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使命1941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铁质勋章

    任飞笑着说道:“咋了没有特务还不好啊”

    刘树茂挠了挠头说道:“那也不是,主要是昨天俺抓的过瘾,今天听着一班和四班在城门口不远就把特务给收拾了,一个也不给俺留,这不是村口岗哨新建,俺还等着送来门来帮忙劳动的人么!”

    任飞看着说话油滑的刘树茂,感觉让他在村头负责岗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他面恶心善,长了个很有误导性的面容,真如战士们说的,他的模样不用装,看上去就像个汉奸似得,再稍微的伪装一下,小鬼子都被他骗过了。

    他见刘树茂最近在岗哨识别中有些毛躁,不由得给他降降温,说道:“树茂,你这两天抓特务汉奸,表现的很好,演啥像啥,但也不能骄傲,咱们村子的安全可是大事,千万不能儿戏,不能出了些成绩就骄傲!这个大门必须给俺们守好知道么!”

    刘树茂被连长连夸带点,急忙收齐嬉皮笑脸,正色说道:“是!连长!俺知道了!”

    他陪着任飞走进村头,指着正在路边已经起了大框的新建岗哨,说道:“连长你看,俺也就是说说,咱们村里的人早就把房子大框都弄的差不多了,一上午就把土坯都做好了,晒两天,直接就能盖好!俺刚才说抓特务让他们来干都是玩笑话,要是真的是他们盖的,俺们兄弟们住着还不放心呢!”

    任飞点了点头,走到进出看了看,果然如刘树茂所说,地基、屋架和房子的大梁都已经立起来了,乡亲们害怕中午太阳太毒,早早的把屋顶搭好,上面铺了些芦席,这样在房子还没完全建好前,能有一个让站岗战士遮风避雨的地儿。

    上千块拖好的土坯摆在不远的空地里,只等着天好晒上两天,就可以用了。晚上或者阴天时,这些土坯离窝棚不远,可以随时搬到窝棚里面放置被雨淋到。

    任飞心中又一件事有了着落,看着晒了一上午脸色黝黑的刘树茂关心的问道:“战士们中午吃饭了么”

    刘树茂咧着大嘴说道:“吃了,白菜豆腐汤、土豆芹菜丝、腌辣椒,配着二米饭!”

    任飞记得一线的战士好像应该有个带肉的菜啊按照刘树茂说话捡好的说的原则,今天怎么没说,随口问道:“没个带肉的菜啊”

    刘树茂难得红着脸说道:“嘿嘿!俺今天看到刘大力回来吹牛不甘心,和他比做俯卧撑,比输了,肉菜就是赌注”

    任飞听完一乐,他们新兵连班与班之间鼓励良性竞争和比赛,对于这样的赌注,连队领导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没了带肉的菜,还有好几个青菜,在营养方面也能满足不是很重的训练要求。

    进入村子里面,刘树茂有站岗任务就没有陪着,任飞感到三羊村村民的事情已经有了转机,心情不错,一路走来没有着急赶回村部,顺着小路看着村子里的变化。副连长刘生远很少跟着部队,那是因为他还有别的任务。

    平时看到他总是很忙碌,看看村子的变化,就知道他没有白忙!他和任飞平时闲聊时,对任飞说过的话很上心,如今村子里道路已经在他的组织下,拓宽压实了土路,道路两旁还挖了排水沟。

    路边各家门口都有一个木头围起的垃圾箱,村里定时清理垃圾和粪便,这时候还没有不能回收的生活垃圾,统一回收后,堆在一起发酵,当做来年的肥料。

    生活环境是最容易感觉到的变化,村里粮食问题解决之后,已经开始集中养家禽了。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散养家禽粪便污染,散养还有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容易被小鬼子进村儿发现!协和会这段时间不能混进村子,家禽数量都是由村里说了算,上次小鬼子平冈来时,也没有看到各家的家禽,还真的以为村子里粮食不足,已经不养家禽了。

    刘生远在任飞的建议下,把村里的家禽都买了下来,找了六个擅长养家禽上了年纪,但身子骨还硬朗的的村民,集中在村子靠近北面的地方腾出一大片地方,分为养鸡、养鸭、养猪和养牛羊的饲养区。

    他们还在饲养区附近建了一个油坊,如今没了霍子真买粮的渠道,刘生远用他和附近几个关系不错的村长这个路子,私下里买了不少大豆,用来自己榨油,在吃油方面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全村村民的吃油问题。

    在




153新的选址(2/2)
    任飞夹了口豆腐,吃了一口感觉这味道就是好吃,边吃边问道:“现在村里的大豆买了多少”

    刘生远早已习惯了任飞的说话习惯,他也不再是食不言寝不语,他天天闷着头研究村里的事情,都不用翻看账本,所有的数据都记在脑子里,张口就来说道:“已经买了一万来斤了!”他介绍道:“前几天我觉得村里还需要准备几个大的地窖,就在南边盖学校的机会,在旁边挖了一个大地窖!”

