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到宋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山先生
“刚才还有几个在咱们上海镇排的上号的漂亮小娘子,找我打听这个大官人是谁,原来是忠汾哥哥的儿子啊。”
“他三婶,你可要介绍
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立学校
赵舜过年以前肯定是不回去,最少要在赵家沟住上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把黑白大洋马一起带过来了。
明天还要忙活建造庄子的事情,晚上的时候,赵舜一挑二的搞了一把,就放过了求饶的黑白大洋马。
第二天早上,赵舜特意起的很早,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刚刚六点,在黑白大洋马的服侍下,走了出去。
赵舜端着一个白瓷大碗正在漱口,就看见男女老幼们全部都起来了,站在村口那里等着自己。
赵舜从琴女手里接过一份刚摊好的煎饼果子,右手拿着黑珍珠倒好的一杯牛奶,一边吃着一边走了过去:“二爷爷。”
动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择居、定向、上梁、暖房........等等都是有着大讲究,现代人很少有人懂这些。
赵舜当然不会懂了,就跟在二爷爷身后,开始动土的第一步,择居。
择居就是选择赵家沟新房屋的建造地点,一般都是选择在高阜干燥的地区。
二爷爷赵福生为了不占用良田,就选择在赵家沟西边的山坡上。
赵家沟的北面是浩荡的长江入海口,南面是广袤的佘山,赵家沟就是在佘山的山坳里。
因为佘山是官府的产业,不允许在山上建造房屋,又穷又没有关系的赵家沟,只能是在贫瘠的山坳里建造了房屋。
现在赵舜有钱了,也有关系,江湾县的营田官就是李弼儒的侄儿,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件事。
选择在山坡上建造房屋,好处实在是太多了,第一风景好,第二可以把未来整个赵家庄的情况,尽收眼底。
还方便上山砍柴,最主要的是万一有海寇入侵这里,赵家庄凭借较高的地势和火绳枪,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二爷爷赵福生选择的这处山坡,又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所以是一处很好的居住地点。
早在几个月以前,二爷爷赵福生就已经安排人整理山坡了,这里的人又都是练家子,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这面山坡上不要的树木全给砍了。
还在山坡上整理出一块块梯田一样的宅基地,只不过这些宅基地要比梯田大多了。
每一块平地上都能建造一座大宅子,门前还能留下一片很大的平地。
这段时间赵舜没少给家里寄钱,宅基地上已经建造了很多红墙绿瓦的大宅子,看起来相当的整齐壮观。
赵舜的宅基地是最大一块,长和宽都有一里了,上面不仅是建造了一座四合院,祖宗祠堂也建在了旁边。
择居已经选好了以后,就要选择房屋的定向了,一般都是选择坐北朝南,这样可以让房屋有充足的阳光。
定向也早就选好了,就剩下整个庄子外围的动土了。
赵舜过去对三千亩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三千亩了。
就两个字,广阔。
山脚下准备开辟出一块校场,然后围绕着三千亩地建造一堵水泥墙,把所有土地圈在一起。
还要建造一条混凝土水渠,一直是通到附近的黄浦江里面。
田亩之间的水渠和田埂,按照赵舜的要求,也会用水泥建造起来。
这些贱籍官奴住的地方,也都已经选好了,就在两条主干道的旁边,方便以后去田里面耕作。
动土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今天就是一个黄道吉日,赵舜又要开始大规模撒币了。
让所有人离开以后,就在三千亩良田的东、西、北三个方向放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水泥、沙子、石子、钢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买一批火绳枪
古人可不是随便就能赐名的,只要是赐名了,就代表着白怀瑜抛弃宗族,以后只是赵舜的家奴了,比贱籍官奴还没有自由。
毕竟就连祖宗的姓氏都要改到,以后要改姓赵了。
赵舜却不准备这么做,既然他已经表明决心了,也就给他留点余地:“我看你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白崇禧自传,以后就叫白崇禧吧。”
白崇禧再次敬了一个礼:“多谢校长。”
坐在皮沙发上的赵勇听见白怀瑜都改名了,一直觉的自己名字不够威风的他,也叫了起来:“大哥,我也改个名字。”
