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但是健身的功法他却不敢落下,虽然由于他的到来,这个世界的医学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整个医学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也不可能将大汉的医学水平推进到后世那种高度。

    生活在一个医学水平落后的世界,做好预防保健措施,保证自己身体健康,使自己少生病不生大病,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没有三甲医院,也没有icu,这要是一不小心生了场大病,那可是没有人能救得了自己的小命的。

    所以,对保健的事情,他从来不敢马虎。除了每天都修习这两部流传千古的健身功法之外,他还很注意饮食卫生。另外他将一些名医都封为太医,有事没事就让他们帮自己检查一下身体,调整一下饮食结构,讲解一些养生知识。

    正当刘厚练拳练得微微出汗的时候,突然听到内侍来报:郭攸之求见。刘厚却不停止手上的功夫,只是说了一个“宣”字,让人宣他进来。

    刘厚只有三位皇后,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女人多得照顾不过来,所以他并不担心有其他男人进入后宫会导致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进后宫的,只有刘厚绝对信任的几位大臣,他才会在后宫接见他们。所以大臣们也以能进入后宫觐见皇帝为荣。

    没多久就听到匆忙的脚步声由远到近,刘厚刚好也打完收功站定,他接过一旁宫女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汗,又接过另一个宫女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这才施施然转身对郭攸之道:“郭爱卿,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郭攸之连忙躬身行礼,刘厚挥了挥手,示意他免礼后,又招呼他到凉亭里坐下回话。郭攸之也不客气,跟着刘厚进了凉亭,在刘厚对面的石凳上坐下才道:

    “陛下,鲜卑骑兵已经进入冀州境内,可是地方官反映,这一路上鲜卑骑兵为害不浅,给地方造成不小的滋扰,希望朝廷能想办法约束他们。”

    随着郭攸之的讲述,刘厚才知道,那些鲜卑骑兵,本身就没什么纪律性可言,他们在进入中原花花世界后,根本经受不起各种的诱惑,虽然明着杀人放火的事情他们不敢做,但是,偷鸡摸狗这些暗地里的龌龊事情却没少干。

    一开始他们还是偷偷摸摸干些坏事,到了后来,有些人胆子大来,甚至明抢当地百姓。除此之外,大军过境犹如蝗虫过境一样,将很多庄稼地给踩踏得不成样子,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害。

    汉人是农耕文明,中原地区密密麻麻的都是农田,这和草原上的环境相差很远。而那些鲜卑骑兵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惯了,进入中原后,对于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鱼贯而行很不习惯,有些人耐不住性子,野性犯了就不管不顾地放马在田野上奔跑,于是,无数的庄稼就被马蹄踏坏了。

    &nbs




第三百六十九章 司马懿的诡计
    听了郭攸之的话,刘厚感觉这事情比较重大,恐怕不是两人这样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于是,让人去宣司马懿、邓芝和步骘等人到御书房商议。 他和郭攸之喝了会茶,估摸着几人差不多该到了,这才一起移驾到御书房召开“内阁会议”。

    几人商议了一会后,也基本同意了郭攸之的两策,不过在具体一些细节方面有点不同意见。按郭攸之的设想,是让鲜卑人改道向西,直接到虎牢关候命,等待大军集结完毕后,一起扣关而入,席卷整个关中。

    司马懿却提出,虎牢关下集结太多人马根本没有用,那个狭窄的地形根本无法展开队形,而且鲜卑人是骑兵,面对虎牢关那样的雄关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应该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其骑兵的优势。

    刘厚知道这家伙狡诈如狐,出的计策往往毒辣无比,作为他的敌人,往往应对起来很头痛,但是,作为自己人,简直爱死他那些阴谋诡计了。听到司马懿说有妙计,刘厚连忙请教,司马懿也不矫情,把他的想法一一道来。

