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只要择一良辰吉日,太子殿下登坛祭天,面南而坐,群臣参拜新君即可。

    太子殿下登基后,便有了大义的名份,可以号令天下兵马,也可以安大臣、百姓之心,到时再攻伐成都必可事半功倍。”

    &




第四十九章 登基
    第四十九章登基

    上回说到,许靖等人打的好算盘,立关银瓶为皇后,打算藉此取得关公的支持。

    有关公的支持,等于得到了半个蜀**民的支持,还有一半在张飞那里。他们当然也打过张星彩的主意,可惜,张星彩早就被刘备指婚给刘厚,关键的是,张星彩并不在成都,而是跑到前线找刘厚了,他们无法做手脚,只好作罢。

    刘厚听到这里,哑然失笑,道:“二叔不用动气,我那三弟不过八岁,想他们这对所谓的夫妻也不过是有名无实玩过家家而已,甚至连名也没有,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得到二叔你的同意,他们的婚姻也是不合法的。

    侄儿不日就提兵杀上成都,定将银瓶妹妹抢回来。到时候这段狗屁的婚姻也就不存在了。”

    “好得很,小阿斗,你去将银瓶抢回来,我将她许给你做媳妇,你虽然武功差了点,不过勉强也配得上我的虎女,怎么都好过孙权那混账儿子和刘理这个小不点。”

    “呃……”这都是哪跟哪啊,刚才还在讨论严肃话题,国家大事呢,怎么一转眼就说到儿女亲事,抢亲夺妻,还是兄夺弟妻这么有激情的话题啊。

    “二叔,这个,嘿嘿,这个……您也知道,父皇已经将三叔的女儿指婚给我……”刘厚心虚地道。

    “那又怎么样你娶一个就不能多娶一个吗我家银瓶哪里比不上老三家那个整天就会舞刀弄枪的小丫头你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家丫头是不是”说着关公还扬起一个拳头,作势要打,看样子刘厚如果回答是的话,他就会一拳擂下。

    刘厚一见这架势,头一缩,连忙道:“不是,不是,二叔不要误会了,这个,这个,银瓶妹妹自然是好的,人漂亮又贤惠……总之她那里都好的,只是,让她和张星彩共事一夫,实在是委屈了她嘛,这个恐怕她也不愿意吧。”

    其实他心里还有句话:张星彩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只会舞刀弄枪,到处喊打喊杀的野蛮女友了,现在是个科学迷、实验狂。

    “不委屈,你到时候你将她们两个都封做皇后就是了,两个皇后也是可以的嘛。她不满意由得她不满意吗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天我这个做爹的就帮她做主了,再请丞相做个媒人,那不就齐活了吗

    “呃……”刘厚无语,“丞相,可有这样的先例”

    “呃......”这下诸葛亮也无语了,饶是他这么博学多闻也不知道历史上有那个皇帝是同时有两皇后的。

    这样的先例要到南北朝才有,南北朝时期的北汉皇帝刘聪倒是曾经同时册立了三位皇后,不过现在还是三国时代,那个奇葩皇帝还没出生呢。

    “好啦,就这样说定了,我们不讨论这些事情了,快快说回军国大事吧。”

    于是,大家讨论的话题重新回到政事上来。既然大家都赞成尽快登基称帝,特别是诸葛亮和关公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都支持自己,那刘厚也不再矫情了。

    他可不像其他人那样,明明自己很想做皇帝,还要臣子三请五请才惺惺作态的同意登基。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所以,一早就有登基为帝的心理准备,既然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那还等什么装什么谦虚呢

    这个时候谦虚就等于虚伪,在很多读书人看来这个很有必要的步骤被刘厚忽略了,因为他觉得完全没必要装,而且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自己真的要尽快登基,然后尽快攻入成都,摧毁那个伪政权。

