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袁氏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丝雨如梦.CS

    屯田,简单说来就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但现在按照荀彧建议屯田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就是所谓的屯田制的。

    他建议,在邺城附近进行屯田。屯田大致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等,不隶郡县。军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收成与国家分成,屯田农民和士兵不得随便离开屯田。

    听他说道这里的,袁绍就反应了过来,不得不拍案叫绝的。自己怎么把这个大杀器给忘记了的,多亏了荀彧的提醒的。

    有了这个大杀器,以后就不愁粮草和兵源了呀,从此之后,谁还会是自己的对手呢

    袁绍很是得意兴奋,狠狠的夸奖了荀彧一番的,不愧是吾之子房呀。

    “先生大才呀,听君一言,我真是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呀”

    荀彧谦逊道“将军谬赞了,这不过是彧的本分呀”。

    刘晔也反应过来了,接话喜悦道“姐夫说的不错,文若这个建议实在是太好了。有了屯田,以后我们就会越战越强的,统一河北,指日可待呀”。

    “哈哈,不知道典农校尉文若以为何人可以担当的”

    这话说的,袁绍很是喜欢,大笑不已,对着荀彧询问道。

    听到袁绍这样一问,荀彧就知道他同意了,心中也是很高兴的,就想答话的。

    那知道,还是刘晔,插话接嘴道“我有一人,很能胜任的,特向主公推荐的”

    哦,闻言袁绍来了兴趣,看着刘晔等着他的下文的。

    &nbs




第四十一章捷报
    第二天,袁绍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就被门外一阵喜悦的呼喊声惊醒了。

    “主公,大喜事呀,渤海大胜呀”

    听声音像是袁方的,袁绍翻过身,从刘氏的**上,跃了过去,去穿衣出去。

    临走的时候,还恋恋不舍的,又抚摸了一下她性感的身躯。好像惊醒了她,但是她还是没有醒来的,看来是昨天累坏了的。翻过身,继续睡觉的,露出迷人的一片,看到袁绍火大,兴致又来了,就想在玩一会的。

    但是,知道袁方有大事汇报的,渤海大捷呀。袁绍用了十二分的毅力才扭过头,自己穿好衣服,不去想这些的。

    果然,温柔乡原来就是英雄冢的。自从上次之后,袁绍就彻底喜欢这个床上运动了。不能说每天都要吧,最起码隔三差五的就要抱着自己媳妇睡觉的,不然感觉浑身不舒服的。

    这不,昨天和刘晔、高氏兄弟,加上袁氏弟兄一起吃了份家宴的。因为得到了牛人相助,不觉就多喝了几杯。

    饱暖思的,于是就抱着刘氏休息了,其实可是算是她投怀送抱的,毕竟她也有事找自己夫君商量的。

    这**的,一引就着火的,一夜风流,其中滋味不可为外人道也。

    袁绍,披衣推门而出,见袁方满面晨霜,风尘仆仆的。看来是在外面等候多时了,有点惭愧道。

    “袁方,一路辛苦了,坐下汇报吧”。

    “谢主公体贴的,方不累的。渤海大胜的,这里有军师的书面汇报的”。

    袁方称谢,但还是坚持站着汇报情况的。

    袁绍也不勉强,等他说完,就接过郭嘉的手书,自己的阅读了一下。

    读完之后,才知道和自己想的一样的。渤海不但守住了,还差不多打残了于毒的十万黑山军的,又收降了一部分贼寇的。这会郭嘉按照自己的意思,已经去收罗于毒的战利品和黑山军的数十万家属了,真可谓大胜的。

    “好好好,不错。我就是知道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结果取得了如此大胜的,真是可喜可贺呀”。

    袁绍看完熟悉,就一脸喜悦的表情,由衷的夸张了袁方他们一番的。

    见主公夸奖自己的,袁方不敢独自居功,赶紧谦逊道。

    “主公谬赞了,这次多亏了主公用人得当,郭军师也料事如神的,不然不会有如此大胜的”。

    “哈哈哈哈哈”

    这马屁拍的袁绍很舒服,惹得他大笑不已。

    笑了一会,见袁方有些疲态了。想是一路上忙着赶路,没有好好休息吧。就让他下去了,吩咐他好好休息的。袁方道谢,自去下去休息了。

    袁绍无事可做,也不能去休息了。就径直朝议事厅走去,去告诉大家这个胜利的消息,顺便和自己的心腹讨论一下关于水军的事情。

    出了院门口,典韦自然紧紧跟随的,二人不一会就来到了议事大厅的。

    正好这会,田丰、沮授、荀彧、刘晔、审配、甄俨等重臣都在的,对了还有新投靠的满宠。

    众人见主公过来,都吩咐见礼,袁绍回礼。在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之后,就把郭嘉的信件传给他们看了一下的。