    任飞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地窖和油坊有点远啊!”

    “没有办法啊!”刘生远说道:“油坊有些扎眼,我也是为了防备小鬼子!万一油坊被发现了,至少还能保住地窖。”他放下筷子说道:“地窖离豆腐坊近,这也算是个优势!”

    任飞又吃了口豆腐,夸赞道:“大豆是个好东西啊!在肉蛋还不能充足供应的时候,豆制品是給战士们提供营养的重要食材!”

    “嗯!”刘生远已经吃饱了,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说道:“咱们连现在豆制品放开了供应,早晨豆浆,中午晚上的水豆腐、干豆腐保证每天都有!”他不用任飞问,主动说道:“正好这两天已经和旁边几个村子联系好了,他们那豆子不少,偷偷的攒下了一些,拿来和咱们换豆油!”

    任飞把碗里的饭吃完,叹了口气说道:“缺德的小鬼子,连日用品都限制,看来他们的经济是不行了!小鬼子疯狂的制造集团部落,这是在饮鸩止渴!咱们连队先休整一段时间,动用咱们的宣传组,让他们发发威!趁着小鬼子强取豪夺村民土地的事儿,把鬼子的遮羞布全撕下来!动员和吸收更多村屯的抗日积极分子,壮大咱们的抗日队伍!”

    刘生远一直跟在任飞身边学习,他的眼光早已脱离了普通抗联干部较低的境界,知道抗日比的不只是打仗的队伍,还要争取民意和物资的支持!只有发展足够大的抗日根基,才能让抗日武装长久的生存!

    所以他也很重视宣传和发展工作,早早的培养了一批对思想可靠,人品过硬,受人尊敬的老村民,由他们带队利用平时的串门儿、走亲戚、做小买卖等方式,前期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现在有了连长的命令,他们马上可以进入角色,发展可靠的抗日积极分子!

    刘生远自信的说道:“好,我马上安排启动宣传工作!”

    刘家庙村自从新兵连开始时不时的外出铲除汉奸和不仁的地主,得到了大量的金钱,村子里得到奖励的战士家中条件越来越好,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资需求也变的大了。他忽然想到最近有些村长提出有村民想来村子里交易,刘生远趁着机会问道:“连长,有几个村长和我说,有些村民想要到村子里做些小买卖,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啊”

    任飞对刘家庙村看护的极严,急忙说道:“不行!咱们不能让他们随意进村,外来人一多,消息就容易外泄,特别是咱们新兵连人越来越多,涉及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很难做到完全保密!”

    对于私下交易的事情,任飞还是赞同的,小鬼子协和会对于物资掌控抓的非常厉害,多余五十斤的交易要求必须在县里的协和会内进行,这样不仅控制住了粮食等必需品的流通,更是对抗联等抗日武装进行了经济封锁。

    他沉声说道:“咱们宁可费些事,主动去他们的村子里进行交易,也不能图省事儿,放开进村的口子!咱们村地处偏远,是劣势同样也是优势!小鬼子的特务之所以不容易混进来,就是因为,很少有人进出咱们村!”

    任飞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既然说道这儿了,俺忽然想起一件事儿,现在村子里有钱,前一阶段村南边儿的建设做的不错,正好利用秋收之后,有一部分空闲的劳动力,咱们从新规划一下,把咱们连部找个合适的地方,整体搬出去!

    咱们现在的团部,地方处于村子的中间,以后有外来走亲戚的人,总不能也不让他们进来吧连部的位置很容易让有心人观察,不方便保密!”

    刘生远想了想,觉得很在理儿。他把桌子上的碗筷挪到一边儿,找出任飞画的村地图,和任飞当场研究连部的选择新址问题。

    刘生锐作为任飞的通讯员,可以不用回避的,他还是借着收拾碗筷的事,离开了房间。

    连部的选址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很多,任飞便没有故意考验刘生远,他看着地图,顺便在脑子里想了想村子里房屋的情况,直接指了指村北面,说道:“俺看这样,直接把连部选在村子的东北边!”

