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保重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星肥熊
“丞相可说过,死活不论。我们拿着你的人头回去,照样能够换钱,你小子可别逼我们兄弟下杀手。”
&nbs
第二百六十七章 剜心削骨
“公子快走!”
一声大喝,大量的修士护卫着桓彪,在山道之上奔走。而他们的身后,大量青衣此起彼伏,在后追逐着。
便在九华山陆氏发现桓玢之后,大量梁军的修士向他们这边靠拢。可相应的,更多的蜀军和青衣也在向他们这里涌来。
无论是桓武麾下的三卫,还是他招揽的修士,在雍州的高手都尽入鹊谷道,打算营救桓玢。
可即使是这样,在蜀军和青衣的夹击下,他们也是相形见绌。
“将军,我们发现了桓玢之后,又被陆氏的人营救走了。兄弟们赶走了陆抗,一路追击之下,却有更多的修士拦在了我们面前。”
数十名修士拦在蜀军的面前,百夫长牛二正在向杨安讲述着当时的情况。
前方蜀军正和那数十名修士纠缠,他们挡住了路口。而就在不久之前,桓玢刚刚经过。
杨安面色一肃,抬了抬手。
“桓贼将至,容不得这些宵小拖延我军的步伐。射声校尉何在”
“属下在!”
从杨安的身后,走出了一个身皮细鳞轻甲的校尉,俯首躬身而道。
“你带领强弩队,为我军清路。”
“属下遵命!”
军令而下,号令便传。本在前方与路口与一众梁军的修士作战。的蜀军都往后退。便是青衣,也不再纠缠。
一千强弩手走到了阵列之前,步伐整齐,队列规整,便随着射声校尉令下,漫天箭雨飞向了道口。
那数十名修士可施手段,抵挡住了第一波箭雨。然而军中一脉与其他三脉修士不同之处,便在于拥有蚁噬之力。
一只蚂蚁虽然没有大不了,可若是千只、万只一起上,那么便是最为凶猛的蛮兽也得退避三舍。
那一千强弩手分成三队,连番上阵,箭雨几乎没有断过,不断地轰击道口。那数十名修士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相继落出了破绽。
他们每退一步,蜀军便进一步。到了最后,那数十个修士形成的防线已经不能称之为防线了。便在他们破绽百出之际,杨安号令而下,大量的长策军士冲向了道口,轻易地冲出了山口,斩杀了不少的修士。
长策军陆续涌进了山道口,进入了断龙岭,追杀而去,很快便见到了桓玢的身影。
与身边力量单薄的桓玢相比,蜀军可谓是人多势众。不少修士留下断后,拖延蜀军的步伐,因为他们知道,桓武的大军就快来了。
从高空而看,桓玢身边的队伍之中,不断分出了人马与身后的蜀军相搏。不过很快,他们都被身后巨大的黑影所吞噬。
到了最后,桓玢的身边人已经剩不下了多少了。
血气滔天,桓玢的目光之中几乎充满了绝望。可也正在此时,桓武的军队也终于赶到了。
“玢儿!”
桓武亲自率领大军,冲在最前面。他与桓玢的距离,几乎与蜀军到桓玢的距离相差无几。
“保护大公子!”
桓玢身后的修士眼见如此,丝毫没有贪生之意,纷纷折返,与身后的蜀军战作一团,为桓玢留出生路。其中甚至有两名大宗师。
桓玢没有犹豫,立刻向着桓武那边跑去。
桓武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期望,数百丈的距离,他还从来没有感觉过如此的遥远。
桓玢与其余的诸子不同,对于桓武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必须将他救下,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
可便在此时,桓武耳听虚空之中龙吟声起,便是他骑在马上,风在耳边嗖嗖作响,这声音依然不绝。仿佛这龙吟之声不是传到耳边,而是传
第二百六十八章 绝道北归
鹊谷道中,绝壁栈道。
梁蜀大战,死伤惨重,血气上浮,整个大地都是灰蒙蒙。
桓子陆站在栈道口,看着那绝壁栈道之上陆续回来的梁军残兵,双眉之中是解不开的凝愁。
“荣灿将军还没有回来么”
那日西凉铁骑攻营,桓彪派遣荣灿带领六千重甲抵挡。他们人至前营而后方已乱,两相夹击之下,荣灿带兵败退,至于此时仍旧没有消息。
“将军,此刻蜀军占领了半个鹊谷道,把守着各个要隘。荣灿将军便是想要回来,怕也是没有办法。”
桓子陆身旁的副将言道。
在三石原之战,以及之后的攻营战之中,大量的梁军兵马失散。
这其中,少部分已经通过鹊谷道返回了梁军营地之中。而大部分,不是被蜀军俘虏,便是成了流窜的匪兵。
据梁军统计,包括被俘虏的还有逃亡的,这部分梁军的人数足有三、四万。
绝壁凌云,栈道险仄。前方路途遥远,桓子陆叹了一口气。
“益州关隘重重,荣灿将军若是想要聚众而返怕是难以闯出一条生路啊!”
