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厂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脚儿
    魏麒麟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东番的存在,就是为大明树立一道防线,同时可以借助他大力发展航海业。

    至于东瀛,他们显然已经借助荷兰,踏上了快速进化的列车。

    如果不尽快处理,要不了多久东瀛就将成为卧榻之虎。

    说完这话,魏麒麟就转身看向小皇帝,这件事情最后如何拍板,还是得皇上来。

    “这么说来,这东瀛可不能小觑啊!”信王长叹一声道:“他们像东番一样贫穷,之前攻打高丽,就已经暴露了他们的野心!如果让他强大起来,他们肯定会再度到大明边境滋扰!”

    小皇帝这会儿也点头道:“东番、东瀛之事不能掉以轻心!我们也得着手准备起来。”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着魏麒麟顿了顿,又道:“麒麟,跟大伙儿说一说裁军与改革一事吧!”

    魏麒麟闻言,将裁军与改革之事,与在场几人简单的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信王疑惑道:“那军演之事,可是要耗费不少钱财啊,以此刻大明的状况,恐怕有些力有不逮。”

    魏麒麟闻言道:“军演所有费用,一律有麒麟银行来支付!只要能够剔除掉鱼目混珠之辈,花费再多都值得。”

    听到这话,信王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似乎对于魏麒麟花钱为大明办事,早就见怪不怪。

    这时小皇帝又问道:“你们觉得这两件事情,是否可行。”

    当小皇帝看向南暨大师后,后者想了想道:“我觉得东番、东瀛以及南边的交趾东吁再加上此刻的裁军与改革,都是大事!一件一件来做,尚且可以,若是这些事儿一块儿来做,会不会有一些……”

    听到这话,不待皇上说话,魏麒麟便道:“南边的事儿我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只要有刘益农在,便不需担心!至东瀛与东番的事情,只需要慢慢准备便可!并不需要耗费多数力气!

    而且我已经派人前往欧罗巴探寻,待知道欧罗巴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处理掉这赖在东番的钉子。

    所以现在只需要将丈量土地与裁军的事儿做好就行。”

    等魏麒麟说完以后,小皇帝也开给予了他支持,道:“我觉得这事儿也不能耽搁了,得早些提上日程才行。”

    南暨大师想以稳妥为主,可是小皇帝不能,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事情全部处理了才行。

    因此就算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一也必须来做。

    “我也觉得丈量土地的事儿宜早不宜迟。”信王沉声道。

    尽管信王没有说明原因,可魏麒麟心中还是透亮,毕竟不管是裁军还是土地丈量,最后的受益者都是大明。

    所以这事儿,小皇帝肯定会支持,而信王即将成为下一任皇上,也肯定会尽可能的支持这件事情。

    南暨大师见自己的建议无用,便叹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商量裁军与土地丈量的事儿吧。”

    说道这里,小皇帝看向魏麒麟,似乎在等魏麒麟的话语。

    
    r />

    “我们先从裁军开始”魏麒麟思考了一会儿道:“可以和以往一样,以军演为目的,将他们全部召集起来,进行一场大演武!然后甄选可用的卫所,保留其编制!滥竽充数之辈,全部革除编制,让他们从军户变为农户,老老实实回去种地就是。”

    “只是将全国各地的卫所全部召集到顺天府,只怕这工程量太大了吧。而且南北疆土甚广,想要将他们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也非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信王皱眉想了想道。




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送他们去东番
    魏麒麟闻言点了点头,笑道:“殿下慧眼如炷!当年太祖之所以用屯田制养兵,因为当时天下初定,蒙古人又在北边没有彻底消散,大明既需要军队,又没有办法支付出昂贵的军费,才不得已而为之。

    可现在已经不同了,有了交趾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粮食,并且还有农业部所研究的杂交水稻,以及改良番薯等物,以后大明的粮食定然不会像以往那般短缺,因此对于军屯田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强烈。

    故而不合时宜的军屯田,自然得让他们退出历史的大舞台。

    至于世袭军户之事,在太祖年间,人人都曾遭受蒙古鞑子的欺压与杀戮,自然有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因而将士们自然会口口相传,告诉他们的孩儿们,让他们明白大明的处境,知道自己长大以后的使命,就是要与这些鞑虏们血战,然后保卫大明。

    可现在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年的大明,已经是天朝上国!万国来拜!渐渐这些世袭的军户,就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最为重要。

    并不是木匠的儿子愿意继续做木匠,农民的儿子愿意做农民,同理,军人的儿子也不一定愿意做军人,这些不愿意做军人的孩子们,就算长大了成为千户百户指挥使,也对大明的军伍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这世袭军户本就没有多大作用,故而理应废除!”