    诸葛亮说五天后六月二十一,乃是一个黄道吉日,他运用他拿手的奇门遁甲之法,结合河图洛书九星排局预测吉凶,推算出一些谶语:迎来天乙星,相逢百事兴,运用和合庆,茶酒喜相迎。先天震正东,后天离正南;求谋并嫁娶,好合有天成,祸福如神验,吉凶甚分明。应右弼之宿,其号为吉庆。

    他说这一天宜:嫁娶、纳采、订盟、开市、交易、立券、挂匾、祭祀、祈福、开光、造车器、挂匾、出行、入宅、移徙、安床、安门、拆卸、修造、动土、栽种、安葬、破土、启钻、除服、成服、入殓、立碑等;忌:探病、纳畜、伐木、起基、作梁、盖屋等。

    也就是说,这一天对于民间的事务来说,大多数是适宜的。但是登基为帝这种大事是不是适宜就很难说了。现在时间紧迫,也不可能等上半年几个月的,只能事急从权,就选这个日子来举行登基大典了。

    于是,日子就算挑好了,这些天整个荆州无论军民都动员了起来,密锣紧鼓的准备着新皇登基的仪式。只有五天的准备时间,的确是仓促了一点,很多东西都只能一再简化,饶是这样,大家也是忙得焦头烂额的。

    其他的不说,就说刘厚登基穿戴的冠冕、龙袍就很难在区区五天内做好。冠冕要用很多珍珠、玉石、黄金,也幸好荆州本来是三国贸易中专地,其中珠宝商还是有一些的,负责筹备的人员走了多家珠宝店才凑够做冠冕的材料。

    然后又使重金,将各家珠宝商最好的首饰师傅集中在一起



第五十章 四国时代
    第五十章四国时代

    上回说到,刘厚登基称帝,除了主要的大臣有封赏外,其余群臣各有封赏,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皇后当之无愧是张星彩,至于关公说,让他女儿关银瓶也当皇后,刘厚敷衍他说,等将她救回来再行册立吧。

    这样一来,关公也无话可说了,总不能两兄弟争抢一个女人吧,毕竟现在名誉上关银瓶被刘理封为皇后,如果刘厚这边也封她为皇后,一女配二夫,一后二皇,那就真的好看了。

    如果自己真的闹出这样的一个大笑话,相信魏、吴两国也不用去攻打了,因为这两国的臣民一定会笑死的。

    周雪也没有被拉下,被刘厚封了个贵妃。当然,无论是张星彩还是周雪,现在都只是名誉上的刘厚的老婆,婚礼还没时间举行,自然也就没有行房之事。

    按刘厚的打算,是要先收拾了成都的伪政权,再和她们正式成婚。无可否认,刘厚是喜欢这两位有才有貌还有德的女子的,不过他和她们的婚事不可避免地夹杂了很多政治因素。

    与张星彩的婚姻不用说,是刘备指定的,不可否认刘备指定这门亲事是考虑过张飞的地位、权势的。

    张飞拥兵十数万,长期驻守汉中与魏国对抗,在军中的地位超然。加上他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在朝野当中也很有名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意义非凡。

    当然,关公的地位也不差,和张飞比在伯仲之间,现在刘厚得到关张两位的支持,等于得到大部分蜀国兵将、臣民的支持。

    至于册封周雪为妃,也是有很大政治因素考虑的,现在刘厚手上有大量东吴的俘虏,有将也有兵,东吴军人无论兵还是将,都对周瑜有着很高的敬意。那么,纳周瑜之女为妃,其政治意义就可想而知了。

    年号定为建兴,这么有文化的事情刘厚肯定是不会的,所以年号还是由诸葛亮来取,刘厚对此无所谓,建兴这两个字听着挺喜兴挺吉利的,就依了他。

    按照刘厚的想法,是想用黄帝纪年的,即以黄帝出生那年作为元年开始计算年份。只要他开了这个头,以后的帝王就很有可能会照此例下去,这样就可以结束以各个帝皇年号纪年的混乱局面。