桓子陆知道荣灿此时的处境,向南是宝成关,向西则是落鹰山,向北则是鹊谷道。无论走哪条路,荣灿带着数千人马,都是困难重重。
“荣灿将军的事情现在还尚在其次,将军,主公还没有苏醒,我们真的还要与蜀军再战么”
桓子陆摇了摇头,一脸遗憾。
“再战怕是很难了。杨羡已经亲自赶到了这鹊谷道中,蜀军把守各处险要。我军强攻,便一如当日的桓彪将军所面临的情况。除非强填人命,否则根本打不开这条道路。可是以我军现在的状况,根本就耗不起了,但愿主公不要被仇恨冲昏头脑吧!”
此刻桓武还没有苏醒,在前线的梁军依照桓武昏迷之前的命令,已经疾攻了蜀军两日。
刚开始,蜀军还正面迎战。到了后面,蜀军主动退却,让出了半条鹊谷道,把守要隘,梁军再进攻已经是很难。
桓子陆正忧虑之间,后方驶过来了一匹快马。来的人是桓子陆所熟悉的,也是他的族弟桓子善。
桓子善与张锐从虢亭退却之后,带着兵马向镐京方向靠拢,驻守在了雍州边境,防御凉州军。
“主公醒了么”
看着桓子善的身影缓缓靠近,桓子陆的心中有着一股喜意。
桓子善的面色很是不好,似乎是连日赶路,面容有些枯瘦,小小的个子有些萎靡。
“半日之前就已经醒了。”
“主公是什么意思是要继续进攻蜀军,还是让我们退兵”
桓子善看了看周围,靠近了桓子陆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却见桓子陆双眉紧皱,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主公真的想要这么做”
“事关重大,这也是我亲自前来的原因。不要走漏消息,以防蜀军作乱,快点准备吧!”
“我明白了!”
桓子陆看了一眼前方的绝壁栈道,深吸了一口这山中的凉气。明明此刻是夏日,可桓子陆却感受到了秋日的萧啬气息。
或许一个时代真的要过去了吧!
桓子陆心中哀哀一叹,转过了身去。
“老大,这几日梁军怎么也不来进攻我们的营地了”
篝火燃起,飘荡着一股灰烟与肉香味。
牛二看了一眼烤架之上的外层已经有些焦色的獐肉,用小刀割了割。肉还没有熟透,可一众兵士的口水却快流了下来。
这只獐子乃是今早他们巡逻的时候从林地之中猎取,也正好加了餐。
“丞相下令让我们退军,把守要隘。梁军又不傻,怎么会强攻”
&n
第二百六十九章 无胜有败
镐京。
“主公,臣来晚了!”
府中静谧,小院之中唯余蝉鸣。方雨亭看着床榻之上花白头发,形容枯瘦的老者,甚至都有些认不出他来了。
一夕之间,仿佛什么都变了,可桓武的那双眼睛,却仍然在燃烧着火热的光芒。
“起来吧!”
桓武躺在床榻之上,微微挥了挥手,示意方雨亭起身。
“我下令烧了鹊谷之中的栈道,外面有什么传言”
“这.......”方雨亭微微一顿,紧接着低头道,“外面没有什么传言。”
“撒谎!”桓武一双眸子盯着方雨亭,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意,“外面还能有什么传言,左右不过是在说我怕了那杨羡小儿。”
方雨亭看向了桓武,对方丝毫没有芥蒂,坦言说了出来。
“主公,那不过是一干宵小的无知之言而已。他们怎么能够理解主公的深意。”
宽大的床榻旁摆放着一张短桌,桌上是几个精巧的漆盘。桓武拿起了盘中果脯,扔进嘴里嚼了嚼,顿感一阵酸甜之味,刺激着味蕾。
“恐怕不只是一些宵小吧!至此一战之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各地的诸侯,甚至是我军中的将领,都是这么认为的。
“主公!”
“经此一战,有济死了,大兄死了,甚至玢儿就死在我的面前。杨羡狠毒,不下乃祖。我输得很惨,可他也没有赢!”
