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到宋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山先生
洪太公赶紧是陪着笑脸一路小跑过来,扶着赵福生的手臂:“赵哥哥,你看这事.......”
赵福生拍了拍洪太公的肩膀,满口答应道:“净桢,你放心,这件事包在哥哥身上了,过了清明节,我就让舜儿去给你家的孩子们治病。”
终于听到肯定话的洪太公,这回总算是把一颗高高吊着的心,落回了肚子里,大手一挥,哈哈大笑起来:“海斋,赶紧回家,今天要好好的喝几杯。”
其他二三十个村子的家主们,走的快的故意停下来等着赵家沟的祭祖队伍,主动打招呼,熟络熟络感情。
走的慢的,从后面一路小跑追过来,也是主动打招呼,熟络熟络感情。
过去最被人看不起的赵家沟祭祖队伍,已经成了整个武术之乡的核心,就连查家庄和大孙村也是主动过来联络感情。
赵福生和那群虎背熊腰的汉子彻底扬眉吐气了,看向赵舜的目光,都有点含情脉脉了。
到了
第三十八章 两支背嵬军
赵舜在老家睡的很香,京师临安内有一个人却是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就是开酒楼的李掌柜。
李掌柜拿着一瓶没有掺水的二锅头,神情恍惚,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别看李掌柜在榆钱坊属于有钱有势的大人物,但是在堂兄弟中间,屁都不算一个。
李掌柜这一支本来就是偏房,在江夏堂李家地位非常低。
再加上别的房就算是偏房,中举的读书人一个接着一个,就李掌柜这一支连一个中举的读书人都没有。
还敢提地位这两个字过年回老家,李掌柜都没脸出来见人,也不能怪他,因为李掌柜这一支偏房的香火,实在是不旺盛。
男丁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儿子李云长。
一提起李云长这个儿子,李掌柜就来火,本来希望他能够过了乡试,好好的给他这个当爹的长长脸。
为了能让李云长有个好先生,李掌柜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可是每次请来一位教书先生,都被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气走。
气的李掌柜直接把他扔到舅父家了,跟着那个种田的舅父,种田去了,好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吃苦。
读书人中举了,不见的能够过上什么好日子,李掌柜读书不行,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把一个小小的酒肆经营的红红火火,一直成为了一座大酒楼。
李掌柜这一大家子可不像练武的赵家沟人,那么的心思单纯,更不要说团结了,整天勾心斗角。
没有什么地位,却拥有大量财富的李掌柜,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堂兄弟们排挤的对象,这也是李掌柜过年回家不愿意出门的原因之一。
只要是出去了,听到的全是冷嘲热讽,李掌柜再是见惯了这种场面,也听不惯自家亲人的闲言碎语,索性就不出去了。
指望儿子指望不上了,李掌柜就想着生个孙子以后,自己带在身边好好管教。
而不是像儿子那样,因为要做生意,从小跟在舅父那个庄稼汉身边长大。
只要孙子能够中举,李掌柜也就能在过年吃饭的时候,坐在正中央的主桌了。
不像现在坐在最末等的席位,还挨着那帮子女人,这样死以前,才没有遗憾,要不然死了也不会瞑目。
谁能想到,就因为一瓶二锅头,家主李弼儒也就是李掌柜的大伯,从李掌柜记事以来第一次去他家坐坐。
李掌柜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那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二话不说,晚上给家主送去了一箱二锅头,那天过来的叔伯们,也都送了一瓶。
就在第二天,第二天祭祖结束以后的清明家宴,李掌柜坐上了主桌,虽然说只是最末等的一个位子,但那也是主桌啊。
那些曾经冷嘲热讽过李掌柜的堂兄弟们,当时就傻眼了,他们这些举人还没坐上主桌,竟然让操持贱业的李掌柜第一个坐上了主桌。
家宴还没开始,李掌柜当场是痛哭流涕,也没有人责怪他的无礼,因为李家的人心里都明白,李掌柜这几十年来,受了太多的委屈。
李掌柜今天晚上注定是要失眠了,躺在床榻上,看着手里的二锅头,默默流泪。
说了一句想说,却从来说不出口的话。
今天终于是一吐为快了:“爹,爷爷,儿子没给你们丢脸。”
赵舜怕是自己都不知道,一瓶在他眼里不值得一提的二锅头,给身边那四位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
