了紧急动员令,征召所有在乡的退役军人重新入伍,以及所有适龄的男丁加入州军,保卫广陵。



    按照他的估算,靠此方法,他能征召最少五万人加入州军,至于能有多少战斗力,就顾不上了。



    反正广陵城的



第四百零三章 智取下邳(上)
    下邳城,魏国的国都。

    因为成为魏国国都的时日尚短,魏国的财政也颇为捉襟见肘,有限的资金都投到了军工研发和生产上了,所以魏王的宫室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兴建。

    魏王宫只是在原有的刺史府的基础上扩建了一番,增加了一个御花园和一座议事大殿而已。

    倒是下邳城的城墙很是加高加厚了一番,而且还摆上了几门新生产的火炮,充充门面。

    前几日,汉军在广陵登陆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下邳城。

    监国世子曹丕,已经下令整个下邳城进入紧急状态,实行军管和宵禁。

    街上多了许多巡逻的全副武装的军队,城门口的防守也严密异常,普通的老百姓,只许出不许进,以防止汉军的奸细混入城中。

    日近中午,北城门的魏军正在仔细检查出城的百姓们。

    听说要打仗了,还是有很多的老百姓害怕的想要去乡下躲躲,下邳城可是国都,一定会成为攻防的重点目标。

    检查的很仔细,就是怕有汉军的奸细混在其中,中央军情报部的大名可是家喻户晓了。

    突然,远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显然是奔跑速度极快。

    城门都尉,转过身来,仔细观看,只见从远处飞驰而来一个身穿魏军军服的骑士,背后插着三面小红旗,背着一个黄绫包裹。

    城门都尉当然识得这个打扮,三面红旗,代表了这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前两天刚看见过一次,那次是从广陵郡来的,这一次这位不知道是从何而来

    门口排队出城的百姓也是一阵骚动,这又是哪的军情看来真要打过来了,还是赶紧出城吧!

    不过不管来人真假,也不能直接放他入城,都尉一声令下,手下的兵士已经将百姓驱赶到一边,在城门口列成横队。

    前排站了十几个人,将手中长矛对准来人,他们只是普通的州军,还没有换装火器,用的还是长矛。

    后面也站上了十几个弓箭手,都是弯弓搭箭,瞄准来人。

    飞驰而来的骑兵见到城门口戒备森严,连忙高声呼喊,“八百里加急!紧急军情!东海郡急报!”

    他一边勒住战马,大口呼吸,一边从怀中掏出一面腰牌,扔给了城门都尉。

    都尉验看了一番,确实是魏军州军的令牌,专门用来进出各郡县城防的,上面有东海郡的印记。

    这才挥手,让部下让开道路,又将令牌还给报信之人。

    传令兵点点头,又催马入城,一路狂奔,这是八百里加急的特权,普通人是不可能在城中骑马狂奔的,碰到路人,可是有生命之危的。

    世子曹丕正在王宫的议事大殿中,与留守下邳的荀彧、荀攸等人商议如何处理汉军登陆广陵之事。

    昨日,他已经向广陵派出了两万援军,由宗族大将曹休统领。

    最强大的虎贲军已经被父王曹操带去襄阳了,魏国也没剩下多少可以调动的军队了。

    自己先是收到了吴国的飞鸽传书,通报了汉军进入长江之事,接着就收到了毛玠的紧急军情,汉军已经在江都登陆。

    曹丕已经飞鸽传书给曹操了,希望父王能够率军回援,襄阳城实在守不住就不要也罢。

    就在为广陵之事发愁之时,宫门外又传来了急报,“八百里加急,东海郡紧急军情!”

    曹丕眉头紧皱,东海郡的军情,那一定是和琅邪郡有关了,汉军的名将赵云可是一直在琅邪郡虎视眈眈呢!

    刚才还在和荀攸等人讨论过汉军登陆广陵之后,必定会从琅邪郡出兵,做为策应,真是不禁念叨啊!

    曹丕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军情急报,快速的翻阅,阅毕,脸色大变。



第四百零四章 智取下邳(下)
    不过,父王不是把全部火炮都带往襄阳了吗这些火炮又是从何而来

    在这危难时刻,多些火炮,可是多了许多胜算,最起码守城能守得久些,坚持到曹操回援。

    曹丕立刻换上了盔甲,带好了佩剑,这也是他谨慎性格的体现。

    他和闻讯而来的荀攸、荀彧一起上了南城门。

    只见城墙下面果然是有一支车队,排出了老远,车队的人都打着火把,足足有五、六十辆马车,每辆马车可都是四匹马拉乘的。

    每辆车子上面都有一个一丈多长的大木箱,赶车的和护卫的兵士都是魏军的服饰,足有上千人。

    在车队的最前方有一个武将打扮的人,不过看那装扮,职位不高,大概只是一个校尉。

    曹丕扶着城墙的垛口,大声向下问道:“我是魏王世子曹丕,你们说自己是从九江来送火炮的,可有什么凭证”

    “我可是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信息!”

    那个校尉赶忙,抬头答道:“见过世子殿下,我们确实是从九江的军功作坊来的。奉主公之命,将军工作坊最新赶制出来的四十门火炮冲到下邳,加强下邳城的城防。”

    “属下这里有主公的亲笔信,还请世子殿下过目。”

    说罢,校尉命令手下人,打开了车队最前面的几个大木箱,里面果然是一门门黑黝黝的火炮,尚未组装的样子。

    曹丕听了此话,将信将疑,他命人放了一个载人的吊篮下去,将那个校尉带上城头。

    “属下马刚,见过世子殿下!”

    将此人吊上城头,曹丕在灯火之下,才看清此人相貌,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身材魁梧。

    他见到曹丕,连忙单膝跪倒,行了臣子之礼,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交与曹丕。

    借助昏暗的灯光,曹丕也能看清,真的是曹操的亲笔信,上面说,他已经让九江的军工作坊,立刻将最新造好的火炮全都运往下邳,以加强城防。
1...9899100101102...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