    按照现在的帝皇年号纪年办法,要算历史上的某一个时间,无疑非常麻烦,要一个皇帝一个皇帝的年号算过去,有些皇帝一生中换几个年号,算起来就更麻烦了。

    如果统一以黄帝纪年法,以后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后人看历史书,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就一目了然。刘厚提出这个概念后,诸葛亮也大赞这个概念很好,但是,问题是现在无法准确推断出黄帝的出生时间,所以暂时无法实行。

    诸葛亮建议等天下大定后,再组织人员去进行这项活动。刘厚也明白,这属于文治之功,利于天下,不过在战乱时期是没有条件去做的,现在一切从简,一切为了战备,其他事情只好暂时放在一边了。

    不过,为了纪念刘备,刘厚打算今年就不用新年号了,今年还是叫章武三年,他打算明年元旦才开始使用建兴的新年号。

    这是有孝心的举动,诸葛亮也很赞成。从这个时候开始,三国时代变成了四国时代,不过,这个四国阶段必将是很短暂的一个时期。由于同时存在两个大汉朝,于是,魏、吴两国的人习惯性将刘理的汉朝成为蜀汉,而将刘厚的汉朝称为南汉。

    刘厚登基为帝后,除了各人对他的称呼由太子殿下变成陛下之外,其他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他也没来得及过上半天身为皇帝的悠闲、惬意的生活,每天依然在忙碌中渡过。

    他忙的不是政事,而是军事。刘厚将政事悉数托付给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有这个能力将政事处理好,而他自己,继续加紧操练军队,囤积物资,密锣紧鼓地做着出兵成都的准备。

    仅仅在刘厚登基10天后,hong军就完成了出兵远征的准备。这得益于这几年来,hong军一直都在征战中锻炼出来的高效率。

    由荆州到南中,到岭南最后再回到荆州,hong军这一路征战,一路行军,走过的路程已经超过万里。

    万里行军,几载征战,hong军上下早就被磨练成一部高效的杀戮机器。只要一声令下,这部机器各个部件就全部动了起来,齿轮互相咬合,连动杆、皮带传动,带动整部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所以,短短十天,整支部队就完成了从休整到准备物资到战争动员的过程。

    七月初一,宜:安床、架马、祭祀、塑绘、开光、出行、理发、伐木、作梁、开柱眼、作厕、畋猎、破土、入殓、除服、成服、移柩、启攒、修坟、立碑。

    忌:作灶、安门、造桥、开市、安葬。

    诸葛亮认为这一天适宜大军出征,于是,刘厚就在这一天誓师出征,诸葛亮和关公一直送到十里外。

    荆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需要大员镇守,以防魏、吴两国趁机发难。

    关公威则威矣,不过在谋略方面就差远了,魏国司马懿狡诈如狐,东吴陆逊阴险如蛇,光留关公在荆州,刘厚并不放心。

    诸葛亮就不一样,其智慧不会比司马懿、陆逊之流差,有他在,配上关公的勇猛,荆州可保无虞。

    但是,保障魏、吴两国不出兵干涉蜀国内政的主要部署,不在于荆州驻扎的兵马和汉中张飞的兵团。而是刘厚和郭攸之之前策划的“九龙夺嫡”行动。

    刘厚在这几天中曾经将这个行动详细跟诸葛亮分说过,诸葛亮以其老辣的眼光看出了这个行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很多改进意见,使这个行动更完善。

    &n



第五十一章 浴池谍影
    第五十一章浴池谍影

    上回说到,孙权听到蜀国两位皇子相继登基称帝,心里大喜,原本枯寂的心又活泛了起来。 连忙召集大臣饮宴、朝议,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蜀国这一系列变化不但让他心情大好,饭量大增,晚上还连续宠幸了3位王妃。

    这一日,前将军朱桓入太初宫求见,相约孙权出宫打猎。朱桓只比孙权大5岁,算是同辈之人,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记忆力超群,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

    他和孙权意气相投,两人除了是上下级关系外,私交也很不错。前段时间,眼看孙权消沉,他这个好友也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多次入宫劝喻无效。