    司马懿想法是,不要让鲜卑人再往虎牢关那边去挤了,让他们从北方进入并州,到晋阳和第一师汇合,然后再和第一师渡过黄河南侵关中地区。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避开虎牢关、函谷关、潼关等天下有名的雄关,作为一支奇兵直插汉中。用这条路径进入关中,唯一的天险就是黄河、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

    可以想见,魏军一定会依河而守,防范来自北方的敌人。可是,整条河道那么长,魏军再多的兵力也无法防守得过来的,总能找到渡河的地方。

    原本,骑兵渡河是个很大的难题,但是,现在是冬天啊,在北方的冬天渡河简直易如反掌,原因很简单,因为北方的冬天很冷,河流会结冰,而且结的是很厚的冰层。

    厚厚的冰层别说是马匹踩上去,就算是笨重的大卡车开上去都没有问题。当然,也不能几万骑兵一窝蜂上去,只要按一定的秩序过河,就不虞出现危险。

    所以,司马懿这一招避实击虚的确很高明,避免了攻击坚固高大的雄关,轻易就能突入关中地区,使得魏国精心布置的“马奇诺防线”完全起不到作用。

    司马懿还提出,为了给他们制造机会,可以屯集重兵在虎牢关外,佯装大举攻城,吸引魏军的主力,为这支奇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众人都觉得这个方法好,虎牢关、函谷关、潼关这几个雄关虽然在hong军猛烈的炮火前未必能撑得住,但是,能避免蛮干就尽量避免蛮干,能省力就尽量省力这是刘厚一向的处世哲学,也是hong军的行事准则之一。

    几人又就具体细节讨论了一下,将计划补全。计划是这样的:东线:由第二、第三师从虎牢关方向正面佯攻魏国,当然,说是佯攻,戏也不能做得太假,否则的话,就不能达到吸引魏军主力过来的目的了。

    他们的作战原则是在不牺牲或尽量少牺牲自己人性命的情况下,尽量多地给敌人和他们的设施造成损伤。具体来说,就是多用远程打击武器轰,多用炸药炸,就是不让人命去堆。

    北线战场则由第一师伙同五万鲜卑骑兵,迅速而隐蔽地绕过北地的关隘城池,潜入关中地区,直取长安。当然,迅速和隐蔽这两个词有点矛盾,行动迅速自然动静就大,想做到隐蔽是很难的,尤其是几万人的大部队。

    所以,速度是优先考虑的事情,只要进军的速度不比敌人传递信息的速度慢多少,让敌没有多少准备的时间,也就算变相达



第三百七十章 全国江山一盘棋
    除了东线和北线,其实还有一条战线,那就是南线。经过大家讨论认为,魏军一旦兵败如山倒,魏国朝廷被逼急了,未尝不会从子午谷、斜谷这些秦岭的山间小道侵入汉中。

    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原历史上诸葛亮几次伐魏都是走这些小道的,魏蜀两国长期在这几条小道对峙,张飞、庞统军团近几年来和魏国无数次交战,就是在这些小道中进行的。

    蜀汉既然能从这些小道攻入关中,魏国自然也是可以从这些小道进入汉中的。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存在很多易守难攻的地形,所以这么多年来,魏蜀两国在这些小道上都奈何不了对方,一直对峙着。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张飞、庞统的大军从这里撤走,杀入中原地区,继而屯兵在虎牢关以东,这样一来,蜀汉在这里的兵力就变得很薄弱,原本的平衡局面被打破,这个时候魏国就极有可能从这里攻入汉中,继而直捣蜀中。

    要知道,蜀中和汉中可是蜀汉的根基所在,要是被人攻陷可是后果很严重的。虽然现在刘厚已经抢到了魏吴两国大量的地盘,这些地盘的面积远比蜀中和汉中大,但这些都是新占领之地,开发程度还很低。

    hong军那些种类繁杂、数量惊人的补给物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蜀中的,尤其是各种火器,更是主要在成都的工业部制造,如果自己这个老巢丢掉了,那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刘厚的这四个智囊都是一时之人杰,尤其是司马懿,更是个号称算无遗策的老狐狸,怎么可能会遗漏下那么大的一个漏洞给敌人钻,几人围在军事地图前看了一会,就确定下来要开辟南线战场。