&nbs
第三十九章 地契
第二天一大清早,赵舜就被笑骂声给吵醒了,看了一眼手机才六点多,正准备再睡一会儿,房门被人敲响了。
赵舜走下床,打开门一看,二郎赵顺端着一碗肉糜站在门口,让二郎赵顺进屋以后,随口问道:“外面怎么这么吵,谁在外面。”
二郎赵顺嘿嘿笑了起来:“哥哥,你可不知道,今天天还没亮各村的家主都来了,来找爷爷。”
“我在那偷偷的听了一会儿,都是过来求爷爷的,希望哥哥能卖给他们一些那种把死人都能救活的药。”
赵舜听到二郎说武术之乡的所有家主都来了,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越老越惜命,谁能保证自己没个头疼脑热的。
见识了自己连个死人都能救活的医术,当然是要过来求点药留着,万一真的不行了,吃一粒小命也就保住了。
赵舜离开京师临安已经快十来天了,也不知道淑姬妹妹怎么样了,着急回家,准备在今天回去了。
没那么多的功夫闲扯,打开淘宝app买了五十粒速效救心丸,还有五十粒盘尼西林,全部给了赵顺:“二郎,这个是速效救心丸。”
“全部交给二爷爷,具体怎么分配就让二爷爷自己看着办吧。”
“不过一粒药,最少要拿一石粮食来换。”
“另外这五十粒药,千万别让其他人看见了,这是风寒药,你给二爷爷说咱家谁要是得了风寒,只要吃一粒就好了。”
赵家沟的人因为常年练习武术,体质好的不得了,很少是感染风寒,就算是感染了风寒喝一碗姜茶就痊愈了。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赵舜还是给二爷爷留下了五十粒盘尼西林,别人的死活他不管,自己的家人一个都不能死。
二郎赵顺伸出大手,小心翼翼的把这些救命药放在掌心,抬脚向外走,还没离开就听赵舜说道:“二郎。”
“你等会儿把洪太公和他的五个儿子叫进来,就说我有事找他们。”
二郎赵顺刚刚走出去,外面交谈的声音戛然而止了,所有头发花白的太公们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二郎赵顺挠了挠脑袋,把铝纸密封好的五十粒速效救心丸交给了爷爷:“爷爷,哥哥说这个就是那个救活死人的速效救心丸。”
“一粒药........让爷爷看着办。”
说到一半的时候,二郎赵顺突然把哥哥交代的价格给忘了,他还要去打猎,好给儿子补补身体,就没在意这件事。
不过赵舜交代的那句分开给,倒是记住了,悄悄的把五十粒风寒药交给了爷爷。
把所有的药交给爷爷以后,扭头离开了,走了十几步想起来一件事:“洪太公,我家哥哥让你和五位叔父进去。”
赵舜没有露面,着实是让这些老太公们很失望,倒也符合高人不轻易路面的气度,给赵舜增添了神秘感,也让这些老太公更加迫切的想要买这种药了。
洪太公是这些老太公里来的最早的一个,眼巴巴看着那扇木门,就是一直没打开。
当他听到二郎赵顺的话,也不打招呼,赶紧带着五个儿子走过去。
幸好赵家沟的门都比较宽大,要是别的村子的门,还不一定能让膀大腰圆的洪家子弟走进去。
赵舜住的这间老屋,也是他爷爷当年留下的老屋,很简朴,除了一张厚木桌子,就只有几个厚实板凳,还要就是两个牌位。
赵舜吃完饭以后,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父亲和母亲
第四十章 打道回府
赵舜收下地契以后,在洪太公眼热的目光下,把所有的不孕不育药推了过去:“这里是两份的不孕不育药。”
“一份是三十粒,一天吃一粒,吃上一个月就可以了。”
“另外记住一点,想要怀孕,日子也很重要,要选在女人的天葵过去以后的第十天。”
洪太公进来的时候,专门带了一只描绘着麒麟的枣木匣子,打开铜锁,像是佛门僧人朝圣一样,虔诚的把不孕不育药放到了枣木匣子里。
虔诚到,用了足足半柱香的时间。
收好了不孕不育药,洪太公小心的把铜锁锁上,那个小心劲,好像手里的东西不是黄铜铸造的锁,而是刚出生的大胖孙子。
只是收取一些没多少重量的不孕不育药,洪太公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细汗,端起那碗凉水灌了一口,有些难为情的说道:“听说大官人要建立一支商队。”
这个听说,是赵舜故意让二爷爷说出去的,方便他开展下一步的计划。
赵舜没有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回答他的话。
洪太公放下手里的白碗,瞧见赵舜没有说话,心里的压力更重了,臊的老脸都有些红了:“那个...那个...你看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怎么样。”
“能不能给大官人当个随从,不要工钱也行,大官人只要每天管两顿饭就成。”
洪家村的反应,在赵舜的预料之中,赵舜现在可是掌握着洪家村能不能生出下一代的大权,说句难听的,赵舜的安危比起家主洪太公还要重要。
