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如此一来,若是不出差错,回京之后自己也算有了一份有些重量的功绩了。
二皇子这是有意给他机会,他当心存感激。
二皇子在计议定了之后的第二日就动身离开了商陵,带走了所有五百名禁军将士。
贾宝玉一下子就成了商陵名义上的主官。
不过也是,贾宝玉身上原本就有正六品的职衔,又是巡按御史,担当此任,也算是勉强有资格。
王贞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因为是二皇子的命令,也并未当面对贾宝玉有所抵制。
既然重任在身,贾宝玉也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也不专断独行,每日招叶皓、王贞以及商陵县几个官员议事,共同裁决大小事宜。
王贞见贾宝玉并无恩威自用,狐假虎威之态,且从善如流,慢慢的也就放平了心态。
此行,还是以赈灾为重,其他都是小节。
倒是谢鲸谢大老粗,三不五时的没事就找贾宝玉喝酒,贾宝玉辞了两回,烦了,干脆避而不见。
这货是带兵的,级别又高,贾宝玉也不好斥责他吃酒这个行为。
因为除非战前,否则军中并无禁酒的明令。
在贾宝玉和众人的同心协力之下,商陵赈灾的事宜稳步的行进,虽有小差错,比如小股灾民哄抢事件,但在军队官兵的镇压下,都并未酿成凶险。
然而,赈灾并不只是请灾民吃粥这么简单的事情
如何安置这些数量庞大的灾民,才是重中之重
否则,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在一切事宜稳定之后,贾宝玉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安置灾民这个问题。
泰安府府衙,二皇子的临时行辕。
自到了泰安以来,简单的与泰安各地方官员接洽之后,二皇子便开始筹备赈灾事宜。
他们随行携带的粮食全部留在了商陵,而朝廷赈灾的款项也还没有运送抵达,所以二皇子便决定先从地方府库抽调粮食
这一抽调,顿时让二皇子心中升起阵阵寒意
原本应该十分充足的泰安府库,经查,竟然余粮不足五百石
他当即下令将泰安知府扣押,可是泰安知府也有话说:其他的粮食都被地方官兵、青州驻军调拨而去,或者是被当地的豪族、士绅借去了,一时还不回来
这种屁话二皇子自然是不信的,因为就算他说的是事实,也是严重的渎职。
朝廷明令,各地方府库,应当保持充足的存粮,以备朝廷调用,无户部之令,不得擅自动用。
将泰安知府下狱之后,二皇子也来不及去细究泰安究竟还有多少官员牵扯其中,甚至都无暇去考虑如何处置泰安知府。
因为,没有粮食,赈灾之事,根本无从谈起
于是他连发数十道急令,命周围各县、州、府向泰安运送粮草。
得到的回应便是,他们当地都有数不清的灾民需要赈济,实在抽调不出粮食。
于是,各县几石、十几石的数量应承着,各州,也最多二三十石粮食。
这些且罢了,最可恨的是,曲阜、濮阳等地的府库,因为天气炎热,下面的人员玩忽职守,接连发生意外的大火,导致所有府库存粮,十不存一
当二皇子听到这些消息,差点喷出一口鲜血“这些贪墨蛀虫,本殿下定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话虽如此,但是当务之急,确实不是杀人
粮食凑不足,而泰安因为他的到来,导致灾民大量涌来,已经聚集了不下两万之数,每日的粮食消耗,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若是等到手中的粮食耗尽,别说安置灾民了,只怕灾民立刻就会变成暴民,变成匪患
真要闹成那样,那他二皇子挟天子剑千里而下赈灾,岂不当真成了笑话
府衙后堂,临时办公场地。
二皇子召集了手下所有心腹,以及泰安地界的官员议事。
“府衙内现如今存粮已不足三百石,而各州、县的粮食最快还要数日才能运到,各位都说说,现下该怎么办”
周围最近的有六州二十三县,虽然每个州县拿不出多少,聚在一起,多少也能抵挡一阵。
面对二皇子的提问,众人苦思冥想,似乎都在思索对策。
韩之涣与二皇子对视,正要说话,忽有信使来报。