    而被派去南线作战的则是张飞、庞统军团,原因一来是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他们的战区,他们对那一带的地形、情况最熟悉,二来是那条战线相对没那么重要,派他们这支冷兵器部队去足够应付了。

    刚才还说被敌人攻进蜀中后果很严重,为什么现在又说相对没那么重要呢原因是,走这条路线进入蜀中虽然可以,但是沿途需要遭遇很多险要关隘,就算现在那边的驻守兵力很少,但是一路上攻城拔寨也不是短期内就能打到成都的。

    所以说,只要有张飞、庞统这支冷兵器部队去依托险要地形防守,南线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并不需要出动宝贵的火器部队去那边驻守。

    这样,就可以将火器部队节约出来,全力在其他战线上出击。不过由虎牢关再绕道回到汉中,路程也是不近,张飞、庞统大军赶回去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对魏国发动总攻,张飞和庞统商量过后,决定由张飞亲自带领五千精锐,日夜兼程全速赶过去,大部队则由庞统带领着随后赶来。

    张飞和这五千精锐赶路的速度比大部队快得多,可以在大战发动前赶过去。有了他们增援各个关键的关隘,就算魏军在被hong军东、北线部队攻击下狗急跳墙想攻入汉中,这些关隘也可以支持到庞统的大部队到来。

    其实南线布置张飞、庞统这支大军,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使得整个作战战略完美无缺而已,这一切是建立在魏军会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往南线攻击的假设上,但是假设毕竟只是假设,也许他们并不会这么做,尚未发生的事情,谁知道最后事件的走向会是怎么样的。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修路
    这一下,几乎所有部队都有安排了,那么第四师呢第四师之前被刘厚调走了两个旅去“保护”鲜卑骑兵,剩下的一个旅则继续接收魏国留下来的地盘,这次全国兵马大调动,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重新安排了作战任务,唯独第四还没有安排。

    接收地盘那个旅是没办法动了,只能让他继续做那些收尾的工作,而那两个“保护”鲜卑骑兵的旅,刘厚让他们将鲜卑骑兵“保护”到了晋阳后,就转道返回许昌。

    刘厚感觉在这种全国大作战情况下,许昌这个中枢的防守力量还是太薄弱了一点,所以他让这两个旅到许昌来,加强许昌的保卫力量,而且,这两个旅也可以作为一支后备部队。

    假如那个地方的战事吃紧需要增援,刘厚就可以将他们派出去,随时增援这些地方。毕竟组织一场这么大的战役,难免有些地方会考虑不周的,如果没有后备力量,没有可以机动出击的部队是很危险的。

    安排好各路兵马之后,还有一个问题要讨论,那就是郭攸之之前提出来的第二策,他提议征发民夫修筑道路。

    对于他在这个提议,刘厚没有答应。虽然朝廷并没有正式行文天下废除徭役制度,但是事实上在刘厚当政这几年间,朝廷再也没有下令征发过徭役。徭役这种延续了千年的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他不想再破这个例,令到这项让民众吃尽苦头的制度死灰复燃。

    刘厚之所以不喜欢徭役制度,其实是受了孟姜女哭倒长城传说的影响。孟姜女的故事后世人均是耳熟能详,反映的正是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所以,一直以来,刘厚就算要请民夫来干活也是付给报酬的,而且来去自由,从不强迫。这等于是雇工性质,和那种强制性让老百姓免费为自己干活的性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例如hong军的辎重队中除了有一些是俘虏之外,还有很多人就是民夫,或者叫他们为民工更准确,因为让他们干活不但包吃包住,还要给工钱,这么好的待遇下,百姓们都争抢着为hong军服务。

    上行下效之下,各地的地方官员也不敢自行征发徭役为官府干活,这种举措无疑让各地的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但是各地的各项大型工程却也因此停滞了下来。