    刘生远盯着地图,那里住户不少,还好村里都是亲戚,他人缘不错,再加上最近新兵连很得民心,说动附近村民搬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便点头说道:“好!劝说村民搬迁的事儿我马上落实!争取在落雪之前办好!”

    谁不喜欢执行力强的副手,任飞把选择这个地方的愿意解释了一下,说道:“你看这里正好靠近村头,又与村口有一定的距离,方便



154老兵的训练(1/2)
    坐在教室里的于大奎,认认真真的在沙土盒子上用棍子歪歪扭扭写完了“于大奎”三个字。此时的他已经完全学会了自己的姓名笔画,心中不停的感谢不识字的老父亲,这个名字足够简单好学。

    写完之后,他偷偷看了看身边的战士们,还好还有一大半儿的人没能写完自己的名字。不过,两个班长和排长他们作为连队里的干部,早已经利用晚上学习的时间,基本已经掌握的上百个字,现在他们正在跟着村里教学的老先生,再写新学的字。

    学习氛围真的很重要!于大奎以前看见文字就头大,他在身边战士的带动下,如今学会了自己的名字,还真有再多学一些字的冲动!看到老先生正忙着,于大奎拿着木板,干脆把刚才写的不是很好的名字重新荡平,再拿起木棍一笔一划的把名字写了上去。

    练习多次,果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次写的名字算是过了于大奎自己的关。他看着身边还在认真练习的战友,忽然觉得在新兵连真的很舒服。

    新兵连里穿和住的条件比不上基地,但在吃的方面强些。施行一日三餐制,中午和晚上都是三菜一汤。由于是在村子,物资比较充足,每顿饭菜都有青菜和豆腐,甚至都能保证一个荤菜。

    基地现在不行,老钱抠门的施行了非战斗时期一日两餐制,饭菜是能省下一些,没有充足的能力,体能训练在基地基本算是暂停了。呃好吧,其实,以前队伍也没组织过平时的训练。

    最开始,于大奎看到新兵连训练,也有些不理解,感觉列队走呀跑呀的,能有什么用处对于窜上来跳下去的障碍跑,认为是过家家闹着玩。再看实弹射击,乖乖,这也太浪费子弹了吧

    直到于大奎忍不住加入进去,他这才彻底明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意义!也明白了自己和战士们之间的差距!还好,孙富源把他安排在了新组建的十二班,跟着一帮新兵蛋子训练,于大奎凭借着强人一等的体质,在一些项目中还算是中上等。

    等到持枪训练、实弹射击时,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强项,一下变成了弱项。没有经常的联系,战斗中抗联子弹不足,还舍不得用,想要出成绩靠意志是完不成的!一百五十步目标开始脱靶,他的射击成绩最终停留在了一百米之内。

    作为一个抗联老战士,他真感觉有些臊的上。孙富源挺会做人,他叫来了十一班的班长刘富学,让他教于大奎射击基础。在这点上新兵连做的很好,所有的战士虽然是暗暗的比赛,在交流上都没有隐藏的习惯。

    于大奎吃着小灶,又多分得了二十颗子弹,射击训练的成绩算是过关了。从这点上看,于大奎的射击天赋还是有的,比马富强不少。经过这一件事之后,于大奎开始了学习模式,他闷着头,只要是十二班的战士学什么,他一定跟着后面用心的学习。

    三排长孙富源还是很重视于大奎的,他看到于大奎已经写完了名字,在那无聊的坐着,急忙让老先生先去教于大奎,孙富源和班长们自己练习学过的字。就这样于大奎得到了额外的照顾,一个半小时的文化课除了名字,还多学了十个姓氏的写法!

    学完文化课后,于大奎又跟着十二班来到了打靶场,开始了练习分组作战,这一张一弛的训练,让他感觉一天过的非常的快,而且有收获!

    趁着休息的空档,马富来到于大奎身边,他被分到了十一班,实战中打死好几个汉奸,现在的马富对各种训练也都非常认真,他端了一碗水递给于大奎说道:“大奎叔,你太厉害了!听说你一下午认了十几个字!”

    于大奎结果碗一口喝完,这才感觉有些凉快,他比马富大了十几岁,以前被他叫叔叫习惯了,现在被他这么一叫,还真有点压力,娘滴,年龄大训练中要是落后了,还真没脸见人,好在通过他的努力,现在看成绩还算过的去。

    一听到马富羡慕他的文化课,他笑着说道:“马富,俺可告诉你,要是你想当班长,就要学好文化课!俺听说这可是新兵连的最基本要求!”

