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刘厚这才




第七十五章 治疟
    第七十五章治疟

    上回说到,高定和他部下五千人染上了疟疾,狼狈逃回番禺城和刘厚汇合。

    幸好已经入冬,番禺城温度较低,蚊子已经很少见,否则高定这样做很可能会给蜀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刘厚仍然将患病的士兵全部隔离在远离人烟的地方,使他们离其他人居住地的距离远远超过蚊子的飞行范围。

    同时,将所有随军大夫动员起来,寻找、筛选抗疟疾的药物。由于刘厚并不清楚有抗疟作用的黄花蒿长成什么样子,只能说个大概,然后让大夫们大海捞针般去寻找,去做实验。

    实验有点残忍,有点不人道,不过那些病人,即使不被拿去做实验最后也很可能是个死,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首先要解决的是提炼药物的问题,由于刘厚预先知道青蒿素不耐热,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煎煮法。

    至于冷萃取刘厚也没找到合适的有机溶剂,这个年头,能找到的有机溶剂除了食用油就只有酒精了。食用油不容易挥发,很难用来萃取,酒精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到底会不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刘厚也无从得知。

    想来想去,刘厚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提炼青蒿素,最后只能用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将用来实验的新鲜植物榨汁,让病人试着喝这些汁液,以观察治病效果。

    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口服药物后,经过消化道消化,很多成分都会被破坏掉,使得药效大降。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这已经是唯一的办法了,只能加大药量,期望能有足够的有效成分被吸收到体内。

    药物实验跳过了动物实验的过程,直接进入人体实验程序。这要是放在21世纪一定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可是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再自然不过,不论是身为实验对象的病人还是被朝中的士大夫知道了这件事情,也只会称赞而不会质问。

    这也算是旧社会的一个好处吧。刘厚挑选了500名病人出来,将他们分组,让他们分别饮用各种植物鲜榨出来的汁。

    由于刘厚说到“蒿”这个关键字,大大缩小了排查的范围,大夫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蒿”类的植物,有俗称“香蒿”的,也有俗称“臭蒿”的,还有什么茼蒿、苦蒿等等十几种植物。

    被选出来得500患病士兵被分成十几个组,每个组实验一种植物。他们每天都要喝数量不少的新鲜植物汁液。

    这可不是鲜榨橙汁,而只能算是鲜榨草汁,这些汁液大多数味道并不是那么好,尤其是什么“臭蒿”、“苦蒿”之类的,喝得人直反胃。

    好在他们都知道这是给他们治病的,倒也没人有什么怨言,相反这些士兵还普遍比较感激。当然,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当成小白鼠在做医学实验。

    除了难喝之外,这些汁液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副作用的,很多人都表现出恶心、呕吐、全身酸软无力等各种症状。毕竟中药也不是都没副作用的,幸好,大部分蒿类的植物的毒性不大,只引起一些一般性的副作用,只有个别人反应大了点。

    很多大夫都知道太子殿下跟左慈仙翁学得一身本事,对于他的做法没什么意见,但是也有很多随军大夫对太子殿下坚持用一个单方治疗疟疾这种恐怖的瘟疫表示怀疑,还有些人提出了一些秘方试图说服太子采用,例如有个大夫就献出一条祖传秘方:

    柴胡5-10克,黄芩5-10克,知母5克,草果5克,法半夏10克,象贝10克,醋炒常山10-15克,乌梅2枚。

     



第七十六章 成都来人
    第七十六章成都来人

    上回说到,刘厚组织了大量的人体实验,终于找到了治疗疟疾的黄花“臭蒿”,凭着这种到处可见的草药,终于将患病的五千将士治好。

    蜀军上下再次见识到这个太子的不凡之处,各种称颂之声响彻整个军营。由于古人知识水平有限,世界观比较落后,最后这些称颂、议论慢慢变了质,各种意见最后逐渐汇集到“太子是神仙下凡,是真命天子”这种说法上去。

    这件事最大的影响还不在于刘厚由此获得了全军上下绝对的信服、效忠,而在于从此开创了中医学的一个理论分支,那就是鲜药派。

    过去中药多数是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很少用新鲜的药来治病。这次用鲜榨的黄花蒿汁液治疗疟疾取得了成功,让很多大夫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医学道路。

    一个崭新的领域展现在眼前怎么会不让人心动,从此,很多大夫都投身于研究各种各样新鲜药的治疗效果。也是从那天起,可以看到各种鲜榨果汁、鲜榨菜汁、鲜榨草汁进入医疗和保健行业。

    这些鲜药派的研究,极大丰富了中医的药物体系和治疗体系,也使药物提炼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虽然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草药,但是刘厚并不满足于此。按照现在的治疗方法,需要饮用很大量的黄花蒿鲜榨汁液,这种汁液的味道并不是那么令人愉快,尤其是喝得多了,肠胃很容易受不了。要想克服这些缺点,就需要有更好的药物提炼手段。