桓武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灰败的脸庞之上涌起了一股红潮,一双眸子雪亮。
“三石原一战,蜀军损兵三成。而后杨羡又急攻桓彪大营十日,夺之不久,又与我军在鹊谷道鏖战两日,兵力再损两成。经此一战,杨羡要抚恤阵亡将士,赏赐有功,益州的府库怕是要见底了。”
微微的轻咳声在这屋室之中响彻,方雨亭拿起了短桌之上的茶杯递了上去。桓武喝了些茶水,才抚平了胸腔之中那股剧烈的震鸣。
“我以前太急了,经此一败我才想明白,对付杨羡最好的办法便是不要去跟他耍任何计策,凭借堂堂之师去取胜。时间在我大梁,而不是在他杨羡。我烧绝栈道,杨羡便是倾尽蜀国国力全力修筑,没有三、五年也绝对修不好。杨羡想要北出中原,就需要如同我们攻蜀一样,粮道转运千里,一城一城去夺。我倒要看看,凭蜀国的国力,他撑不撑得下去”
随着梁军第二次伐蜀战役的失败,梁蜀两军之间已经攻守异势。桓武下令让梁军增筑雍益边境十数城的城防。在雍州的梁军也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
鹊谷道已经烧毁,白川道根本无法行军,石羊小道险塞,而米仓道偏远。桓武让人增筑散水关的同时,也让人在其余三道道口附近修筑了大量的探哨营地,用来监视蜀军的动静。
桓武吸了一口气,面色微变。
“秋风将起!雍州的事情安排完毕,我便要启程回神都了。镐京的事情,就让桓仲来主持吧!”
“属下遵命!”
弦城。
“伤亡将士的抚恤和有功将士的赏赐都颁下去了么”
巨大的地图橫隔在殿室之中,上面描绘着梁军在雍梁边境的部署。杨羡看了许久,忽然问道。
严乐从一旁走了出来,拱手而道:“该发的都发下去了,可是经此一战之后,南中、褒城、勉城、固城的府库都已经告罄。巴、阆乃至江州的府库已去五成。主公,我军虽胜,怕短时间内也无法对梁军发起反攻。”
杨羡一笑,指了指地图之上梁军的防御点。
“桓武派遣大军驻守散水关,又增筑中地、眉国、扶风境内十数城
第二百七十章 东出之虞
姑苏。
姑苏乃是吴国膏腴之地,西临大湖,东至东海,有渔盐之利,有良田之美。吴国国都姑苏城依山傍水,境内湖泊密集,转运便利。
蜀、楚、吴三国相约讨伐海族,吴国反而是最为受益的。
在三国之中,蜀国的舰队在西南郡,楚国的舰队在交州。这其中,西南郡本是蛮荒之地,开发没有多久。交州虽然已经经营许久,可是楚国的一应人才、物资、财货转送也是困难,无法投入全力。
无论是建造新舰,维修旧的战舰,还是新建船坞之类的设施,或者转运兵卒,两国的效率都无法与吴国相比,因为吴国的舰队便停在姑苏城外海港之中。
姑苏城中聚敛了吴国大部分的财富和物资,有着侯深的支持,能够很轻易向水军上倾斜。
吴主侯深魄力非凡,不惜花费重金,数年来大举建造舰队。蜀国本是先行,可是到了今日,舰队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渐渐无法与吴、楚两国相比。
讨伐海族,获得的巨量财富和一干奴隶,便通过姑苏城外的海港,源源不断地送进吴宫之中。
吴国上下皆好奢靡,海族的奴隶大部分被充作水军战力,还有少部分则成了达官贵人府中豢养的仆役、护卫,甚至成了他们的禁脔。
要知道,海族的奴隶之中可不只是一些样貌丑陋的怪物,可还有很多样貌极美的鲛人。
甚至在此时的姑苏城中,这些样貌美丽的鲛人已经成了千金难得的珍贵货物,巨贾豪强趋之若鹜。
吴主侯深喜好奢靡,可也没有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讨伐海族获得的巨量财富,少部分用于吴国宗室的享受,大部分被用在了军队的建设之上。
刚刚结束了对海王舒的讨伐,珊瑚、珍珠、绡布之类的贵重物都被整车整车地运往了吴主宫殿之中。
如今摆在侯深面前都是其中精品,甚至还有两个身段极其妖娆,姿容秀美的蚌精。
吴国的水军大将名叫程信,精通水战,管理着吴国所有海船,也受侯深信赖。将货物运往了吴宫,程信也顺便将此战的战情和战果禀告了侯深,在场的还有吴主侯深的几个子女。
猜你喜欢