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丝雨如梦.CS
高干得到了袁绍的授意之后,就招呼士兵们,把拒路马朝鲜卑大军冲锋的方向,这样一扔。虽然拒路马不应该如此安放,应该是先行放置的,但是现在也顾不了这么许多了呀,为了杀敌这些细节就不必要在意的呀!
只听砰砰的拒路马落地的声音,紧接着鲜卑冲锋的骑兵的惨叫声也跟着响起来了呀。不说看就知道效果很明显的呀,才扔下去就把和连的所谓鲜卑铁骑打的溃不成军呀!
让他们的进攻一下子就停滞了,而且更加让鲜卑大军不舒服的是,这些落下的拒路马已经堵住了他们进攻范阳的道路了呀。这些拒路马等于是巨木,很是沉重,不太好挪动,要是挪动肯定要花费时间的,而这个时间完全就处于守城将士的『射』程之内的呀!
看到了这里,檀石槐就知道今天已经不能攻下范阳了,而且以后也有点难办了呀。虽然他又是很不甘心,但是他又不傻,不能在这里白白的损失兵力的呀。所以虽然不甘心,但还是让大军撤了回来,再从其他城门进攻看看呀!
结果让檀石槐很是失望的是,鲜卑大军刚刚从北门撤回了之后,还没等他们去其他门发起进攻。就听到手下的士兵回报,所有城门都已经落下了这样的巨木了呀!
一听这消息,檀石槐自然气的火冒三丈,恨得牙痒痒的呀。但是没办法呀,不得不带着大军撤退了,等以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清除这些拒路马,在杀入范阳城呀!
檀石槐这样一撤走不打紧,就给袁绍留下了足够修整的时间了呀。袁绍见拒路马效果不错,自然让城中工匠继续用巨木打造的这样的木栏,都安放在城门的两边排开阵势。抵御鲜卑骑兵的进攻,也可以让大军趁机轮流休整呀!
因此,等檀石槐不甘心这次失败之后,又卷土重来继续发起对范阳进攻的时候,遇到的抵抗比上次更加有力的呀。再也没有一个鲜卑士兵可以靠近范阳城楼周围的一丈之地了呀,鲜卑大军的进攻注定无功而返了呀!
而袁绍的守城大军,本来就实力就不如鲜卑大军,要不然也不会放下拒路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这样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等于放弃了进攻,专职做起了防守了呀。
结果也不用说,虽然成效不错,但是这样等于放弃了速战速决,虽然这样出于无奈的呀。就这样随着鲜卑大军攻不上来,袁绍大军不出城迎敌,整个幽州就处于对峙状态了,出现谁也都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了呀!
三国之袁氏天下 第348章 邺城急报
正当朝廷大军在范阳和鲜卑大军对峙的时候,袁方之前奉主公袁绍的命令回去打探邺城的消息,让他一有重大的消息,就要及时亲自来报告的呀。现在得到了邺城的最新情况之后,就赶紧过来汇报了呀!
要说为什么袁绍对于邺城很是重视的呀,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单单是因为它是自己的大本营,是自己地盘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且还是袁绍的家眷和朝廷大臣的家属所在地。地位可想而知了呀,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的,所以由不得袁绍不重视的呀!
在重视的前提下,袁绍也对于邺城的情况很是担心呀。要知道虽然他在邺城留下了重臣良将,外加四十万大军。但是虽然如此也还是不放心的呀,要知道这次荀彧他们的对手是『奸』雄曹『操』呀!
至于曹『操』的英明神武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喜欢三国的历史的都会知道的呀。对比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基本和冀州留守的差不到,在智谋方面,有点超过了邺城谋士团许多了呀!
而且曹『操』的三十万大军都是青州降兵,俱是好狠好斗的角『色』呀。而邺城的四十万大军,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很多都不可以大堪所用呀!
并且还要留守大本营邺城,肯定不可能全部出动的呀。而邺城里还有一部分保皇势力,在这个节骨眼上,肯定不会消停的。因此,荀彧他们在对付曹『操』大军的同时,还要面对献帝他们的阻挠和添『乱』呀。这样一想,袁绍自然对于邺城的情况不放心呀!
