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丝雨如梦.CS
听到献帝让自己起身,袁绍也不客气就站了起来,地下的文武,不要吩咐自然跟着起身了。这一幕看的献帝有点皱眉的,心中委实有点不舒服的。
袁绍却把这些看在眼泪的,心中有点得意,不管皇帝的表情,套近乎,略带威胁道。
“圣上谬赞了,臣不敢居功的。陛下有大恩于我袁家,我刻思图报的,今天放的如愿的。请陛下保重龙体的,臣有精兵三十万。以此讨贼,必得捷报的”。
袁绍说完就仔细的盯着献帝的表情,果见他听到自己的威胁,知道自己有三十万大军之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变得有点凝重了,也有点害怕了。
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有点讪讪道“卿家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以后汉室就要靠你辅助了”。
看着献帝的表情,袁绍很是满意,接话道“谢陛下信任,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袁绍说完,气氛有点冷场的。献帝被吓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袁绍对着小屁孩也没什么可说的。再说以后就算是自己的傀儡,也就是自己手中的筹码,说太多也没用的。
好在,不一会,朝廷重臣都陆续到来的。缓解了尴尬的气氛,献帝才长舒了一口气,心中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袁绍的气场太足了,把自己吓得几乎不能呼吸了。
朝廷重臣,见献帝和袁绍都到了,于是就和袁绍打了一个招呼,再去见过陛下的。当然也有不理睬袁绍的,径自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眼中只有献帝的保皇派的。
袁绍抬眼看去,有很多老熟人的,比如太傅杨彪、车骑将军董承、中郎将皇甫嵩、朱儁等等。还有其他的无名朝廷大臣就不一一说明了。
献帝见自己的坚定支持者都到了,才感觉有点底气了,也不怎么怕袁绍了,就用眼神示意身边的太监,站出去问话的。
“陛下有旨,有是早奏,无事退朝”,这太监声音一向尖锐道。
话音刚落,太傅杨彪站出来,发言道“陛下明鉴,司徒王允等忠臣为国捐躯。臣请圣上下旨给他们正名,予以厚葬的”。
听到自己人,也是三朝元老、朝廷重臣太傅杨彪的建议,献帝当下毫不迟疑,就同意道“老太傅言之有理的,就依爱卿所奏。追授王允等忠臣称号,按侯爵礼仪安葬吧”。
“多谢陛下,我皇圣明的”,杨彪拍马屁,吹捧道。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除了袁绍他们,其他的朝廷大臣齐声附和不已。
又商议了一下其他无关袁绍,不重要的事情之后。献帝感觉有点累了,就要吩咐退朝了。
见朝廷谈论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并没有讨论关于自己主
第六十四章迁都之议
等献帝和朝廷大员走出去之后,文丑再也忍不住,对着袁绍恭喜一番,笑的很灿烂道。
“这些鸟人终于走了,看着就心烦。恭喜主公高居丞相之职,我等也会跟着升迁的,实在可喜可贺呀”。
话音刚落,典韦也跟着附和,很赞成自己兄弟文丑的说话,也憨厚道。
“我兄弟说的很对,主公现在是丞相,下回就可以更近一步的,就是做大王也可以的。朝廷这些鸟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的,很烦人呀”。
“哈哈哈”
“哈哈哈”
这俩活宝的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过细想一下,他们的话虽然有点粗鲁,但也蛮有一番道理的。只是在这里说,有点不合适的。
沮授平时和他们关系很好的,出于对他们的保护,也出于关心。就插嘴,提醒道“二位将军慎言,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可妄言的”。
“军师言之有理,此处非议论之地的,我们还是离开再说”,张辽也接话,建议道。
袁绍点点头,表示理解,就说道“诸公所言甚是,我们还是回到丞相府在做商议的”。
“是,主公”
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一起应诺道。于是众人就跟着袁绍,一起回到了丞相府,再议军国大事的。
等到了丞相府,袁绍招呼众人坐下,大家各就各位,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主公的训话。
袁绍也不客气说道“绍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大家了,在这里先谢过众位,等以后必有封赏的”,说着就弯下腰答谢一下。
“谢主公,我等受之有愧的。这全是主公领导有方,全军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众文武,见袁绍如此,哪敢承受如此大礼,都侧着身子,不敢受主公全礼的,口中连称不敢的。