二皇子便先接来看了,然后阴沉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些笑意,忍不住对帐下众幕僚道“我原先就知道子衡不错,他传来消息,言商陵半月以来一切顺利,而且他已经在着手安置灾民,说等到再有进展之时,再向我汇报。”
众幕僚见二皇子高兴,纷纷附和道“都是殿下识人有明,且商陵粮食充足,又有殿下提前运筹帷幄,贾大人才能根据殿下的布置,做好赈灾之事。”
第122章 破天之事
接下来的时间,贾宝玉一边等待着朝廷的回复,一边着手处理手中的事务,一点也不敢大意。
当然,与泰安那边的联系,也是从无间断。
这一日,众人正在一起商议处置一件事情。
便是流民当中,有许多在水患当中失去父母或者是和父母失散的孩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拐卖的事。
虽然这样的孩童是少部分,但在于流民基数太大,数量也不少。
叶皓对此十分愤怒:“这些不当人子的东西,发国难财便罢了,还专挑那些童男童女,赚脏心钱,此等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商陵县县尉道:“可是那些买进的人多是城中一些富户和官绅,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实在不好为此等小事得罪他们”
“这种事在你眼中是小事莫非窦县尉也参与这等买卖当中去,所以才为其说好话”
叶皓显然有些急公好义,对于这些触及人性底线的事,容忍度十分低下。
窦县尉不过说一句事实当中的话,就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商陵县令打圆场道:“我给窦大人作保,他绝非那等公私不分之人。”
其实也是,换在以往他们还可能参与其中,但是如今商陵县摊上赈灾这等大事,只要好好干,将来县令和县尉两个人肯定升迁有望,何必在这个档口,在钦差和赈灾使的眼皮子底下,干这种事呢
“哼。”叶皓冷哼一声。
他刚一出生便是首辅嫡孙,身份清贵至极,自然看不起这些蝇营狗苟之事。
贾宝玉道:“叶巡按言之有理,此等之事绝非小事。不过窦县尉所言也是事实,所以,我认为买方可以不予追究,但是需要让他们将所买的幼童年纪、性别以及数量等,报与县衙登记。
以避免他们肆意践踏性命。
另外,若是日后有父母来寻,官府也能有方法为他们寻回开释。
不过,对于那些以一炊一饼行拐卖之事之人,绝不可轻饶。
对于首恶或者有重大劣迹者,必须诛之。从者,就让他们作为第一批开运河工的贱役吧。
最后,从今日起杜绝此等事,将所有没有父母长辈携带的孩童单独设棚赈济,待此间事了之后,再寻思安置之法。”
商陵县令立马道:“上使大人此议甚妥。”
贾宝玉摆手。
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还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维稳和赈灾之上。
叶皓、王贞等也没有异议,然后贾宝玉就将此事交给叶皓,让窦县尉从旁协助。
县尉手底下有少量官兵,足以对付地痞流氓。
一事既了,忽闻信使来报:
钦差大人离开泰安,前往曲阜,拜访衍圣公府去了。
贾宝玉诧异,这个当口,二皇子去曲阜做什么
王贞道:“必是殿下在泰安局面不顺,所以,想要借助衍圣公府在山东境内的名望,打开局面。”
“那泰安交由何人主使”
信使回:“山东布政使已于日前到达泰安,预估便是布政使大人来主持。”
商陵县令见贾宝玉面有疑虑,便道:“曲阜离泰安近,不过数日的路程,误不了什么事。”
商陵县令有一句没说,衍圣公府作为孔圣后人所居之地,历来为天下士林名义上的领袖,得朝廷重视。
二皇子又是有望继承大统的皇子,来到山东,自然要去拜访一下衍圣公府。
若是能得到衍圣公府的支持,二皇子日后登基的难度,又小了很多
贾宝玉摇摇头,二皇子没派人告诉他此行的目的,他也没办法约束他的行踪。
但是,他总是觉得,二皇子此行,有些不大妥当。
果不其然,五日之后,一个破天的消息传至商陵:
二皇子在从曲阜归程途中,遭遇流民暴动,身受重伤,生死不知。
而暴动的数万流民,已经将泰安周围所有粥棚占领,并将整个泰安团团围住。
一场惊天的祸事,从泰安开始向整个山东蔓延。
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第一时间便是不可置信!