家里最有学问的赵舜给改个名字,还是长房长孙,估计赵勇的老爹要是知道了,今天晚上又得喝多了。
赵舜把总统帽放在桌子上,笑道:“说说,你想改什么名字。”
赵勇这段时间也在看一本传记,就是二战时期有名的常胜将军:“我想改成赵立煌。”
“哈哈。”赵舜也真是被老三给打败了,竟然给自己取了一个大将的名字,不过赵舜真希望老三能够成为一代名将:“行,以后就改成赵立煌。”
“今天晚上我就给三爷爷说这件事,让三爷爷把家谱请出来,把你的名字给改了。”
改名字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把家谱请出来,用小三牲六畜祭祖过后,才能把族谱上的名字给改了。
现在有了白崇禧和赵立煌,这一文一武,黄埔军校的草台班子算是彻底搭好了。
赵舜又拿出两个高脚杯,走过去分别给白崇禧和赵立煌倒了一杯,碰在了一起:“你们俩以后就是我的左膀右臂了,要把黄埔军校办好了。”
“崇禧,你以后负责思想教育,记住你的任务最重要,只有一个要求,全部给我洗成只忠于校长的宗教狂热分子。”
“老三,步兵操典也看了这么长时间了,接下来就是实践了。”
白崇禧和赵立煌脸上都冒出了激动的表情,尤其是赵立煌,早就想着建立一支火枪队,大杀四方了。
白崇禧现在是赵舜的左膀右臂了,立即递过去一份草案:“校长,关于黄埔军校的科目,我拟定了一个草案,请校长过目。”
赵舜接过来草案,仔细的看了起来:“主要学习的知识,有《步兵操典》、《陆军内务条例》、《地形测量学》......”
“科目暂定为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嗯,不错。”
“不过要再加个海军科,不要看不起海军,崇禧有时间多看看关于登陆战的军事书籍。”
“另外庄丁的编制,你们看的那些书籍里面也有,就照搬班、排、连、营,这一套是最适合火器军队的编制了。”
老三‘吨吨吨吨吨吨’的把一瓶82年拉菲全给喝完了,眼看大哥要走,就赶紧叫苦了:“大哥,你不给我火绳枪,怎么训练。”
赵舜也知道要买火绳枪,已经提前买好了:“已经放在军火库,现在还不是发放火绳枪的时候,先把阵型练好。”
赵舜交代完这些事,心里一直是被另一件事勾着,就让两人离开了。
白崇禧和赵立煌敬了一个礼就离开了,黑白大洋马穿着女特务的军装,从隔间里走了出来。
不怪赵舜忍不住,实在是太诱人了,又开始了一场白日宣淫。
36分钟以后,赵舜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对于这段时间的站桩成果,还算满意,又延长了五分钟。
刷着淘宝走了出去。
火绳枪每一支价值一百贯,三十支火绳枪就是三千贯,加上建筑材料军装,还有泥瓦匠的伙食费。
只剩下了一百多贯的生活费了,这大炮还没响,只是买这些军火就已经黄金万两了。
好在俄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赐军服
赵立煌训斥完迟到的黄埔学员,赵舜交给他一套军装,走了过去,注视第一个跑出来的黄埔学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站在队列里面的黄埔学员,敬礼道:“报告校长,薛山。”
赵舜看了一圈周围的黄埔学员,及时出来的仰头挺胸,三分钟以后出来的全部垂头丧气:“黄埔军校不看出身,不看亲疏,一切都以公平为第一准则。”
“不管你是谁,只要犯错了就会有惩罚,如果是做的很好,也会得到奖赏。”
“薛山出列!”
听到校长让自己出列,薛山紧张的走了出来,局促不安的站在赵舜面前。
赵舜从老三手里拿走那套深蓝色呢子军装,交给了薛山:“为了表彰薛山,赐予薛山少尉军衔,年俸一贯。”
赵舜说的这句话,就像是在人群里扔了一只手榴弹,瞬间引爆了所有黄埔学员的情绪。
黄埔学员们对于少尉军衔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不清楚少尉是多大的官,但是一贯钱和那套呢子军装,彻底震撼了在场的黄埔学员们。
那可是整整一贯钱,在场的黄埔学员们除了白家子弟,谁见过这么多的铜钱,更不要说以后每年都能领一贯了。
还有那件深蓝色呢子军装的材质,虽然说不知道是用什么布料制作的,只看军装均匀的染色和平整的布面,就知道不比绸缎差了。
他们这些黄埔学员别说是有一身绸缎军装了,就是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找不到。
关键还是校长亲自赏赐的。
黄埔学员们看着手捧深蓝色呢子军服的薛山,除了羡慕,就是嫉妒,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挣来一套。
赵舜把深蓝色呢子军服交给薛山以后,拍了拍激动的快要掉眼泪的薛山,看着所有的黄埔学员道:“有奖励,也就有惩罚。”
“今天晚上迟到的学员,由教导员赵立煌带领围着校场跑十圈。”
赵立煌拿着鞭子骂骂咧咧的走了过去:“都他娘的废物,全部给老子排好队伍。”
等到所有迟到的黄埔学员排好队伍,赵立煌走到最前面,嘴里咬着一个哨子:“听我口令,跑步走!”
