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九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年不起
第481章 不待扬鞭自奋蹄
看着几人看着上面标识的地块,丁一笑道,“怎么样,让你们先挑,宏达留最后,够意思吧。”
王学文无语的看着丁一,说道,“你这些工业用地,都卖上住宅用地的价格了,这还叫够意思。”
丁一闻言,反驳道,“京城的工业用地比咱们中心区的住宅用地都贵。关键是地方不一样啊,这些地,哪个不是好地段的想在市区找这么大块地有那么容易吗不过就是变更个土地性质,不比拆迁什么的简单多了不是看在交情的份上,我会出手。”
一席话,说的其他人一脸无语,什么叫不过就是变更土地使用性质
这话也就你丁一敢说!
这里有一个算一个,其他人谁敢说。
好吧,大概还有个胡维。
至于看在交情的份上,你可拉倒吧。
李札看着带着范诗兰一起盘算着那块地好的胡维,想了想问道,“对了,胡维你不是从信达地产卸任了吗,怎么还跑过来你现在在古城,还有地产公司你不会想着帮你那三叔弄地吧”
胡维翻了翻白眼,给他那极品三叔拿地,怕丁一要提刀!
那俩破店面,还空着呢,最近他家那位极品正准备自己开店,钱不钱的不重要,面子啊!
两个黄金地段的店铺空哪儿,就是正反俩巴掌,明晃晃的提醒着所有人。
想着,胡维揽着旁边的未婚妻说道,“范家给我未婚妻成了一个地产公司,准备当嫁妆,我来帮帮忙不行啊”
“……”
李札这才想起之前范家出手民情银行股份,可是从丁一这里获得了不少的钱,没想到会直接投到古城,看起来这也是准备紧抱丁一大腿,对此,也只能嘀咕道,“这范家,早不成立,晚不成立,倒是看准了好时机。”
多个胡维的参与,那真是多了一个抢生意的家伙,而且将会是除宏达地产外最占优势的一家,没办法,论关系,不管是跟丁一的,还是跟相关部门的,都是胡范两家更强大。
胡维挥了挥手,“去去去,我这叫为你们排忧解难,你当土地性质那么好变更”
看着两人拌嘴,丁一摆了摆手,“争什么,接下来还会有大餐,要看你们的胃口!”
听到这个,不管是胡维,还是李札,那只王学文以及其他地产商齐齐看向丁一,最终还是跟丁一关系最好的胡维说道,“嗯你是说高新园区那边你跟省城到底是怎么想的,一直也不给个准信。”
丁一摇了摇头,“还没协商好,等有结果通知你们。”
省城城南,凤翔那边都在争这个项目,丁一个人倾向凤翔,不过这事不是丁一说的算的事,包括省里,市里,简单控股,乃至各大学,都要参与到里面。
在省城成立高新产业园,丁一的就是盯上了这些大学,以及一些科研机构。尤其是省大和东大,这年头省大国内前三,东大也在前十左右徘徊,而且擅长工科。
这事胡维倒是了解一些,开口问道,“怎么,省大跟东大还没协调好”
省大,东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来算是同源的学校,双方不仅在九十年代末期大学的合并大潮中颗粒无收,反而有了些龌蹉,如今双方的意见可不统一。
一个要去凤翔,一个要去城南!
大有一种既然相看两厌,就此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的气势。
想着,丁一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两家是别扭上了,不过也不难解决,二十亿的园区专项科研基金往产业园一挂,不在园区内的机构是没权利申请的,这会让他们趋之若鹜的。”
&nbs
第482章 人生惬意,不过如此
想着,瞄向要把头埋进被子里的柳晴,他可没想到一贯话不太多,温柔如水,往那一站,有种随风摆柳,却略显木讷的柳晴还有这皮的一面……
随即丁一就有种老怀安慰的感觉,果然,我丁一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导师,什么人跟我呆久了,都会了解人生乐趣的真谛。
头埋下,丁一狠狠亲了柳晴一口,当成奖励,“没想到你也进步了,可喜,可贺!”
“都怪你!”
被子里的柳晴闷出了声,被窝里的玉足还忍不住轻踢了丁一一下……
娇羞!
“哈哈!”
丁一爽朗的笑声响起,人生惬意,不过如此!
