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低调做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迷了路z
看到桃树,荔枝树还有龙眼树,周子怡就特别的期待着收获的季节的到来。毕竟那些都是周子怡家里种的果树,家里的大部分经济来源都是靠它们而获得的。
虽然因为国策问题,这座不算很大的山是属于国家的,可是使用权确是一直都掌握在周子怡家的手上,毕竟很久很久以前,土地自留山还没有国有化的时候,就是周子怡家的祖上不知道多少代就一直私人拥有着的了。只是后来慢慢的,国策问题,土地自留山所有权归回国家了,后来运动后,国家决定把使用权归还给周子怡家,这样就让周子怡家拥有着这座名叫驼峰山的使用权了。
到后来,政府征收土地建新机场,也没有想好怎么处理这座山,就放弃了征收这山,而山就一直见证着新机场
第25章 家里长短
看到早上的天气降温了,妈妈有点担心会影响到田里的收获。
毕竟妈妈担心天气降温了,会影响到家里桃子还有其他农作物红薯之类的生长和收获,农民都是看天气吃饭的,天气不好,真的会损失惨重的啊。
红薯就是刚好这时候熟了,周妈妈还打算腊八节后把去地里把红薯还有白萝卜收了,家里有28亩的良田,20亩的水田,种了整整有五亩地左右的红薯和一亩地的白萝卜呢,如果天气变冷了,就怕收起来比较麻烦还会有损失。
甘蔗就种了有整整八亩地,基本上都是二月份就能收了,到时候卖出去也能让家里过个好年呢。玉米是上一年十月种的,种了有整整十亩地,需要等到二月初才能成熟收获。
剩下的四亩地,主要是等到三月中旬的时候种上花生。因为花生在南方一年可以种两季,三月中旬播种,四个月左右成熟,也就是七八月份收获,收获完可以再抢种一茬,十一月左右又可收获一次。所以在上年十一月收获后,妈妈就翻好了地,在四亩地上都种了一些青菜
现在嘛,都已经种上了大豆,毕竟等大豆成熟了,刚好养好地,就能种上花生了。
至于20亩的水田,周子怡家都是种上了水稻,毕竟民以食为天,那肯定少不了主食的,这水稻肯定是得种很多,能够满足自家的食用,还可以卖出去。而且这时候的米,吃起来还特别香,毕竟也很少会用农药化肥什么的,都是用尿还有粪便的,至于是家禽的粪便还是人的就需要自己想一想了,哈哈。
由于花城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都是多水,特别适合大部分的植物生长,所以一年四季,妈妈都需要在田地里忙活,虽然特别的辛苦,可是也挺感恩因为这些土地,让家里有了收入,不用担心孩子们的学费问题就很满足了。
所以妈妈
人物介绍 会不断更新
具体的说一下周子怡家里的情况吧。
女主爷爷,周广达,1930年出生六月的,属于家中独子。因父早逝,由爷爷还有大伯养大。性格特别的沉默寡言少语,却十分的稳重和能吃苦。周奶奶,骆秀,1930年十月出生,18岁就与周爷爷成婚,孕育了三女三子,平安长大的有三女一子。
具体是大女儿,女主大姑妈周欢真,1949年出生,嫁给隔壁一个镇的一户农家长子,曹为民,育有一女二子。
二女儿,二姑妈周欢娣,1952年出生,嫁给了镇上女主妈妈娘家的邻居家,但是由于二姑丈比较有能力,成功在人民镇立足,在镇上的一个电冰箱工厂做账房先生,廖镜明,育有两个女儿。其中89年出生的小表姐廖欣欣和女主感情特别好,女主也是每逢暑假寒假都是在表姐家玩,天天都是同吃同睡的。
三女儿,三姑妈周欢喜,1954年出生,嫁给了女主家的隔壁村,后来还一起搬迁到同一个小区住,黄金水,三姑丈是在一个装修队伍里负责砌砖的,手工听说还不错的,特别老实的一个人,共同育有二女一子。
小儿子,周子怡的爸爸周德华,1968年10月18日出生,妻子李秋月,1966年10月23日出生,育有一子儿女,大儿子周少英1988年12月23日出生,大女儿周子怡(女主)1991年8月27日出生,小女儿周子靜1993年4月14日出生。
周元福,周爷爷的爷爷,大军大力大生的父亲,大地主。有三子分别是周大军,周大力(早逝),周大生。只出现在回忆里,因为他的地主身份而令剧情更加的丰富。