“嘘——嘘——嘘嘘嘘——”
赵立煌带着一大部分黄埔学员开始跑步的时候,赵舜也没离开,按着玉柄中正剑看着他们。
“轰隆隆——”
天空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是阴天,一场大雨说下不下的在天空酝酿着,终于是在晚上开始下了,
几道震耳欲聋的雷声过后,‘哗啦啦’的下起了一场暴雨,赵舜还是纹丝不动的站在校场中间,注视着在大雨中跑操的黄埔学员们。
那群没有受到惩罚的黄埔学员,同样是纹丝不动的站在大雨里,跟着校长一起等着。
每一步都踩在泥水的赵立煌,抹了一把脸上‘哗哗’流淌的雨水,骂骂咧咧道:“都怪你们这些废物。”
“都已经秋天了,校长还要陪着你们在外面淋雨,下一次要是还有人迟到,看老子不拿鞭子抽死你们。”
这个校场按照赵舜的意思,建造的很大,用了将近两炷香的时间才跑完了十圈。
赵舜在全体黄埔学员的敬礼中,走回了校长办公室,在黑白大洋马的服侍下,洗了一个热水澡,睡在了床榻上。
全部黄埔学员们看着那道渐渐消失的背影,一种说不清的情绪在心里滋生,还是把赵舜当做有钱的大官人,却也多了一种认同感。
回到军用帐篷,其他军用帐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乡试名次
看见赵舜端着一杯清茶走了出来,白崇禧从泥泞的田地里走了过来,拱手道:“大官人来了。”
赵舜点头示意,让白崇禧不要那么多的虚礼,看了一圈这里的情况,还算满意,抬脚就要离开这里。
白崇禧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从怀里拿出了一卷纸:“大官人,咱们的庄子已经成型的七七八八了。”
“不过咱们还缺一个有效的制度,用来管理庄子里的庄丁们。”
“当然了,大官人也可以像大宋其他的庄主一样,把贱籍官奴们不当人看,随意的打骂,让他们没日没夜的干活。”
“但是这样很容易引起庄丁的反抗,落草为寇的山贼,起码有一半是贱籍官奴,所以就要立下的一个章程。”
赵舜看他的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想必是早就有了腹案:“崇禧,你说说看。”
白崇禧把那卷纸交给了赵舜,自信满满的说道:“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制度,从书楼的一本书里得到了灵感。”
“不得不说,想到这种制度的人,当真是一位政治奇才。”
“公分制。”
“说白了,咱们就是把所有的工作划分成一分分的公分,谁把活干完了,谁就能得到一公分。”
“干的快了,得到的公分就多,毕竟活就那么多,干的快了,干的就多,公分自然就多了。”
“同样干的慢了,得到的公分就会少。”
“到了年底统一用公分换钱,咱们从明年开始不再提供免费的食物,想要吃什么,就拿公分去换。”
白崇禧带给赵舜的惊喜越来越多了,没想到他还真的是一个政治人才,不仅是能够明白那本书的意思,还能灵活运用,着实是不简单。
毕竟超越半步是天才,超越一步可就是疯子了,这个公分制度最起码两步了。
公分制度说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实施,还需要一个详细的划分。
这种费时又费力的事,赵舜当然是要交给白崇禧,这样对于他也是一种锻炼:“可以,这几天你划分出一个详细的方案。”
“也不用拿给我看了,交给二爷爷就行。”
白崇禧听到这句话,明显是松了一口气,看来大官人是真的把自己当成股肱了:“多谢大官人的信任,我写好以后就交给老太公。”
看完赵家庄的建造,赵舜握着玉柄中正剑又走回去了,监督老三训练黄埔学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