这天,袁绍正好和谋士们商议破敌的良策的,武将们不用说都被派下去守卫范阳,以防鲜卑大军,特别是檀石槐狗急跳墙呀!
正商议之间,就见袁方从外面赶来,有点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路上,没有任何的阻拦,来到了袁绍的跟前,跪下禀告道。
“臣袁方拜见主公,这是邺城的急报,请主公阅览呀!”,说着就把贴身放着的信件拿出来,呈给袁绍请他阅示呀!
“哦,将军快快起来,赶紧把急报拿出来,孤要好好看看呀!”,一听到是邺城的急报,袁绍就有点担心,赶紧让袁方起身说话,把信件递上来呀!
听到主公的吩咐之后,袁方不敢怠慢,当即把他带来的信件,递给了袁绍,让他好好阅览一下呀!
袁绍有点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原来是荀彧和郭嘉两位先生手书。这让袁绍很是紧张,仔细的阅读一下呀!
荀彧的书略曰:“承尊命,今主公与鲜卑辽东决战,曹『操』得臣之三兄荀衍休若投靠。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曹军虽众,而不得人心;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四洲危机,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臣与奉孝、季珪、孔璋商议使画地而守,扼曹『操』喉而使不能进,公破鲜卑后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无有失。惟主公裁察焉!”
另一郭嘉的手书略曰:“今除荀衍投曹外,朝廷也有异动。文若、友若之弟荀悦仲豫投入伏完门下为谋主。臣已暗中派人盯紧又与文若、季珪、孔璋讨论:『操』有十败,公有十胜,『操』虽兵强,粮草不继也。公繁礼多仪,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操』『性』格多而疑之,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操』虽多谋多决,失在民心,公策得民心,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操』因刺董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袁氏四世三公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公文武一心,毫无内『乱』,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操』是非不分,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操』好为虚势,联盟压进,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操』无难矣。”
看完之后,袁绍就有点放心了。很显然荀彧和郭嘉都知道主公比较担心邺城的安危,特别是曹『操』和献帝的动向。所以二人的手书,都把邺城的大致情况汇报了一下,重点说明了一下曹『操』和献帝的具体情况了呀!
并且还把对付曹『操』的计策给汇报过来了,荀彧建议画地而守,在官渡扼守险地,而使曹『操』不能前进。等袁绍这边大破鲜卑之后,在挥军掩杀,出奇计可获全胜呀!
至于郭嘉来了一个十胜论,看起来和历史上的十胜十败有点类似,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主公放心,也要充满自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大破诸侯联军,度过这样的危急呀!
袁方在一旁虽然不知道手书的具体内容,但还是会常言观『色』的,见主公很是高兴。就趁着这样的时机,把自己知道的邺城情况,一一向主公汇报了起来!
虽然已经大致知道邺城的情况了,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不清楚,也需要袁方继续补充。特别是自己家眷的情况还一点不知道,这让袁绍又有点不放心了呀!
于是,就没有打断袁方的汇报,听他一五一十的把邺城的情况和盘托出。袁绍也完全明白了现在邺城的情况了呀,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内忧外患呀!
对,是内忧外患,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为过。在内不单单有保皇派在兴风作浪,而且被袁绍镇压的益州豪门都有点蠢蠢欲动的迹象呀。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的策略,反正有所行动了呀。对外曹『操』大军压境,对冀州步步紧迫,看样子就想趁着邺城空虚的时机,攻占这里,然后来一个勤王保驾呀,其目的不言而喻了呀!
倒是刘氏他们还算平安,虽然刘氏有点身体不好,但是有华佗和甄宓的细细照顾,料想应该无大碍的呀。至于自己的宝贝儿子,也健健康康得,这让袁绍顿时就高兴了起来,一扫之前内忧外患的担忧呀!
然而,袁绍所不知道事情已经在密谋,想不到的剧情就要上演了,这些不安分的分子最后联合在一起了,不但给袁绍带来很多麻烦。还让他经历了许多晴天霹雳,自己也差一点因此丧命,可以说几经轮回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以后必现呀!
三国之袁氏天下 第349章 官渡风云
邺城的急报很明显打断了,袁绍和谋士商议对付鲜卑的计策的议程了,听到袁绍和袁方的交谈,也看到主公还是高兴的样子。他们就心中有数了,看样子已经是好消息吧,不然主公不会如此的呀!