周大军,1908年,现今89岁高龄,身体好强壮着,人也特别的开朗,中气十足,天气好也会在村里溜达溜达。周爷爷的大伯,养大了周爷爷,周爷爷待他如父,周大力,大生的亲大哥。
周大生,周爷爷的小叔,周广樑的爸爸,女主的三太爷爷,1929年出生,如今68岁。在1968年的时候,举家迁移至港城落户。
周大力,1912年出生,1935年因病逝去。周爷爷父亲,周大生的二哥。女主亲太爷爷。在周爷爷五六岁的时候因病去世。
周广安,周爷爷的堂哥,出生于1926年,女主大伯公,周家庄前任村长,退伍兵,娶妻黄氏(女主大婆),西城村人,育有一子,周德强。
周德强,周爷爷的大侄子,女主堂大伯,(由于周家庄基本都是属于五服里外关系,都是有点亲戚关系的,而周德强是女主唯一五服内的大伯,所以周子怡称他为大伯),出生于1965年,现任周家庄村长,娶妻王氏,西城村人,育有二子。
周少杰,女主大堂哥,周广安大儿子,出生于1983年1月23日,现在已经14岁,就读于镇上人民第一中学,在上初二了。
周少礼,女主二堂哥,周广安小儿子,出生于1986年6月1日,现在已经11岁,在镇上人民镇第一小学,读五年级。
周广樑,女主的三叔公,周爷爷的堂弟,1948年出生,未婚。毕业于港城中文大学,妹妹周成凤,出生于1958年,从小在港城长大。
李有金,1935年出生,女主外公,家住小岗村,位于女主家大田湾的外河北边,李氏,女主外婆,1936年出生。夫妻育有二子二女。
大儿子,女主大舅舅,李成基,1955年出生,妻子周氏,育有二子一女。其中小表姐与女主同年,碰巧大女主100天。
大女儿,女主妈妈。
二女儿,女主
第26章 菜园子
周子怡在一边烧着火,一边听着奶奶和妈妈闲聊,突然就听到妈妈和奶奶商量着储物房的事,说到最近为了照看地里的玉米还有红薯白萝卜,没有时间收拾储物室,还真怕里面的一些吃食会变质浪费了,刚好昨晚周少英和妈妈提了一下,说让他和妹妹们一起收拾管理好储物房,周妈妈是觉得挺好的,就打算问问婆母的意见。
“哟,我的乖孙们这么懂事啊,都能做个小管家啦,这是好事啊,就让他们忙去,弄不了我再来收拾一遍。”奶奶听到妈妈的话后,就特别开心的说道。
“奶奶,妈,你们放心,我和哥哥他们肯定能把事情做好的。收拾好后再喊你们来检查检查。”周子怡听到妈妈奶奶都没有意见,愿意放手给他们收拾储物房,十分坚定的拍拍胸口保证绝对能完成任务。
时间在谈笑间慢慢的溜走了,早饭做好后。周子怡就在餐桌上十分开心的公布这个好消息,还向哥哥说,自己可以先收拾储物房,然后不行再找哥哥帮忙。哥哥也没有多想什么就答应了,毕竟储物房本来也不乱,就是三叔公最近寄回来的东西挺多的,还没来得及收拾而已。
吃了饱饱的一顿早餐,周子怡看见时间还早,就主动提出要帮忙,连忙跑去了周子怡家隔壁的那个菜园子。菜园子就在周子怡家院子的后门的对面,十分的方便,里面也挺大的,有几乎一亩地大小。
一进门,就能看到墙角都种了葡萄,现在还没有到开花结果的季节,如果到了六月份,那这菜园子真的是可美了。一串串葡萄垂挂在葡萄架下,都是沉甸甸的,葡萄有淡紫色的,有淡绿色的,有深紫色的。有的显得晶莹剔透,有的则深不透光。一股股葡萄的清香飘入鼻中,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如今只见一棵棵翠绿的葡萄树蜿蜒地攀爬在墙的葡萄架上,墙角还有不少都偷偷地支着身子,想要挣脱束缚似的生长在墙角上,十分的令人瞩目
第27章 家禽
先不说圩日的事情,看到了几个木屋,周子怡就想看看自己家里这时候是有养多少家禽,毕竟这些都算家里的一部分财产了。鸡蛋存起来一周下来,到圩日的时候还可以换不少钱呢。而且家里的牛还以为帮忙耕地或者运输东西,十分的方便。
在周子怡这个落后的村落里,家里能养牛的都算是大户来的了,毕竟也算是一份劳动力和交通工具。而且即使特别有钱的人,这时候也没有想买个面包车什么的,毕竟村里的路不好走,都是一个坑一个坑的,而且不平整,反而牛车更方便。
周子怡来到圈舍这里看了看,才发现爷爷和哥哥已经把家禽们都喂了,家禽们都在争先恐后的吃着自己前面槽子里的食物,三只大猪还有两只小猪吃得特别的香,不断的发出的哧哧的声音。