    其实古代官府征发徭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个时候,生产力落后,国家或者官府要进行一些大型工程,例如修筑长城、铺桥修路、修筑帝王陵寝等,动不动就要几十万人一起劳动。

    由于生产力落后,相应的,官府能收到的税收也少,一国的财政收入除去养军队、养官员、养皇室成员等,能用在这些大型工程上的钱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偏偏这些工程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工程所用的物料是无法节省的,这已经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如果这几十万的劳工也要支付酬劳的话,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很可能会破产。所以,如果封建社会不征发徭役的话,那些大型工程基本上是无法进行。

    由于刘厚这个皇帝对徭役的不认可态度,导致蜀汉各地方官员也不敢征发徭役。而天下大乱多年,民生凋敝至极,各地的财政收入更是少的可怜,很多地方连维持官府日常的基本行政开支都难以做到,这种情况下,谁还拿得出钱粮来聘请民工做工程

    于是,这个因战乱而破败不堪的天下就只能继续破败着,在蜀汉的势力范围内,虽然已经恢复了和平,但是,到处可见破烂的道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开战
    经过刘厚的一系列安排(当然,其实刘厚只是提出意见,具体去执行的还是郭攸之),现在在北方形成了一个由鲜卑人组成的庞大的修路集团。 第一师俘虏的十几万鲜卑百姓负责开采、生产修路所用的原材料,第二师俘虏的五万鲜卑青壮则负责铺筑公路。

    这些鲜卑人是被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劳动的,否则如果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人口多达二十万那就实在太危险了。再加上在北线战场上还有五万素利部的鲜卑骑兵,如果这些人都串联在一起,的确可以掀起一场不小的祸乱,所以,必要的预防措施还是要做的。

    这些预防措施也牵扯了hong军大量的兵力。例如第一师俘虏的十几万鲜卑百姓,就牵扯了第一师一个旅的兵力。第二师也出动了一个旅去看管他们俘虏的五万人,他们俘虏的人数虽然比第一师俘虏的少很多,但这五万人都是青壮,战斗力比第一师俘虏的十几万老弱病残要强得多,所以,他们虽然出动的一个旅的兵力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这样一来,这次分别在北线和东线参与围剿魏国的第一、第二师其实都分别只有两个旅的兵力,战斗力大受影响,不过幸好,第一师还有五万鲜卑骑兵协助,第二师也还有第三师帮忙,刘厚认为,他们对付已经被打残了的魏国应该问题不大。

    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在一个滴水成冰的隆冬之日,北线部队出手了,他们的出手拉开了伐魏战役的序幕。

    北国之冬,寒风凛冽,吹得战旗猎猎作响,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花,整个世界银装素裹非常美丽。关键是,黄河已经彻底冰冻,五万鲜卑骑兵和第一师的两个旅骑着战马,踏着被冻成厚厚坚冰的河面,分批渡过了黄河,进入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原本为匈奴的地盘,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了这里,并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在汉朝时,这里包括了朔方、五原、西河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为古都长安北方的藩篱。

    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使得当地农业、畜牧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可见这里的确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到了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所以河套是个羌胡汉杂居之地,民族成分复杂自然也导致了这里的势力错综复杂。汉末大乱后,中原皇朝逐渐失去了对这个地区的掌控。

    到了这个魏国临近崩溃的时候,魏(汉人)、匈奴(胡人)、羌人三种势力在这里争斗不休,又纠缠不清,形成很复杂的局面。而汉军的到来,无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就复杂无比的局面变的更复杂。

    不过这种复杂的局面对汉军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越是混乱的局面,越有利于浑水摸鱼,如果这里是铁板一块,那汉军恐怕要先在这里大战一场,才能放心南下关中了。

    事实上,在汉军大军出发前,已经有无数使者、“中情局”特工进入河套地区,游走于各个汉人势力和胡人、羌人的部落间,收买、利诱、威迫、暗杀这些部落的酋长,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准备。

1...16516616716816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