    魏麒麟针砭时弊了许多,想要告诉他们的军屯田与世袭军户其实并没有什么**用,放弃了才是正确的选择。

    听到这话南暨大师闭目不言,信王若有所思。

    小皇帝则摇了摇头道:“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还是说一说你的应对之策吧!

    放弃了屯田制度,你总的拿出一个可用的方案,来帮朕养一支无敌之师!”

    就算这些卫所士兵再战五渣,可对小皇帝来说,也算是可用之人,若是魏麒麟将这些人全部裁撤后,又拿不出新的养兵之方案。

    到时候有什么大情况,还得临时组建征召,那还不如就这样不去管这顽疾。

    因此,改革最为重要的不是推翻无用的旧制,而是拿出更好的方案。

    “皇上真的想养一支无敌之师”魏麒麟笑嘻嘻问道。

    “怎么不想!如果大明的军队,都如近卫军一般强大,朕早就遣散了近卫军,然后送你这混小子去江华岛养老了。”小皇帝哼了一声。

    魏麒麟闻言讨价还价道:“皇上能不能送我去南洋啊,南洋最起码天气暖和一些,我帮您恢复旧港宣抚司,江华岛那鬼地方实在是太冷了。”

    小皇帝瞪了魏麒麟一眼道:“说正事,别给我打哈哈。”

    魏麒麟这才收起玩闹模样,一本正经道:“皇上,我之前跟您说过,想要让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首先就得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尊敬!

    要让所有士伍都以参军为荣,勇于参军!而非是现在这般民间流传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所以,想要他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首先得在方方面面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比如呢”信王开口问道。

    “首先,我们得在

    宣传上,重视大明的士卒!让老百姓们都知道这些士卒们做了什么事情,他们用血肉之躯来保家卫国,让大明的百姓们可以安定幸福的生活着。

    其次,在政策上也得让地方官员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等这些士卒们感受到自己被百姓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后,又如何能不死战”魏麒麟沉声道。

    之前魏麒麟能做的,只有尽可能是去尊重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告诉他们,他们都是大明的脊梁,他们不是战场的消耗品,而是保卫大明的英雄。

    &



第二千五百九十四章 天杀的
    当这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信王便意识到了。

    这会儿听魏麒麟这么一说,也被辩驳的哑口无言!

    朝廷光想让士兵拼命战斗保家卫国,又不想拿出应有的好处。

    给人圈一些土地,就想要让人自给自足,然后关键时候,又指望这些廉价的卫所士兵成为盖世英雄,将所有敌人全部歼灭。

    可能吗

    从根子上来讲,连信王都瞧不起这些士卒,又如何让他们能敢战敢浴血奋战

    小皇帝见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便开口笑道:“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那些取消的军屯田归于百姓,每一年的田赋就能增加不少!而且裁军以后,军队数量也会大大下降,我们需要支付的军饷数目,自然也就跟着降低!

    因此最终需要养军所付出的钱,并不会有多少!

    如果这样户部还推三阻四的话,那便只好换一个人来做这户部的尚书了。”

    有了小皇帝的一锤定音,众人也不在纠结这事儿,将来大明的士兵数量也将大大下降,同时所有士卒也会奔着英士的封号去努力。

    讲完了裁军之事,他们又关于丈量土地,以及进士特权的事儿又仔细商量了一遍。

    丈量土地首先就是为了弄清楚,全国各地有功名之人所占的土地有多少!

    然后便让他他们一一将欠下的田赋上缴!

    为了减轻地方的抵抗情绪,第一年先从进士开始,所有进士都必须缴纳田赋,然后政府给予八成的补贴。

    第二年,所有举人、秀才同进士,需要缴纳田赋,并且由政府给予八成补贴。

    第三年,所有举人、秀才、进士,需要缴纳田赋,并且由政府给予七成补贴。

    以此来一点点提高大明税收的同时,又能够开源节流。

    同时在合适的时候,将农村信用社在全国各地推广。

    实际上,只要在交趾这事儿推广开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小皇帝就有借口将这事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这样也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掉一条鞭法对于百姓们的伤害。