在大田湾这里,饲养家禽是不喂饲料的,基本上都是以苞米面、豆饼等为主。这样子喂养出来的家禽特别好,肉质非常鲜嫩饱满,口感很好。
这样一来的话,养鸡还可以,因为鸡也吃得不多,平时散养的话还能自己找些虫子啥的充充饥,但是鸭子的食量可就大了,周爷爷都会在自己吃完早饭后放牛的时候,顺便把鸭子也赶去后山叫下的那个池塘里,方便鸭子找吃的来填饱肚子。不过为了节省粮食,在春夏秋三季乡亲们都要多弄些野菜和青草喂食这些家禽,毕竟苞米面、豆饼也不是天天都能提供的。
慢慢道来,原来周子怡家里养了一头公牛,是一只强壮的水牛,周爷爷还给它改了个名字,就叫大牛。基本上它可以说是周爷爷的老伙计了,一直都是周爷爷负责喂养它的,而且还会时不时的带它去池塘边给它洗澡什么的,服务特别的周到。而且大牛也可以说是家里的一份子了,毕竟耕田的时候,都需要它出一份力,水田更是少不了它的了,毕竟种水稻的时候需要它的帮忙,周子怡家整整有20亩的水田呢,每到耕田的时候,周爷爷都特别的心疼它。
家禽舍里还分别养了三头大猪两头小
第28章 大田湾=周家庄
毕竟大田湾这个村庄的人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姓周的,说长远点,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宗的,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周氏家族,当然有小部分的村民是姓欧,大概也只有30户不到,他们的先辈也是很久很久以前随同周氏族人来到大田湾这里定居下来的。
以前大田湾这里就是一个十分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因为四面都是高低不平的小山坳,最大的也只是周子怡家的后面的那个驼峰山,所以五六百年前先辈们在原住的地方逃难到这里了并定居下来。具体的迁移原因周子怡也不是很清楚,问了下爷爷,也只是说估计是因为旱灾而逃难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田湾也有周家庄这一个名称的,很多附近的人也只会认为这里就叫周家庄,并非大田湾,说实话,周子怡也是认为这里是周家庄的,毕竟从小就听到的都是周家庄怎样怎样的,也是后来搬迁后,才了解到自家的村名叫大田湾。(为了大家不弄混淆,还是统一叫周家庄吧,觉得这样比较贴切和简单。)
文中前面有提过,周家庄大约有六百户人口,基本每户10人口左右,所以周家庄也有六千左右的人口,大部分的大人老人都是在家里务农的,都是吃着吃饭的。只有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才有好收成,才有钱赚。下大雨或者干旱,收成不好,就赚不到钱,没饭吃了。
这句话十分的简单,却又那么的无能为力,毕竟干农活特别的不容易,收入也不会特别的多,外出打工又怕被骗被欺负。
毕竟村里曾经也有不少的人兴致勃勃的外出打工去了,最最后却是惨败收场,由于人生地不熟的,遇上黑心老板不发工资或者拖欠工资的情况,也只能有苦说不出了。
毕竟人在外地,语言不通,文化又不高,能找到的工作也是有限的,找到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干的,最后大部分的人退缩了,都选择回家种地去了,当然,也还是有一些胆大的,不甘心的人在市区里奋斗着。
总的来说吧,周家庄的村民们都是挺淳朴和善良的,乡里乡亲们也不会有什么大恶之人,虽然有时候会拌嘴几句,
第29章 大伯一家
前面提及到了周爷爷早年失去父亲,后来周爷爷的妈妈和奶奶受不了早年丧夫/子的刺激跟随而去了。最后还是强忍丧子/妻之痛的周元福亲手亲为的把周爷爷养在身边,可不幸的是,周元福由于之前的噩耗而痛彻心扉的原因,身体一直都不好,还是后来周爷爷的大伯大婆主动把周爷爷和周元福接回家,手把手的教养大了周爷爷。
可惜,周元福还是在文化运动中,为后背们找了一个出路后就含笑而去了。
而周爷爷的大伯一家无论什么时候都十分的关心周爷爷,无论是成家立室帮周爷爷办理的妥妥的。所以周爷爷也很感激这个大伯的,视其为亲父似的,十分尊重他。