田丰作为这里的文臣之首,也有点好奇邺城的情况,对于大本营发生的事情也很是关心,看到这个主公这个样子,很是关心的,率先开口一番道。
“不知道邺城现在情况如何,请主公方便告知我等知晓呀!”
听完袁方的汇报之后,对于邺城的情况,袁绍已经了解的七七八八的呀。这会一抬头就听到田丰的询问,又瞥见其他谋士也是一副好奇关心的样子!
袁绍就笑了一下,迎着众人关切的表情,对道“呵呵,邺城一起安好,众人可以放心了呀!”
“这里是荀彧和郭嘉二位先生的手书,里面提到了关于邺城的情况,以及对付曹『操』的策略。你们拿下去好好看看,都议议吧!”
说着袁绍就把郭嘉他们俩的手书,交给了袁方,让谋士们好好看一看。在了解邺城情况的同时,也对于对付曹『操』的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吧!
听到主公的吩咐,田丰他们不敢怠慢,就从袁方的手中接过郭嘉他们的手书,仔细的阅读了一下。看看邺城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有什么对付曹『操』的良策呀!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不应该说是很佩服的呀。特别是田豫,虽然知道主公的手下人才济济,没想到都是这样的才智过人呀!
我田豫和他们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呀。原本就比较佩服田丰的智谋和能力,以为这天下能超出田丰的没有几个,和他并驾齐驱的更加没有几个的呀。现在看来自己是坐井观天了,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
本来田豫认为自己谋略可以,虽然比不上田丰先生,但是在主公的麾下,最起码可以占据前列的。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不在后面就谢天谢地了呀。主公果然是天命之人,麾下智谋之士如此厉害,何愁大事不成呀!
正当田豫感慨佩服的时候,荀谌看到了自己胞弟和奉孝的手书之后,知道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分别投靠了曹『操』和献帝,却没有一个过来投奔主公的。虽然知道这是家族的意思,但还是有点惭愧的呀!
于是,就在众人还沉浸于佩服和赞叹的时候,荀谌站了出来,对着袁绍赔罪道“请主公恕罪,臣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致使荀家的两位人才,流落在敌方,为敌人所利用的呀。以后肯定会给主公的大业造成一定的麻烦的,请主公降罪呀!”
“哈哈,友若先生不必如此呀,这都是家族的安排,和你无关呀,不要放在心上的呀!”,对于世家的嘴脸,袁绍见到太多了,很知道他们的打算,所以出言安慰荀谌一下道。
然后由于对荀家的这两个人物不甚了解,所以毫不在意道“至于你们荀家的这两个大才,人各有志,就不要强求了呀。孤有友若和文若,再加上诸位先生足以了呀!”
“多谢主公体谅,臣惭愧,敢不竭尽忠诚,以报主公大恩呀!”,听到袁绍的安慰的话,荀谌有点开心的感谢道。
还想出言提醒主公注意一下自己的两位兄弟,千万不要大意的,不能小看他们二人的,要知道他们的谋略虽然略逊我们一筹,但是仍然不可小觑呀!
刚想说话,却被崔林出言给打断了,只听他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对着众人笑道“哈哈,荀谌先生多虑了。主公有我等尽心辅佐,何愁天下不定呀。正如奉孝先生十胜论而言,主公有这样的优势,天下必定呀!”
崔林这话说的田丰和田豫都点点头,很是同意。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看样子很是赞同的呀。也的确如此,主公有了我们,自然可以无往而不利了呀!
“哈哈,先生过誉了呀。孤能成就一番事业,全靠汝等尽心辅佐呀!”,崔林的话很明显也让袁绍很是开心,当即笑道!
“哈哈,臣等愿随主公,尽心尽力,以成大事呀!”
“哈哈,臣等愿随主公,尽心尽力,以成大事呀!”
“哈哈,臣等愿随主公,尽心尽力,以成大事呀!”
听到崔林自信的话语,又见田丰他们深以为然,主公也是很开心的样子,荀谌也就把自己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就没有说出来的。相信以荀彧的智慧和能力,肯定会对他们二位多加注意的。料想他们也出不了什么幺蛾子的呀,自己也不要担心的呀。因此,荀谌也就没有及时提醒,只是跟着众人一起附和的笑道!