所以才出现了把洪海斋那样的武术高手,强塞给赵舜的场面,不要都不行。
要知道以洪海斋的本领,曾经可是得到了岳家军一位高级武官的亲自邀请,最终洪海斋还是没有答应。
放在往常,别说是在岳家军里统领一军的高级武官了,就是掌握五百士卒的营将,其他练家子们也是屁颠屁颠的巴不得答应。
现在可倒好,洪太公强塞给赵舜,都还有些不好意思。
武术之乡的中年一代,一共有七八个难分伯仲的一线高手,主要是平时切磋的时候,也不可能真的吓死手,大家都是点到为止。
因为只是点到为止,各家武术里的杀招没有办法使用,大致有七八人从数百练家子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公认的中年一代武术高手。
赵舜的二叔赵忠仁是一位,洪家村的洪海斋是其中一位,第一梯队的查家庄和大孙村各占一个。
赵舜的这笔生意,何止是一本万利,一本十万利还差不多,就用了对于他来说有的是的不孕不育药,骗来了一堆膀大腰圆的洪拳高手。
就在洪太公狠下心来准备再拿出一些好处的时候,赵舜接下来的话可把他高兴坏了:“洪太公既然和我二爷爷是多年的朋友,我也不说些见外的话了。”
“不瞒老太公,我现在确实要建立商队,而且不是一支。”
“很需要一些练家子,这样吧,老太公的五个儿子都可以跟着我去京师临安,工钱也照发,另外他们的五份不孕不育药,也当做报酬免费送给老太公了。”
洪太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赵舜,朝着木门的方向喊了一句:“大郎你们几个赶紧过来。”
听到老爹的喊声,五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立即推开门走了进来,齐刷刷的对着赵舜郑重抱拳:“大官人仁义,以后我们兄弟几个的千把斤肉就交给大官人了。”
做生意想要长久,尤其是在宋朝这个崇
第四十一章 名气又大了
赵舜的想法基本上和二叔赵忠仁差不多,但是赵忠仁为赵舜考虑的更多,现在赵舜处于起步的阶段,多个人手就多把子力气。
二叔赵忠仁就想着多带一些武术架子凝练的中年一代,年轻一代就少一些,不过长房长孙既然是发话了,那就这么定了。
二叔赵忠仁是个不喜欢说话的人,但是在赵家沟的名望仅次于老爹赵福生,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一炷香过后,洪太公带着五个膀大腰圆的儿子过来了,一人背着一个包袱,手里拿着一柄很有派头的春秋大刀。
赵舜身后则是站着七八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一人手里拎着一杆**大枪。
青年一代一共是有二十几个人,赵舜在京师临安没有一个能住下这么多人的大宅子,只能带几个人先过去,等解决了住的地方以后再说。
赵舜给过来送他们的亲人们挥了挥手,抬腿离开了这里,十几个魁梧到吓人的大汉,跟在后面离开了这里。
————————
吴淑姬和赵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的深厚程度,已经可以超过一些十年夫妻了。
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和赵舜分居两地,吴淑姬这段时间整天是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消瘦了很多。
前几天,几位同样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闺中密友,过来找她下围棋。
吴淑姬坐在后院的竹舍里,看着两只依偎在一起的黄鹂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长相思令》。
很快让几名闺中密友流传了出去,附近几坊的士子们惊为天人。
彻底是坐实了吴淑姬的第一才女称号,甚至隐隐有附近十坊第一才女的势头,得到了别家书香女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名声。
以至于吴家的门前,整天聚集着一堆年轻士子,全部都是吴淑姬的仰慕者,就等着一睹吴淑姬的芳容。
这可把守在门口的孙罴给急坏了,瞅着那帮穿着长袍的年轻士子们,整天抓耳挠腮。
要是一群泼皮无赖还好办了,直接打一顿把他们赶走了事,但是这些可都是准备在今年参加乡试的士子,根本不好动手。
科举考试一共是分为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有胆子参加京师乡试的年轻士子们,全都是饱腹诗书之辈。
别说孙罴一个小小的押正了,就是榆钱坊的武侯都头来了,也得小心翼翼陪着笑脸,毕竟大宋朝廷重文轻武的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