周爷爷大伯这一支,每一代都出一任村长,那是十分荣耀的事情,而且他们都是十分的有能力,在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不断地发展着村子,希望能够让每一个村民都感受到温暖。可惜,有时候真的是挺无奈的,无论有多大的冲劲和干劲,都会被现实打败的。
由于周家庄的地势问题,四面环山,即使是一些小山坳,但是山路也不好走,一路都是沙石泥巴路,下雨天还会有很多坑坑洼洼,人都特别的难行走,更何况是行车,那是想都不敢想,所以走不出去,注定了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再丰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也是白白的浪费了,毕竟要先富,先修路,但是周家庄在这里真的是爹不亲娘不爱的处境,也是挺尴尬的,政府也不会关注这个地方,如果不是后来要修机场,看到这里的地方比较空旷,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也不会选址这里做完机场。所以在不知道未来
第30章 不易之处
前年下半年,整整五个月,周大伯每天的来回折腾,人都瘦了好多,不说家里人了,就是村里的人看见都觉得特别的心疼,又十分的敬佩这村长。
其实,说句夸张的,这村长真不好做,如果有人愿意接手,周大伯还真的挺想把它甩给别人来当,毕竟当村长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啊,十分的不容易。
当得好了,都觉得这是应该的,这是当村长的本分;当得不好了,把事情办坏了,自己都觉得特别的太不是人了,特别的对不起乡亲们的期待。
所以抱着为乡亲们谋福利的周大伯,使出了非一般的磨人技术,愣是把镇上的政府领导们磨得没脾气了,全程绿灯模式把事情给确定下来。
最后还出了一份公示,政府部门承诺会在1997年过年前拨款到位,而安置房也会在1997年底竣工验收。乡亲们只要尽快安排好装修还有家具的准备,就能在98年的九月份前顺利入住。毕竟孩子们都需要在九月份开学之前办理好入学手续什么的,新家那里的小区也配置了新的小学和幼儿园。
这事情,让别的也是要搬迁的村落也沾光了,所以这也让周大伯的名声鹊起,每次在镇上开会都会受到别村的村长感谢和羡慕。毕竟这样的业绩,能让周家庄还有周大伯的名声在外。提起周家庄和周村长,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其实周大伯也不怎么在意名声什么的,只是想能帮助到乡亲们,为大家谋福利了就很知足了。毕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为大家服务就是周家一直坚信着的信条。
自从周子怡的大伯当上村长后,周子怡就很少去大伯家玩耍了,凑巧两位堂哥都被他们小姨夫找关系安排到镇上上学,平时都是借住在堂哥的小姨家里的,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会回村。所以老阿姨周子怡回来后,也没有去大伯家看看。
&n
第31章 去大伯家
周子怡观察完家里的菜园子后,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哥哥周少英的身后上学去了。还边走边和商量哥哥商量着自己放学后要去大伯家看看大叔公还有太爷爷他们。
“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去大伯家呢,以前叫你去还不乐意呢”哥哥听后,有点惊讶的问道。
周子怡有点尴尬的说道,“哪里有,之前不是不懂事嘛,觉得自从大伯当村长后特别的严肃,有点怕怕,就不愿意去了。”
“现在我也想通了,我去大伯家,大伯也估计没下班呢,我还可以找太爷爷他们玩,听他们讲以前当兵的故事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