然后荀谌不知道是,这个时候荀彧已经不在邺城了,包括对于荀家的这两个大才有点熟悉的郭嘉,都上了前线,和曹『操』交战去了,现在的邺城可以异常的空虚呀!
事情要从曹『操』出兵冀州,想趁着袁绍北方危急,冀州必定空虚的时候,给本初兄来一个直捣黄龙,让他无暇顾及。自己就趁机攻占邺城,接驾回兖州的呀!
曹『操』就是曹『操』,做什么事情都不拖泥带水,在商议好了对策之后,就带着大军朝官渡进发了。前面按照谋士的献计,已经让夏侯惇、夏侯渊、于禁、李典四将带着十万大军,先行出发抢占延津和白马重要的据点了呀。而自己随后带着二十万大军,以戏志才、程昱为谋士,带着曹洪等将领,径直朝冀州进发了呀!
虽然早有准备,荀彧在知道曹『操』出兵的时候,就已经让徐荣、徐晃带着十万大军,先行屯扎在黎阳,坐等曹『操』的到来。一旦有什么情况,及时上报邺城。要是冀州的据点有失,一定要赶紧支援,务必不要曹军度过黄河,在冀州站稳脚跟呀!
结果却让荀彧他们想不到是,曹军来的太快呀。在徐晃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白马、延津两个重要的据点,也就是黄河渡口,相继失陷了。等徐晃二将反应过来的时候,曹『操』已经带着三十万大军在官渡扎下了大营了呀!
这就让徐晃他们很是被动了呀,他们也知道事情的有点严重了,就一方面收拾兵马,准备支援官渡,另一方面向邺城报急,请求支援,早发援军,同时也请荀彧和郭嘉先生定夺吧!
随着徐晃和徐荣的加急文书传到了邺城,邺城的大军和文臣武将也出动了,和曹『操』大军在官渡大战了一场,以此来决定北方的归属了呀!
三国之袁氏天下 第350章 深夜出兵
等邺城收到徐晃他们的加急文书之后,已经是三天后的深夜了,知道曹『操』大军已经拿下了白马和延津之后,现在进『逼』官渡,已经入侵冀州了!
当得知这样不好的消息之后,荀彧就顾不到夜深了,让典韦去招呼冀州留守的文臣武将,赶紧到自己的府邸商议对策。为了fēng suo xiāo息,荀彧特意交代典韦千万不要声张,悄悄地去邀请郭嘉他们。就说自己找他们商议邺城的防务,千万不要惊动其他人,也更不要恼的满城风雨呀!
典韦虽然有点二,但并不傻,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需要荀彧的提醒就明白了这一切了。对着荀彧点点头,表示收到,明白了呀!
等典韦把郭嘉他们找来之后,又过了一个时辰了呀。众人到来了之后,还没等荀彧开口,崔琰就有点着急的询问道“不知道军师深夜找我们所为何事,是不是前线有什么变化的呀?”
深夜着急众人商议事情,肯定出大事了,不然肯定不会如此的呀。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没有一个笨的。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出事了呀。所以崔琰这样追问,有点担心前线的战事呀!
听到崔琰如此询问,也见众人投过来的目光,荀彧也就不在隐瞒,点点头,然后把徐晃送来的加急文书扬了扬,对着众人道“季珪说的不错,前线的确出事了。这是公明将军传来的加急文书,他们汇报说曹『操』带着三十万大军,已经攻下了白马和延津渡口,现在已经在官渡扎下大营了,等着和我们决战的呀!”
什么,曹『操』已经到达官渡了,这来的好快呀。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已经攻下了两座城池了,而且还占据了官渡之地。完全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了,把我们朝廷大军陷于不利之地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想到了这里,陈琳很是担心的询问道“现在曹『操』大军压境,主公还出征未归。敌军有三十万人马,而我们却只有四十万大军,还要驻守邺城,兵力上完全没有优势的呀。似这样如何应对呀,这委实让我很是担心的呀!”