    他马上写信让人送回成都的工业部,让左慈将当初研制青霉素的那个研究团队派过来。青霉素也是对热不稳定的物质,他们提纯青霉素的方法也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的提纯物质技术。让他们来研究提炼青蒿素,说不定能给自己一个惊喜。

    信刚发出去两天,左慈就带这张星彩来到番禺城,刘厚骤然见到他们出现,感到愕然,他们怎么来得那么快

    就算老道真的会缩地成寸、御剑飞行的法术,但是书信刚才发出去,信使现在还没走出交州的范围,他应该还没收到信才对啊。

    当然,这是胡话,他们来得那么快当然是因为他们一早就出发了。他们起码在一、两个月前就已经从成都出发,这才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到达番禺城。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没有刘厚的调派下,就自己跑了过来。

    收到亲兵通报的刘厚连忙出去迎接两人,可是两人已经进入了刺史府。刘厚在门廊见到了他们,刘厚见到左慈除了头上的白发多了一些,脸上瘦了一些之外,也没多大变化。

    “老道你怎么来得那么快”刘厚拱了拱手,对左慈道。

    左慈也拱了拱手,道了一声“太子殿下。”这就算打过招呼了。左慈明面上是刘厚的师傅,实际是徒弟,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刘厚也不怎么跟他客气,更没有称呼他为师傅。

    还没等左慈回答,刘厚又向张星彩打招呼:“星姐好啊,你怎么也来了”

    “怎么小阿斗,你不欢迎我来吗”张星彩道。

    “怎么会,星姐千里迢迢来看我,我当然很开心,话说回来,没见一段时间,星姐你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刘厚见张星彩有点不高兴,赶紧一记马屁过去。

    当然,也不算是马屁,这基本上是事实。张星彩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得很快,胸前已经隆起,皮肤也变得光滑细腻。所谓的女大十八变就是指这个时候,所以刘厚一年多没见她,她的确变化不小。

    兼之这几年都跟随左慈学习、做研究,人文静了很多,身上多了一种独特的书卷气,的确比原来那个女汉子形象好多了。

    “哼,就会油嘴滑舌的哄人开心,这段时间征战在外,想必哄骗到手不少女人了吧有没有藏起来几个女俘虏之类的啊”

    两人已经定亲,刘备几次发信催刘厚回去成亲



第七十七章 防火藤甲
    第七十七章防火藤甲

    上回说到,刘厚给左慈说教,张星彩觉得很奇怪,这两师徒怎么好像身份调转过来一样。 还没等她想明白,又听刘厚继续介绍治疗疟疾的过程,于是,赶紧集中精神听起来:

    “我们抽调出五百名患者,分成十几组,每个组对一种草药进行实验。这些草药都是蒿类的植物。因为煎煮会破坏里面的有效成份,所以我们只是用石磨将新鲜的草药磨碎,再过滤,取这些新鲜的汁液直接给病人饮用。

    经过对比,我们找到了一种开小黄花的“臭蒿”具有良好的抗疟疾效果。”

    刘厚简单地讲述了一下他们前段时间筛选草药,治疗疟疾的过程。对于刘厚为什么锁定蒿类植物左慈没有多问,因为他心知肚明这个太子的来历。

    可是左慈没有问,不等于张星彩没有疑问,这不,她马上抓到问题的关键点:“为什么只实验蒿类植物草药有那么多种,为什么你不去实验,而只关注蒿类植物”

    “呃,这个,是这样的,我曾经看过一本典籍,里面记载说蒿类植物可以治疗疟疾。”刘厚眼珠转了几圈,就想到敷衍她的办法。

    “什么典籍那么厉害,拿给我看看。”张星彩毫不客气地追问道。

    “这个,这个,是左师傅的道家秘典,据说是不传之秘,你要看找他要。”没办法之下,刘厚习惯性将皮球踢给左慈。

    “喔左师傅竟然还有这样的秘典,怎么我从来没看过。左师傅你真偏心,传给小阿斗却不传给我。你说,你还有什么秘典、秘籍、秘法之类的,赶快传授给我。”

    左慈心知肚明,这个太子是拿自己当掩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种事情发生了无数起。如果是其他人来询问,他可以统统以“师门秘法恕不外传”或者“天机不可泄露”等话搪塞过去。

    不过现在问的是张星彩就不一样了,张星彩拜他为师后,这几年来一直跟着他学习、做研究。自己对她可以算是倾囊相授,学自太子的各种科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了给她,对她的教导比对葛玄还用心。

    他对于张星彩这个好学、聪颖的学生也很满意,将她当成自己的关门弟子来看待。现在她问起秘典,他还真不好说不给她看,可是要给她看嘛,自己手头上又没有,怎么办

    “那个,那个秘典啊,时间太久远我也不记得了,就算是有也可能留在了成都,等回成都我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吧。”左慈只能用这种话暂时搪塞她,希望回到成都后,时间太长她不记得才好。

    “喔,对了,你们这次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刘厚一看情况不妙,为了避免张星彩继续在这个问题纠缠下去,转移话题道。