    同时也能够将大量的粮食掌握在朝廷手中。

    唯一可惜的是,到时候这农村信用社就将是国家的,而不是他自己的。

    在魏麒麟与信王一同出宫的路上,魏麒麟还在琢磨着有没有可能与小皇帝说说,到时候将这农村信用社搞成公私合营。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尽管信王心中还有些不忿,可是他却明白这事儿要是真的落实好了,对于大明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到时候不光大明的税收可以增加很多,就连百姓们也会渐渐富裕起来。

    等百姓们富裕了,各种工商业也自然跟着发展起来,到时候税收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单从流云城缴纳的税赋便足以说明一切。

    因此,他也明白小皇帝为何如此重视魏麒麟,因为这家伙的脑袋就像是妖怪一样,不光是一个能够治疗病人的神医,便是面对大明王朝的顽疾他也能够精准的找到,并且找到适当的方法来处理。

    因此待魏麒麟与信王一同出宫的时候,两人便手挽着手,如同亲兄弟一样又说有笑。

    “麒麟真乃国士!有了你的这些良策,想来大明今后一定会蒸蒸日上,便是大明的军人也将皆尽为虎狼之师,到时候扫平**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不过是时间问题。”信王满脸感慨道。

    魏麒麟闻言哪里敢应承这话,笑道:“我提的都是小计耳,主要还是皇上能够任人唯贤!并且有改革



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不值
    回到家中的魏麒麟自然不知道那些东林党人因为他卸职而开心,又因他与信王走的近而茶饭不思。

    他要做的,便是小年的时候,回到家中,与家人们一同过年。

    待魏麒麟回到家中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张灯结彩。

    因为知道魏忠贤今年要来家中过年,已经成为一介白身的魏良卿也变的格外的重视。

    忙前忙后的指挥着下人们将魏府妆扮的红红火火。

    至于办年货的事儿,像魏府这种大家宅院,提前六七天就已经在置办,这会儿厨房内囤积的食物也足够他们一府人使用很久。

    再加上北方的洞天寒冷刺骨,说是天然大冰箱也不过饭,很多需要冷冻的食物,只需要放在外面即可。

    可惜无法冷冻的食物,比如白菜什么的,便只好储存在地窖之中。

    没了办年货的选择后,魏府上上下下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扫尘,也就是后世说的扫房子。

    因为尘与陈同音,故而有除尘布新的含义,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因此这会儿也将整个魏府的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来为来年讨一个好兆头,二来也有迎接魏忠贤的意思。

    这事儿连初为人妇的安娜也参与之中。

    经历了昨晚的事儿后,安娜给人的精神面貌也大为不同,忽然间就多了一些妇人该有的韵味,不再是一般小姑娘的模样。

    除了这事情,周师傅也在后厨内忙起了祭灶的事儿。

    对于普通人家而已,祭灶只是出于对灶王爷的尊重,可是对周师傅可不一样,对他来说灶王爷可是关乎着他的生计,正是因为在魏府讨到这大厨的生计,才让他的生活,比很多百姓过的要好很多。

    因此待祭拜灶君的时候,他就显得格外重视。

    刚刚回到家中的时候,魏韩氏就将魏麒麟叫到了跟前,将一件崭新的棉衫递给魏麒麟,道:“快去将这新衣换上,这是娘亲自给你做的。”

    “娘,我都这么大了!过年就不用添置新衣了吧”魏麒麟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不用了你才多大而且又没有子嗣,只要你一日没有孩子,在娘眼中,就只是一个娃娃,快去,将这衣服换上,不然你叔公等会儿就来了。”魏韩氏说着推搡了魏麒麟两下。

    魏麒麟这才有些不情不愿的捧着这衣服,毕竟这添置新衣也是过年的一项,很多穷人家,一件衣服要穿上一年,而孩子每过一年就长一岁,身体也跟着大很多。

    到过年的时候,便寻个由头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免得小的衣服穿不上。

    待魏麒麟准备回到自己屋中换衣服的时候,看到墙院上贴上的“春来堂上琴书润,发花庭前翰墨香”,忽然有些感慨。

    想到了学生时期,被老师安排挨家挨户抄春联的日子,咧嘴一笑,嘀咕道:“年味还挺浓。”

    待魏麒麟换上魏韩氏给他所制作的衣服,这一针针缝制的衣服,想来也耗费了魏韩氏多日的功夫。

    这会儿就算魏麒麟不是游子,依旧能够感受到魏韩氏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爱犊之情。
1...719720721722723...7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