    马富嘴上不说,心里一直渴望着能当上班长,他知道于大奎没有别的意思,不好意思的说道:“俺也知道,可就是学不会啊!一看到字俺就头大!大奎叔,你说为啥当个班长还必须要学会写字俺除了识字写字,别的方面俺都不比别人差!”

    于大奎他作为基地的代表,跟任飞学习过口令!当时他不识字,靠死记硬背才记下了所有的口令,如今学了一下午的文化课,对文化在部队里的对用也多了一层理解,他说道:“俺也是听连长说的,他说识字之后,对于掌握各项军事技能帮助很大。当班长的更是



155石门新无赖(2/2)
    石门村不是很大,只有三百多户,人口也不过七百多人。村子里的村民都是外来人,没有什么大姓,都是以种地为生,生活也算是过得去。以前黄扒皮自持学了些武术,在村子里横行,他圈养着一些打手,背地里当土匪,他们都会去外地打食,很少祸害本村的人。

    自从任飞他们铲除了黄扒皮一家,打破了村里的平衡。村子里的二流子邢炤旗,忍不住拉上两个一起玩大的小混子,打算在村里称王称霸。

    王星津在村里人缘好,才被村民推选当上了村长,但他对付无赖可没什么经验,开始还可以借着村长的名头,吓唬住了邢炤旗。可邢炤旗他们不同于黄扒皮,没什么来钱的道儿,除了在村子里欺负个同村的村民,去外边撩事儿弄不好就被人拿铁锹拍死!

    就这样邢炤旗领着两个无赖,在村子里从欺负没壮劳力的人家开始,一次次得手,胆子也越来越大,已经大白天的在村口明抢去县城买东西的村民了!王星津再去劝阻,邢炤旗已经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哪能轻易放手,一个大耳瓜子回答了王星津,并威胁他再敢多事儿就砸了他家!

    按理说这三个小混混没有什么大能耐,几个村民合起把来,轻松就能把他们扭送到县里,事情就这么凑巧,黄扒皮的儿子前几天回来办丧事,这三个小混混借着这个机会投靠了黄扒皮的儿子

    这就麻烦了,谁不知道黄家的儿子在省城当官啊,还是个营长!黄营长自知不可能留在村里,他家又没有亲戚朋友在村子里住了,老家不可能扔了,便让邢炤旗当了他的代言人。邢炤旗有了黄营长的大粗腿,彻底在村子里站住了脚!

    好在王星津还算硬气,就是不把自卫团团长的位置让出去,邢炤旗人品不行,手上又没有人,势力始终发展不起来。

    今天晚上邢炤旗带着高豁牙子、车春生两个地痞,偷了村头老于家的一只母鸡,焖了一锅鸡肉土豆块,拍了盘儿黄瓜,用抢来的高粱米做了一锅饭,就着前几天去投靠黄营长喝剩下的小半斤白酒,三个人开始喝了起来。

    他们刚喝了两口,村头儿的于老头丢了鸡,这可是他们家的产蛋鸡,儿媳妇刚生完孩子,就靠这只鸡下个鸡蛋补补身子呢,被高豁牙子摸了来,于老头和他儿子怎么能受的了!于家父子找了半天,鸡不能跑丢,一定是被人偷了!

    第一个就想到了邢炤旗这伙儿人,他们爷俩拎着两个棒子,直接来到邢炤旗家里的破屋。邢炤旗父母被他赶到了姐姐家,他又懒又馋到了三十多岁还没说上媳妇,屋子造的破破烂烂,大门歪了也不整整,完全是个摆设。

    三个无赖都不是什么勤快人,偷了鸡在院子里用热水烫下鸡毛管都不管,被丢弃在院子里,一眼就被于老头看到,于老头气的哆嗦的说道:“儿啊!那不是咱家的老母鸡嘛!完了完了,已经被他们炖了!这可咋整啊!”

    他儿子于盼收才二十出头,正是火爆年纪,自己刚当了爹,儿子奶都不够吃,看到老母鸡果然是被邢炤旗他们偷的,哪里还忍得住!红着眼睛一声不吭的冲进屋里,不用走到大屋,一进厨房就听到三个无赖在屋里吹五邀六。
1...4546474849...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