    他们挨个看完之后,也知道渤海大捷,取得了全歼进犯的黑山贼的完全胜利了,纷纷道喜不断的。

    “恭喜主公,渤海大捷。这以后,黑山军就不足为惧了,我们就可以全力对付公孙瓒了”,田丰、沮授齐声道喜。

    “贺喜主公,渤海大胜。我们屯田的人口、兵源这会就更多了呀”,荀彧、刘晔也喜道。

    审配、甄俨也附和道“恭喜主公,解决了黑山贼寇,我军的粮草就更



第四十二章水军都督
    提到甘宁不得不说一下的,这家伙在投奔袁绍之后,每天就是带着自己一帮过来的弟兄出操训练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的。毕竟主公很器重自己,隔三差五的叫上自己喝酒吃肉的。自己闲了就去找找自己的结拜大哥赵云,切磋一下武艺,拉拉感情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甘宁就感觉这样太闲了,不刺激的,浑身不舒服的。没有在长江里过得舒坦,过得快活的。

    既然不舒坦,肯定表现在脸上的,甘宁是个心里藏不住心事的直爽汉子。一次和袁绍喝酒,让他看到了,就询问了一下他怎么了。

    甘宁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也把自己的想法一并说了出来的。袁绍仔细的听了一下,就发现自己在使用甘宁的方法上有点失误的,确切的说,是浪费他的才能的。

    甘宁是水上的霸主,你让他上岸带兵的,这不是浪费人才,是什么呢再说了,他这个年龄,还是个很冲动、闲不住的多动分子的。

    你让他这样闲着,肯定不合适的,再说他也闲不住的。现在他不就不甘寂寞了,还好没惹出事情的,不然后悔就晚了的。

    袁绍这样想着,既然失误了,现在改正还不晚的。仔细一琢磨,心中忽然灵机一动的。既然甘宁闲不住,索性就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还干老本行吧。

    让他去作水贼,不对,应该说是水军的。水军呀,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军种的。袁绍早晚要统一天下的,而统一天下光靠骑兵、步兵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水军的,特别是在南方作战的时候。并且每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一个海军梦的,男人要有星辰大海呀!

    自己本来就打算等统一河北之后再建立水军的,现在看来可以提前了,让甘宁一展所长,驰骋于波涛洋海之上,宣国威于四方吧。

    想到这里,袁绍就被自己想让他建立水军的事情,和甘宁说了一下的。刚说完,甘宁就眼冒金光,一跃而起,对此很感兴趣的。恨不得立马就建立水军,横行于大河大江之上的。

    袁绍对于他的表现很满意,也很理解的。虽然自己也心急的,但是这事急不来的,还有很多要做的。就让甘宁冷静一下的,商量一下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听主公这样一说,甘宁也平静了下来,思索了一下,才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训练的场地和水军兵源的问题。场地,袁绍表示好解决的。至于兵源的话,要是步兵,当然不愁了,在冀州一抓一大把的。但是这是水军的,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

    对于这些甘宁当然很清楚的,他既然提出来,肯定想到解决办法的了。场地不需要考虑的,至于兵源的话。他想到一个主意,那就是自己回长江老巢把一些水贼给招募回来。之后让他们作为教官,在训练冀州的士兵的,这样可以事半功倍的。

    听到甘宁的建议之后,袁绍不得不竖起来大拇指,不得不佩服甘宁的思路很灵活,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同时也承诺等他回来就会解决训练场地和水军的招募,所以才会有议事厅询问审配的一幕的。

    得到了袁绍的同意,甘宁很是高兴,也不喝酒了。就收拾一下行装,叫上自己的手下,马不停蹄的朝南方赶去,算算日子也快回来的。

    说甘宁,甘宁就道的。这不,他带着大队人马,回到了冀州地界,就直奔邺城而来了。

    到了城门口,拿出袁绍发放的通关文书,自然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刺史府。

    让手下们,先去军营报道,等着主公的传唤。自己却带着两位刚结义的弟兄,直奔后院而去的。

    到了后院之后,就见到袁绍正与赵云商议军事的,典韦在一旁护卫的。

    “主公,大哥,俺从江东回来了”。

    隔着老远,甘宁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

    袁绍和赵云闻言看去,甘宁引着两个将领走了过来了,一个英姿不凡,谈吐不俗,另一个孔武有力,强壮威猛。

    袁绍见此,笑了笑道“兴霸,一路辛苦了,我让人准备好酒好菜一会好好庆祝一下的”。

    “多谢主公”,甘宁很满意道,后来看着自己身边的二位兄弟,就接着道。

    “主公,宁回了江东一趟,除了带回来二千经验丰富的水军以外,还给你带回来两位水军大将的,话说主公应该这样感谢我呀”。

    对于感谢的玩笑话,袁绍选择忽略不计的。但是对于甘宁口中的水军大将,来了兴趣。对着二人,问道。

    “



第四十三章得胜归来
    再说张郃、郭嘉他们在打扫好了战场之后,就让颜良、朱灵帮助守城,外加上收降黑山贼。

    而张郃、郭嘉、文丑,却带着大军,一路追杀黑山军,直到朝歌鹿场山,于毒的老巢。

    等他们赶到鹿场山之后,除了遇到零星的抵抗之外,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挡了。毕竟于毒差不多把自己的可战之兵,全部带到渤海城下了。本来还打算,干一票大,结果身死部灭,图惹人笑罢了。