    左慈会意,连忙介绍起他们过来的原因。原来,刘厚在得到藤甲军之初就写过信回去给左慈,让他组织力量研究藤甲防火的问题。

    左慈迅速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组长由自己的得意弟子,也是在化学上特别有天赋的张星彩担任。

    经过将近一年的攻关研究,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后,他们终于合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他们命名为泡花碱,是将石英矿石和纯碱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锻烧生成的一种半透明的玻璃状物质。

    刘厚听到这里不由得很感叹,多年前老道就养成了将不同石头混合在一起锻烧的习惯,没想到他到现在还保持着这种习惯,并且将这个传统传给了他的弟子张星彩。也不知道说他有毅力好呢还是什么。

    老道继续陈述,说这种半透明的东西可以溶于水,将木头、藤枝等东西在它的水溶液中浸泡过后,这些木头、藤枝将很难燃烧起来。也就是说,他们终于解决了藤甲防火的问题。

    随着老道的解说,张星彩将一个小提箱放在桌上,打开。

    小提箱里面有几



第七十八章 两女相见
    第七十八章两女相见

    上回说到,张星彩追问左慈为什么不将硅酸钠可以防火的事情告诉她,害得她做多了很多冤枉试验。

    这下连左慈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才好。刘厚见这种情况,抢过话头道:

    “硅酸钠的事是我在一本秘典中看到的,左师傅也未必看过这本秘典,毕竟书太多了,没有人能将天下所有书都看完。每个人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看。左师傅没看到这本书也不奇怪。

    再说了,就算左师傅知道硅酸钠的事情,他不告诉你,让你通过自己的实验将它找出来也没错啊。他这样做是在培养你的科学精神,也是在传授你做科学研究的方法。

    你看,我找到治疗疟疾的药物,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我也实验了十几种药物,失败了十几次最后才成功的。

    做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有心理准备,可能要干大量的枯燥的、表明上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基础工作,还有做好失败的准备,而且这种失败不是一次半次,可能是几十、几百甚至几千次失败,最后才会有一次成功,这就是科研工作,也即是我们探索自然的过程。”

    “怎么你比老头子还唠唠,连左师傅都没有这样啰嗦地给我说过这些话。”张星彩嘟囔着。

    与张星彩的不耐烦不同,左慈听了刘厚这话深有同感。他这几年一路上基本上就是这样过来的,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要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对刘厚这番话最有体会,非他莫属了。

    他这几年不知道做了多少失败的实验,不知道煅烧了多少石头一无所得,但是他从没气馁,从不言弃,一直就这样做下去。当然,他取得的成果也是喜人的。说他将化学领域的科技水平推进了一千年一点也不为过。

    “谁拿了我的洗脸盆”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娇斥传来,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个美得不像话的少女跑了进来。

    刘厚见是周雪过来,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这两个女人不会打起来吧。

    左慈见到周雪,也不由得心笙摇动,以他一心向道,一副心思扑在研究上,对男女之事、俗世之事从不放在心上的心境,竟然在这一刹那出现了一丝动摇。可见周雪的美貌的确很具杀伤力。

    张星彩见到周雪,没有如刘厚想象中那样大打出手,反而是惊呼一声:“好一个漂亮的妹妹!”

    然后上前拉住周雪的手问长问短,搞到平时一副冷淡漠然样子的周雪不知所措,好不尴尬。

    “这是东吴故大都督周瑜周公瑾的女儿,叫周雪。”刘厚见周雪被张星彩问了好多话,一句都没回答,怕冷了场,赶紧主动介绍道。

    “哼!小阿斗,你还说你没有藏起来女人,没有收藏漂亮女俘虏,那这个漂亮妹妹你怎么解释”张星彩回头狠狠地瞪了刘厚一眼道。

    “这个,这个怎么能算是我藏起来的。人家本来就生活在刺史府的好不好,她父亲和步骘是故交,她在步骘这里已经住了有一段时间了。

    我攻陷了番禺城当然也是要住进刺史府的。现在步骘也归顺了我,我怎么能赶他的世侄女走

    喔,周雪,这位是我师父,大名鼎鼎的左慈左仙翁。这位姐姐是车骑将军张飞张翼德的女儿,名唤张星彩,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你以后叫她星彩姐姐就好。

    她小时候也喜欢武事,喜欢在军营里厮混



第七十九章 防火处理
    第七十九章防火处理

    上回说到左慈和张星彩带着能让藤甲防火的科研成果到番禺城找刘厚,却发现刘厚身边真的有一个美女周雪。

    并且,张星彩还发现刘厚将自己的宝剑送了给了周雪,于是,刘厚干脆大方承认自己对周雪是有“正当企图”的。

    周雪见势不妙,赶紧开溜。周雪走后,张星彩也忿忿不平地走了,留下左慈和刘厚两师徒面面相觑。

    左慈跟刘厚说了一下刘厚不在的这段日子里自己的研究进展,还有工业部的一些近况,刘厚顺便也指点了他几句,使他觉得最近困惑自己的一些难题看到了被解决的曙光。
1...6970717273...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