袁绍见众人很是谦逊,把功劳归功于自己和冀州将士的,很是喜悦,就要吩咐下人摆酒庆贺的。
“哈哈,众位谬赞了,今天高兴,应该不醉不归的”,说着就要开宴庆祝的。
众人闻言也是雀跃不已的,都很兴奋的,纷纷表示要多喝几杯,好好放纵一下的。
“主公少待,现在还不是庆贺的时候,我们尚有很多事情要立即处理的”。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在大家的耳旁响起。
袁绍寻声看去,原来是沮授,站出来发言禀告。
哦,见自己的头号军师发言了,袁绍也来了兴趣,询问道。
“哦,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即刻处理的,不知道先生有何赐教的,尽请明言”。
沮授也也不客气道“主公明鉴,今日朝堂之上,情况有点复杂的。保皇派对主公很不满,所以迟迟没有提出对主公的封赏。皇帝也装聋作哑的,当作毫不知情的。”
沮授才说话,就把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那里了,袁绍也打起精神,仔细的倾听沮授的分析。
沮授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后来在我们的胁迫之下,才勉强同意的。但是我感觉他们肯定心中不服的,会给我们添乱子的,主公当早做准备的”。
听了沮授的分析,袁绍深以为然的,自己确实对此有点疏忽了。有点得意忘形了,差点坏事,现在还不是完全放心的时候。
想明白之后,袁绍对着沮授请教道“不知道军师以为,他们会如何行动的”。
听到袁绍的询问,沮授自信道“
第六十五章准备
当然对于郭嘉的惊悚之言,袁绍很是理解的。他竟然敢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沮授也是不住的点点头,看来和自己的想的一样,很支持郭嘉的。
袁绍当然也明白郭嘉的意思了,于是就出言,打断了众将的议论,支持郭嘉道。
“好了,大家静一静。我们听听奉孝的解释,在议论不迟呀”。
听到主公发话了,众人就停止了议论,都等着郭嘉的解释,看看听说什么的。
郭嘉知道要说正事,清了清嗓子,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之后,就细细的解释了一下道。
“呵呵,大家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迁都,和董卓迁都是不一样的,也和大家的理解不同的”。
说到这里,郭嘉故意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酒,在众人的再三催促声中,才继续说道。
“我所说的迁都,其实就是把皇帝和王公大臣,加上他们的家眷和亲戚朋友一起迁走的。对了,还包括军队和愿意跟随我们的百姓。至于其他我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呀!”
原来如此,郭嘉一说完,众人才恍然大悟的。都踊跃称善,很是佩服郭嘉的谋略和才能的。
见郭嘉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沮授也很是心服口服的,天下高见往往不谋而合呀。
于是沮授插嘴,接着说道“奉孝之言臣以为可行的,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驾幸邺城为上策。然朝廷播越,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复徒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主公决计之。”
等两位军师说完之后,众将都很佩服的点点头,果然计策很高明的,我们都没想到的。不愧是主公手下的智囊,不是我们可以相比的。
赵云也对两位先生的计策佩服不已的,但是还是有点疑问,有点担心道。
“两位军师计谋确实不错的,但是就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同意迁都邺城的,我委实有点担心呀”。
话音刚落,沮授就自信的对答道“子龙将军放心,此事易也。主公可以给保皇派写份书信,先安其心。然后明告大臣,以京师无粮,欲车驾幸邺城,近渤海,转运粮食,庶无欠缺悬隔之忧。大臣闻之,当欣从也。”
听完大家的讨论,也差不多有结果了。袁绍本来就有迁都的打算,现在让大家讨论,不过是让意见同意的。
见众人统一意见了,于是就决断道“二位先生此计甚妙,和我想法一样的。我决心已定,明早朝会,就商议迁都的事情,大家现在先做好准备吧”。
“主公英明,我等愿听吩咐,请主公下令吧”
听到主公已有决断了,众人大喜,纷纷起身,恭听主公号令的。
袁绍见此,也不客气,当先命令道“皇宫是此次成败关键所在,必须要有重兵防卫的。这方面就交给文丑、朱灵二位将军了,烦劳你们领一万军马驻守皇城,确保万无一失的”。
“是,请主公放心,我等必不负所托的。”,听主公点将,文丑、朱灵起身,应道。
袁绍见此点点头,很满意。对着张辽,继续命令道“长安的防务,关心的我们能不能安全的回到冀州的。这方面,我就仰仗文远将军了,我们的身家性命全靠将军了”。