“哈哈,孔璋休要担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信我们的代理丞相荀文若,肯定已经有了对策,要不然也不会深夜召集我们开会的呀!”,听到陈琳的担心,郭嘉有点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出言安慰陈琳,也包括对此忧虑的邺城群臣呀!
对于曹『操』大军进『逼』官渡,郭嘉早就想到了,也通过影卫知道这一切了。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军实力不够,不然肯定不会让曹军度过黄河的呀!
要是实力足够,兵马够用的话,肯定会好好把手白马和延津渡口,让曹『操』望河兴叹呀。但是现在实力不强,只有区区四十万大军,还为多加训练的。这样肯定不会是曹『操』的对手,除了给他送人头,没有任何意义的呀!
因此,郭嘉和荀彧商议了一个对策,那就是放弃白马和延津等战略要地,诱敌深入。让曹『操』深入冀州的腹地,也就是到达官渡一带,然后邺城起大军和他们在哪里交战一场。不求打退敌军的进攻,只是希望迟缓曹军的进攻。等主公大破鲜卑之后,在挥师掩杀,可获全胜呀!
这条计策,二人已经通过手书,让袁方汇报给主公知道了呀,而邺城留守的文武却不知道呀。现在听到陈琳的担忧,见众人也有忧『色』。郭嘉就出言笑了笑,给大家鼓劲一下!
听郭嘉这样一说,众人也就放心起来了,既然郭嘉这样一说,荀彧也没有反驳,看来已经有了对策。我们听从荀彧先生的指挥,听他安排就是了!
“我等愿听文若先生安排,请先生下令吧!”,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复之后,崔琰和陈琳对视一眼,都很满意,有点兴奋的应道。
“我们都愿意听从荀彧军师的调遣,请先生赶紧下令,以免夜长梦多呀!”
“末将听从军师的安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呀!”
见崔琰和陈琳表态了,其他留守的邺城文武,也跟着说道。都纷纷请命,一起听从荀彧的安排,唯军师马首是瞻呀!
荀彧见众人统一了意见,对着郭嘉不着痕迹的竖了一个大拇指,之后知道事情的已经有点严重了,就按照和郭嘉商议好的对策,开始行使他邺城总指挥的权利和义务了呀!
于是,就见荀彧清了清嗓子,对着留守的文臣武将,下令道“军情紧急,主公许我便宜从事,如此我就不客气了,请大家听我命令,助我破敌。共同守卫冀州,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务呀!”
“是军师,我等遵命,唯军师之命是从!”,听到荀彧这样一说,除了郭嘉都神情凌然的应诺道。
众人的表现,让荀彧满意的点点头,又道“不过我丑话先说在前面的,要是有不听从号令的,致使主公大业蒙受损失的。就休怪我不念同僚之情了,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呀!”
“请军师放心,我等明白,敢不从命呀!”,听到荀彧的提醒,众人自然很是明白,冀州和邺城的重要『性』,很是理解的保证道。
“令高览留守邺城,负责大本营的安全和防务。我与你五万大军,请将军务必小心谨慎,确保邺城的绝对安全呀!”
“请军师放心,高览明白,一定好好守卫邺城的呀!”,见荀彧对自己很是信任,将留守邺城的重任交给了自己,高览当仁不让的站出来表示道。
对于高览,荀彧很是满意,也很是放心,邺城的防务交给他,很放心的呀。等高览接令之后,荀彧又继续道“令甄俨、糜竺、陈琳三人,专职负责所有出征大军的粮草,以及陛下和主公亲眷的安全。请三位多多费心,千万不要等闲视之。要知道前线大军的生死,可是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呀!”
听到荀彧这样的吩咐,甄俨三人不敢怠慢,当即表态道“请军师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务,全力支持前线,保证大军的粮草无缺呀!”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荀彧最后对着有点迫不及待典韦等继续下令道“令典韦、高顺两位将军,带领二十五万大军,和我奉孝、季珪一起去会一会曹孟德吧!”
“是军师,我等遵命!”,听到最后荀彧的吩咐之后,众人应诺一下,而尤以典韦的声音最高也极为响亮。
吩咐一定,见军情紧急,荀彧也就不在耽误了,今天召集众人的目的也完成了。就吩咐下去,大军紧紧集合,连夜出发,直奔官渡前线和曹『操』一决雌雄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