但是,面对一波又一波前来报信的信使,也由不得他不信。
他连夜起身,将整个商陵所有负责人全部召集至县衙议事,连谢鲸也被他破天荒的招来。
一名二皇子身边的亲信侍卫满身刀伤的冲进商陵,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二皇子临近泰安之时,被泰安流民所缠,其中大有煽动者的存在。
在混乱中,二皇子被一支弩箭射中
幸有五百禁军将士拼死相护,才将二皇子送入泰安城内,他便是在护卫战斗中失去与銮驾的联系,未能进城,所以才想到奔赴商陵求援。
“诸位大人,泰安被围,二皇子殿下性命危在旦夕,还请诸位大人发兵救援!”
来人跪地启请道。
贾宝玉看了叶皓一眼,叶皓则对他点点头。
他知道贾宝玉的疑虑,这个人,确实是二皇子身边的亲信。
“来人,将这位大人送入后堂休息。”
“大人,二皇子他”
贾宝玉挥手打断他急切的进言,道:“商陵周围聚集的流民不弱于泰安,若是贸然行事,令商陵不稳,则我等众人全部性命不保,何谈营救殿下下去!”
押走此人,堂内众人面面相觑。
王贞叹道:“不论如何,泰安之变,已然成为事实,此时该如何行事,老夫也全然没有了主意。”
贾宝玉忽然沉声道:“谢游击!”
堂下同样皱着浓眉大眼的谢鲸一愣,因为一个多月来贾宝玉从来没有以这样上峰的语气叫过他。
“我在呢,贾小娃子,有什么事你就直说”
贾宝玉眉间一凝,却知道现在不是和他置气的时候。
“城外尚余两万多的流民,若是这些人也全部和泰安一样发生暴乱,届时,你我都万死难辞其咎”
谢鲸大怒:“那群王八蛋敢造反管教我谢某人一刀一个将他们全部结果了!”
再次被打断说话的贾宝玉心情十分不愉快。
要是换做别的地方,他定然先要把这货打一顿板子
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难怪作为侯府继承人,这把年纪了,还只是一个游击将军
也不与他废话,贾宝玉直接下令道:“谢将军,令你手下的将士,从即刻起,将方圆二十里地所有至商陵的路全部封锁,不允许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进入商陵,以防不测。”
谢鲸没答话,显然一时不明白贾宝玉的意思。
商陵县令及时解惑道:“上使大人这是防备泰安的暴民盯上商陵,派人前来煽动、策反。您还是听上使大人的命令吧,否则一旦事变,单靠您手底下那些兵将,是挡不住这么多流民的!”
“本将军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要你来啰啰嗦嗦,多事儿”
谢鲸是从三品的武将,贾宝玉作为现在商陵名义上的头儿,又是他的子侄,听他的也就罢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哪里愿意听他啰嗦!
商陵县令被噎了也没什么反应,他早就看出来,这个姓谢的,就是一个刺头,谁碰扎谁。
见谢鲸转身就要去安排,贾宝玉忽然又道:“且慢。”
“此事谢将军让手下的都尉去办便是,谢将军还需要留在城内,以作威慑。”
贾宝玉如是说道。
威慑二字在谢鲸听起来就太顺耳了,发出一阵怪笑,好歹应了一声“是”,然后乐滋滋的下去安排去了。
堂内,贾宝玉问商陵县令道:“泰安城内,有官兵几何”
“泰安虽然是大府,但是身处内地,又无兵事要塞,只有守备衙门名下有官兵两千,另有府兵、衙役、税兵等杂号官兵近千”
贾宝玉点头,难得这个商陵县令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
只是,仅仅两千官兵,就算是满员编制,再加上五百禁军,面对数万暴民,实力也是悬殊太多啊。
“青州节度使帐下的官兵,战力如何”
“青州节度使作为山东境内唯一的镇节,帐下一万余兵马,战力自然不是一般州府守备所能及上使要从青州调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