听主公如此郑重其事的,将如此重任,交付给自己了。张辽很是感动,当即下跪,保证道。
“请主公放心,城在人在,城失人亡的。但凡辽一息尚在
第六十六章马腾举义
危险来源于何处呢不是别处,还是凉州的,严格的说应该西凉的。
凉州本就环境恶劣的,还有外族不时侵略的,所以多动乱,人心不安的。这也造成此地民风强悍的,几乎全民皆兵。
凉州也离长安很近的,一旦朝廷有点风吹草动的,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知道的。也很容易聚集十几万大军,也容易被人挑唆的。
等知道西凉将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进军长安之后。西凉的另一大实力韩遂就坐不住了,有点蠢蠢欲动,也想分一杯羹的。
但是他是知道自己实力的,虽说现在董卓的西凉势力瓦解了,但李傕、郭汜他们尚在的,残余的实力,还不是自己可以对付的。
但又垂涎长安的荣华富贵,怎么办呀。韩遂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不愧有黄河九曲的称呼的。
办法就是联合西凉的另一股本土势力马腾,一起对付李傕、郭汜他们的。
马腾前面也提到过了,这家伙一想自诩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至于真假,在这里就不说了,这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也一向对董卓独霸西凉很不满的,于是就和韩遂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李傕、郭汜他们的。为此还结为兄弟了,当然这也是韩遂的提议,这家伙一肚子坏水的。深怕马腾结合不和自己一心也不尽力的,就打算用兄弟大义,捆绑住马腾的。
效果很不错的,马腾算是被捆绑到韩遂的战车上了,几乎是唯韩遂马首是瞻。除了他的儿子,对此很不满的,一直看韩遂不顺眼的。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的。
韩遂在得到了马腾的全力支持之后,开始有点膨胀了,也不甘心龟缩于自己老巢金城了,也想去长安分杯羹。所以就让手下密切注意长安的动向,一旦有异动,自己就挥师东进,直入长安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韩遂紧等慢等,机会终于来了,长安的消息终于到了。不过不是自己手下的消息,而是保皇派中郎将皇甫嵩、朱儁的亲笔书信,外加上皇帝的口头许诺的。
书信的大致内容就是,现在李傕、郭汜等进犯长安,情况危急。请韩遂看在以前一起共同剿灭边章,同是袍泽的份上,联合忠义之士,一起进京勤王的。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赏的。可以委任凉州牧的职位。
韩遂一看大喜,对于凉州牧的职位,他垂涎已久了,现在有这样的好机会,正可以错失的。再说自己本来就有进军长安的意思,现在正好的。
刚想去找自己的结义兄弟马腾一起商议的,就听到账外一阵叫嚷声响起。
“侯选、程银你们两个混蛋给我滚开,我父亲要见韩遂,快快退下,否者休怪我枪下无情的”。
“不可能,小将军虽然厉害。但是我们职责所在,恕难从命的”。
韩遂一听就知道是马腾的宝贝儿子马超,和自己的手下心腹侯选、程银起了冲突了。因为自己方才交代他们俩,无我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大帐的。
韩遂是知道马超厉害的,也知道他一向看自己不顺眼的,深怕被伤了自己心腹爱将的。
于是,就赶紧掀开营门,走了出去。见自己兄弟马腾在训斥马超这个熊孩子的。
“超儿,不得对两位将军无礼的,还不快给他们道歉的,不然我饶不了你”。
马超见父亲执意要自己道歉的,很是生气,就不理自己父亲了。气呼呼的跑走了,独自生闷气了。
马腾见自己儿子如此无礼,现在还走掉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当时就想好好教训他一顿,但是看外人在,还是忍住了。等回家在收拾你的,马腾在心中暗道。
马腾抱了一下拳,对着侯选、程银有点歉意道“二位将军少罪的,我那不孝子平时就嚣张跋扈的。这次得罪了,你们不要见怪呀”。
二将闻言,虽然心中很气愤的,但是碍于马腾的面子,毕竟他和自己主公是结义弟兄,只
第六十七章迁都
十日后,众将皆来复命,道任务完成了,迁都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特别是又收降了西凉军三万之众,袁绍感觉底气很足了,就让人知会,朝廷大臣,举行朝会,商议大事的。
现在的袁绍手握雄兵十余万,文有谋臣,武有良将的,可谓羽翼丰满的。
外加上身居三公丞相之位的,威严日重的。听到丞相的召唤,都不敢不从的。就连三朝元老的杨彪也不能不给袁绍面子的,只得聚集在大殿,等着袁绍的到来,看看有什么大事商议的。
一会,献帝到了,众人三拜九叩之后,继续等着袁绍和他手下的。
也不知道过了好久,等的献帝在龙椅上都快睡着了,袁绍才带着手下文武,姗姗来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