    结果,张郃他们带着大军,不费吹飞之力,就占领了鹿场山。

    等占领之后,张郃和郭嘉就各自行动了。郭嘉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干啥去了,张郃也没有多问,就让文丑跟着护卫的。

    自己领着大军,搬空了于毒地窖所藏的,堆积如山的粮草之后。就把寨内的百姓,聚集到一起,询问愿意跟着冀州大军一起回去的就一起,不愿意的就请自便的。

    身处乱世,人命如草芥。百姓不过是无根的柳絮,随风而动的。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他们当然求之不得的。要不然于毒如此残暴,他们还愿意待在这里不愿意离开的,不就是因为这些嘛。

    听了张郃的话之后,自然很是愿意的。再说他们本来就听说袁绍从洛阳解救百姓的事迹,对冀州很是向往的,很大一部分百姓本来就是冀州百姓的,也算是回归故里的。

    张郃让手下统计了一下,大约有二十万众,愿意跟着回去。其他的可能作山贼习惯了,或者是于毒的心腹,不同意跟随的。张郃也没有为难他们,就让给他们放行,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过了一会,等郭嘉把事情处理好了之后,张郃就率领大军,护着百姓径自朝邺城而回。连渤海都不回去了,以免夜长梦多的。毕竟现在主公刚得冀州,统治还不稳固的,这里黑山贼时长出没的,还是小心为上的。

    郭嘉对此肯定没意见的,相反还很支持的,在心里默默地给张郃点个赞的。就建议让文丑通知颜良他们,安排好了渤海的防务之后,押着降卒,一起到邺城汇合的。

    文丑领命而去,张郃和郭嘉就带着大军,一路走走停停的,朝邺城回去。让人先行通知袁绍,派人接应的。

    就这样,过了五天,也早已和颜良他们汇合了,合兵一处的。到了邺城的地界,远远的就看见邺城高大的城楼了,得胜回来了。

    袁绍得到了张郃的传信之后,就让高干率领三千骑兵,于路接应的。

    自己带着冀州众文武,早早地在城门口候着了,静静地等候他们凯旋。

    没过一会,就听到前面人沸马扬,尘土飞扬,似有无限人马到来的。

    肯定是张郃饶命回来,袁绍提了一下神,抬眼看去,果见张郃、郭嘉、颜良、文丑、朱灵等纵马飞奔而来的。

    见到袁绍带着众文武在城门口迎接自己的,都赶紧下马,参拜于地。

    “臣等参见主公,有劳主公在此迎接,我等诚惶诚恐的”

    袁绍笑道,“众人不必如此谦让的,你们大胜回来,我理当出迎的”。

    说完,就上前一一扶起他们,又夸奖了一番,这让他们很是感动。

    其他留守的文武大臣,趁机也走了上前,各各叙礼,也恭喜了一番。

    袁绍看见差不多了,时间也不早了,就说道。

    “庆功宴早就备好了,大家就赶紧随我赴宴吧”。

    “是,主公”

    “愿听主公之命”

    众人很是高兴,齐声乐意道。

    于是,袁绍翻身上马先行,带着众人朝宴会厅奔去。至于安置百姓和收降黑山军的事情,自然早就安排好了。

     



第四十四章长安来信
    自张郃他们大破黑山军之后,冀州的一切的回归正轨了。

    政务上有田丰、沮授、荀彧、审配等帮袁绍分担自然无事。黑山军的投降的百姓让满宠、刘晔负责管理,安排他们屯田,效果很不错。按他们估计等到了明年就可以完全解决粮草问题,这把甄俨高兴坏了的。他作为后勤部长,一向最愁粮草的。

    军务上,袁绍表示当然要抓在自己手里的,乱世最重要的就是武力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这道理袁绍很明白的。

    水军方面,袁绍把收降的黑山军三万全部交给了甘宁他们,让刘晔挂职水军军师的。甘宁按照自己的意思,天天带着水军,在漳河里狠狠操练这群旱鸭子的,也算小有收获的。刘晔也不时的去监督和帮忙,实时汇报水军的动向,这让袁绍很满意的。
1...1819202122...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