    现在看到孙权从消沉中走出来,他马上入宫约孙权外出打猎,好让孙权进一步排解心情,早日恢复到以前斗志昂扬的状态。

    孙权是武将之后,其父其兄都是猛将中的猛将,他武功虽然比起父兄差了很多,不过对于武事,对于打猎也是很有兴趣的。可惜自从兄长孙策死后,他承担起振兴江东集团的重担,政务日益繁重,可以出来打猎彻底放松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这几年,与蜀国的战事屡屡受挫,他整天忧心国事,加上年纪也渐渐大了,所以出去打猎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到了现在,每年打猎的次数只有三、四次了。

    这次朱桓相邀,正是他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时候,所以就欣然答应了。孙权虽然还没称帝,不过也是事实上的一国之君了,所以出行的仪仗还是很有排场的。

    这么大的阵仗当然惹人瞩目,当他的仪仗队刚出白虎门时,就已经落入有心人的眼中。这是“中情局”在石头城的密探,/ /

    王喜这段时间也是急红了眼,其烦恼的程度一点也不比孙权前段时间的烦恼差。上头下达了个什么狗屁的“九龙夺嫡”任务,任务的目标很简单:在孙权的洗澡水里放些螺蛳。

    螺蛳都是有特定的人员专门运送过来的,平时也由专人保管、专人养着。王喜对这个莫名其妙的任务感到很莫名其妙,因为他不知道放螺蛳在洗澡水中有什么作用,这件事只有保管螺蛳的人才知道。

    养螺蛳的人是一位大夫和一位大肚子男人,这个大肚子男人正是刘厚等人在“阅军楼”见过的张永旺,他协助那位大夫养钉螺。他的作用就是作为传染源,不断将自己的排泄物喂养给钉螺,让钉螺保持受到感染的状态。

    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恶心,平时是秘密进行的,只有那个大夫和张永旺知道内情,其他人一概不知。

    不过,由那个保管螺蛳的人是一个大夫的身份,聪明的王喜隐隐猜到一个可能性,只是这个可能性太惊世骇俗,骇得他也不敢多想,心里只想着配合这位大夫好好执行任务就是了,其他不该知道的还是不要知道为好。

    可是,这个只有一句话貌似简单的任务,根本不简单。孙权那是谁那是东吴的大王,一国之君,平时居于深宫中,深居简出,出行必有大队人马护卫,那里是那么容易接近的。

    如果自己的密探真的能接近到孙权的身边,自然也就能摘去他的脑袋,那样的话,还需要那么苦恼吗

    现在不要说接近孙权身边,密探就算打入宫中也不可能,事实上,迄今为止,“中情局”只是收买了几个宫娥、太监,让他们帮忙刺探宫中的消息。

    王喜也知道,让这些贪财的宫娥、太监泄露宫中的消息可以,想让他们在吴王身边动什么手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短时间内宫中无法渗透进去,那怎么办王喜只能将主意打在孙权出宫的时候了。可是,孙权平时也很少出宫,就算出宫也多是去各个军营、水师巡视,那些地方都是龙潭虎穴,自己的人更不可能在那里行动了。

    王喜召集了“中情局”建业分局的几位智囊,分析了宫中传出来的大量情报,最后,将行动目标定在孙权外出打猎这件事上。从这些情报中,他们知道,孙权打完猎之后,会出一身臭汗,喜欢在附近沐浴更衣。

    如果是冬天,孙权会去汤山,因为那里有温泉,打完猎后可以就近泡温泉。但是现在是六月天,天气炎热,孙权一般会在清凉山打猎。清凉山上有一处水潭,一条山溪从中穿过,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这处水潭是沐浴的绝佳处所。

    据情报说,孙权每次打完猎都会在这处水潭中沐浴一番,这就是动手的最好契机。确定了动手的地点,但是问题又来了,孙权什么时候会出宫打猎
1...858687888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