……
古重集团最后估值二十个亿,还有四十个亿的负债。
说实话,很多人都不认同丁一的想法,认为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尤其把合资企业的股份甩给了古城后,更不值这个价格。
古城也没留合资企业的股份,直接甩给了合资方履带集团。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丁一不认为自己亏了,古重科技市价随着收购,上涨了百分之三十,达到了十二个亿。就算之前的价格,九亿,加上古重科技本身就负债超过七亿,这就是十一个亿,背负三十三亿负债就买了整个古重。
就说重机厂爆出一个大窟窿,总负债超过十五亿,说是资不抵债。那是开玩笑的,这个资不抵债的只是净资产。
但是重机厂的商誉可没什么影响,依然是全国头一号起重机厂家,而且很有一种举目四望,谁堪敌手的感觉,一注入资金,立即就是个下金蛋的鸡,哪怕有个大窟窿,价值也要高于古重科技。
整个集团都搬迁到开发区后,因为原来的地段都很好,搬迁不仅不用什么钱,还会有点进账,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有几个有价值的。
或许价格稍微高了点,可丁一只是暂时拿出二十亿,甚至搬迁后都不用拿出二十亿,就得到了一个全国有数的重工集团,以及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至于负债,稍微组合一下,相信古重集团自己就可以消化。
这两年国企改革,造成的阶段性经济困难,这才是古重没价值的最大因素,但是现在已经是九九年了,房地产即将开始爆发,西部大开发已经筹备,土地开始升值,各地政府手里还是有钱……
想想后世基建狂魔的称号,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面对一个即将维持超过二十年的基建狂潮已经拉开。把古重调整一下,整顿好之后,正好迎上了就是个猪也能扑腾两下的行业井喷期,何况,丁一会是猪
开玩笑!
在古城把股份甩给了履带集团后,丁一反手就从履带那边挖不少人。
他们盯上了古城的人力资源,重工资源,作为回报,提供一些管理人才,挖掘项目人才,也是很公平的,不是吗
同时丁一还从管理咨询行业世界级领先的麦肯锡公司请了专业的咨询团队进入古重,来给古重帮忙寻找问题,调整管理。让他们进来主要目的是进行管理结构调整,建立一个更完善的供应链,采购链体系。
可以说,协议确定之后,丁一绝对是大动作频频,具体成效还要等待时间来验证。
从风向标去古重集团总部,距离不算太远,李洪开车很稳,速度也不算太宽,也就是几分钟。
看看前面的商务,后视镜上后面同样跟着的一辆商务,丁一有些苦笑。
自从突然遇袭之后,本来是李洪等四个人负责的安全问题,
第483章 琐事
当丁一问起新组建挖掘项目后,李良友就叫从履带合资那边挖来的于德过来报告情况,
“挖掘项目部整个组建的还算顺利,其他方面都好说,不过一部分液压系统还有些问题。很多配件要从德国,日本那边拿,可是我们有些东西暂时联系不上……”
液压件,液压系统,其实不止是挖掘项目,包括重机厂在内的整个古重,乃至全国范围内,这都是一个瓶颈。
其实不止液压件,包括轴承,齿轮等很多工业基础件,标准件上,国内在高端上都匮乏的很,这种落后就是很单纯的从材料,到加工机械的全面落后,不牵扯任何设计的问题。
标准件有什么设计
规格就在那里,你还有本事把通用螺丝造成弯的不成
没办法,这些基础的东西不是某些小范围的高精尖科技,技术又敏感,又极为需要,那没办法,只能集中突破,堆人力,堆资源,集全国之力发展出来。
可是基础件是不可能这么干的,很多就要靠时间,经验的积累,而国内工业起步太晚,追的再快,还是积累不够。
很简单一个例子,国内在要求更高的军用芯片上落后的并不多,为什么降低到民用的就落后了那么多
因为军用的成芯片,安全是个大问题,成本是个小问题,用量又少,完全可以拿资源堆出来,可是民用的怎么堆,那海量的电脑,手机,电视,怎么堆
丁一摇了摇头,“回头我去问问美国那边的情况,看看能通过那边的渠道吗。”
从古重离开,接到叶曼兰电话,说最近收购丁一交代的体育直播网站不太顺利,现在雅虎已经开始了谈判。
看着窗外的树木飞快的后退,车子往市中心驶去,丁一说道,“既然雅虎进来了,那就停下吧。”
丁一本来是想抢在雅虎谈判之前,在体育直播网站偷把鸡,既然雅虎已经开始行动,再继续下去就没什么意思。
通过瑞银,叶曼兰这几个月的行动,多多少少也抢了百分之十五。
现在就等那些贪心的资本家,以及创始人库班怎么拿刀去宰雅虎,丁一跟着顺便放放血就可以了。
在九九年互联网泡沫中,丁一才明白为什么说风口上,猪都会飞,累死累活做了三年,不如这几个月雅虎升值的获利。
按照雅虎曾经巅峰超过千亿市值,丁一手里的雅虎股票价值要超过百亿,而现在还不到三十亿。也就是说,丁一还能继续持有,至于投资用的钱,本来很多款项就不是一次打出,由瑞银提供担保就暂时足够。
说了一会雅虎的事,叶曼兰就满腔幽怨的说道,“你是不是把我的娜塔莎放逐在美国了”
丁一自然是满口的那怎么可能,说了会话,就到了工行门口,他跟行长吕康平约好,谈古重的贷款问题。
古重四十个亿的负债,在工行就超过十个亿,丁一准备分别跟这些银行谈延期,甚至重新组合,抽出那些腾出来的老厂房,否则抵押状态,什么也干不了。
很难,古重整体负债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这也就是国企,还是九十年代。
换成别的民营企业,银行早就不干了!
听到丁一的要求,吕康平头疼的看着他,“丁老弟,贷款要延期,还要重新组合你这可真是难为我啊。”
&nb
第484章 娇嫩可口
卢泛海想了想,不得不说,丁一这想法很不错。
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主要就是针对相对高端的私人客户。
民情银行的股东正是现在国内最顶尖的那批人,如果把他们变成客户做表率,相信展开相关方面的业务,也比较容易打开局面。
想了想,卢泛海有些担忧的说道,“这方面业务量是不是有些少”
国内跟国外的情况可不一样,毕竟是公有制经济为主,民间的资金量少太多,如果着重发展这方面的业务,卢泛海很担心带不来多少收入,反而影响了获利最大的存贷款业务,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此,丁一笑道,“现在已经是国退民进,同时,我们也要相信国内经济的发展前景。”
二十年!
接下来的二十年的时间,国内的经济是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发展的。
尤其是民间经济,更是突飞猛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产,第二大的消费市场,在个人业务上,绝对也是大有发展。至少比在存贷款业务上跟四大国有,几大股份制银行抢市场更容易。
见丁一这么说,卢泛海笑道,“丁老弟倒是对国内民营经济很有信心啊!”
丁一哈哈一笑,“没信心的话,我也不会把美国那么多资金都抽回来。”
话能说假,行为却不能作假!
丁一既然抽回这么多资金,本来就是对国内经济的看好。
想着,卢泛海不禁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不知道丁老弟对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丁一也思考过来,略微回忆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后世的一些趋势说了出来,“现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很多银行都在风险控制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推行多种业务、多种品种、多种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我也感觉这种混业经营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接下来二十年,国内的银行也按照这个方向前进。
各种保险,证劵,银行合纵连横,只是因为行进速度太快,甚至造成金融监管暂时性的跟不上,从而产生了很多漏洞。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各路野蛮人通过种种违规手段,成立的各种金融帝国,动不动就是千亿,万亿资金席卷市场。
甚至用那种一年十倍,三年百倍的规模狂飙突进,看的人目瞪口呆。
谁都不清楚,明天一早起来,是不是有野蛮人站到了自己门口。
之前民情银行还说丁一是野蛮人,至少丁一还是自己实打实的资金,亏了赚了都是自己的……
跟卢泛海交流了不少关于银行方面的趋势后,丁一才把电话挂掉,然后按了按额头,这事越来越多,真是头疼。
……
史巨人叼着烟,吐了一口,然后在桌上的烟灰缸里碾灭,跟旁边的郭复兴说道,“怎么,丁一还没想跟你合作”
郭复兴没看史巨人,身前一个曼妙身材,着装保守的女人正在表演功夫茶。
这女人不说很美,但是很有味道,他有点感兴趣。
听到史巨人的话,郭复兴收回了视线,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概是看不上我这点小生意。”
“人家现在是真的牛!”史巨人看着桌上的烟盒发愣,然后从女人手里接了一杯茶,“好多人现在拼命往沿江挤,恐怕中国除了临港城,中关村之外,又要多个科技中心。对了,重工产业基地的手笔也不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